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收氢。用于制造耐磨和耐腐蚀的硬质合金以及合成氨和加氢反应中的催化剂等。铱锇合金用于制笔尖以及钟、表和仪器中的轴承。
存在于铱锇矿中。可由铂金属的天然合金或铱锇矿分出。
原子序数76,原子量190.23,化合价+2、+3、+4、+8,化学性质稳定。
氧化物离解能(Do):4.7(eV)元素电离能(Ei):8.73(eV)
主要吸收线及其主要参数:┌────┬───┬──┬──┬───┬───┬───┐│λ(nm)│f│W│F│S*│CL│R·S│├────┼───┼──┼──┼───┼───┼───┤│290.9││0.2│N-A│1││1.0││305.9││0.2│N-A│2││1.6││263.7││0.2│N-A│││1.8││301.8││0.2│N-A│││3.2││330.2││0.2│N-A│││3.6││271.5││0.2│N-A│││4.2││280.6││0.2│N-A│││4.6││264.4││0.2│N-A│││4.8││442.0││0.2│N-A│││19││426.1││0.2│N-A│││30│└────┴───┴──┴──┴───┴───┴───┘λ:波长f:振子强度W:单色器光谱通带N-A(氧化亚氮-乙炔焰)S*:元素的特征浓度(1%吸收灵敏度)CL:元素的检测极限R·S:同一元素主要吸收线间的相对灵敏度F:火焰类型
锇(旧译作銤[1]、鐭)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Os,它的原子序数是76。
锇是银白色的过渡金属,是常温常压下密度最大的元素。锇可在铂矿中发现。
锇可添加到合金中,例如钢笔笔尖、电子开关等需要高硬度及耐用性的地方。
锇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易挥发且有刺激性的四氧化锇固体,此物对人眼伤害很大,锇的拉丁文名正是由它而来(名字的意思是“恶臭”)。
化学元素元素名称:锇(Osmium)
原子序数:76
元素符号:Os
元素原子量:190.2
元素类型:金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8.49
地壳中含量:(ppm)
0.0001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2
氧化态:
MainOs+4
OtherOs-2,Os0,Os+1,Os+2,Os+3,Os+5,Os+6,Os+7,Os+8
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晶胞参数:
a=273.44pmb=273.44pmc=431.73pmα=90°β=90°γ=120°
莫氏硬度:7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4940
电离能(kJ/mol)
M-M+840M+-M2+1600M2+-M3+2400M3+-M4+3900M4+-M5+5200M5+-M6+6600
M6+-M7+8100M7+-M8+9500
发现人:台奈特(Tennant)发现年代:1803年
发现过程:
1803年,由英国台奈特(Tennant)发现。
密度22.59克/立方厘米(20摄氏度)。是密度最大的金属。熔点3054℃,沸点5027℃。六方密集晶格。化合价有+2、+3、+4和+8。灰蓝色金属,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粉末状的锇易氧化。浓硝酸、浓硫酸、次氯酸钠溶液都使它氧化。加热易生成四氧化锇OsO4易挥发有剧毒的晶体。
存在于锇铱矿[1]中。将含锇的固体在空气中焙烧,将挥发出的四氧化物吸收在醇碱溶液中。所得锇酸盐,再用氢气还原而制得。
发现过程:1803年,法国化学家科勒德士戈蒂等人研究了铂系矿石溶于王水后的渣子。他们宣布残渣中有两种不同于铂的新金属存在,它们不溶于王水。1804年,泰纳尔发现并命名了它们。其中一个曾被命名为ptenium,后来改为osmium(锇),元素符号定为Os。ptenium来自希腊文中“易挥发”,osmium来自希腊文osme,原意是“臭味”。这是由于四氧化锇OsO4的熔点只有41℃,易挥发,有恶臭。它的蒸气对人的眼睛特别有害。锇是处于元素周期表中ⅧB族中能生成8价化合物的两个元素之一。
[编辑本段]
金属锇金属锇极脆,放在铁臼里捣,就会很容易地变成粉末,锇粉呈蓝黑色。
金属锇在空气中十分稳定,熔点是2700℃,它不溶于普通的酸,甚至在王水里也不会被腐蚀。可是,粉末状的锇,在常温下就会逐渐被氧化,并且生成四氧化锇。四氧化锇在48℃时会熔化,到130℃时就会沸腾。锇的蒸气有剧毒,会强烈地刺激人眼的粘膜,严重时会造成失明。
用途:
用来制造超高硬度的合金。锇同铑、钌、铱或铂的合金,用作电唱机、自来水笔尖及钟表和仪器中的轴承。
锇在工业中可以用做催化剂。合成氨时,如果用锇做催化剂,就可以在不太高的温度下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如果在铂里掺进一点锇,就可做成又硬又锋利的手术刀。
利用锇同一定量的铱可制成锇铱合金。铱金笔笔尖上那颗银白色的小圆点,就是锇铱合金。锇铱合金坚硬耐磨,铱金笔尖比普通的钢笔尖耐用,关键就在这个“小圆点”上。用锇铱合金还可以做钟表和重要仪器的轴承,十分耐磨,能使用多年而不会损坏。
锇属铂系元素。铂系元素几乎完全成单质状态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种矿石中,例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磁铁矿等。铂系元素几乎无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铂系元素矿石中,通常以铂为主要成分,而其余铂系元素则因含量较小,必须经过化学分析才能被发现。由于锇、铱、钯、铑和钌都与铂共同组成矿石,因此它们都是从铂矿提取铂后的残渣中发现的。
铂系元素化学性质稳定。它们中除铂和钯外,不但不溶于普通的酸,而且不溶于王水。铂很易溶于王水,钯还溶于热硝酸中。所有铂系元素都有强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倾向。
1803年,法国化学家科勒德士戈蒂等人研究了铂系矿石溶于王水后的渣子。他们宣布残渣中有两种不同于铂的新金属存在,它们不溶于王水。1804年,泰纳尔发现并命名了它们。其中一个曾被命名为ptenium,后来改为osmium(锇),元素符号定为Os。ptenium来自希腊文中“易挥发”,osmium来自希腊文osme,原意是“臭味”。这是由于四氧化锇OsO4的熔点只有41℃,易挥发,有恶臭。它的蒸气对人的眼睛特别有害。锇是处于元素周期表中ⅧB族中能生成8价化合物的两个元素之一。
锇属于地壳中稀少的元素(平均含量0.001g/t)。
[fontcolor=#0000cc][/font]
锇是最重的元素之一,铱仅次于之,密度22.61g/cm3,熔点3027℃,沸点5020±100℃。锇也是最硬的金属,铸态硬度HV8000MPa,几乎不能加工。锇是具有最多价态的元素之-,有多种锇化合物。粉末锇可溶于硝酸、热浓硫酸、NaCIO溶液及熔融K2S2O2等,易氧化生成挥发性的OsO4,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锇除以OsO4在有机合成中作为烯烃及葸氧化生成醇类的氧化剂和细胞染色剂外,很少单独使用。其主要用途是以锇铱合金作轴尖、钢笔尖等,以发挥其抗蚀、耐磨、高硬度的优点。也作为合金添加元素以改善合金的某些性能。
锇没有独立矿床,主要通过铂族金属生产过程中副产回收,全世界年产锇共约2t,主要由南非和俄罗斯提供,约各占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