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样品制备分析某一高分子材料,首先必须预处理样品,目的是尽可能分离各组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溶剂萃取法,该方法是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不同溶解性能从而将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分离出来。不同的高分子絮凝剂所用的添加剂各不相同,选择适当的萃取剂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依据是尽量选择那些对聚合物溶解度小而对添加剂溶解度大的溶剂。
1.2谱图分析将样品分离以后,即可作红外光谱分析。一般从红外光谱图中仅能得到分子的结构及相应的官能团信息,并不能知道该物质具体是什么。因此,在解析红外谱图时,应更多的了解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不饱和度、元素分析等信息。得到红外谱图之后,一般从该谱图中的强吸收谱带开始分析,通过分析这些强吸收谱带,即可得到对应于化合物的主要官能团信息,从而得到未知化合物的主要分子结构;然后依次分析其它较弱的吸收谱带。
2核磁共振法(NMR)的应用
3扫描电镜(SEM)的应用
扫描电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样品表面作光栅扫描,从而得到反映样品表面性质的图像。样品的质量决定了成像的质量,良好的样品应是导电、干燥的固体样品。若导电性不好可以在表面喷镀一层均匀、连续的重金属膜。
4透射电镜(TEM)的应用
一、前言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通讯、信息处理和生产、生活及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在电子技术深入发展的同时,一项新的技术棗微机械技术悄然的诞生。微机械发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许多科学家坚信,它将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又一项推动社会迅速进步的革命性技术。
微机械的全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是以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为基础的一项新技术。早在六十年代,微机械技术的概念就开始萌芽,一些富有创见的科学家开始探索用硅的微加工方法,制作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设想将它们集成在微小的几何空间,从而形成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微电子机械系统。八十年代末,微机械压力传感器等技术的成熟并市场化,IC工艺制作的静电微电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微机械技术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在科学家们的推动下,微机械技术受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十余年间,微机械技术取得了众多新成果,微机械技术透浸到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二、微机械元件
微机械元件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器件,应用于宏观的机电系统中,又可以作为微机械集成系统的单元,是微机械迄今为止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内容。
微机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硅基器件上,这与硅的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与IC工艺的兼容性有关。早期研制成功并商品化的器件是结构简单的传感器棗硅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市场增长十分迅速,95年产量为5千万件,预计2005年产量将达1亿2千万件[1]。199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为60亿美元,其中约4分之1为微机械传感器,微机械传感器从起步至今仅十余年历程,发展如此迅速,表现出微机械技术的强大的生命力。
微机械传感器市场潜力仍非常大,不仅可以进一步替代传统传感器,由于其价格低廉,必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从而开辟更广阔的新兴市场。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公司如,Rosemout、AnalogDevices和Motorola均有积极的微机械传感器市场发展计划。
(一)微机械元件应用
微机械器件的优势在于大批量生产时成本低廉,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传统器件。目前具有广阔市场的应用领域包括:
1、多功能绝对压力传感器
