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企加速保障权益铜矿产量,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包括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在内的中国矿企正继续加快对上游铜资源领域的保障,这将进一步缓解我国对铜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焦虑。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2023年全球铜储量为10亿吨,铜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智利(1.9亿吨)、澳大利亚(1亿吨、秘鲁(1.2亿吨)、俄罗斯(0.8亿吨)、墨西哥(0.53亿吨)和美国(0.5亿吨)等。产量上,2023年全球矿产铜产量为2200万吨,主要产铜国为智利(500万吨)、秘鲁(260万吨)、中国(170万吨)、美国(110万吨)等。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762.61万吨,消费量为2769.19万吨,供应短缺6.58万吨。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为2236.41万吨,2022年为2162.37万吨。
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发布的报告称,2023年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8.7万吨,而2022年为供应短缺43.4万吨。
据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称,2023年智利铜产量下降0.5%至533万吨,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因为采矿条件严峻、矿石品位降低、水资源短缺以及重大投资项目推迟等问题影响。其中,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Codelco的产量下滑8.4%至142万吨,是25年来的最低水平。英美资源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在智铜产量50.72万吨,同比下降10%,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在智铜产量跌幅达16%。但Cochilco预测,铜产量有望迅速复苏,到2025年前达到纪录高位,2024年智利铜产量将增长5.7%至563.6万吨,2025年产量将增长6.4%至近600万吨。增量主要来自Teck新建的QB2矿场产量,该矿在2023年底投产,计划在2024-2026年期间生产铜285,000-315,000吨/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央行报告显示,2023年刚果铜产量为284万吨(2022年产量为239万吨),超过秘鲁的276万吨,跻身成为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但刚果在出口方面仍落后于秘鲁。过去5年中,刚果(金)的铜产量急剧增长,2023年铜产量相比2018年增加了162万吨。
秘鲁矿业能源部表示,2023年秘鲁铜产量为276万吨,创历史新高,2022年为244万吨,同比增加13%。2023年秘鲁铜出口量为295万吨,因销售往年库存而导致出口量超过了年度产量。
秘鲁铜矿产量增长主因LasBambas铜矿在2023年生产完全恢复,再加上英美集团在莫克瓜大区的克拉维科(Quellaveco)铜矿产量增长,后者产量占秘鲁铜产量的11.6%,为世界第四大铜矿。
今年3月初,秘鲁秘鲁能源和矿业部长RomuloMucho预计2024年秘鲁铜产量将增至300万吨。Mucho表示,政府正与中国矿业公司五矿集团(MMG)合作,与反对LasBambas铜矿chalocbamba项目的当地社区达成协议,该项目的扩张可能有助于该铜矿最终将年产量提高至约40万吨。
此前秘鲁最大铜矿之一拉斯班巴斯(LasBambas)铜矿的工人也举行了罢工,周围的土著社区封锁了通往该矿的道路,要求改善利润分成和运输条件。一些抗议者仍然在Chalcobamba坑的场地上露营。MMG表示,2023年LasBambas铜产量为30.2万吨,预计2024年铜产量为28-32万吨。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精矿产量为183万吨,较2022年的196万金属吨下降6.6%。
产量下降主因国内铜矿山老化、铜品位下降、产量减少、环保导致诸多小型私营铜矿山停产等因素影响。其中能够明确看到数据的是中国黄金国际甲玛铜矿减少4万多吨、西部矿业减少1.3万吨,合计减量5-6万吨。
SMM预计2024年中国铜精矿产量为191万吨。
据USGS数据,2023年美国矿山铜产量约为110万吨,比2022年下降13万吨,美国三个最大的项目:Morenci、BinghamCanyon、Safford构成最大减量,分别减少3.8万吨、2.8万吨以及1.8万吨,三者合计减量8.4万吨。以下列出产量大于1万吨的矿山在2022年和2023年的产量(部分2023年产量数据未公布,采用S&P的估计值),这12个项目占到美国铜产量的90%以上:
Morenci和Safford产量下降主因:品位下降,并且2022年底,重大降雨事件影响了Morenci的生产。
BinghamCanyon产量下降或是因为品位下降或者采出矿量波动导致产量下降。这是一个巨大的露天斑岩型铜矿(目前已转入地下开采),虽然目前的年产量只有十几万吨,但是在2000年前后高峰期能够达到30万吨上下,并且已经持续生产了100多年,至今产出铜超过1800万吨。
