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铅钱:广东货币史上的一段奇闻

说起中国古代钱币,尤其是所谓“方孔钱”,大家通常会把它们和“铜钱”画上等号。其实铜质以外,方孔钱还有铁质、铅质甚至泥质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就曾大规模铸造铅钱,其统治的广东、广西等地,是历史上铅钱流通最多的区域。原属南汉的安南地区(古代越南)同样使用过铅钱。

因为南汉注重发展对外贸易,铅钱的使用范围更是从两广一直扩展到南洋各国。在印尼海域发现的“印坦沉船”“井里坟沉船”上,都带有不少铅钱,显示了南汉强大的地区影响力。

【铅钱的诞生】

受限于铸造技术、原料成本等原因,作为流通货币的铜钱,所用材质都非纯铜,比如唐朝开元通宝的含铜量多在70%至80%之间,另外则是铅、锡等杂质。因此,铅本来就是古代钱币的重要成分。

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钱币硬度,在铜钱中掺铅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唐朝晚期,一些开元通宝的含铅量甚至超过50%。但唐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铅可以被直接拿来铸钱。

随着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藩镇忙着争夺中央政权,南方藩镇则通过兼并,形成四川、淮南、福建等几大割据集团。称霸一方的枭雄们为快速增强经济实力,在铸币问题上绞尽脑汁。他们看到铁和铅比铜廉价易得,就大规模铸造铁钱、铅钱,既不在意铁钱沉重,携带不便,也不管铅钱柔软、有毒。即使是以铸铜钱为主的南唐,也铸造有“永通泉货”大铁钱。

马楚、闽国、吴越、后蜀都铸造过铅钱,但论数量远远赶不上南汉。南汉的奠基者名叫刘隐,是唐末封州(位于今广东省云浮市境内)刺史刘谦的长子,通过多年征战,成为岭南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被唐朝廷任命为清海军节度使。除在名义上尊奉唐朝外,刘隐还一直重贿权臣朱全忠(即朱温),甚至大力劝进。朱全忠建立后梁,先后封刘隐为南平王、南海王,并加中书令等高级头衔。

刘氏集团如愿获得中原王朝册封,具备了统治岭南的合法性,但他们拿到的爵位仅是郡王,比一字王(如王审知的闽王)和国王(如钱镠的吴越国王)都要低,没有独立建国的资格。刘隐死后,其弟刘(原名刘岩、刘陟)承袭他的官爵,并最终控制了现在广东、广西的绝大部分地区。公元915年,刘上书后梁朝廷,希望梁末帝像封钱镠为吴越国王那样,让自己做南越国王。

在梁末帝看来,岭南的战略价值不如吴越,一口回绝了这个要求。刘索性改变自刘隐以来尊奉中原王朝的传统,自立为帝,国号“大越”。过了一年,刘又改国号为汉,他就是南汉高祖。

从考古发掘来看,南汉统治区内出土的铅钱包括开元通宝、开平元宝、五铢和乾亨重宝等。按照钱币学家罗伯昭在《南汉钱史》一文中的猜测,“开元通宝”铅钱当是刘隐作为唐朝节度使期间所铸,“开平元宝”铅钱则可能是刘隐、刘兄弟奉后梁为正朔时,以朱全忠年号铸造的钱币。他没有提及的五铢铅钱,我认为可能是刘改国号为“汉”后,刻意去复活了这种两汉时期的标志性货币。

当然,南汉最有名、铸量最大的铅钱,还是刘即位之初铸造的“乾亨重宝”。在广州市及其周围地区,时常有大量铅钱出土。从1953年到1985年,广州地区由考古发现的乾亨重宝铅钱即达2000多斤。铅钱大小不一,重量从3.5克到4.8克都常见,按照平均4克计算的话,2000斤就有大约25万枚之多。

与乾亨重宝铅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平元宝铅钱存世量极少,只有零星发现,这可能是刘刻意销毁的结果。后梁拒绝封刘为南越国王后,刘视后梁为“伪廷”。为抹去刘氏集团曾向朱温称臣的黑历史,大量销毁了当初所铸的开平元宝铅钱。

南汉铅钱绝大多数钱体轻薄、钱文模糊,拙劣不堪。因为工匠技术水平不高,以及南汉官方监制不严,很多五铢铅钱的钱文被铸成了“五五”,或者与开元通宝“杂交”为“开元五五”。

