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比
单元组织
自然单元
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比的意义第四单元(P48-49)
课时信息2比的基本性质第四单元(P50-51)
3比的应用第四单元(P54)
4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P55-56)
二、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潮呈标准(2022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三学段”(5-6W)
中指出: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
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
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濡呈标准(20U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和《义务教育
数学潮呈标准(2022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三学段”(5~降级)中都提出:“在
实际皆墙中理解川乃将卜倒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网络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2.内容分析
《比》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除法的计
算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比与分数有密切的联系,把比的基础知识安
排在分数除法后面教学,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以后教学比例、
圆周率、百分数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比的意义”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了分数、除法意义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等数学概念的基
础,又是解答比和比例问题的依据。因此,本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找
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的
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联系学生学过的除法中商
的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
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掌握了简单分数
个课例。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定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
问题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教材且有以下三个特占:
1.引导学生以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比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具有一定的难
度。教材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已有的“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描述的基础上,引出同类量的比,结合“路
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比的意义,主动联系以前所学过的分数和除法的知识,
生利用旧知探索新知,通过自主学习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对分数、除法和比三
者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了更本质和深刻的理解。
3.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材安排了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平均分”方法
的延伸和发展。教材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均分
问题和分数乘法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按比分配问题的解决
办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并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的不变
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等与本单元密切联
系的知识内容,在学习本单元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小学六年级(上)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推理和类比能力,能在教师
的正确引导下对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和概括。因此,在教
学和作业练习中,不仅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强化知识生成的过程教学,帮助
3
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给学生以直观明确的知识体验,而且更要重视学生
学习中思维过程培养,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发现异同,辨明联系,学会思考并掌
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熟练运用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解
三、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
题。
3.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
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价值。
单元作业目标
1.现将我们的单元作业目标以表格形式呈现,单元作业目标需要达到的水平
分为4个层次:A知道;B理解;C应用;D综合。
单元作业学习水平
单元作业目标描述
目标序号(ABCD)
1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理解并掌握
2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B、C
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两个量的比,理解比值相同
3B
的量。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
4B、C
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问题。
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
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
5D
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
6D
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理解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
2.根据以上单元作业目标,特制定《课时作业目标分配表》,将上表中6
项目标具体落实在每一课时作业中,并用“V”标注。
课时作业目标分配表
单元作业整理和单元质量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目标复习检测
1VVV
2VVVV
3VVV
4VVV
5VVVV
6VVVV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精准高效”、“促进学生发展"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教学提质增效。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为合理巩固教学成效,夯实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为四个课时,分别为“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
的应用”、“整理和复习”作业设计,外加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同时,每课时作
业后均设置了“智慧充电站”,达到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效果。
作业设计整体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层设计,凸显均衡。
以分层设计为原则(不同难度的题目用不同星级标出),在编排时融入趣味
性和挑战性的语言文字引导,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在面向全体学
生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开放性和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如作业设计中既有基础作业,又有整合运用,还有发展性作业,都是
需要学生自主调动已建构的知识体系进行探索解决的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
体系。
(二)双向评价,激活动力。
采取“学生自发的横向评比+教师主体评价”双向评价,激活学生完成作
业的动力、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实现单元作业目标,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三)指向基础性,聚焦核心素养。
作业取向明确,命题指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紧扣学生的核心素
养发展。通过本份作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及分析能力,同时有效
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行为等,有利于教师针对存在问题改进后续
教学。
5
作业2作业
相
设计
个性化作1k
体系3星作业
滋性作业
lbMXhR.
五、课时作业:4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
亲爱的小朋友,今天的学习结束了,你的收获怎么样呢?快快开启今天的摘
星之旅吧!加油哦!
