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教案(精选3篇)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2.教材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3.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2)能力训练点: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探究及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3)德育落实点:①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并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③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但随之开始的殖民活动也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5.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教学准备:

二、学与教的过程

【导课问题设计】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设问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导入本课。

问题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应该是那一事件?(学生回答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显示字幕】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展示图片】郑和的头像和郑和远洋航行时的大海船。

【播放声音资料】从14xx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问题2:那么,欧洲航海家最早的远洋航行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显示标题】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屏幕背景:蓝色的海洋和海船)。

【正文问题设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课,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5xx年前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伟大胆识和气魄。

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小字部分,并进行总结归纳。

【展示图片】中国的罗盘针和西欧多桅多帆海船。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尤其要突出:中国罗盘针在欧洲海船上的广泛应用,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问题2: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组员扮演西欧君主、贵族、商人等各阶层角色,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大字部分“一切为了香料”,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具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问题3:最先扶持开辟新航路的是哪几个国家?

【学生回答】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问题4: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主要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

【展示图片】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

【显示字幕】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人物简介。

【学生活动】亲身体验,重走新航路。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准确把握每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航线,区分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扶持的是哪几条新航线、并注意在开辟方向上有什么不同。

【显示字幕】填充新航路开辟简表。

航海家

开辟的新航线

扶持国家

方向

【教师总结】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会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5: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显示字幕】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1)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在当时非洲的咖啡为什么会出现在美洲人的餐桌上?

(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黑人是不是自古就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三则资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亚洲、非洲同美洲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玉米的原产地在哪里?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欧洲的?非洲的咖啡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美洲的?生长在非洲的黑人为什么去了美洲?

【教师总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59页,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1)对西欧: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在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全球: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结束语】勇敢探索的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课外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而中国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一、课前分析

1、本课知识的历史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一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班是实验班,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意义。

2、德育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航路的开辟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新航路开辟路线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分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又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航海家们的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良好素材。在6xx年前,比四大航海家早近一个世纪,中国就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实力,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原因何在?总结教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但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难点: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学习中的疑惑。

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知识既难于理解,又超出了现有的知识水平。从老师的专业理解角度出发,可能会与学生的实际疑惑出现偏差;即使没有偏差,也有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相吻合,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即使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在如何突破难点上作了精心准备,实际效果也不会太好。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本课以学生提出的比较普遍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解决不了的疑惑作为难点,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突破难点。

三、--思路

1、以中国“神六”升天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导入新课,带着民族自豪感在世界历史学习中再次审视中国。

2、指导学生观察《新航路开辟路线》图,思考并提取有用信息完成《新航路开辟简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书中字里行间没有关于四大航海家及航海过程完整的叙述,只有这副图中有一定的信息,所以以这副图为切入点,开展本课教学。)

3、指导各学习小组根据《新航路开辟简表》,归纳总结: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结论?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

走在航海时代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能走在世界前列呢?

各航海家航海的目的是寻求通往东方的航路。为什么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呢?

目的地都是东方。为什么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却是向西呢?

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影响?

4、提供资料,指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疑问(关于没有预计到的问题,灵活引导学生解答;关于学生没有能够提出的问题,补充提问,启发思考。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释疑惑点)。

5、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6、课后延伸,当时的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条件,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就远远超过了四大航海家,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启发学生思考历史的得失,积累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社会生活)

四、教学过程

今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值得我们鼓掌的事情实在太多。10月12日,中国“神六”升天,【幻灯片1】翻开了中国航天历史新的一页,也大大推进了人类向无穷宇宙进军的步伐。世界在为中国鼓掌,那么我们的掌声呢?

同样是今年,世界又在一起纪念,中国历史上航海领域的一次伟大壮举。大家知道是什么事情吗?(郑和下西洋)【幻灯片2】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6xx年前,郑和率领万人船队,开始了世界上最早、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翻开了世界航海历史的新篇章,为人类征服辽阔的海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世界在为中国鼓掌,那么我们的掌声呢?