有些开元通宝铅钱还铸有“金”“宝”“南”桂”兴”等字加“一”二”三”四”的背文,如“金一”“南二”“宝三”等。这些背文的确切含义至今不明,研究者做了很多猜测,广西钱币学家张世铨判断,“金”意为“珍贵”,“宝”是“宝钱”,“南”是“南国”,桂是“桂州”(今桂林),而南汉中宗刘晟(刘之子)几个儿子的名字里都有“兴”字,如南汉后主刘鋹原名刘继兴;至于数字表示的则是铸造年份。

乾亨重宝铅钱有少数背“邕”或“邑”字。“邕”指邕州,在今广西南宁及其附近,刘曾封其长子刘耀枢为“邕王”,背“邕”乾亨重宝铅钱可能是刘耀枢所铸。至于背文“邑”当指京城,也就是南汉国都广州,广东钱币学家王贵枕认为,背“邑”乾亨重宝铅钱可能是专供广州城内百姓使用的。

【铅钱的流通】

南汉铸造铅钱的主要原因是岭南铜、铁较少,这里在五代以前就普遍流通金银。但这不意味着岭南完全不产铁、铜,刘家几代君主都崇佛,在境内铸造了很多佛塔和铜钟。现在广州光孝寺内的两尊铁塔,就是南汉时期铸造的。清人吴兰修所著《南汉金石志》中记录了一批铜钟,它们的重量从一百多斤直至一千斤以上都有,有限的铜、铁都被用于佛事活动,可用于铸币的自然更少了。

刘所铸钱币中,乾亨通宝都是铜钱,乾亨重宝有极少量铜钱。在古代,钱文“重宝”对应大面值钱币,比如唐肃宗铸行的乾元重宝,就曾以其一枚当十枚,甚至五十枚开元通宝。南汉最初的货币体系中,很可能规定十枚乾亨通宝铜钱兑换一枚乾亨重宝铜钱,但是铜产量跟不上,乾亨重宝的钱文很快沦为铅钱专用。刘或许也曾幻想,一枚乾亨重宝铅钱的价值顶得上十枚铜钱。

再退一步说,刘至少也想让铅钱和铜钱等值流通,但铅比铜质地差、价格低的事实无法改变,他只能做出退让。南宋洪遵所著《泉志》引《十国纪年》说,“刘以国用不足,铸铅钱,十当铜钱一”,即刘在铜钱不够用的情况下,大量铸造铅钱,被迫让十枚铅钱等价于一枚铜钱。

南汉统治者在“乾和后,多聚铜钱,城内用铅,城外用铜,禁其出入,犯者抵死”。943年,南汉中宗刘晟改元乾和,此后他把国内稀少的铜钱聚拢在自己手中,并下令让广州城内使用铅钱,城外使用铜钱,擅自把铅钱拿到城外或把铜钱带进城里,都是死罪。南汉还有一条有意思的规定,“俸禄非特恩不给铜钱”,即官员俸禄也以铅钱为主,仅有特别受宠的大臣才有机会获得铜钱。

另外,《十国春秋》说广州城内外分用铜钱、铅钱,始于后主刘鋹在位时的大宝五年(962年),或许南汉自高祖刘之后即一直实行这样的货币政策。民国时的钱币学家王荫嘉认为,南汉“经济政策之离奇,令人莫名其妙”,“城内之铅钱,既不能出城关,遑论远方之物,公私其何以贸易,人民其何以聊生。城外之铜钱不能入,则在上者何从积聚?”他去请教写有《南汉钱史》的罗伯昭,后者的解释是,广州内外分用两种钱币是在市场交易中劣币驱逐良币,自然形成的经济现象。

要想理解南汉的货币政策,我们必须参考其北方邻国马楚。马楚国铸造有多种钱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乾封泉宝”大铁钱,这种钱直径4厘米左右,重约25克,每枚法定价值等同于十枚铜钱;同时又铸开元通宝铅钱,并和南汉一样,以十枚铅钱当一枚铜钱。外地商人到马楚境内做生意,货物全部卖掉,赚得铁钱、铅钱,而这些钱带到其他地方根本花不了,商人只能再用手里的乾封泉宝等购买湖南特产带走,因此《资治通鉴》说马楚国“能以境内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

回到南汉,中主刘晟、后主刘鋹要求广州城内百姓必须使用铅钱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南汉政权掌握着庞大的铅矿,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铅钱,而广州作为两广,乃至东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各种地方特产、奇珍异宝都汇集在这里,刘家人拿着廉价的铅钱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何乐而不为。至于铜钱,刘家人大可只收不出,作为一种保值的财富。