一、摘星第一站,认真思考,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1星)将4+7写成比的形式是(),前项是(),后项
是(),比值是()。
2.(1星)5:9=()4-9=--—
()
3.(1星)0.45:3=()-:28=()
J
(2星)2:()二():8=0.375
1
二、摘星第二站,认真读题,根据信息写出比。
1.(1星)
六(1)班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女生人数与全班人
数的比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2.(2星)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是(
3.(3星)3cm
"是b的上,"和b的比是();“比b多?,"和b的比是()o
47
6
三、摘星第三站,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1.(1星)2.5:0.52.(2星)匚:13.(2星)1.2:,
S14
4.(3星)3时:45分5(3星)500克:3千克
48
>智意充电站
煮米饭时米和水的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调整,如果比较喜欢干一
点的米饭,米和水的比大概是1:lo如果正常的话,大概就是1:1.2,如果
比较喜欢粘稠一点的米饭,米和水的比大概是1:1.5o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米、
电饭煲的密封性不同也会影响米饭的软硬,在生活中,我们煮饭时,经过多次
尝试,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米和水的比了。
U
(20分钟内)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第一站共有第二站共有第三站共有今天共有
学生
5颗星星6颗星星11颗星星22颗星星
自评
你摘得你摘得你摘得你共摘得
(摘星榜)
()颗()颗()颗()颗
A等:20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认真、答案
正确。AQ
B等:16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不够认真,
答案正确。BQ
教师评价
C等:13星及以上、过程不够规范,书写不够认
真,答案正确。CQ
D等:13星以下、过程不规范,书写马虎,答案
错误。DQ
7
4.课时作业分析以及设计意图
比与除法和分数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次作业首先针对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
名称、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设计了第一大题的1、2两小题,旨在帮助学生巩
固本课时基本知识点,理解比的意义。进而设计第3小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求
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进一步沟通比与除法和分数的联系。第二大题中1、
2小题的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重视比的前项和后项是有顺序的,前、后项所表
示的量和数据之间必须一一对应;另一方面,设计非同类量的比,实现基础知识
的全面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比的意义。第3小题的设计则考虑到学习层次
较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难度有所提高,旨在结合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找出两
个数的比,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会正确求出一个比的比值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求比值的过程不仅能够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比的意义,还能强化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联系。第三大题的
设计则为求比值的练习题,在5小题中,比的前、后项的数据形式各异,这里在
已有练习的基础上,直接出示小数比、分数比,也有小数与分数混合的,还有带
有计量单位的量之间的比,并且4、5小题前项和后项的单位量级的大小顺序有
所区别。这一大题不仅能够巩固比值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进
一步联系数的计算(主要为除法和乘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5.作业参考答案
一、1.4:7,4,7,-;2.5,9;3.0.15,3,3;
二、1.13:25,12:13;2.4:1,1:3,3:4;3.3:4,12:7;
三、1.5;2.3.4.8;4.1;5lo
51
第二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
1.(1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
(1)39:13=(394-□):(□+□)
=口:口
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8
⑵7:13=(7xn):(□*□)
8208
前、后项先乘两个分母的最小(),使分数比变为(),再化
简。
=(3n)0.7:5n:2==(0.n75X:□n):(□><□)
前、后项先乘(),把小数比变成(),再化简。
发
我
现化简比的依据就是();将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
据
依
时
比)进行化简即可;其他形式的比,化简时都可以先考虑如
成
化
何
),再进行化简。
2.(2星)():24=3=12+()=()(小数)
3.(2星)把':'化成后项是100的比是()。
1S
4.(2星)6:13的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变为()。
二、摘星第二站,下面的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如果不是,请把他化成
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出第5小题和第6小题的比值。
1(1星)48:322(1星)3:」-
'714
3(2星)075:0254(2星)0375:入
16
5.(3星)0.6米:600厘米6,(3星)45平方分米:0.65平方米
9
三、摘星第三站(3星)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
生命健康。在某次区域核酸检测的中,“国泰医疗队”抽测的样本数是“民安医
疗队”的二,“民安医疗队”抽测的样本数是“皆顺医疗队”的二,“国泰医疗
队”和“皆顺医疗队”抽测的样本数的比是多少
智充电站
0.618在数学中叫黄金比值,又称黄金数。这是意大利著
名画家达芬奇给它的美称。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长度之比或部★
分与整体长度之比大致符合黄金比时,这类物体常常会给人一种最美的视觉
感受。在五角星中,所有线段之间的关系都符合黄金比,所以给人一种雄健
庄严之美。
LJ
7颗星星12颗星星3颗星星22颗星星
10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第一大题第1小题的
