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钼矿资源储量排名全球第一位。世界上稀有金属被分为五类:轻金属、难熔金属、分散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金属。钼属于稀有难熔金属,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0.00011%。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数据,全球钼资源储量约为1100万吨,而中国是世界上钼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储量约为430万吨,占到全球总储量近4成,其次为美国,占全球储量约2.5成。
(二)河南钼矿资源储量占据全国重要地位。根据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钼矿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30.91万吨,而河南钼矿资源的保有储量就占到全国基础储量的63.38%,约为526.63万吨,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的钼矿资源全部赋存在秦—祁—昆中央造山系东段秦岭—大别造山带内,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块南缘的熊耳山—外方山钼多金属成矿带内;其次,分布在北秦岭褶皱带内的伏牛山成矿带和扬子地块北缘的大别山成矿带内。所以就有了“全球钼业看中国,中国钼业看洛阳”的说法。
(三)洛阳栾川地区钼矿资源开采性价比高。栾川地区连体钼矿三大矿区,平均矿石品位较高,“南泥湖矿区”矿石平均品位0.076%;“三道桩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较高,约0.115%;“上房沟矿区”矿石平均品位最高,达到0.134%。不仅钼矿资源保有储量丰富,还伴生大量的钨、铁、铜、铼等金属和非金属等矿藏,回收效益可观。三大矿区全部实现露天开采,矿石易采易选,生产活动安全性高。栾川钼矿的突出优点,让其成为我国钼工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二、河南省钼产品全系价格节节攀升
(一)钼市场经历低迷期后价格一路走高。2013-2015年11月份,国内钼市场整体处于低谷,供应过剩格局明显,需求不振、压价严重,钼精矿(钼含量约45%)价格一度下探至700元/吨度左右。2015年12月份,受环保政策、部分矿山停产因素影响,钼产业开始复苏,价格走势呈现“步步高”的节奏。在2018年10-11月,钼精矿(钼含量约45%)价格达到高点至2000元/吨度左右。然后,在12月,钢厂对钼铁的招标量价均明显缩减,价格出现快速回落。但自2019年以来价格总体呈现震荡回升走势。
(二)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涨价联动反应表现不一。钼精矿是钼产业链上的基础产品,是钼铁和钼粉的上游产品,而钼铁和钼粉是钼产业链上两条不同分支的下游产品。从2016年开始,钼精矿、钼铁和钼粉价格保持着齐头并进、稳步攀升的态势。
图三:2016-2019年主要产品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1.钼铁是钼精矿的初级加工产品,两者价格差距相对较小,且价格走势相近。2017-2019年上半年,钼精矿每吨价格涨幅分别为25.1%、52.2%、4.3%;钼铁每吨价格涨幅分别为29.6%、40.4%和0.7%。钼铁前期涨幅强于钼精矿,但上涨后劲不如钼精矿持久。2016-2019年上半年,钼铁和钼精矿平均价格差分别为2.27万元/吨、3.09万元/吨、3.83万元/吨和3.62万元/吨,价格差距逐步拉大。下游钼铁企业生产销售价格剪刀差有扩大趋势,盈利能力有明显优势。
2.钼粉以其含钼纯度更高,已被广泛用于工农业领域,市场前景可观,比钼精矿价格高数倍。2016-2019年上半年,钼粉价格上涨幅度维持在11-13%左右,与钼精矿价格差徘徊在15-18万元/吨,价格上涨行情表现稳定。从图三可以看出,钼系产品2016年一季度的上涨和2019年一季度的回调,钼粉价格调整起步均滞后于钼精矿。但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严重时,下游产品价格呈跳跃式上涨趋势。
(四)2019年整体市场预期看涨气氛浓厚。
1.2019年下半年,市场供应偏紧,为钼系产品价格上升提供支撑。三季度,北方进入高温多雨季节,钼精矿品位和杂质含量均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矿山企业的年中检修多放在此时。四季度,由于天气寒冷,内蒙古和黑龙江部分矿山将逐步减产停产,这也将极大程度的影响国内市场的可供给量。
2.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增加,为钼系产品价格上涨提供机遇。2019年上半年,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为1435.4万吨,比2018年同期增加112.6万吨,增长8.5%;国内主要钢企月钼铁需求量8700吨左右,较2018年同期增加400吨,增长4.8%。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情况,下半年钼产品需求量仍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
2018年,由于需求增加,全国钼精矿产量刷新历史记录,达到了21.9万吨,供应增加,导致2019年钼系产品价格小幅回调。
(一)钼系产品价格上涨,钼矿企业利润收缩。某钼业公司是一家从事矿业生产的国际化资源公司,钨钼生产在全球领先。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归母净利润46亿元,盈利能力位居全国有色行业第一位。而2019年1-5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下降32.8%,只完成去年收入的三成;归母利润5.6亿元,同比下降41%,盈利水平不到去年的八分之一。
(三)稀土资源生产配额,资源生产能力不匹配。2019年3月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2019年度(第一批)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全国约9万的总量,河南省钨(三氧化钨65%,综合回收)生产指标仅为4650吨,才占到5%左右。而2019年上半年,某钼业公司完成钨精矿(钨100%)生产5166吨。国家生产配额与河南省钨资源大省、企业产能极不匹配,掣肘当地经济发展。
四、钼矿行业战略性发展建议
某钼业公司自2008年以来整合了一些中小型矿山和高成本矿山,现如今已是重要的国际性资源公司。该企业发展走在了行业前列,发展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复刻,但是对钼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打造“绿色环保矿山”,让“绿色”经济实现产业化。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高能耗开发,已经严重影响了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环保矿山”,不单纯从环境保护方面,要整体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智能矿山与生态再造等方面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充分释放资源的经济效益,实现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企业进行多元化布局。国际形势多变、生产成本提高、国内一系列环保高压政策等因素,加速了中小型矿山和高成本矿选企业退出钼矿行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钼系产品价格已相对透明,降低矿山成本线已是矿采企业共识,并积极努力。但是,仅仅在“节流”环节上下功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资本积累。产业链下游的产品以其高附加值,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转型向一体化生产企业发展,以“逐利性”开发盈利潜能,才能够寻找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