相比于南汉、马楚、闽国等鼓励使用铅钱的南方政权,中原王朝一直严禁铅钱流通。比如后唐明宗曾下《禁铁镴钱敕》,说“行使铜钱之内,访闻夹带铁镴。若不严门条法,转恐私家铸造。应中外所使铜钱内铁镴钱,全即宜毁弃,不得辄得。如违,其所使钱,不计多少,并纳入官,仍科深罪”。这里提到的“镴”是一种铅锡合金,诏书的大意是说,如果放任铁钱、铅锡钱夹杂在铜钱内流通,那么必然导致私铸横行,破坏市场秩序,因而严令各地没收和销毁这两类劣钱,并严惩使用者。

铅钱在中原地区很少出土,而如前文所说,两广地区经常能发现铅钱窖藏。清代诗人叶德辉的《古泉杂咏》在写乾亨重宝时就说:“建号阴符卦画三,中原五姓弃朱儋。九龙殿火铜销毁,剩有青铅遍岭南。”南汉在中原以外独立建国,其历史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海量铅钱。

【铅钱与外贸】

在中国,无论南汉百姓,还是与南汉有贸易往来的商人,都不喜欢铅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国家,铅钱不仅备受欢迎,甚至还引来当地人的大规模仿制。

南汉统治下的岭南地区,在唐朝即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乃至波斯、阿拉伯、非洲的一些地方建立了商贸往来。韩愈被贬官到广东东部的潮州时,就发现“外国之货,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广州作为岭南对外贸易的中心,更是当时东方首屈一指的大港。

唐末变乱中,黄巢攻陷广州,使这座城市遭到极大破坏。古代阿拉伯人所著《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说,在广州,仅寄居城中经商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总共有十多万人被他杀害了。刘谦的父亲、刘隐和刘的祖父刘安仁原籍河南上蔡,因为经商需要,才到的岭南,所以南汉统治者对于商业活动绝不陌生,他们控制岭南后,使这里的商业活动逐步得到恢复。

南汉当时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东南亚各国,那里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被商人销往岭南,以至有“犀象、珠玉、翠玳、果布之富甲于天下”的盛况。以往限于史料有限,我们对南汉外贸的细节知之甚少,直至1997年,一艘沉船在印尼雅加达附近的印坦油田海域被发现。它长约30米,宽约10米,被命名为“印坦沉船”。英国学者杜希德、思鉴整理出水文物后推测,该船沉没于920到960年之间。

从造船技术、失事位置等方面分析,该沉船当属于苏门答腊岛上兴起的强国三佛齐。船上载有大量货物,包括中国的铜镜、瓷器,东南亚的青铜佛像、青铜镜,中东的玻璃、香料、象牙等,以及南汉货币——97枚银锭(有的刻着“桂阳监”铭文,说明来自南汉辖地)和145枚乾亨重宝铅钱。

2003年,还是在印尼海域,又发现了“井里坟沉船”,该船上的货物更加丰富,甚至有一吨采自阿富汗或缅甸的青金石原料。在这艘沉船上发现的南汉乾亨重宝等铅钱超过了7000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极少发现的开平元宝铅钱,在印尼巨港(位于苏门答腊岛东部)常有出土。这可能是当初三佛齐等古国,为方便交易而仿铸的南汉钱币。如果确实如此,那一方面说明开平元宝铅钱曾被刘隐较大规模地铸造,并将之用于外贸;另一方面可见南汉铅钱在9世纪的东南亚地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度。

同样是东南亚国家,越南在货币方面也深受南汉影响。包括唐朝开元通宝,南汉乾亨重宝铅钱、开元通宝铅钱以及后来的北宋钱币等,都曾在安南境内广泛流通。

按照汤国彦等人《越南历史货币》的研究,安南陈朝在与元朝战争后,铜源不足,为能尽快恢复经济,于1323年开始铸行铅钱。广西梧州市钱币协会会长余天佑认为,“越南从中国的铅钱学到的东西不比铜钱少,而且创造性地铸行了锌钱,使东方钱币文化增添了一朵奇葩”。