设计不仅帮学生再一次回顾了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比的
基本性质,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梳理化简比的一般过程,逐步熟练化简比
的思路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第2小题再次沟通比与分数和除法的联系(也即比
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的不变规律的联系),将比的基本性质的
运用纳入其中。第3、4小题依旧为了服务于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其中第3小题要求把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不仅是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还为
后面百分数的学习做了铺垫。第4小题则为本课时中的易错题型,能强化学生对
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二大题为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练习题,在题目的编排上使学生能够
接触到各种化简比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化简比的方法。第5、6两
小题,要求学生先化简再求比值,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求
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涉及到的单位换算也与第一课时的练习有所区别,这里出
现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做到知识的一贯性和全面性,能够提前为后面学习圆
的周长和面积复习部分知识。
第三大题,沟通了比与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要求学生在厘清三个量两两间
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建立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提炼出题目所求
的两个量的关系,能够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1.(1)13,13,13,3,1,最大公因数;(2)40,40,35,26,
公倍数,整数比;(3)100,2,100,75,200,3,8,100,整数比,比的基本
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整数比;2.9,32,0.375;3.375:100;4.39;
二、1.3:2;2.6:1;3.3:1;4.2:1;5.1:10,。6.9:13,白
三、8:15o
第三课时比的应用作业设计
一、摘星第一站,认真思考,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并列式解
答。
1.学校图书馆购进300本图书,按2:3的比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
各分得多少本?
11
方法一:(1星)利用整数知识解答。
思考:按2:3分,实际上就是把300本图书总数平均分成()份,五年
级分得()份,六年级分得()份。
列式计算:
方法二:(1星)利用分数知识解答。
思考:把300本图书总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分得其中的^-----六年
级分得其中的
二、摘星第二站,想一想,请你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下面各题。
1.(2星)海阳小学为了检测每一位同学的日常体温,入校时同学们有序地
通过学校的2扇测温门。某天,细心的小蕊发现某一时段内从1号测温门通过的
同学有51名,从2号测温门通过的同学有49名,请你预测,如果学校共有3000
名同学,从1号测温门和从2号测温门通过的同学各有多少名?
2.(2星)校园里小叶榆树和槐花树棵树的比是3:5,槐花树有15棵,小
叶榆树有多少棵?
12
3.(2星)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腰和底长度的比是2:1,这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
4.(3星)“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笑笑、欢欢、乐乐三人的家长不约而同
是4:6:5,如果他们三人的家长因此一共减少了1800元的校外培训费用,请
你算一算,他们一周分别减少了多少用于参加该项校外培训的费用。
一充电站[J
古代比的应用趣味题:
今有甲持钱五百六十,乙持钱三百五十,丙持钱一百八十,凡三
人俱出关,关税百钱。欲以钱数多少衰出之,问各向何。(译文:甲有钱
560文,乙有钱350文,丙有钱180文,甲、乙、丙三人一起出关,关税
需要100文,要按个人带钱多少的比交税,问三人各应付多少税
第一站共有第二站共有今天共有
2颗星星9颗星星11颗星星
你摘得你摘得你共摘得
(摘星榜)
()颗()颗()颗
A等:9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认真、答案正
确。AQ
B等:7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不够认真,答
案正确。BQ
C等:5星及以上、过程不够规范,书写不够认真,
答案正确。CQ
D等:5星以下、过程不规范,书写马虎,答案错
DQ
误。
13
按比分配类的问题其实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就已经有所接触,只是题目的呈
现形式和难度有所区别,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平均分”,也即按1:
1的比分配。同时,按比分配和分数乘法中求单位“1”的对应分率的具体量是
题转化为平均分问题和分数乘法问题,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探
索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在第二大题中,第1小题的数据不以比的形式出现,第3小题虽然出现了比,
但并未完整出示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比,需要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提炼解题所需信息,
进而正确解答问题。这样,通过不同的描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叫按比分配,
理解解答按比分配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第2小题则在按比分配的角度又一次沟通
了比的意义和分数乘法,实现知识的互通,让学生体验知识间的联系。第4小题
出现了三数连比的形式,拓展了按比分配在学生心中的概念,但条件给的却是“减
现此比可以理解为三者减少的用于参加该项校外培训费用的比,能够激发学生深
入理解信息,解读信息,由题目信息出发,从本质上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1.5;2;3;120本;180本;g;;120本;180本;
二、1.1530名,1470名;2.9棵;3.6厘米;480元,720元,600元。
整理和复习作业设计
亲爱的小朋友,这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的收获怎么样呢?快快开启今天
的摘星之旅吧!加油哦!
