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网记者谢锐报道7月24日体坛周报棋牌版刊登了《欧美剧重推围棋》一文,在棋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论。有细心读者发现,该文所配的《达芬奇的恶魔》中的棋局照片并非乱摆,而是中国古谱中“遇仙图”,电影制作方在此方面花了不少心血。
在《达芬奇的恶魔》第三集中,极善权谋的瓦伦蒂诺公爵波吉亚·凯撒从一位神秘人那里学会围棋,并与他对弈。剧中还给了棋局一个特写,棋子大多集中于一二路,这似乎不符合棋理。虽然棋谚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一说,但不至于开局百余手了,棋子都还在一二路折腾。然而,有一位读者在看了这盘棋后,发现事情并非如此,他写道:“图片的棋局是中国古谱‘遇仙图’,传说北宋国手刘仲甫遇骊山仙姥而下的棋。美剧里摆出此局恰恰表明功课做得到位,绝不是不专业,而是太专业了!”
相传北宋围棋国手刘仲甫在骊山与一仙姥对弈一百二十着,被杀得大败,顿时呕血数升。这局着着精警、实非常人所能的棋谱被后人称为“呕血谱”。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向问天以此棋谱引诱黑白子与令狐冲比剑。
金庸在《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里多处提及围棋,在其笔下,慕容复、段延庆、苏星河等武林高手也都是围棋高手,武艺与棋道相通,甚至于对弈本身就是武艺较量,比如《天龙八部》中的“珍珑棋局”,集中了围棋中各种复杂变化,各路高手殚精竭虑均不得正解,最后被小和尚虚竹误打误撞的一着棋解开了整个棋局。大道至简,人生如戏,棋局如此,人生亦然。
《笑傲江湖》中提及“呕血谱”,文中写道:“向问天走到石几前,在棋盘的‘平、上、去、入’四角摆了势子(座子),跟着在‘平部’六三路放了一枚白子,然后在九三路放一枚黑子,在六五路放一枚白子,在九五路放一枚黑子,如此不住置子,渐放渐慢。”“向问天未将“呕血谱”完整下完,欲停于精彩之处。接着,向问天便向江南四友下战帖,说愿以‘呕血谱’、‘张旭率意帖’、‘范宽山水’为赌注,让令狐冲与黑白子、秃笔翁及丹青生依序比武。”
在美剧《达芬奇的恶魔》,围棋对弈的场面并非重点,但制片方竟然找到了中国古谱“遇仙图”,并在棋盘上将之再现出来,这种职业态度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对比《英雄》中用类似铲子的工具下棋、《鸿门宴》张良用竹片在棋盘上铲掉死子的镜头,拍电影的职业态度高下立判。
不仅如此,还有一位棋迷从《达芬奇的恶魔》围棋图片中发现棋子、棋盘的职业,这位棋迷写道:“榧木、太刀目盛盘加蛤碁石起码42号以上的鸽子蛋,道具真太奢侈了!”这短短的一句话信息量甚大,剧中所用棋盘是最名贵的榧木盘,棋盘上的纹线均用人工“太刀刻”刻出,这是榧木棋盘刻线的百年传统;白棋子用的是珍贵的蛤碁石制成,原材料近乎绝迹,一副42号蛤碁石(月印)制作的棋子目前标价3万多元人民币。
不到1分钟的围棋对弈镜头,《达芬奇的恶魔》制片方找到了中国围棋古谱,使用的棋子、棋盘均出自对棋具最为讲究的日本,每个细节均无可挑剔,这样的职业风范不能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