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在适龄人口总体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精神病人等都
不算劳动力资源。劳动年龄以外的未成年人和退休老人,一般不属于劳动力资源,但那些虽未达到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以及超过劳动年龄却仍在从事工作的人,也算作劳动力资源。
2、名词解释社会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3、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
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长期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需求都是可变的,既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5、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的假设。(2)、组织目标的假设
(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3)、市场环境的假设。(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6、简答:什么是交叉工资弹性和交叉工资弹性的类型?
劳动力需求的两种类型,A和B,可以将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7、简答或选择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派生需求的四个法则之中。(1)、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可替代性越大。(2)、产品需
求弹性越大。(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4)、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体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8、选择:(1)整个行业或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要比单个企业的小得多。(2)
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其价格的上升速率就越快,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变通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9、单选或多选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中,由于劳动力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所以工资的变动对就业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工资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较小。
10、选择:
技术进步可分以下三种类型;(1)、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产生力与资本的边际产生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2)、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比率给定的条件下,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超过劳动力的增加。(3)、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型相反,劳动力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
1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12、不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
量固定不变。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13、简答: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1)、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2)、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14、选择: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相同效用(效用序列数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减少)多少劳动收入。
15、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自看,P88页)。
16、名词: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17、供求关系的类型:(1)、供大于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大于社会对其需
求数量的状态。(2)、供不应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小于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状态。(3)、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
18、什么是均衡工资率?
在劳动力与供给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而此时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当工资率小于均衡工资时,如工资率为W2,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需求,工资率W=We,就业量L=L,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均衡。
19、选择: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
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20、选择: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
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21、简答: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第一个意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第二个意义表现在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劳动力市场均衡所具有的第三个意义是使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22、多选:在劳动力供求既定的前提下,还有一些原因使得劳动力供求处于非均
衡状态,如(1)、信息的传递速度。(2)、经济体制。(3)、劳动体制。
(4)、经济政策。(5)、社会政策。
23、名词:
①自愿失业:是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
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下。
②非自原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它不是由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
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造成数量限制情形下发生的失业。
24、多选:引起隐性失业的原因有:(1)预算软约束下劳动投入数量冲动引起
的工资率大于劳动边际生产率;(2)、企业追求规模增长引起的劳动囤积;
(3)、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互补劳动力的盲目流人;(4)、劳动办不能自由流动,已经富余的劳动力存量不能改变;(5)、企业目标由规模增长向人均收入最大化转移,劳动力需求急剧下降,不仅低于追求规划增长的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也低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劳动力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