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贵金属上市公司,尤其是垄断性,全球话语权极重的公司,最终都是达到千亿级别,很多人往往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就抛弃了金股,哪个位置?——500亿元,他们往往有很独到的计算方法——一个有色金属股,你再怎么能,不就是挖挖矿倒卖倒卖金属制品,最多开采一些附加金属,拿去卖,还能有什么特别的?
钒钛股份是不是最后一个千亿贵金属巨头,这个我说不准,但其绝对是最确定的千亿巨头!云南锡业也有可能,那或许是更加遥远的未来,毕竟攀钢钒钛等这个转折点等了已经整整十年!很多人卖出现在的攀钢钒钛,我觉得很奇怪,有多奇怪?$钒钛股份(SZ000629)$
就像我在去年7月1号攀钢钒钛正式起爆之际对很多散户的卖出行为感到奇怪那样。
钒钛股份4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2年约有5,000吨左右的钒产品直接应用于储能领域,根据公司与大连融科签订的《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若交易得以全部顺利执行,2023年预计将有8,000吨左右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公司2023年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钒产品占比将接近20%。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丨钒钛股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钒钛股份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当前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工艺优化升级、产品品质提升、新产品研发等,加大“第三代技术体系”构建、“两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2年,钒钛股份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攀钢科技进步奖7项,科技创效3.4亿余元。
今年,钒钛股份为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制定了钒钛产业战略发展课题实施计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控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协调重大问题,确保课题落实落地;设立钒和钛两个专业组,围绕中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提钒工艺对比分析”“硫酸(盐酸)法钛白关键技术及发展分析”等年度产业课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
二是聚焦提收率、提品质、降消耗,确立了“提高氧化钒收率”“提高‘三步法’片钒质量”“提高系统二氧化钛收率”等26项钒钛股份级攻关项目,成立了新产品、低温氯化、工艺升级及质量提升三个攻关队,做好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实施关键技术人才中长期奖励,激发队伍内在创新活力,支持科研人员勇闯技术“无人区”,加快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的突破,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通过与攀研院、中科院过程所、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研究单位及院校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事件概述:3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0.88亿元,同比+7.31%(调整后,下同);实现归母净利13.44亿元,同比+1.24%;扣非后归母净利12.97亿元,同比+29.58%。分季度看,2022Q4实现营业收入37.00亿元,同比+17.40%、环比+17.88%;实现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45.65%、环比-24.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50.92%、环比-27.31%。
点评:钒产品量价齐升,钛产品有所承压
量:2022年钒产品销量增长15.27%,钛白粉和钛渣销量分别下降3.10%和16.33%。公司2022年钒产品销量为4.91万吨(含西昌钒制品),同比增长15.27%;钛白粉销量为23.97万吨,同比下降3.10%;钛渣销量为17.87万吨,同比下降16.33%。
价:公司毛利率下降3.62pct,至16.30%。2022年五氧化二钒市场价格同比+7.6%,钛白粉和酸钛渣市场价格同比分别-13.1%和-4.21%。钒产品方面,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2022年公司钒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2.08%;钛产品方面,由于钛产品价格小幅下降而单位成本上涨,钛白粉与钛渣毛利率分别下降至7.60%和3.28%,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下降3.62pct,至16.30%。
未来核心看点
成功收购西昌钒制品+与四川德胜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公司钒制品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公司2021年成功完成收购西昌钒制品(1.8万吨钒制品产能),现有钒制品产能达到4.3万吨(以V2O5计),产能规模全球前列。另外,公司与四川德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产能2万吨的V2O5的钒渣加工生产线,公司未来权益钒制品产能有望达到5.7万吨,届时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
计划定增建设5万吨熔盐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8亿元用于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和攀枝花钒厂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1000吨高纯五氧化二钒),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公司钒产品产能全球前列,随着钒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钒电池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公司业绩释放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15.72/18.76/22.62亿元,对应PE依次为27/23/19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钒电池发展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1、事件概述:20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24%
公司发布2022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50.88亿元,同比+7.31%(调整后,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1.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97亿元,同比+29.58%。