石油危机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使汽车制造商必须改进油料燃烧的经济性,提高汽车单位重量油料的行程,改善汽车尾气质量。基本的方法是严格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比例。这种控制系统的关键元件为多功能绝对压力传感器。1995年这种传感器产量为二千五百万件。
2、医用压力传感器
在使用微机械传感器以前,测量血压用的是可靠性较低的普通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使用前须稳定化和标定,测血压的费用较高。
汽车用多功能硅压力传感器研制成功,激励人们成功地开发出医用压力传感器,这种医用传感器使用前不需标定和稳定化,使用费用很低,在严重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棗如心脏手术等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995年产量为一千八百万件[2,3]。
3、加速度传感器
九十年代初,硅加速度传感器已由实验研究转入实际应用,应用于汽车车祸传感和刹车及安全汽囊释放控制系统。95年年产量逾五百万件[4]。在过去的二十中,虽然美国由于汽车数量增加车祸的数量增加了75%,而车祸死亡率却减少了50%。这与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
二、市场预测
近期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微机械器件有:
1、压力传感器
微机械硅基压力传感器将进一步增长,应用于汽车和智能化网络输出等方面[5]。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包括:燃油汽化、高压喷油、发动机的多功能压力传感器、电子刹车等。
2、惯性传感器
惯性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包括加速度计、转速计和陀螺仪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稳定性控制和驾驶控制及虚拟现实控制器等方面,以汽车安全气囊释放为目标的加速度传感器已经开发成功,尺寸仅为3mm×3mm,量程为5g,预计价格为每件15美元[6]。
惯性传感器可作为智能惯性导航的核心器件,应用于汽车、飞机和航天器件的驾驶和控制,
3、流体控制器
流体器件,如压力阀,将逐步商品化并有较快的增长。但目前微机械流体器件由于操作温度范围较窄,压力和流量控制范围较小,与流体的相容性有限,还不能很好满足传统商业领域的需要[7]。
4、数据存贮
复杂软件和影相技术对大量信息存贮的需求,促进了高密度存贮技术的研究,多项高密度存贮技术正在开发之中,在微机械技术领域,有良好商业前景的存贮技术的研究包括:
(1)用芯片上的伺服电机驱动硬盘磁头,可以实现0.1μm精密定位,存贮密度可达100GB/in2[7]。
(2)IBM开发了一种塑性存贮盘读写技术,用微机械技术制作“笔尖”,在“写”时,在塑性盘上形成凹坑,而读时,与早期的唱片机读的方法一样。用该方法,已实现存贮密度达20GB/in2[8]。
5、显示器芯片
德州仪器开发微转镜显示芯片技术已愈十五年,现在已经开始少量生产种芯片[9]。还有其它硅谷公司也在开发该项技术。微机械显示芯片将最终实现市场化,可望在巨大的显示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6、微机械通讯器件
正在开发中的光纤微机械反射调制器,有希望实现居民实时影相通讯,有希望得到迅速发展[10]。
7、CMOS热电堆传感器
用氧化物/氮化物支撑的n型多晶硅/p型多晶硅红外传感和电功率传感元件可以用CMOSIC工艺制作,绝热是通过在CMOS热氧化物下面的体硅腐蚀工艺实现的。硅的氧化物和氮化物对8至14微米的波长敏感,可用来监测房间的异常侵入。温升(几mK)用热电堆来检测[11]。预计该元件在民用、工业和军事上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CMOS热压力传感器
利用压力对空气热传导性能有影响,可以制成测量气体压力的CMOS压力传感器。目前研制的器件,可用来测量102至106Pa空气压力[12]。
9、CMOS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多功能传感器
热、通风和空气的调节须测试温度、气流和空气的湿度。将热电堆、热压力传感和测量湿度的指状电容利用CMOS技术集成一体,便构成了HVAC传感器[13]。这种传感器将在人类高质量生活环境的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微机械仪器
由于微机械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制造出尺寸微小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集成了一体,因此在测试仪器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1、微机械电泳仪
在细长的毛细管两端加上直流电压,管中注入离子导电液体,将发生电泳运动,将分析的样品注入毛细管一端,不同分子量的集团将以不同速度运动,从而形成按分子质量的分布排列,在毛细管的侧面用放射线或荧光可以测定试样的组成。如某一组DNA的组成。
用微机械方法制作的电泳仪比传统电泳仪有很大优越性,不仅价格低,而尺寸小,仅为传统电泳仪尺寸的10分之一,速度快也提高10倍,而且测试结果更加准确[14]。
2、微机械质谱仪
电泳仪可用来分析试样的分子组成,而质谱仪是用来分析试样的原子组成的。在质谱仪中,首先将试样气化,然而在真空中电离,再用电场使离子高速运动,并在磁场中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到不同的运动轨道,同探测器检测,即可分析原子组成。用微机械方法制作这种质谱仪正在开发之中,预计可以将尺寸缩成掌上型大小[15]。