THE END
1.洪武通宝目前市场价格是多少洪武铅钱收藏价值分析这一书体书意正是洪武钱之典型,无疑无邪矣。 显而易见,无需啰嗦,根据几个方面的特征考察此品铅钱,其正是一枚由铜范所出之铅质试范钱,开门见山。 收藏实践加上检索可知,明代铅钱本就罕见,再以愚目前之眼界所及,此可谓仅见,十分难得。 愚见一直以为,铅质钱,一直是中国二千多年来古代铸钱不可或缺的材质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14844.html
2.废铅价格最新行情今日废铅回收价格废铅价格多少钱一斤金投行情频道提供了废铅价格,今日废铅的价格,废铅行情,金属废铅每日报价,最新废铅价走势查询等内容。金投行情是国内行情报价平台。https://jiage.cngold.org/feiqian
3.了解我国古钱币的种类一,铅质货币。铅质的钱,早在汉代就有了,但未在市场上作为通货。五代王审知铸“开元通宝”铅钱,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南汉刘龚铸有“乾亨重宝”铅钱,这种钱后来在广东一带常有出土。 二,实物货币。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而最初的交易媒介是实物货币。在殷周时期,除了称量的铜币外,还有很多实物货币:农具、珠玉、布帛http://m.5151sc.com/news_show.php?nid=10489
4.沪铅:涨势确立关注1.78万元回调压力铅价贴水现货黄金【上周沪铅走势向好,反弹趋势确立】上周资金低位缓慢吸筹,沪铅沿 5 日均线稳步上行,录涨 2.45%,有效突破 1.73 万元/吨关键压力位。LME 铅涨 3.15%,向上测试年线压力。 铅现货进口亏损 1200 元/吨以上,海外铅锭短期无法顺畅补入国内市场。铅价震荡上行,下游采购情绪好转,SMM 铅社库周一环比下滑 0.63 万吨至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DT6PS0519D4UH.html
5.铅钱词语铅钱解释铅钱什么意思汉语词典> 铅钱 铅铸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其后,南汉乾亨二年(918年)铸乾亨重宝铅钱,以十枚当铜钱一枚。1854年(清咸丰四年)曾铸造大小铅钱,1857年停铸。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 每日三十词 https://www.guoxuemi.com/hydcd/506124z.html
6.铅钱解释铅钱意思铅钱拼音铅钱造句铅钱的解释 1.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铅钱的书写 铅 钱 http://zuci.025771.com/%E9%93%85%E9%92%B1_zuci/
7.铅钱拼音释义铅钱 [qiān qián] 释义 铅制的钱币。中国 最早的铅钱是 五代 时 后梁贞明 二年 闽王王审知 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 南汉高祖乾亨 二年所铸的“乾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 清咸丰 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http://hanyu.afanti100.com/hanyu/cn-dict/profile/0703b1aae9da7080e30fe82e1db40b44
8.铅钱的意思铅钱的解释拼音1. 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 铅钱 引证解释 ⒈ 铅制的钱币。 中国 最早的铅钱是 五代 时 后梁 贞明 二年https://cidian.gei6.com/qianqian__t98qbkb4.html
9.铅钱的意思铅钱是什么意思铅钱的近义词反义词读音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铅钱的意思及读音、铅钱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猪的萝卜晚餐于2011年6月29日添加。 读音:qiān qián 注音:ㄑㄧㄢㄑㄧㄢ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铅制的钱币。 中国 最早的铅钱是 五代 时 后梁 贞明 二年(公元916年) 闽王 王审知 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 南汉 高祖https://www.hujiang.com/cidian/qianqian_51775/
10.铅钱的意思铅钱的拼音[铅钱是什么意思]铅钱拼音qiān qián 注音ㄑ一ㄢ ㄑ一ㄢˊ 繁体鉛錢 词语解释 铅钱[ qiān qián ] ⒈ 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http://cidian.yuer51.com/cidian/202898/
11.开元通宝背“殷”铅钱“开元通宝”铅钱,面文对读,隶书,背穿上“殷”字,直径2.2、穿宽0.7、廓厚0.1厘米,实测重3克。该钱史籍阙载,谱录乏收,迄今仅一见,堪称大珍之品。1987年3月初,长乐县城关福州火电厂基建工地出土数百枚小平铅钱,是钱即从中拣选而出。经初步考证,可订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天德帝王延政所铸。据《新五代史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4db56ede4fe1a84aa25af.html
