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涉及到水体污染、环境污染甚至是化妆品污染[1],只要我们提到重金属,人们就会想到汞、铅、砷、镉等,那么其中的砷属于重金属么?重金属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重金属污染里面会提到砷?
1.重金属的定义
图123~92号天然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布(如图方框中所示)
表160种天然金属元素的密度
表254种重金属元素分类
2.重金属的危害及毒性
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在矿石开采、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和农业灌溉等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会无意中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排放到环境中[2],进而引发水体或土壤的污染,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重金属污染具有可富集、难降解,毒性大、治理难的特征,大多重金属污染事件是经由口摄入引起[3],过量摄取重金属,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下泄,呼吸困难,溃疡等,被吸收进体内后,可损害各种组织的生理机能,甚至导致死亡。此外,重金属对胎儿的发育损害更大,尤其是汞元素,这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中得到证实[4]。下面对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毒性进行简要的介绍,见表3。
表3常见重金属的毒性
3.砷元素
砷,俗称砒,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属于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动物、植物、海产品中都可能含有微量的砷元素。在自然界中,砷主要以硫化物如雄黄[5]的形式存在。砷的各种化合物应用也很广泛,常用于除草剂、杀菌剂,以及木材防腐、制药、颜料等行业。
3.1名称演变
砷的化合物有很多,曾被作为“遗产药”使用,从古至今,各个国家均有使用,但同一种矿物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名称也会有所不同。砷的矿物以雄黄和雌黄居多,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将其命名为Arsenikon(最初指雌黄),意为“强有力的”,而雄黄Orpiment,来自罗马博物学家Plony的Auripigmentum(金黄色的颜料)衍变而来。英语中的雄黄Realgar更接近“鸡冠石”,例如称雄黄酒为“Realgarwine”,在介绍中国节日习俗时经常用到。在中国,对砷矿物的命名更为复杂,古代炼丹家和医师为了保持神秘[6],给它起了很多名字,如表4、图2所示。
表4中国古代对砷矿物的别称
图2砷及其化合物外观(图片来自网络)
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最经典的名称,它是由砒石加工提炼而成,纯度更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砒石常用于杀灭细菌,用于治疗寒痰哮喘、疟疾、痔疮或癣疮,而砒霜则具有蚀疮和去腐以及杀虫的功效,同时毒性也更强。
3.2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一提到砷,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有毒,这都是拜最经典的含砷毒剂—三氧化二砷(As2O3),也就是砒霜所赐,其实单质砷基本无毒,大部分砷的硫化物毒性也没有这么强烈。按照化合物的性质来区分,可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无机砷的毒性要强于有机砷,在无机砷中,三价砷和五价砷较为常见,以三价砷的毒性更大,约为五价砷的60倍。
4.砷与重金属的关系
砷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因此称之为类金属,也叫做准金属,其物理、化学性质也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密度为5.72g/cm3,在环境中同样具有生物累积、不可降解等特性,其毒性与治疗方法也与重金属类似,所以在环境污染及医学领域将砷视为重金属类别[8]。因此,在我国《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9]《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10]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11]中,砷与铅、汞、镉、铬4类重金属一起被作为重点管控的污染物进行管理。
5.结束语
我们通常见到的重金属污染中俗称的“五毒”汞、镉、铅、铬、砷中虽然包括砷,但砷并不属于重金属,它是非金属,因其位于金属与非金属边界线上,又称其为类金属。它在环境污染和毒性上与重金属高度类似,所以在环境领域和医学范畴内视为重金属。
参考文献
[1]张涵,宋红杰,吕弋.化妆品世界的“重金属污染案”.大学化学,2022,37(9):264[2]窦红宾,郭唯.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水土的危害.生态经济,2022,38(11):5[3]井村伸正,永沼章,周耀群.重金属环境污染的毒性机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4):24[4]万双秀,王俊东.汞对人体神经的毒性及其危害.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67[5]陈杨,王楚茵,姚妮,等.雄黄的形态砷与价态砷在体内的转化和蓄积.中南药学,2022,20(6):1359[6]王奎克,朱晟,郑同,等.砷的历史在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2):21[7]王凤娟.防晒类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和重金属铅及砷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4[8]徐克,叶旌,田祎,等.“十四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9):127[9]环境保护部.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2017-12-28)[2023-03-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2019-07-24)[2023-03-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2019-01-25)[2023-03-01].作者简介:张玮玮(1986—),女,河北雄县人,高工,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