3、微机械细胞计
通过将细胞悬浮在液体中,注入装有透明液体的试管。注入时,细胞悬浮液在试管透明液中形成很细的一条液柱,液柱非常细,可以从试管侧面测定单个细胞的形状、尺寸、光学特性,进行统计学研究。这对医学研究非常有益。现在这种仪器十分昂贵,而用微机械方法制作细胞仪的中的微结构十分便利的,微机械细胞计将能用来确定含量仅0.1%的血细胞[16]。
4、微机械染色体链成反应仪
现有技术尚无法测量数量非常少的DNA的结构,只能通过复制DNA的染色体,使数量增多之后才能测定。利用加热时DNA双螺旋蛋白质分子的融解,分解成两条单链,冷却时,在适当的反应试剂中,试剂分子与每一单链相互组合,形成两条双链DNA。重复上述过程,将使DNA分子大量增殖[17]。
用微机械方法制作的链式反应仪,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DNA的样品复制,比传统仪器快5至10倍,而且,可以节约价格昂贵的反应试剂。随着医疗对DNA测试需求增加,成本低、性能优良的微机械链式反应仪将会有较大市场。
5、微机械重金属探测仪
用微机械方法可以制成阳极溶解式重金属探测仪,利用重金属特征电位和电离电量来检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微机械方法可以制作出尺寸较小的便携式重金属探测仪,可以在现场监测重金属污染[18]。
6、微机械血液测试仪
以微机械生物化学传感器为基础的血液手持型测试仪,可以快速测试血液中的CO2、K+、Na+、C1-、葡萄糖、尿素、pH值等多种指标[19]。这种血液分析仪的开发成功预示着化学分析仪进入一个崭新天地。
五、结论
微机械仪器的开发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已经有能力开发出品种众多、成本低廉的便携式或掌上型仪器,测试速度快,测试结果更加精密,这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更多的人有条件从事高层次的科学研究。
与微型计算机相似,微机械器件的优势在于大批量生产带来的价格优势,因此,现在取得商业成功的主要是那些有巨大市场的项目,如力学传感器,但随着各种模块式器件开发,可以期望组合成种类众多的仪器和系统,实现微机械产品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J.Bryzek,ImpactofMEMStechnologyonsociety,SensorsandActuatorsA56(1996),1~9
J.Bryzek,Newgenerationofdisposablebloodpressuresensors,Proc.SensorsExpro,Detroit,MI,USA.1987
J.Bryzek,etc.,Siliconsensorsandmicrostructuresinhealthcareindustry,Proc.Sensors,Expro,
W.Kuchuel,Asurfacemachinedsiliconaccelerometerwithon-chipdetectioncircuitry,SensoryandActuators,A,45(1994),7-16
BISStrategicDecision:AutomotivecomponentsforecastII:Sensorsmarketstudy,1993.
K.H.L.Chan,etc.,Anintegratedforce-balancedcapacitiveaccelerometerforlow-gapplication,SensorsandActuator,A,52(1996),p.472
M.Zdeblick,Micro-fabricatedthermop-neumaticactuatorforuseinfluidregulationsystemsandotherintegratedelector-fluidiccircuits,ARPAReport,RedwoodMicro-system,MenloPark,CA,1995.
J.Mamin,Compact,highcapacitydatastoragewringproximalprobes,ARPAreport,IBMAlmadenCenter,SanJose.CA..1995
J.B.Sampesll,Thedigitalmicro-mirrordeviceanditsapplicationtoprojectdisplays,TechDigest,7thInt.Conf.Solid-StateSensorsandActuators(Transducers’t3),Yokohama,Japan,7-10June,1993,p.24
F.Hiroyuki,Futureofactuatorsandmicro-systems,SensorsandActuariesA56(1996),p.105
D.Jaeggi,etc.,OverallsystemanalysisofaCMOSthermalconverter,TechDigest,9thInt.Conf.Solid-StateSensorsandActuators/EurosensorsIX,Stockholm,Sweden,25-29June,,1005,Vol.2,p.112
O.PaulandH.Baltes,NovelfullyCMOScompatiblevacuumsensor,SensorsandActuatorsA,46-47(1995)p.143
P.Malcovati,CombinedairhumidityandflowCMOSmicrosensorwithon-chisigma-deltaA/Dinterfacem,Tech.Digest,Symp.VLSIcircuits,Kyoto,Japan,8-10June,1995,p.45.
