“女士”?是为了和“先生”对称吗?(《麦琪的礼物》)
因为迷路而没有收到账款,就是“无限商机”?(《最后一片叶子》)
笑出声了,“荒淫”还可以形容神情,学到了。(《提线木偶》)
被辞退能让人的五官轮廓更为分明!欧·亨利要是泉下有知,能淡定吗?(《第三样配料》)
中英参照,更有说服力,下面举例具体说明,仍旧拿崔爽的译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做对比。
杨译:楼下的门廊有个信箱,但绝不可能收到信,还有只电钮,但恐怕只有鬼才能把它按响。两者旁边附了张名片,上面……(P3)
崔译:楼下门廊里有个信箱,不过没一封信会投递进来,还有个电铃,只有鬼才能按得响。电铃上挂了块牌子,上头……(P2)
[评]错译。信箱和电钮旁边怎么“附”名片?请译者教我。“附”和“贴”是一回事吗?杨的译文只能粗看,一细读就破绽百出。
杨译:灰色的后院,灰色的篱墙,缀着一只灰色的猫。(P3)
崔译:一只灰色的猫走在灰色后院里的灰色篱笆上。(P3)
[评]错译。“walking”用“缀”来指代,猫是死物吗?
杨译:只有单薄且灵活的人才能挤进拉长的镜面,勉强看个大概。黛拉,纤瘦又苗条,在镜子前游刃有余。(P3)
崔译:照这种镜子,需要相当纤瘦且身段灵活的人,通过自己一系列快速闪动、细长狭窄的倒影,大概拼凑出自己的样子来。黛拉这名身材修长的女士就掌握了这门技艺。(P3)
[评]漏译+错译。原文相当精彩,写一面破得照不出完整体貌的镜子,即使是纤瘦的人,也得多次观看,可见镜子的狭窄。而黛拉通过练习,终于掌握了照出自己全貌的技巧。“照镜子”变成了一门艺术(art),相当好笑了,但谁让照它的人是黛拉呢?作者做了双重调侃,一调侃镜子的狭窄,以强调黛拉家境的贫寒,二调侃黛拉的爱美。
杨根本没译“inarapidsequenceoflongitudinalstrips”,再结合后面的“游刃有余”,他并未领会原文的精髓,擅自把重点放在表现黛拉的瘦上,这根本不是作者想突出的。
杨译:她的双眼透彻,闪着光亮,但短短二十秒后,又失掉了神采。(P4)
崔译:她的双眼熠熠闪耀,但只持续了不到二十秒,脸上就失去了血色。(P3)
[评]错译。“双眼透彻”是怎么个意思?杨擅自把“脸发白”改成“眼失神”,这俩也不是一回事。
杨译:“二十美元。”夫人说着,娴熟地掂了掂头发。(P6)
崔译:“二十块。”夫人说着,一手老练地掂量着这一大团。(P5)
[评]漏译+违背语言习惯。“mass”形容黛拉的头发多,杨直接省了。还有“二十美元”,哪个中国人买/卖东西会说“二十人民币”?
