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第一章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质子数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原子与原子b.原子与其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

1.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

A.2Q1+Q2>4Q3B.2Q1+Q2<4Q3

C.Q1+Q2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B.中和反应;C.大多数化合反应;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概念:

B.工作原理:

a.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负极反应:X-ne=Xn-

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金属腐蚀的防护: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干电池(锌锰电池)

a.负极:Zn-2e-=Zn2+

b.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充电电池

a.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b.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计算(重点)

a.简单计算

b.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外因: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3)化学反应的限度

A.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化学平衡的曲线: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典型例题】

例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D)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E)

B.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E.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F.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v逆

v正>v逆正向v正.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正向移动反之

压强: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反之…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第三章

(一)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

CH4正四面体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3、甲烷受热分

(二)烷烃

烷烃的概念: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1、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烷烃物理性质:

(1)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

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

(2)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3、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

(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个(n≥1)

CH2原子团。

例1、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D

A、和B、C2H6和C4H10

HBrCH3

C、Br—C—Br和Br—C—HD、CH3CH2CH3和CH3—CH—CH3

HH

(四)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

〔知识拓展〕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选主链——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为主链;

编号位——定支链,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编号代数和为最小;

写名称——支链名称在前,母体名称在后;先写简单取代基,后写复杂取代基;相

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

(五)烯烃

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1、组成:分子式:含碳量比甲烷高。

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

2、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OH→CH3—CH2OH乙醇(酒精)

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知识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

(六)苯、芳香烃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C6H6

2、结构特点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点燃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

2C6H6+15O2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与液溴反应与硝酸反应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苯的磺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七)烃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乙醇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1、乙醇的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2)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

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5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

五、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性质。

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

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

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

3、如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

①加热分解法:

②加热还原法:

③电解法: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

总矿物储量约5亿亿吨,有“液体矿山”之称。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

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7吨,而浓度仅为4×10-6g/吨。

另有金属结核约3万亿吨,海底石油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米3。

2、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环境: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反应历程)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一、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金属氢化物(NaH)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2Cl–+MnO2Mn2++Cl2↑+2H2O

4HCl(浓)+PbO2PbCl2+Cl2↑+2H2O

4H++2Cl–+PbO2Pb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6H++10Cl-+2MnO4–=2Mn2++5Cl2↑+8H2O

6HCl+KClO3==KCl+3Cl2↑+3H2O

6H++5Cl–+ClO3–=3Cl2↑+3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14H++6Cl–+Cr2O72–=2Cr3++5Cl2↑+7H2O

2H2O+2F2===4HF+O2

2HCl+F2=2HF+Cl2(F2气与HCl、HBr、HI、H2S、NH3气体不能共存)

2HBr+Cl2=2HCl+Br2(Cl2气与HBr、HI、H2S、NH3气体不能共存)

2H2S+3O2(足量)2SO2+2H2O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3H2S+2H++2NO3–=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5H2S+2MnO4–+6H+=2Mn2++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3H2S+Cr2O72–+8H+===2Cr3++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H2S+4Na2O2+2H2O=8Na+++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8NH3+3Cl2===N2+6NH4Cl

NH3+NaNO2+HCl==NaCl+N2↑+2H2O

NH3+NO2–+H+=N2↑+2H2O

4NH3+3O2(纯氧)2N2+6H2O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2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生氢剂)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CaH2+2H2O=Ca(OH)2↓+2H2↑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THE END
1.揭秘Cs元素,周期表中的神秘碱金属及其科学奥秘铯(化学元素符号为Cs)是一种金***、熔点低的活泼金属。它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甚至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并可能发生爆炸。在自然界中,铯不存在单质形态,通常以盐的形式少量存在于陆地和海洋中。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汕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http://tonki-tpms.com/e4b6246923fc.html
2.化学元素周期表有哪些,如何快速记忆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18族。化学元素周期表有哪些 如何快速记忆化学元http://nj.baikecom.cn/show-159255.html
3.世界上最活泼的10种金属金属性强弱排名活性最强的金属是什么大家都知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有强有弱,有的金属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见光遇水就发生剧烈反应,而有的金属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甚至能抵御盐酸、浓硝酸及王水。那么活泼金属有哪些?活性最强的金属是什么?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世界上最活泼的10种金属,包括铯、铷、钾、钡、钙、钠、锂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https://www.maigoo.com/top/3DMNNzcx.html
4.元素周期表中哪些是活泼元素哪列是活泼的,哪个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哪列是活泼的,哪个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哪个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哪列是最不活泼,哪个最不活泼的元素.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族:碱金属(1A族除H),最活泼的金属元素:钫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族:卤族(V11A族)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最不活泼元素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fc67a57f3646b70039dce531072d07d.html
5.最活泼的金属是什么?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族:碱金属(1A族除H),最活泼的金属元素:钫 能稳定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族:卤族(V11A族)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 最不活泼元素族:稀有气体(0族) 最不活泼的元素:氦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b5bfda61dcb78f2ed3a233c7e02f105.html
6.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A.钾 B.钠 C.钫 D.铁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化验室所用天平应()效准一次。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项选择题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A.氟 B.氧 C.氮 D.氢 点击查看答案 http://www.ppkao.com/tiku/shiti/5744921.html
7.最稳定的10种金属)金属稳定性排名前十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有哪些核心提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10种金属)金属稳定性排名前十,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有哪些?十大最稳定的金属名单如下:铱、钽、钌、铑、铌、锇、钯、铂、金、钛。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10种金属)金属稳定性排名前十,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有哪些?十大最稳定的金属名单如下:铱、钽、钌、铑、铌、锇、钯、铂、金、钛。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82186.html
8.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A.银B.铜C.镁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银B.铜C.镁D.铝试题答案 【答案】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进行分析比较.解答:解: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https://m.1010jiajiao.com/czhx/shiti_id_ab1dd8bf82ad494a70a36bda6eedd53d
9.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和记忆记得以前读初中高中时,化学老师们总会要求我们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从头到尾的全部背下来,并且还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排列,最终消耗了大量脑细胞把它们背下来了,但对于一些化学元素特性、规律任然很吃力。最近,就有一位“牛人”制作一个史上最酷化学元素周期表,他将化学元素表中的每个元素拟人化,画成一个个生动有趣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54346.html
10.高考化学考点: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http://www.gaokao.com/e/20190513/5cd8e0086eae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