D.J.Harriso,Chemicalanalysisandelectorphoresissystemsintegratedonglassandsiliconchips,Proc.IEEESolid-StateSensorandActuatorWorkshop,HiltonHead,SC,USA,June1992,p.110.
H.C.Nathaanson,Novelfunctionalityusingmicro-gaseousdevices,Proc.IEEEConf.MEMS,Amsterdam,Netherlands,Jan.1995,p.72
D.Sobek,etc.Micro-fabricatedfusedsilicaflowchambersforflowcytometry,Proc.IEEESolid-StateSensorandActuatorWorkshop,HiltonHead,SC.USA,June1994,p.260
M.A.Northrop,etc,DNAamplificationinamicro-fabricatedreactionchamber,Proc,.7thInt.Conf.Solid-StateSensorand(Transducer’93),Yokohama,Japan,7-10,June,1993,p.924
R.J.Reay,etc,Micro-fabricatedeletro-chemicalanalysissystemforheavymetaldetection,Tech.Digest,8thInt.Conf.Solid-StateSensorsandActuators(Transducers‘95)/Euro-sensorsIX,Stockholm,Sweden,25-29June,1995,Vol.2,p.932
G.Yee,etc.Proc.Solid-StateSensorandActuatorWorkshop,HiltonHead,SC,USA,June,1996
NewProgressofMEMSComponentandInstrument
Dal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oPei-ge
关键词:经济国际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于是,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对称性的问题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那就是,当中国降低壁垒、承担WTO有关义务以后,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会不断地进人中国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却不能很好地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成功地、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这自然地会引起人们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再思考。第一、对“走出去”的界定问题。例如,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国际商务活动可以被界定为“走出去”?是否任何到国外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定义为“走出去”?第二、成功“走出去”应该具备的条件。在经济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把“走出去”与“去西部淘金”等同起来。为了克服由于盲目“走出去”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第三、“走出去”的战略问题。中国的经济形势在不断向前发展,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应该注意对“走出去”战略进行研究和合理的选择。
一、“走出去”的涵义和企业应该具备的条件
“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专有名词,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被选出来的并赋予特定涵义的专有名词,其涵义是泛指国内企业到国外市场直接投资、开办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跨国商务活动。
1.“走出去”的由来“走出去”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商务活动的基础,其发生和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一个国家对外的经济活动一般是从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开始的。当产品对某个国家的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充分显示出市场潜力时,或者在进口国对商品进口的限制较严格、但同时又积极吸引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就会使外国企业对该进口国进行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产品。“走出去”的发生和发展可以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按照该理论,一个国家的某企业可能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中的一个或组合,于是,就可能在国家间发展不同形式的商务关系。
当一个企业同时具有上述3个优势时,就具有到国际市场进行直接投资的能力。
2.企业“走出去”应该具备的条件第一,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核心资源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智慧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等因素构成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表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的综合反映。智慧竞争力是指能够分析研究市场形势、制订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及时解决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健康发展的研究和决策能力。技术竞争力是指产品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产品的档次、质量、附加值等主要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等因素。制度竞争力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按计划完成企业既定目标的能力。制度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体制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竞争力是一种潜在的凝聚力,是企业形象的基础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素质条件。文化竞争力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具体体现在企业制度、职业道德和处事哲学等方面。