分季度看,2022Q4实现营业收入37.00亿元,同比+17.40%、环比+17.88%;实现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45.65%、环比-24.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50.92%、环比-27.31%。
2023年公司经营目标:完成钒产品(以V2O5计)4.78万吨,硫酸法钛白粉22.5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1.95万吨,钛渣20.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
2、点评:钒产品量价齐升,钛产品有所承压
2.1钒产品量价齐升,业绩贡献显著
量:2022年钒产品销量增长15.27%,钛白粉和钛渣销量分别下降3.10%和16.33%。公司2022年钒产品销量为4.91万吨(含西昌钒制品),同比增长15.27%。受产品需求下滑影响,公司钛白粉销量为23.97万吨,同比下降3.10%;钛渣销量为17.87万吨,同比下降16.33%。
公司22年期间费用小幅下滑。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同比减少2.39%至2.76亿元,占营收比重下滑至1.83%;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79%至1.18亿元,主要是运输费减少(-8.78%)及业务经费减少(-47.62%)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2.09%至1.98亿元,主要是修理费减少(-49.30%)及咨询费减少(-57.70%)所致;财务费用增加0.24亿元,至-0.40亿元,主要是本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62.02%)所致。单季度看,22Q4期间费用同比-58.41%,至0.85亿元。
公司研发费用小幅下滑。研发投入同比减少0.97亿元至5.76亿元,研发费用率减少0.97pct至3.82%,主要是低温氯化部分验证试验设备、设施未按期到货,导致进度延迟所致。
2.22022Q4业绩环比同比下降
2022Q4vs2022Q3:2022Q4归母净利润环比减少0.37亿元,主要的增利点在于毛利(+0.01亿元)、其他/投资收益(+0.05亿元)、减值损失(+0.52亿元)、所得税(+0.08亿元);主要的减利点包括费用和税金(-0.97亿元)、营业外收支(-0.02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04亿元)。
2022Q4vs2021Q4:2022Q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28亿元,主要的增利点在于费用和税金(+0.88亿元)、其他/投资收益(+0.05亿元)、减值损失(+0.30亿元)、营业外收支(+0.16亿元)、所得税(+0.42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24亿元);主要的减利点为毛利(-6.33亿元),其中毛利大幅下滑主要由于22Q4钛白粉价格同比下跌37.9%,钛渣价格同比下跌27.11%。
3、核心看点:钒电池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成功收购西昌钒制品+与四川德胜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公司钒制品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公司2021年下半年成功完成收购西昌钒制品(1.8万吨钒制品产能)100%股权工作,公司目前的钒制品产能达到4.3万吨(以V2O5计),产能规模全球领先。另外,公司2021年9月份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签订钒制品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设立合资公司,其中攀钢钒钛出资比例65%~70%,四川德胜出资比例30%~35%,合资公司未来将投资建设产能2万吨的V2O5的钒渣加工生产线,一旦项目落地,公司未来权益钒制品产能有望达到5.7万吨,届时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公司将充分受益钒行业高景气度带来的发展机遇。
钒电池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钒电池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之一,钒电池具有大功率、长寿命、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安全性高等优势,主要用于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储能、大型智能微电网等领域。根据2021年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kW以上,同时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钒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计划定增建设5万吨熔盐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公司拟向包括实际控制人鞍钢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合计发行不超过258,090.7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产业类、四化类、研发类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产业类项目涉及攀钢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和攀枝花钒厂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拟分别使用募集资金11.93亿元和1.43亿元。截至2022年底,攀钢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进度已达15.66%,攀枝花钒厂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已完工,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形成1,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产能规模,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钒产品产能全球前列,随着钒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钒电池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公司业绩释放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15.72/18.76/22.62亿元,对应PE依次为27/23/19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5、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目前钒制品主要下游是钢铁,钢铁行业景气度受宏观、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钢铁行业低迷,可能会压制钒制品下游需求,导致钒制品价格出现下滑。
3)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业、环保政策等不利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规划项目进展,导致公司未来增长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