据USGS数据,2023年俄罗斯铜矿产量由2022年的93.6万吨下降至91万吨。该国最大铜矿是位于西伯利亚的Udokan,储量约267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未开发铜矿。2018年,该公司计划融资12.5万美元开发一座矿山以及冶炼厂,2023年9月启动铜精矿的生产。据计划,Udokan铜矿在第一生产阶段将每年产铜13.5万吨,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将增至40万吨。
据USGS数据,印尼铜矿产量从2021年的73.4万吨大幅增至2022年的94.1万吨,但2023年又下降了10.1万吨至84万吨。
该国最大的铜矿是位于巴布亚的Grasberg区块洞穴矿,由自由港迈克墨伦公司的子公司PTFreeportIndonesia拥有。目前,该公司的采矿权有效期至2041年;不过,自由港正在与印尼政府接触,商讨将其采矿权延长至2041年以后。
据Freeport介绍,在遭受洪水袭击后,该公司位于印尼巴布亚地区的Grasberg铜矿的采矿和加工厂的运营被迫于2月份暂停。随后,Freeport下调了其第一季度铜销售预估,但并未给出明确的预测数据。
印尼铜矿商PTAmmanMineralInternasional表示,2024年将铜精矿产量提高至83.3万实物吨,相比去年将增加约54%。Amman公司2023年的产量和销量受到年初较高的降雨量影响均下降了32%。去年,该公司生产了541,893实物吨铜精矿,销售了548,313实物吨。
据USGS数据,2023年澳大利亚铜矿产量为81万吨,与2022年的81.9万吨基本持平。澳大利亚最大的铜矿之一是必和必拓位于南澳大利亚的OlympicDam铜钛金矿,该矿区作为全球第四大铜矿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由嘉能可子公司经营的位于昆士兰州的MountIsa也是该国的最大铜生产商之一,MountIsa两座铜矿每年合计加工650万吨的矿石。
据USGS数据,2023年赞比亚的铜矿产量为76万吨,减少1万吨。这是继2021年产量84.2万吨之后的又一次下滑。巴里克黄金公司的Lumwana和第一量子矿业公司的Kansanshi等四大矿山主导着该国的铜产量。2023年,Kansanshi铜矿产量为13.5万吨,低于2022年的14.6万吨,2024年产量预计为13-15万吨。
MopaniCopperMines是该国另一个主要铜生产商。虽然该公司之前由嘉能可和第一量子合资拥有,但赞比亚政府(之前持有10%的股份)于2021年完全接管该公司。
据USGS数据,2023年墨西哥铜矿产量为75万吨,与2022年的75.4万吨基本持平。墨西哥最大的铜矿之一是索诺拉州(Sonora)的BuenavistadelCobre铜矿,是北美最古老的露天矿山之一,是全球十大在产铜矿之一。该矿的主要所有者是墨西哥集团的子公司-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Copper),1899年投产,其2021年产铜42.28万吨,2022年产铜43.2万吨。截至2022年底,BuenavistadelCobre合计拥有铜资源量3354万吨,平均品位0.20%;储量1125万吨,平均品位0.35%。
据Cochilco预计,2024年全球铜产量将增长5.8%至2279万吨,并在2025年增至2350万吨。主因新项目的投产,特别是泰克的QuebradaBlancaII项目。此外,全球需求的增长也是推动铜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2024年全球铜需求将增长3.2%至2613万吨。预计2024年全球铜市将过剩17.6万吨,2025年过剩将略有减少至17万吨。
据IWCC预计(2023年10月),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为2588万吨,同增2.6%。分地区来看,2024年中国和欧盟有望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同比增长27.2万吨(2.0%)和8.0万吨(2.7%)。
汇丰银行:预计2024年铜市将为供应短缺,此前预期为过剩,主要是由于矿山供应预期减少。预计2025-26年铜市将转为过剩,然后进入结构性赤字。
高盛:预计2024年全球铜产量为2300万吨,预计中国今年铜需求将增长2.5%,预计今年铜市料将处于2021年以来供应最紧张的状态,将出现42.8万吨的供应缺口。
中信证券:预计2024-2026年全球铜矿供给增量为72、51、53万吨。2024年全球精炼铜有望维持紧平衡格局,2025年起供给缺口有望大幅拉阔。预计2024-2026年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为+13、-26、-82万吨,2024-2025年铜价中枢为9000-10000美元/吨。
内容概况:从产量来看,近年国内铜精矿产量并无明显增长、冶炼需求端则增长明显,国内铜精矿供需还是处于较宽松状态,现货TC/RC也保持在高位。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速放缓,消费增长不及预期。2022年我国精炼铜产量为1106.3万吨,同比增长5.6%从铜终端产品的整体数据来看,房地产方面,虽利好性经济政策持续加码,但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居民置业意愿整体处于低位;新能源行业整体有望维持较好增速。综合来看,国内铜消费表现较有韧性。2022年我国精炼铜需求量为1450.3万吨,同比增长6.18%。
关键词:铜市场规模、铜发展背景
一、行业概况