应该说,企业一经成立,就应该存在核心竞争力了,只是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企业相比有强与弱的差别。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随着市场的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与其他企业相比较而显示其强弱的。因此,一个企业必须时时刻刻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条件,促进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第二,有计划的商务活动。一般来说,“走出去”是以寻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为此,要对“走出去”的时机、目标、实施方法等问题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否则,是很难奏效的。韩国汽车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亚洲是颇具代表性的,但是,之所以在激烈的欧美市场竞争中失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过早地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业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企业的计划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利用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就能够获得成功。(2)掌握国际市场的形势,选择适宜的市场和时机。(3)确定预期的经济效益指标。
这里所提及的条件是“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仅从这两项条件就可以看出,我国有相当数量“走出去”的企业是不具备条件的。
二、“走出去”战略研究
企业要想做到成功地“走出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战略。
1.“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2002年,东风汽车集团完成了与日产—雷诺、PSA(标志—雪铁龙)两大集团的紧密联合,其中东风集团就考虑到了将来“走出去”的国际化问题,在合资中坚持对等原则。在品牌方面,东风集团在合资谈判的过程中坚持保留“东风”品牌。合资企业的名称仍然沿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继续使用“东风”品牌。在产品结构方面。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轿车市场是最富有活力的,尤其是国内市场的潜力更大。东风汽车集团把产品结构由商用车向乘用车转移。大力发展研发力量。东风汽车集团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研发中心,为自主研发国际化品牌创造条件。
2.主动“走出去”战略所谓主动“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成长状况和国际市场形势的发展状况和时机而制定和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中国海尔公司是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范例。
(1)海尔品牌的国际化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海尔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是国人家喻户晓的。从山东青岛开始生产,直到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大城市的市场,海尔产品的产量、销量逐渐成为国内家电企业的第一名。海尔创业17年,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长,已经成长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家电生产商中排名第六。
海尔国际市场的主攻目标是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海尔是从1999年开始开拓美国市场的,为此制定了设计、生产、制造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利用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打开了美国市场。海尔的产品已经进入美国10家大型连锁店中的8个,小型冰箱在美国家电商中名列第五。
(3)海尔的服务与产品一同走向世界。为了让海外的服务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海尔公司的服务规范及时提供完善的服务,海尔公司举办了“国际星级服务”培训班,并且要经过考核上岗,为海尔产品的促销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当地客户的高度评价。例如,海尔将在国内“24小时上门服务”的宗旨移植到海外,在沙特定为“45分钟上门服务”,受到当地人的高度赞扬。在意大利,海尔公司上门了解空调安装位置,提供电脑设计方案,然后安装到位,由于好的服务,海尔空调可以卖到1600美元,并且非常热销。
3.借东风“走出去”战略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其他成员一样,除了承担义务以外,还要根据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享受其他成员给予的优惠、互惠待遇。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会到中国投资办厂或开展加工业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到中国开办业务。中国的企业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对方国家给于我国企业和机构的优惠条件走出去。