一、摘星第一站,仔细思考,认真完成下表。
三者间的联系
比的
比
后项
除法除号商
分数分子
二、摘星第二站,开动脑筋,仔细回忆,完成下面的填空,并认真感悟它
们的联系。
1.请你根据商的不变规律填空:(2星)
164-12=44-()=()+24
小结:在除法算式中,要使商不变,如果被除数乘一个数(0除外),除数
也要();如果被除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除数也要();
14
2.请你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2星)
16=48=()
12()-3-
小结:要保证一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如果分子乘一个数(0除外),分母也
要();如果分子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母也要();
3.请你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2星)
12:16=120:()=1.2:()
小结:要保证一个比的比值不变,如果()乘一个数(0除外),比的
后项也要(),如果()除以一个数(0除外),()也要()O
三、摘星第三站
(3星)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提出一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用“按比分配”
的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说一说该如何思考,并试着解答出来。
你的题目是:
你觉得应该如何思考,试着写出你的解题思路:
你的解题过程是:
智■充电站
0
人体上的比
脚长与身高比大约是1:7;
身体中的血液与体重比大约是1:13;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lo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j
15
3颗星星6颗星星3颗星星12颗星星
A等:10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认真、答案
B等:8星及以上、过程规范,书写不够认真,答
C等:6星及以上、过程不够规范,书写不够认真,
D等:6星以下、过程不规范,书写马虎,答案错
误。DQ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即为“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在结束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和练习之后,学生对于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和框架有了
一定的把握,初步掌握了求比值、化简比及解决按比分配类的问题的方法。单元
整理和复习则进一步对知识基础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方法
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比的前项,:比号,比值,被除数,除数,一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二、1.3,32,乘这个数,除以这个数;2.36,4,乘这个数,除以这个数;
3.160,1.6,比的前项,乘这个数,比的前项,比的后项,除以这个数;
三、开放题,答案略。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基础知识(10题)
一、填空题。
1.2-=6:()-----=124-()=()(填小数)
2060
2.雯雯家的汽车质量约是1.2吨,电动自行车的质量约是40千克,她家汽
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质量比的比值是()。
3.六年级(1)班有50名同学,参加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有26人,参加环
保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有24人。参加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是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小组的同学的()倍,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人数与参加科技活动小
组的同学人数的最简单整数比是(),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人
数是班级总人数的一-o
4.为做好班级消杀工作,李老师按1:500的质量比将84消毒液和水配置成
消毒水给班级做消杀工作,在配置成的消毒水中,84消毒液的质量是水的质量
的(),是消毒水的质量的()。
5.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和底角的度数比是4:3,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是()度。
二、判断题。
6.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都不能是0o()
7."和b的比是6:9,贝匕6,b=9o()
8.一个比的后项是4,比值是:,则比的前项是20。()
比是二0()
10.大正方体和小正方体的棱长比是4:3,则它们的棱长总和的比为4:3,
表面积的比也为4:3。()
基本技能(7题)
三、选择题。
11.学校升旗杆的高度是12m,中性笔的长度是15cm,升旗杆的高度和中性笔
长度的比是()。
A.12:15B.4:5C.80:1
12.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倍,比值()。
A不变B扩大原来的4倍C缩小到原来的工
17
13.下面各比中,比值和:相等的是()。
2S
A.2:5B.0.6:1.5C.-:1
14.学校食堂仓库里,已经吃掉的大米袋数是大米总袋数的,,剩下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