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兰州金川科技园贵金属材料研发团队、铜业公司团委、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团支部等获甘肃省五四红旗集体及个人荣誉,金川集团2名青年职工获金昌市杰出青年。金川集团2021-2022年评选出10名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甘肃省“五四”奖章集体
金川集团兰州金川科技园
贵金属材料研发团队
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
铜业公司团委
铜业公司现有职工2771人,其中团员青年1083人(共青团员489人)、占职工总数39%。公司团委下设7个部门、9个团支部,配置专兼职团干部36名,近年来,铜业公司团委通过推行团建与行政“一体化”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团员青年积分管理、“三会一课”报告指导点评、“7106”精品团课等创新模式,完善党建带团建、经费保障、团内激励关怀帮扶等机制,常态化开展“铸根、塑魂、固本、培元”四大主题教育活动和“疫情防控青年助力”、“提质增效青年先行”、“生产难题青年破解”、“创新创效青年引领”、“安全生产青年尽责”五大攻坚行动,在强化团建服务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践中全面提升团建工作质量,为金川集团打造千亿企业注入了新活力。先后荣获金昌市和金川集团“五四红旗团委”、金昌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殊荣。2020年以来,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或牵头完成选题攻关、技术创新项目285项,获得国家、省市、集团、公司科技进步、技术改进及创新奖33项,取得专利64项,涌现出省市、集团、公司技术状元、标兵、能手41人。
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队金川集团动力厂
污水处理车间团支部
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现有青年46人(共青团员33人),占车间职工人数的42%,团支部下设4个团小组,配置团干部3名。该团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并能够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以常态化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青年当先”“学技练艺提素质”“工艺提升攻坚克难”“青年讲师”等“青”字号品牌特色活动,实现了系统的安全稳定,年处理生产中水1845万m3,回收有价金属污泥14166吨,为金川集团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2021年以来,支部团员青年参与或牵头完成选题攻关18项、技术创新4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甘肃省技术标兵”6人。特别是以青年骨干牵头完成的“镍钴高盐复杂废水除重技术研究”及“重金属捕捉剂工艺研究及应用”,攻克了传统除重技术工艺复杂、操作繁琐、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难题,实现工艺优化及稳定运行,并为冶炼工艺除重除杂技术创新奠定技术支撑。团支部不断加强阵地建设,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支部曾获2021年度“金昌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金昌市杰出青年
★青年公益人★
刘垭墩
刘垭墩,199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金川集团物流公司车务段乘务员,同时也是甘肃省金昌市的一名普通献血志愿者。先后获得2012年度、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与金奖、2021年度登上“金昌好人榜”、2022年度荣获“甘肃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自2010年以来,刘垭墩以个人名义或组织团队,不断开展助老、助困、帮扶、献血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服务对象数以万计,个人累计献血总量15250ml,其中成分献血总量55治疗量(13750ml),至少帮助55人次缓解或治愈病痛。2018年至今通过支付宝爱心捐款30次并加入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月捐人。2020年无意中得知一名患者被医院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在治疗期间需要大量输入血小板,他不顾个人得失慷慨相助,先后2次捐献血小板3个单位,共计600ml,使患者的病痛得以缓解。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个人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一面锦旗“大爱无私”,和一张“感谢信”。他在公益的路上,已经是一位奋斗了十余载的“老兵”了。
★青年科技工作者★
张娟
作为核心成员完成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研究项目1项,为国家部委提供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参考;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重大专项硫酸镍绿色冶炼技术研发,获政府经费450万元,为新建硫酸镍项目提供参考;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研发高纯铼系列产品,产品质量满足了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铼的质量要求,填补了金川集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牵头研发的提高钴回收率技术,成功应用于非洲如瓦西项目,年回收钴300多吨,经济效益显著;负责组织国内38家知名科研院所和单位,组建甘肃省创新联合体,制定章程、筹备第一届理事会、组织申报项目,获政府资金1500万元,正在组织申报第二批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建设、验收、优化重组、项目管理等工作,为镍钴冶金技术进步和金川集团科技平台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金川集团2021-2022年