为此,中国应该尽快在有关方面(例如国际商会、贸促会等)的主持下建立有关的咨询机构,对WTO成员的贸易政策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产品进口和吸引外资所涉及到的有关国家为对象,根据政策的有关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对企业进行指导,使企业有的放矢地对产品出口和投资市场进行再选择和再规划,以便顺利实现“走出去”的目的。
4.被动“走出去”战略所谓被动“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其在国际市场中发展的状况,为了规避进口国的某些限制,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持续发展而及时采取的“走出去”的战略。这样的战略也可以叫以避限为目的的“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迅速发展。贸易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分歧,受到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限制。
三、“走出去”应该注意的问题
“走出去”的目标明确以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些实际问题。
1.发现和培育能够“走出去”的企业显而易见,企业是走出去的主体。只有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适合市场的服务等条件的情况下,才符合“走出去”主体的要求。有的企业在并不具有“走出去”条件的情况下走了出去,最后导致经营失败。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明确概念、整理思路,利用政策支持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国内市场的竞争尽快成熟起来,为“走出去”打好精神和物质基础。
一、我国果汁企业反倾销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对健康的重视,果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品。再加上近几年,在混合果汁、蔬菜汁以及啤酒中勾兑苹果汁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消费时尚。因此,世界各国对浓缩苹果汁的消费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浓缩苹果汁年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600吨增至目前的80多万吨。应该说,我国的浓缩苹果汁加工业赶上了一个发展的好机会。预计在未来5年内果汁饮料的市场需求空间将每年增加8-10万吨左右。美国市场是国内浓缩果汁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50%,由于个别企业不熟悉国际规则,在争夺市场时竟相压价,造成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一直徘徊不前,利润空间小,对美国苹果种植业主和浓缩苹果汁加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使中间商从中获取暴利。
在美国苹果种植业主和浓缩苹果汁加工业的联合压力下,美国农业协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的浓缩苹果汁提出反倾销诉讼。该案件在美国商务部立案后,初拟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91.84%的反倾销关税,同时展开了调查。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在反倾销中屡屡败阵,损失惨重。为此,中国食品土畜产品进出口商会呼吁和指导有关企业积极应诉。国内50多家浓缩苹果汁出口企业中,只有10余家企业联合,共同聘请了国际上具有丰富反倾销办案经验的美国律师应诉,其余40多家同行放弃了应诉,也等于放弃了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市场。
二〇〇四年初,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我国10余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平均关税率为14.88%,其中有六家企业继续享受“零”关税,此次战役的胜利可以看做是中国浓缩苹果汁加工企业的一次合力作战,成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经典案例之一。未参加应诉企业的关税率为51.74%。这对于未参加应诉的企业来说,产品在美国市场全线萎缩,发展严重受挫,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我公司是一家浓缩苹果汁加工股份制企业,参加了2001-2002年反倾销应诉工作,于2003年9月11、12日两天接受美国商务部的实地核查,核查结果是当年全国参加应诉的几个企业当中最成功的一家,同时也是我省果汁企业唯一一家参加反倾销应诉工作的企业。
目前,全球浓缩苹果汁加工主战场已经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整体转移到我国,基本处于垄断地位。从2004年开始至今,由于行业内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浓缩苹果汁的价格持续一路攀升,然而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各加工企业却纷纷抱怨利润空间不大。这主要由于几年前中国浓缩苹果汁大量出口,各企业互相压价使得国际果汁价格“缩水”近一半,进而造成美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消耗和损失。
二、我国果汁企业反倾销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我公司在2001年在长达十二个月的应诉反倾销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反倾销核查小组对我公司进行实地核查的亲身经历,自己就我国果汁企业在应诉反倾销中谈几点对策:1、各企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财务报表、统计口径、统计方法和内部审计制度。如果在应诉当中出现统计数据前后不一,帐表不符,产、供、销数量不适,与上报数据有丝毫误差,核查人员将不会采用,以处理。实际上等于我方企业败诉,不仅前功尽弃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我国企业的整体国际信誉。所以,在向美国商务部上报数据资料工作当中慎之又慎,计算准确,复核认真,平时工作当中注意细节的连贯性,一个标点符号也会影响整个核查工作的成败。
企业副产品的销售是核查成本的减项,必须做好发票、合同等的证明材料,比如:果渣的销售,尽量按照配比的原则做好原始记录,它可以冲减产品的生产成本,否则数据无效会弄巧成拙增大产品成本。