因为有了中国,才有了整个世界。正是郑和下西洋后的半个世纪,人类开始认识了海洋,征服了海洋。经过无数的努力,终于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幻灯片3】

虽然是中国把人类带向了海洋,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主角却不是中国人。那么这个时代的主角有哪些人呢?(回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幻灯片4】

为什么说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是大航海时代的主角?请同学们结合书上58页《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来思考:完成《新航路开辟简表》。

【幻灯片5】

目的地

开辟的航线

迪亚士

1487—1488

达伽马

1497—1498

哥伦布

1492

麦哲伦

1519—1522

(学生逐一回答)

根据以上表格,我们能总结出哪些结论?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下面大家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你们小组的结论或者疑问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结束。请各小组来说说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发言,灵活处理)

针对主要的几个问题着重讨论:

1、结论:走在航海时代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

疑惑: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能走在世界前列呢?【幻灯片6】

启发: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地图,【幻灯片7】从葡萄牙、西班牙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回答)

【幻灯片8(1)】不利位置:远离欧洲市场、世界市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位置:临近大西洋,为航海提供了便利条件。

那么,同学们请思考:同样的地理位置,葡萄牙、西班牙变不利为有利,由原来处于欧洲落后的地位,积极探索,反而走在了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里我还有几句话送给大家:

【幻灯片8(2)】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徐特立

逆境也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

──拜伦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孙武

所以对于我们同学来讲,我们不应害怕困难,而且根本没有必要害怕困难,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困难也会成为我们成功的阶梯。

2、结论:各航海家航海的目的是寻求通往东方的航路。

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呢?

【幻灯片9】(学生回答)

【幻灯片10】《马可·波罗行纪》

在书中,马可·波罗把东方描绘得遍地是黄金、香料和宝石。并在欧洲社会流传开来,大大刺激了西方对东方的向往,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东方寻求财富。这也成为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3、既然是为了到东方寻求财富,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都是向东,为什么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却是向西呢?

【幻灯片11】(学生回答)

大航海时代之前,很多欧洲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大家看这副图:

【幻灯片12图1】

很多欧洲认为地球是方的,世界是由欧、亚、非组成,在此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按照这种认识,如果哥伦布、麦哲伦向西航行会是什么结果呢?就会掉进海洋的深渊。事实上,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哥伦布是个疯子。而也有一部分人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按照这种认识,亚洲和欧洲就是一海之隔,向西才是到达东方最近的路。

【幻灯片12图2】

4、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也就是说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幻灯片13】(学生回答)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强烈向往

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启发补充)现在我们进行进行一个假设,如果我们每个小组是当时的一支航海船队,必需具备怎样的条件,我们才能完成远洋航行呢?现在各小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小组为远洋航行是怎么做准备的?

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幻灯片13图1】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幻灯片13图2】

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5、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影响?

【幻灯片14】请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证明了地圆学说;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课堂练习】

【幻灯片15—18】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b.西班牙、意大利

c.西班牙、葡萄牙d.葡萄牙、德意志

2、从欧洲出发最先到达东方国家的是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

3、最先到达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4、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市场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但是人们依然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a、非洲的饰物b、澳洲的工艺品

c、美洲的纺织品d、印度的香料

6、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中国的哪些影响

①郑和下西洋②指南针的发明③中国的繁荣富庶④中国的闭关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课后延伸】

【幻灯片19】

当时的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条件,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四大航海家,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引导)

【课堂总结】

正是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把人类带向了海洋,正是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远洋航行提供了可能,也正是中国的繁荣富庶,激发了西欧航海家们的勇气,促使他们开辟了新航路,征服了海洋。我们也期待中国的“神六”升天,能带着人类开辟宇宙的新航线,征服宇宙。中国古代有过无数的光荣,但我们缺少梦想,失去了很多机会。现在中国再创辉煌,我们不能再错过机会。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幻灯片20】

三更灯火五更鸣,

正是我们读书时。(原句: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恨读书迟。

──颜真卿

同学们,就让我们的智慧插上梦的翅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国的腾飞而认真学习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题: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知识体系】

【探究与点拨】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根源:(2)社会根源:(3)商业危机:(4)宗教动力:(5)思想解放: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欧洲人在和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的条件。(1)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2)航海技术的进步:(3)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4)造船技术进步:(5)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二.开辟新航路

国籍

主要航线

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对欧洲的影响:(1)(2)(3)(4)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对美洲的影响:3.对非洲的影响:4.对亚洲的影响: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1.最先扶持海上探险的为什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你对这些探险家们有什么感悟?

3.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而在15世纪初中国也有一次伟大的航海之旅,这就是郑和下西洋。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有什么不同?