12.出口铅锭出口铅锭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铅锭铅棒铅线保险丝厂家供货重金属衣服电解铅丝铅块铅条铅制用品 属性002 铅锭出口铅锭铅板铅砖铅锭铅块铅砖纯铅铅棒铅棒 聊城市卫康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5年 月均发货速度:暂无记录 山东 聊城市 出口铅锭价格信息不够给力?没有找到优质出口铅锭批发/采购信息?马上发布询价单https://www.1688.com/chanpin/-B3F6BFDAC7A6B6A7.html
13.开元通宝铅钱这件十国闽开元通宝铅钱为当十钱,直径4厘米,重27.9克。背穿上一“闽”字,下一月纹。 十国闽开元通宝铅钱铸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至十国闽国通文四年(916~939年),有小平钱、当十钱,小平钱一般直径2.2~2.4厘米,重3~4.5克,背面有“闽”、“福”、“殷”字或星纹等版别;当十钱一般直径3.6~4厘米,重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3417.shtml
14.名词解释于阗国铅钱中钱直径2.3厘米,穿长1.3厘米,穿宽0.5厘米,厚0.2厘米,重6.9克,钱面有内外郭,穿左为阳文“于”字,穿右为一个阳文符号。小钱直径约2厘米,穿长为1.2厘米,宽0.8厘米,重3.7克,有比较正规的外郭。铅钱的形制为中国式。“于”字略近隶书体,钱为浇制而成,较早的钱外形似秦半两和汉初半两,后期的钱又似西汉https://www.shuashuati.com/ti/45c28e046a1d463ebe0ec4c1c680a26b.html
15.清代咸丰铅钱的收藏与研究清代咸丰铅钱的收藏与研究王连根;王权;清咸丰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的短短十年中(1851—1861)推行用铜、铁、铅金属铸大钱。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三种,俗称咸丰"三宝"。铸造的大钱数额巨大,版别复杂,轻重倒置。咸丰朝实施铜、铁、铅钱同时并行流通制度,在中国货币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其混乱状况可想而知。铸造的https://wh.cnki.net/m/article/detail/ZGQB201503007
16.安南太平通宝铅钱公告:本站长期收购世界各国各类钱币。如您可以为我们大量提供安南 太平通宝 铅钱或其他相关藏品,请联系我们。 商品评论及咨询 目前暂无此商品相关评价及咨询信息,点此发表您的评论或咨询信息! 发表您的评论或咨询信息 您的称呼: 验证码:请照样输入彩色数字(验证码) http://www.163668.cn/product_detail.asp?id=4654
17.少见皇宋通宝铅钱古币作品欣赏收藏价值少见皇宋通宝铅钱 价格:¥70 品相:9品数量:1件 运费: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件销售总额:¥0元 浏览量:0 品种:古币 统一编号:se92260697店内编号:综三 属性:年代不详,通宝 ,裸币,, ,,, ,,, , 简介:直径2.36X0.1厘米。完好品。https://sfsc.997788.com/s173/92260697/
18.“开元通宝”背上“闽”下月铅钱一枚拍品名称 “开元通宝”背上“闽”下月铅钱一枚 估价 RMB 1,000 成交价 *** 拍卖日期 2013-12-12 上午09:30 2013-12-13 上午09:30 拍卖公司 上海崇源 拍卖专场 纸币 古钱 银锭 杂项 机制币 拍卖会 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品描述 “开元通宝”背上“闽”下月铅钱一枚,直径1.6mm,“开”字处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043461251/
19.保大元宝,五代十国铅钱,稀有少见【孔夫子旧书网】保大元宝,五代十国铅钱,稀有少见。作者:,出版社:,售价:499,出版人:,年代:2024-06,装帧:,线装:,刻印方式:,册数:https://mbook.kongfz.com/442738/6857193163/
20.唐代“开元通宝”背闽月铅钱三枚满汀洲收藏鉴定唐代“开元通宝”背闽月铅钱三枚 唐代“开元通宝”背闽月铅钱三枚 估价(人民币):2,000-2,500 未成交 简介 唐代“开元通宝”背闽月铅钱三枚,直径:40-41毫米,极美品https://www.mtzscp.com/archives/5586
21.乾亨重宝铅钱乾亨重宝多少钱乾亨重宝图谱大全版别特征 铅钱 钱币介绍 乾亨重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铜质或铅质,制作不工整,字体之间流铜较多。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另有“乾亨通宝”铜钱,存世均极少。乾亨二年,又铸造“乾亨重宝”铅钱,文字拙劣,有传形及背穿上“邕”字者,出土很多,价格不高。 乾亨重宝更多版别 https://www.weipaitang.com/coin_detail_shiguonanhan_ganhengzhongbao_qian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