3、企业要积极参加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要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就必须自上到下严格执行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做到每一道工序都有检测记录、当班者的亲笔签字、意见、建议;人事部门有每位员工的整套档案资料;车间和班组的例会、总结、分析等,确保产品质量过关。原始记录的涂改现象,对我国来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核查人员认为有作假嫌疑。所以,原始记录一定要保证清洁、完整、系统、连续。
4、作为果汁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有利的信息条件,及时获取、处理并掌握世界各国同行业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的各类信息。只有这样当反倾销原告采集到我们数据后,用第三替代国价格进行核定成本时,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并提供准确、有利的证据,以维护我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5、政府应为企业在咨询、统计、会计、审计及法律方面与国际接轨提供支持,大力加强与生产贸易有关的各类中介机构,如:资信评级、预测分析等机构,以改变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竞争和诉讼中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为此,首先要迅速培养一大批既懂经济、通法律,又精贸易、会管理的国际型高级专业人才;其次,在处理涉外经济纠纷中,要提高我方熟悉生产、技术、财务和法律的专业人员的参与权和发言权的地位。另外,可考虑邀请或聘用有声誉的国外律师、专家协助应诉。
6、遵守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果汁企业的原料大部分是直接从果农手中收购,我们代开发票,帐务处理凭国税部门印制的《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由于凭此发票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国税部门对此项工作抓的非常紧,我们执行的彻底、认真,因为反倾销工作正好迎合了国税部门的政策,如果我们的进项税增加的话就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直接成本,正中反倾销工作的下怀。所以谁要在原料采购和成本核算上为了蝇头小利,那就肯定会在美国反倾销调查中栽跟头。因此,企业要想适应世贸规则,就得实实在在依法照章纳税,接受政府执法部门的严格管理。
笔者对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3年制定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进行诊断。辨证标准依据张伯臾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5版)。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学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气虚型,自愿接受观察并能如期复诊者。排除标准:钡剂灌肠或肠镜检查患肠道器质性病变者;患严重心、脑、肺、肾、肝等疾患者。
1.4治疗方法
观察组: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炙甘草6g,人参1g,当归20g,陈皮9g,升麻3g,白术40g,柴胡3g,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气虚明显者加麻仁6g,枳实10g;气血两虚加生地黄30g,生首乌10g,麻仁6g,桃仁10g,枳壳6g。对照组口服复方芦荟胶囊(上海复星临西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40502),2粒/次,2次/d。两组均连服5d,停2d。视病情续服,4w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上配合饮食调节,定时如厕,做好情绪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劳累,进行适当运动、腹部按摩等辅助疗法。
1.5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判定标准〔1〕。
1.6统计学分析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7治疗结果
治疗组24例,临床痊愈1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4例,临床痊愈1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可见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讨论
老年习惯性便秘以年老体衰,脾肺气虚,大肠传送、推动无力,进而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便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为特征〔2〕。其病程日久缠绵,以虚症为多。治疗上,中医药有着独特疗效,且具有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的优势〔3〕。临床上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以扶正补益为大法,但须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而分别施治。对老年气虚型便秘宜益气健脾和胃为主。方中黄芪、人参、甘草、白术补益脾肺之气,脾肺气足,运化正常,大肠传导有力,则大便调畅;其中“白术多脂,性虽燥而能润”(《本草正义》),重用生白术健脾以助肠运,以复肠腑下行之机。当归“破恶血养新血”、“润燥滑肠”;陈皮理气以防壅滞;升麻、柴胡升举清阳,清阳升则浊阴降。现代研究证明补中益气汤对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4〕。实验证明本方配伍升麻、柴胡时,对动物肠蠕动有促进作用。本观察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可取得良好疗效,其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复方芦荟胶囊,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补中益气汤加减是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有效方剂。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67.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14.
