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腾讯自动生成的会议纪要,稍作修改。
工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挑战
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和技术变革的问题。讲者认为,虽然AI技术、数字技术、元宇宙、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技术在最近两年内飞速发展,但这也可能带来危险危机。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是一个全方位的变迁或转化,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次或两次的大好事。讲者用范式转换的概念来替换工业革命等概念,认为技术迭代是全方位的颠覆,涉及到价值观的改变。例如,从诺基亚手机到iPhone,就是一种范式转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判手机的变化。
工业革命对人类价值观的转换
主要讨论了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以及人类价值观的转换。工业革命是一个全方位的转换,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从神权国家到民族国家,这些都是全方位的转化。现在我们正面临新一场的价值观转换,这是一个大尺度的问题,涉及到衡量强弱、价值尺度等方面。人类历史中的工业革命只有一次,而农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也是人类面临的三大范式转换之一。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进步。
价值评判的范式转变与信息时代的挑战
主要讨论了价值评判的范式问题,从原始丛林环境到信息时代的转变。在信息时代,人类关心的焦点发生了变化,生活、社会组织的中心也发生了变化。在农业时代,生存是第一目标;在工业时代,生产是核心;在信息时代,以生活为中心的新价值尺度更为重要。同时,会议还提到了瓦特蒸汽机、现代机床等标志性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对底层人民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主要讲述了1840年恩格斯写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后,英国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平均身高也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和童工现象严重。同时,工作时长也达到了高峰,很多工人工作14到16个小时,甚至有的达到18个小时。技术发展并非让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反而加速了内卷和社会冲突。例如,德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后,面临大规模失业、粮食匮乏、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纳粹上台。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对比
在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着与工业时代相似的危机。信息时代的先知哈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全球人类都挤到了一个村子里,失去了个性。这种现象在经济层面上导致内卷,使得工人没有议价权,收入降低。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精神危机,觉得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在生产活动中看不到,也没有成就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被互联网连接起来,地域边界消失,全球变得扁平化,这种状态让人感到可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在Web2.0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变得更加去个性化,资源变成了流量,人变成了流量。同时,机器取代人类技能会造成失业危机,但工业时代的问题主要局限在体力劳动者,而AI时代可能会席卷到各行各业。新的岗位和生产方式需要年轻人学习新技术,而35岁以上的大龄失业者可能无法适应。因此,我们需要呼唤全面的社会变革来解决这些危机。维纳在1950年提出了建立以人为基础的社会,以人的价值为基础,而不是以买卖为基础。
蚂蚁社会的启示与人类的学习能力
主要讲述了人类与蚂蚁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具有适应环境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从而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种特点使得人类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然而,现代社会却忽视了人的学习价值,将人视为资源,而非学习者。这种价值观在工业时代比较普遍,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在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将其视为学习者,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商品。
数字作品与信息价值的探讨
维纳认为数字作品和信息物品不适用于守恒率,因为它们不是像面包那样可以被吃掉。维纳将信息物品比喻为艺术品,其价值在于观看者的审美和观念,而不是被消耗。斯蒂格勒则提出了信息的价值是按照提升效率的程度来衡量的。例如,听到超市鸡蛋打折的信息后,消费者会节省购买鸡蛋的费用,这条信息对消费者来说是有价值的。然而,这种价值与艺术品不同,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美学价值,而不是被消耗。
信息价值的消解与虚无化
信息时代的价值观重塑
信息时代需要重新评估价值,重新建立一套价值观。在机械时代,生产力高于个人魅力,每个人都是可更换的零件。而在信息时代,可复制性变得至关重要,但不再那么重要。人们的需求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有所不同,网络上的需求可能更注重输出、成就感等非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理解信息时代的价值,重新评估人的价值。
网络世界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反思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体验到创造性、成就感等独特的东西,而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实时地得到反馈,这种体验让人感到真实。同时,网络世界中的游戏和虚拟生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讲者认为,我们应该追求这种独一无二性、自我实现和真实感确认及时的反馈,而不是被计划和常规所束缚。
AI时代多元价值观的探索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AI时代需要多元价值观,因为AI时代面临对齐主义和加速主义等观念的争议。对齐主义和加速主义都试图简化人类的发展方向,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单调。因此,我们需要追求一种多元的价值观,新奇和有趣。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回归到人的价值,适应多样性的学习,追求生活的多样性。同时,AI也需要追求独一无二性,以提升其智能。