【重难点解析】1.概念解析: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之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尤其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1)“商业革命”有两方面含义:①是远洋商业活动的频繁,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出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②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贸易中心。(2)“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三倍多,引起金银价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势力逐渐衰落。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a

d

b

b11.(1)中国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视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视海外邦国皆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接受中国文明的恩施与教化。(2)欧洲中世纪接受的是罗马天主教皇、基督教会颁布的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宗教世界观,地图的结构源自《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3)范围:不断扩大;趋势: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②殖民扩张和掠夺。

THE END
1.黄金的价值,无法使用的千金之宝机械设备黄金虽不能直接使用,但其价值千金,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财富象征和交易媒介。黄金的稀有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了投资者和收藏家的珍贵之物,也是各国央行重要的储备资产。无论是用于珠宝制作、投资保值,还是作为国际交易的媒介,黄金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金,这一贵重金属,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追捧,尽管在现代社会,黄金https://zixuzuche.cn/post/8797.html
2.『尚绿之境』祖母绿珠宝编年史:影响人类文明的绿色宝石iDaily16世纪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发现南美大陆,这无疑是祖母绿最重大的历史巨变——西班牙人在哥伦比亚发现有史以来最优质、储量最大的祖母绿矿藏,他们用祖母绿宝石来交易贵金属,打开了哥伦比亚祖母绿通向中东、中亚和欧洲的贸易之路;另一方面,出于宗教狂热,西班牙人开始消灭拉丁美洲原住民的宗教与文化,传播天主教信仰,过去印第http://www.igem.ly/e/55054/27aYH4
3.聊聊从古至今,贵金属的影响力与魅力综上所述,贵金属作为一种珍贵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至今,贵金属的崇尚与运用、货币属性与经济影响、在艺术与珠宝中的璀璨光彩,以及其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都展示了人类对贵金属的追求和热爱。贵金属的历史与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和审美追求的体现。https://www.0438.tv/thread-6465700-1-1.html
4.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湖泊富营养化对砷循环的影响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颜昌宙团队对水和沉积相中砷形态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相关水体理化参数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富营养化对湖泊环境中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在太湖流域按人类活动强度梯度选取不同富营养化水域,建立长期定位生态环境观测站。分析表明http://www.scichi.cn/zinecontent.php?id=1827
5.贵金属材料范文12篇(全文)下面我们就结合公司的相关产品,分别介绍一些环保型金属材料的特性。 3.1无铅焊锡 电子装配中常用到焊锡,传统焊锡中的铅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为此,业界开发出了替代性的无铅焊锡,在确保熔点、机械、蠕变、疲劳及电气特性与传统焊锡一样的同时,达到了维护环境、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市场竞争性的目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dsjn0l4.html
6.贵金属铱回收,还要懂宏观经济吗?贵金属的价格通常会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贵金属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回收价格会上涨。由此也不难看出,贵金属回收商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回收材料的最佳时机,也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而铱金作为贵金属之一,它的价格自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81341470424552&wfr=spider&for=pc
7.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新浪教育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它要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当表现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上时,就产生了货币。马克思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了货币的产生,进而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马克思分析了价值规律的基本https://edu.sina.com.cn/l/2003-06-23/46777.html
8.贵金属黄金走势最新分析,市场动态与趋势预测液晶拼接屏黄金,作为贵金属的璀璨代表,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其独特的金黄色泽、稀有性以及良好的保值特性,使黄金在投资者眼中成为了一种安全资产,随着时代的变迁,黄金的价格和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历经变动,本文将详细回顾黄金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影响及其在不同时代中的地位,并对当http://www.zssxled.com/post/53381.html
9.课程西班牙在美州的殖民侵略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开采贵金属,第二个方面是办种植园。三、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后,引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很快。价格革命对不同的阶层影响是不一样的。土地贵族在价格革命中深受打击,雇佣工人也遭受打击。农村的乡绅和自耕农生产粮食,从中得到了很高的利润,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0e9906eace048ebd4e
10.经济·政治复习·看云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https://www.kancloud.cn/waker/test/1314845
11.黄金走势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从古代黄金标准到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黄金不仅仅是一种贵金属,它还被用作货币和储值媒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黄金价格波动,这就是所谓的“黄金走势”。然而,那时的人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是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稀有资源。 二、黄金标准时代及其影响 https://www.poiyx.cn/wan-biao/347601.html
12.晶体的基本要素对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催化性质的影响随后我们利用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质。我们利用化学还原法,在Ag3VO4的表面原位还原上了贵金属Ag纳米颗粒,这些Ag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利用贵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拓展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载流子的分离,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第六章中,我们对本论文的整体工作做了总结,列出了本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1415-1015368802.nh.html
13.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技术对自然的价值: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https://www.vfuw.cn/news-37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