1.材料配方的变化
市场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材料配方的变化就是指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迎合消费需要、改变销售策略或者要以新的包装、分量等方法来吸引消费者来扩张市场之类的行为,例如,新产品的上市、改变预算标准中的材料配方等。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一般情况下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法来分析产品的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是很难实现的,很难反映出部门的生产业绩以及成本控制情况。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除了生产部门以及采购部门之外,产品开发部门还可能改变配方,将配方里面的全部材料或者部分材料进行变动,或者没改变配方,但是增减了配方内的材料配比,出现了新旧配方口径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运用和直接分析量差与价差的方法是很难分辨差异责任的。
2.改变产品生产线或者生产方式
企业在生产产品时,某一种产品是可以用多种产品生产线或者生产车间来生产的,但是这种产品在不同的线上以及车间里耗费的人工小时、生产效率、生产动力耗用是不同的。在年度预算选择时,所用的生产线与实际的使用生产线不同,或者虽然预算选择的生产线与实际使用生产线一致,但是在年中时改变了产品的工序,使产品的生产变更。例如,产品的手工生产转为自动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一般的成本差异计算来分析实际与标准在不同生产方式之下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以及染料动力成本差异是无法反映实际操作与标准操作的差距的,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控制以及管理业绩、人事管理以及工资福利的情况、改变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3.数据不可靠
二、关于企业财务成本差异分析殊问题的解决办法
1.在量差与价差的分析基础上增加替代差异
2.核对不同部门提交的数据
三、结语
1.2统计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为数据源,统计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3项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同时,为客观评价期刊的水平,对以上指标用本期刊的指数/学科平均指数来进行纵向的比较,比值>1表明该指标高于学科平均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
2.2浙江省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情况
3讨论
3.1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评价
目前,期刊的评价指标有10余种,其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各有局限,但还是能够基本反映期刊的总体状况。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医学期刊以上3种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偏低,影响力较弱,虽然在学术交流中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吸收前沿学科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与国内的优秀期刊相比还有待提高,这与浙江省期刊的总体情况相似。但是也不乏亮点,一些期刊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内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3.2提升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3.2.1找准定位,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
3.2.2探索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3.2.3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
关键词:房地产;中小企业;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博弈分析
在引入博弈模型对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之前,先提出几个假设前提:
(1)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供求双方都是理性的;
(2)中小房地产企业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只有两种选择:守信或不守信;
(3)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设中小房地产企业为E,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B,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额为V,利息为I,交易成本为A(交易成本由E支付),中小企业的收益为L,银行追索的成本为C,一旦B追索,E的损失为H,(所有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均为正)博弈模型如下。
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因此,银行追索的难度非常大,这里假设追索成本C极高。在这个模型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通过逆推归纳法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中小房地产企业更倾向去不守信,因为不守信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守信的收益(V+L-A>L-A-I),而银行或金融机构为了减少损失,采取不信任、不借款的方式,结果银企博弈的最后结果是(0,0),双方一无所获。
图1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银行或金融机构会更偏向于给大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贷款,而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双方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造成了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这个模型分析也给我们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指明了方向。良好的信用保障体系和健全的司法保障体系,将大大减小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追索成本,从而会对那些不守信用的中小企业以严厉的惩罚,使其不守信用所得到的利益,要小于其守信时的利益,这样才能促使银企双方的动态博弈朝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
3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
3.1从政府角度
3.2从企业角度
一方面,企业应该提高其自有资金的比例,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控制好企业的负债比例,这样企业才能保持其应有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控制风险,由弱变强。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合理规划借款期限与企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匹配,不能只为了眼前利益而进行财务信息的虚报、瞒报。同时,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强化“诚信经营”的理念或者企业文化,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意识到企业诚信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此外,企业应努力保持同银行的良好协作关系,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银行进行长期合作,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将会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
3.3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角度
首先,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促进商业银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其次,银行或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特点,推出适合其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最后,应继续扩大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尽快推动创业板市场的设立,通过上市,规范企业的产权市场,促进中小房地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使其融资渠道多元化。
4适合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新品种
(1)租赁融资。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它的具体内容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房地产类企业尤其是建筑类中小企业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机器设备,这样不但能降低双方的风险,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
(2)循环贷款。指银行与企业签订一种正式的有合同效力的协议,根据协议,银行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如一年),在最高限额内随时借款,并可在偿还后继续在限额内借用款项。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回收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采用这种还款方式,企业与银行只需签订一次合同,在规定期间内借用,不需要每次借款都重新订约,可节省不少程序费用和交易费用,同时也能满足房地产类企业短期借款的需求。
(3)资产支撑贷款。指以应收账款、库存、机器设备以及房地产担保的贷款。房地产类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行业特点,以应收账款和土地作为抵押担保进行贷款。
5结论及建议
[1]吴岩.基于博弈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