杨译:黛拉回家后,心潮已不再澎湃,大脑也逐渐恢复了理智。(P7)
崔译:直到回到家,黛拉的陶醉感才消退了一点点,被一丝丝的忧虑和理性取代。(P5)
[评]错译。“gavewayalittle”只是小小的让步,黛拉这样“神经质”的人,不会那么快清醒。
杨译:这时,楼下传来了他的脚步声,才刚上一个台阶,她的脸便瞬间失了血色。(P7)
崔译:不一会儿,她听到了从楼下阶梯上传来吉姆的脚步声,脸色瞬间白了一下。(P6)
[评]不通。不用看原文,杨的中文忒不地道,简直就是Engnese。
杨译:这愚钝的贵金属仿佛都闪耀着炽热的明光。(P11)
崔译:暗色的贵金属在她明亮而火热的激情照耀下,仿佛闪耀着光芒。(P8)
[评]错译+漏译。“愚钝的贵金属”,我直擦汗,杨对词语的运用真是创造性十足。“withareflectionofherbrightandardentspirit”又被省去未译。
杨译:她曾在百老汇大街的橱窗里见过它,并对此套上品垂涎已久。(P10)
崔译:是黛拉在百老汇一个橱窗前久久驻足膜拜过的那一套。(P8)
[评]不妥。“垂涎已久”很油腻,下文还说,黛拉对这套梳子“一丝一毫拥有的奢求都不敢有过”(withouttheleasthopeofpossession),这里的“worship”确实暗含了一种神圣感,崔译为“膜拜”很合适。
[评]错译。“得”字不仅尊重原文,也体现了黛拉的风趣和她的骄傲。“能”字不行。
杨译:苏跟贝尔曼提到了琼西的妄想以及忧虑,说她担心自己像一片叶子,轻且脆弱,对世间留恋越少,便飘得越远。(P18)
崔译:苏跟贝尔曼说了琼西的胡思乱想,说她害怕,怕那一片叶子般枯槁而脆弱的琼西真的会就这么飘远,随着她对这个世界的念想越来越弱而渐行渐远。(P15)
[评]错译。这句话里有好多“she”,杨认为全都是指琼西,但是我认为是苏担心琼西,而不是琼西在担心自己。
杨译:琼西对她的幻想深信不疑,甚至取代了她与友情、与世界的纽带,仿佛同异世界形成了新的连接。(P19-20)
崔译:随着这种幻想越来越猛烈地攻占着她的心灵,维系着她与友情、她与世界的纽带,一根一根地松开了。(P16)
[评]不通。是幻想还是深信取代了纽带?又是什么和世界形成新的连接?整句话一团乱。崔爽译得多么贴切又自然啊。
杨译:一位年轻男子在林立的红楼间穿梭,按响了每栋楼的门铃。这是第十二栋……(P23)
崔译:一位青年男子在这里林立的红色大厦之间穿梭寻觅,拉响一栋又一栋的门铃。到了第十二栋门口……(P19)
[评]不通。杨译乍看还以为男子在恶作剧,而且他也并没有真的走遍每一家,他到第十二栋时停下来了,崔译表现出男子拉铃寻觅的过程。
杨译:他察看了一切可见的标志,希望能捕捉她的痕迹,或感知她的存在:左右、对面、体内,或悬于颅干,或附于形骸。她娇声劝诱,却又突然惊叫不止,似乎在索命般唤着他的名字,再迟钝的器官也会被这魅语唤醒。(P28)
崔译:搜寻一切看得见的标记,想要感知她是否曾经就在这里,在他身边,他对面,他所站之处或是头顶上方,恳求着他,大声唤着他的名字……直搅得他拧作一团的知觉似乎更加强烈地感应到她的呼唤。(P25)
[评]不通。杨译字都认识,连起来完全读不懂。“索命般”一词是无中生有。
杨译:“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天不怕地不怕,但你想想看!要是真碰上一头野狮子,那还得了!可怜的比尔!幸好有你陪着我!”(P40)
崔译:“我以前可是从不知道'怕’字怎么写的,可你想想!一头货真价实的野生狮子忽地出现在你面前,多么恐怖!可怜的比尔!你能送我回去我真的很高兴!”(P271)
[评]错译。虽然没有提示语,这段话明显是姑娘说的,打死了狮子之后,在男人面前装柔弱,杨翻成汉子说的,什么啊。
杨译:他肯定住在小阁楼上,作画时只能啃点陈面包充饥。玛莎小姐店里的美食,估计他连想都不敢想。(P97)
崔译: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住在阁楼里画着画儿,一边吃着隔夜面包,一边想着玛莎小姐烘焙屋里的各种美味点心。(P187)
[评]错译。杨完全是瞎译,他是怎么敢的?
杨译:从那之后,男人每次都会隔着柜台跟她闲聊几句。他似乎十分渴望玛莎小姐给他加油打气。(P98)
崔译:之后他每每到来,都会顾着糕点柜跟玛莎小姐聊上那么一会儿。他似乎挺热衷于逗她笑的。(P188)
[评]错译。crave的意思是渴望,这里是说男主角希望(通过搭讪)打动玛莎小姐。杨错得离谱,前言不搭后语,自己没感觉吗?