AI与人类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
主要讲述了个人生活才是终极目标,AI应该多元化、去中心化,不能由少数人代表,要有多元的控制者去让不同的社区、企业、机构各自训练。同时,价值观也应有多元化,追求新奇和有趣的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迎来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最后,提到了追求趣味的价值观,追求新奇和有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进一步迭代。
电力革命与游戏精神的驱动
主要讲述了电力革命到爱迪生2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游戏精神在生产力提升中的作用。会议认为,游戏精神是追求新奇和有趣的东西,与实用技术相对立。在信息时代,游戏精神有助于磨合人和AI的使命。区块链作为一种不可篡改的共识去中心化账本,为数字世界提供了真实感,使数字世界有锚点。区块链提供第二种信息的承载位置,越沉越香。
区块链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与探索
探索数字时代艺术与科技的价值观念
主要讲述了在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引导人类未来的发展。讲者提到,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追求审美的感受,更是一种社会实验,旨在表达深层性的思想性。实验艺术需要结合科技,挖掘科技的潜能和潜在可能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如行为艺术、视频、漫画等,让人们对未来有一个预先的理解。同时,讲者强调,在技术实际已经产生影响之前,可以通过立法、社会补助或政策来避免技术的过快泛滥和失控。
艺术家的思考与科技的发展
主要讨论了艺术家的创作和作品的价值。艺术家需要超前于时代,呈现一些现在不寻常、有趣、震撼的东西,让人们对未来感到恐惧或好奇。艺术家也需要吃饭,所以需要有人欣赏他们的作品。艺术家还需要炒作,让更多的人观看和接受他们的作品。同时,艺术家也需要经济支持,包括策展、场地、运营、经费等。最后,会议提到了利用Web3和区块链技术为艺术家提供新的经济模式,以促进科技艺术的发展。
按热分配与数字时代的劳动价值
按乐分配与生活创造财富的理念
主要讨论了游戏社区和主播打赏的经济模式,认为主播通过带领玩家玩游戏的乐趣和竞争性吸引观众,从而赚取收入。主持人叶毓睿认同胡教授的观点,提到在2022年7月上市的《元宇宙十大技术》的第4章,提到了生活创造财富,和胡教授的“按乐分配”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会议也提到了元宇宙时代可能出现的按需分配模式,胡教授认为这种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竞争和乐趣。最后,会议强调了尊重普通人的重要性,认为普通人也需要获得尊重,而不仅仅是创造生产力的人。
劳动力的价值与技术替代的争议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劳动力的分配问题,无论是按需分配还是按劳分配,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在科技发达的过程中,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会导致很多人失业。失业者需要找到新的工作,而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让更多的人陷入困境。因此,如何让被替换的劳动力找到更有价值的工作,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分配结构的思考与实践
主要讨论了未来分配结构的可能形态,认为分配结构可能不再是纺锤型或橄榄型,而是一个"人"字型。在这种结构下,顶尖的人很少,中上的人也很少,大量的是普通的人群。同时,提出了全民基本收入(UBI)的设想,认为通过免除温饱威胁,人们可以追求真正有趣的事情,丰富自己的生活。此外,胡教授还讨论了去中心化的可能性,认为这种模式可以避免独裁和专制化。最后,强调了多元化的衡量标准,认为这对于未来的社会分配结构非常重要。
苹果手机与艺术市场的价值解读
艺术品市场的互联网需求与实践
数字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主要讨论了元宇宙、人的特长以及动物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找到那些不费钱的乐子,如元宇宙,多玩,多逛逛,都到那个数字世界里头学习娱乐。其次,要发扬人的特长,把人当人。最后,讨论了网文小说和短剧是否具有艺术性,虽然它们也是作品,但它们属于流量经济逻辑下的一种艺术作品,容易速朽。
艺术数字产品的意义与挑战
终极目标是创作一部传世的名作。金庸武侠小说等传统艺术作品是经典。现在网文、短剧虽然火爆,但很快就过时,需要不断修改。现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化现象也很严重,人们看过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因此,要追求那些能够留下持久性、真实性的作品。个性化追求可能会部分颠覆标准化大生产,提高生产力。但大家也要注意留好黄金,因为即使在乱世中,黄金也能保持确定性。
数字产品的投资与价值观的迭代
科学技术与科技史的结合与个人选择
”
下期课程预告:
燕园叶话.元宇宙沙龙系列第71期(7月28日,周日晚8点),
高志《AI理论、工程及其在医疗的实践》
高志的详细介绍:
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研究方向CFD,2004年获北京大学信息学院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
2004年-2006年,在中搜负责分词系统研发,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实现了2G/小时的分词速度,为行业前列。
2008年-2011年,在搜狗参与创办用户行为分析组(当时大数据的概念还不清晰)并任首任组长,在搜狗用户日志大数据上提出了网站粘性等网站评估指标为业界首创。同时任清华大学与搜狗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的对接人,探索了大数据校企联办的新模式。
2011年-2014年,参与创办糗事百科任COO,最早设计实现了对于海量UGC内容用户众包审核模型和基于用户标签的推荐模型(比后期采用相同策略的抖音早了3年),支撑了糗事百科2年100倍的DAU增长。
2023年起,专注在大模型对toB创业项目的支持上,上半年主要参与大模型在Martech和BI方向应用,10月起参与创办元场科技,专注在aiagents在医疗方向的应用。
元宇宙产业委《元宇宙十大技术》培训班目前主要以线上形式(腾讯会议+视频号)展开,并邀请了13+媒体伙伴们一起转播、转载,通常每次在线观看人数4000~41000不等,也是受访嘉宾及其所在公司的良好展示平台。该品牌系列活动的创办,是元宇宙产业委和叶毓睿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促进元宇宙技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元宇宙十大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是元宇宙产业委为推动元宇宙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发展作出的重要努力。通过持续邀请专家学者主讲,剖析元宇宙技术,和介绍应用场景或案例,使广大公众对元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对元宇宙发展的信心。可以预见,这一系列活动有望对元宇宙产业链培育人才、推动技术创新、规范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期待它能够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文域名:物链芯.中国物链芯工程.中国物链芯2030.中国TC2017.org.cn分布式存储.中国分布式存储全球组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