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发行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属或贵金属制成;发行量不限,一般较大;发行年代可以间断或连续;同一面值同一图案硬币有不同发行年代。按其实际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已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两种流通币。
①主币与辅币流通硬币元币(长城币,牡丹币,菊花一元)是人民币主币;流通硬币中只有角币、分币才叫人民币“辅币”。
②流通币的收藏。流通币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币可被收藏,当前对初涉硬币集藏的币友来说流通币收藏还是主体。
当然流通币的收藏价格通常高于甚至远高于其流通价格,所以对这类币来说,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优美的。面值较小的币“攒”起来。即以流通价格代替了收藏价格。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国别、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难集“全”。
由于1982年的2分硬币发行量比较大,现在市场的存世量也很大,尤其是1982年出芒版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其收藏价值并不是很大。
目前出芒版的2分硬币市场价格只有10元左右,平芒版则因比较罕见一些,市场价格可以达到几百元。
1982年2分硬币是于1982年发行的材质为铝镁合金的2分硬币,该硬币的正面图案有国名和国徽组成,背面图案有麦穗、发行年份和面值三部分组成。
1982年2分硬币有平芒版和出芒版两种。平芒版2分硬币背面图案中连接麦穗的飘带从左右麦穗的外部第一颗麦粒的芒尖上飘出,向内绕一弧形。
飘带的末端刚好和第二颗麦粒的芒尖相平连接,所以被称之为平芒版。
我国2分硬币的发行年份比较多,不同年份发行量不同,所以目前市面上各个年份的2分硬币存世量不同,通常一些比较罕见的硬币收藏价值要更高一些。
下面是部分年份2分钱硬币的价格表:
1、1960年2分硬币
1960年的2分硬币是60年唯一发行的一枚硬币,正面图案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为麦穗、发行年份和面值。目前1960年2分硬币在网上的售价大概在100元左右。
2、1980年发行的2分钱硬币
1980年发行的2分硬币比较稀少,所以导致目前1980版2分硬币的市场价格已经高出面值好几百倍。
一般1980版2分硬币的市场价格在600元左右,如果遇到品相特别好的,运气好也有机会卖到上千元。
3、1992年2分钱硬币
1992年发行的2分钱硬币被称之为四小龙之一,由于其发行量较少,所以导致存留在收藏市场中的就更为罕见了,据了解,目前品相好的1992年版2分硬币的市场价格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
在2分硬币收藏市场中,1980年发行的2分硬币和1992年2分硬币最受人们喜爱,这两枚硬币分别为分币收藏市场中“五大天王”其中之一,和“四小龙”之一。
1980年发行2分硬币因为发行量少,主要是用于赠送外宾的,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所以目前比较罕见.。其收藏价格可以达到上千元,1992年2分硬币也因存世量比较稀少,目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在2分硬币的收藏市场中,1980年2分和1992年2分最受收藏家青睐,这两枚硬分币分别是“五大天王”之一和“四小龙”之一。
但80版2分硬币发行量不大,也并不是流通币,主要是赠送外宾,所以是比较罕见的,目前普通一枚收藏价格大约在1000元左右。但是如果能遇到一枚80版精致币的话,那收藏价格就更高了,评分在69分以上,就能卖到4800元的高价。
拓展资料:
硬币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新中国发行的硬币,大致可分为普通流通用的硬币;流通用的金属纪念币和收藏用的贵金属纪念币。
其中贵金属纪念币,即一般人俗称金银币,价格昂贵,发行量极少,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创汇上考虑,在销售上目前主要注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也开始培育、立足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普及开来。
共计有三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1965年至1970年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
其中1981年壹分、1980年贰分、1979年伍分、1980年伍分、1981年伍分计五种,当年只铸造了很少一部分,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给国外游客,市面上基本没有流通过,在国内极为难找,成为集币者寻觅的珍品,被称为第一套硬币中的“五大珍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