杨译:他吃面包时会想起那塞黄油的姑娘吗?(P99)
崔译:他吃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往里抹黄油的她的小手呢?(P189)
[评]不美。要用“姑娘”来替代“小手”不是不可以,但译得不美啊,还“塞”,太粗糙了,崔用“抹”“小手”,多么惹人遐思啊。
杨译:玛莎小姐瘫靠在货架上,一只手撑着蓝波点丝质围腰。(P100)
崔译:玛莎小姐虚弱地靠着面包架,一手按在她蓝色小点点的丝绸背心上面。(P190)
[评]错译。应该是个西子捧心的姿势吧?“撑”是什么动作?
杨译:索丕捡起鹅卵石,把玻璃砸了个稀巴烂。(P105)
崔译:苏比捡起一块鹅卵石,对准了窗玻璃用力一扔。(P126)
[评]错译。原句强调一瞬间的动作,并未交代结果是“稀巴烂”。
杨译:警察迎上前去,礼貌性地打了声招呼,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P144)
崔译:警察走上前去,有礼地对他进行查问,但语气和姿态中都包含着不容置疑的权威。(P106)
[评]漏译。杨很喜欢这样完全抛开原句,自己发挥,这不是翻译,这是改写。
杨译:“您好呀,医生,”警察退到一旁,语气谦和得过了头。(P145)
崔译:“可以了,医生,”警官说道,往一边让开一步,稍嫌笨拙地显出几分亲切来。(P107)
[评]漏译。同上,原句的bulkyaffability压根没译。王永年是这样译的:口气和蔼得有点过分。这使我大开脑洞,有没有可能杨根本没看原文,直接对王的译文进行了洗稿?
杨译:本文将开拓逻辑思考新路径,树立叙事文学新标杆,甚至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壮观。(P161)
崔译:这在逻辑上来说可是件新鲜事儿,可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讲故事技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古老呢。(P29)
[评]错译。错得彻彻底底,用“鬼扯”来形容不为过。
杨译:脸上得意的神色也立马让位给谦逊和忏悔。(P171)
崔译:他刚刚的一脸得意瞬间垮掉,剩下的只有后悔和羞愧。(P134)
[评]不通。“让位”用得很生硬,王永年也这么译。
杨译:凯蒂有时会一个人睡觉,有时会守在家里等他回来,可见面后却火冒三丈,不惜用“高温”烧去婚姻锁链的表面镀层。(P249)
崔译:凯蒂有时候已经睡下了,有时候还醒着,等着把镀金的婚姻锁链在她愤怒的坩埚里再熔下一两片金箔来。(P142)
[评]不通。来个能看懂的,解说一下。
杨译:凯蒂平时会收集掉落的头发,并把它们存放在壁炉台上的蓝色花瓶里,希望它们有朝一日能汇聚成女人的灵气。(P249)
[评]错译+漏译。杨“carefully”没译,把做头饰直接搞成封建迷信活动了。
杨译:千篇一律的生活就此破裂,只留他一人在屋中茫然不知所措。(P250)
崔译:一成不变的日子里突然杀出这么个插曲,弄得他有些晕头转向。(P143)
[评]不通。受不了,一、杨完全夸大了“凯蒂离家”这件事的影响,二、建议杨重回小学修“词语搭配”,感情可以破裂,关系可以破裂,生活怎么破裂?
杨译:虽然他对凯蒂半分轻视,半分鄙夷,但是现在他需要且渴望她。(P252)
崔译:以往他不知珍惜甚至有些轻视的东西被夺走了,此时他很想要回来。(P145)
[评]错译。lightlyheld不是轻视,而是不在乎、不看重,halfscorned程度升级,有所递进。杨译成“半分轻视”“半分鄙夷”,这两者有什么差?
杨译:而后薪资涨至每周八美元则是赫拉克勒斯、圣女贞德、尤娜、约伯和小红帽共同作用的结果。(P289)
崔译:她的薪水渐渐涨到每周八块钱,这个过程哪怕说成是融合了大力神、圣女贞德、尤娜、约伯和小红帽这些故事的史诗都不为过。(P159)
[评]不通。很明显吧,杨直接把“故事”省了。
杨译:不过话说回来,世上最精彩的故事就在于它们“有所缺憾”,那本篇自然也是如此。(P290)
崔译:要知道,这世上所有好故事的情节都有避免不了的短板;所以,对于我们现在讲着的这个故事,就请不要过于苛求了,好吧。(P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