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龙首矿★
童亮军
★三矿区★
陈林
★选矿厂★
张金亮
张金亮,男,汉族,198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选矿铜镍过滤工技师,现为选矿厂精矿车间生产运行班副班长,曾先后荣获金川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9年在金川集团万名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取得脱水工技能比赛第一名,2020年首届金川集团班组长综合技能素质竞赛荣获一等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精矿脱水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细心观察、刻苦钻研,针对压滤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矿浆通道容易堵塞、滤饼卸料不彻底、滤板变形和手动铲料等问题,提出了加装斜面分流盘,强化滤板耐磨性能,提升了压滤机进料顺畅性,并申报了《一种压滤机滤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报的《提高细粒级脱水设备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先后完成的“给矿泵水封水自控改造”、“矿浆自动加热系统”“渣浆泵变频优化节能改造”等十余项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实施以来精矿车间平均蒸汽单耗下降33.86%、平均电单耗下降13.43%,平均新水单耗下降13.19%,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245.86万元。
★镍冶炼厂★
李瑞杰
★动力厂★
张子轩
★检测中心★
杨君梅
★铜业公司★
徐武奎
徐武奎,男,汉族,199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铜电解精炼高级工,现任铜业公司电解一分厂净化班副班长。他多次参加各类技术比武,并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青年技师比武标兵”“铜业工匠”等荣誉。凭着务实奋进和踏实好学的工作态度,该同志已经快速成长为湿法冶炼的九零后主力军之一。先后主导或参与多项技术研究,电蒸发后液静压过滤技术研究,消除对电解生产系统的扰动,提高阴极铜产品质量;提出了循环水管控优化措施,成为节能降耗的金点子;实施诱导脱铜增设辅助给液、带式过滤机布液方式优化、电蒸发溢流管应用优化等技术创新,解决现场瓶颈问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积极参与到《提高电解体系过滤质量优化研究》、《自动精准识别烧板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阴极铜板面结粒清除装置的研发》等科研研究工作中,为铜业公司阴极铜产品质量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程建设公司★
石祥瑞
★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
赵继鹏
赵继鹏,男,汉族,1989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数字仪表维修中级工,现为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镍冶炼运维部点长。他自2011年入厂以来,立足岗位完成维护区域内各类检修、抢修、委托百余项,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从一名劳务派遣人员成长为班组的重点岗位人员。他热衷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在2021年大企业(集团)级仪器仪表维修工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问题在现场,答案也在现场”这是仪表人的座右铭,也是赵继鹏一直坚持的理念。他工作踏实认真,态度积极主动,自身严格要求,从冶金炉窑到精炼工序,都有他保驾护航的身影,多年来扎根一线的经历,让他对现场所有仪表设备运行状况了然于心,积累大量处理故障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将自己的“小妙招”应用在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他主持或参与的QC成果,获得金川集团三等奖2项。2021年他负责完成包括熔铸车间粉煤制备配电柜大修、铜熔炼系统安全环保优化提升改造等多个重点大型项目,并参与铜熔炼阳极炉圆盘优化提升改造、熔铸车间侧吹(底吹)熔池熔炼处理镍原料中试线项目等建设项目仪表调试工作。
★广西金川公司★
禹东刚
禹东刚,男,汉族,199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冶金工程师,现为广西金川公司电解厂电解班班长。先后获广西金川公司先进工作者、金牌员工、职工创新能手等荣誉。自2015年7月参加工作,他先后参与完成公司铜电解扩能改造重点项目,组织实施“铜电解高电流密度提升产能的工艺研究与实践”项目,使电解电流密度由310A/m2提升328A/m2,阴极铜产能由40万t/年提升到48.5万t/年。他主创完成的“降低阳极泥含铜技术攻关”科技项目,使阳极泥含铜降幅超35%,减少有价金属销售损失310万元/年;主创完成的“电解循环系统综合能力提升”项目,节约电耗成本54万元/年。创新开展高杂阳极板的搭配生产,提高了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其“320A/m2高电流密度处理高杂阳极板技术创新”成果获集团技术创新三等奖。他主导完成“降低电解极间短路率”、“提高A级铜首检合格率”等多项QC成果,使阴极铜首检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同时获得金川集团及有色金属行业优秀成果奖励。他总结提炼出了“两极同装—快速补液—量化检测”提升劳动生产率等先进操作法,“精益管理、提质降本增效”等管理创新成果。他主创的“一种降低阳极泥含铜的方法”、“一种电解液排气及取样装置”等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