铜,英文名称:Copper,元素符号是Cu,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46,是IB族金属。密度8.92g/cm3,熔点1083.40.2℃,沸点2567℃,铜是一种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稍硬,极坚韧,耐磨损,有很好的延展性、较好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铜及其合金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其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OH)CO,俗称铜绿。自然界中的铜被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常见化合物有:氢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铜。由于铜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性能优良,且加工方便,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铜产业链包含了从矿山开采、铜矿冶炼、加工成材、终端消费的整个过程。上游主要是对矿山原矿进行开采和筛选,得到主要原料铜精矿。中游主要是冶炼环节,得到能直接用于加工的精炼铜(这里阴极铜、电解铜、精铜、精炼铜表示同一个含义);其中由铜精矿冶炼得到的精炼铜为原生精炼铜,由回收来的废杂铜冶炼得到的精炼铜为再生精炼铜。下游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将精铜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铜材产品,如铜棒、铜管、铜板带、铜箔等。最后,铜材作为产品进入消费终端,其中最主要的终端是电力、建筑、房地产、电子、交通等行业。
二、发展现状
铜矿资源类型多样,斑岩型成绝对主力。斑岩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及黄铁矿型铜矿合计占总资源量超95%,仅斑岩型占总资源量约69%。目前已发现的大型铜矿资源以斑岩型和砂页岩型为主,品位主要在0.3%-4%之间。其中,斑岩型铜矿发育超大型矿床,属于中低品位,砂页岩型铜矿发育大型矿床,品位较高。
全球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中新生代铜金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中生代斑岩铜矿带,中亚—蒙古古生代斑岩铜矿带,中非砂页岩型铜钴矿带,北美铜镍硫化物集中区,北美黄铁矿型铜矿集中区等等。铜储量较多的国家包括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波兰、刚果(金)、赞比亚等。
过去四十年的全球铜矿供给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全球矿产铜产量从1984年的83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200万吨,累计增幅超过160%,年化CAGR达到2.6%。期间有三个时期呈现出较高的供给增量和增速:1995-1999年、2004年和2012-2016年。产量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合计占比超40%。按国别划分,智利、刚果金、秘鲁的铜产量分别为520万吨、220万吨和220万吨。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中国已探明铜资源储量(金属量)为3495万吨,分布相对集中,其中,西藏铜资源储量位居第一,占比达31%,其次是江西和云南,占比分别为19%和13%;排名前十的省份合计铜资源储量占比达91%。
从产量来看,近年国内铜精矿产量并无明显增长、冶炼需求端则增长明显,国内铜精矿供需还是处于较宽松状态,现货TC/RC也保持在高位。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速放缓,消费增长不及预期。2022年我国精炼铜产量为1106.3万吨,同比增长5.6%,从铜终端产品的整体数据来看,房地产方面,虽利好性经济政策持续加码,但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居民置业意愿整体处于低位;新能源行业整体有望维持较好增速。综合来看,国内铜消费表现较有韧性。2022年我国精炼铜需求量为1450.3万吨,同比增长6.18%。
2022年,铜价整体重心有所下移。4月中旬以前,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提高,海外需求持续较好,市场信心较足,铜价在历史高位附近波动,并在3月7日LME镍期货事件推动下,再次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达到10845美元/吨。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以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中国疫情管控导致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的压力下,铜价从4月下旬开始快速回落,重心不断下移。7月中下旬,一方面,市场对中国稳经济措施有一定期待;另一方面,预期美联储加息将放缓,铜价企稳反弹。2022年下半年,铜价基本在7200美元~8500美元/吨之间波动,2022年,LME当月和三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8777美元/吨和8771美元/吨,同比分别下降5.8%和5.6%。内盘沪铜与外盘走势基本一致,2022年,SHFE当月和三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67019元/吨和66485元/吨,同比分别下降2.1%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