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可提高钢的高温硬度;世界上开采出的钨矿,约50%用于特种钢的冶炼,约35%用于生产硬质钢,约10%用于制钨丝,约5%其他用于其他用途。用途涉及矿山、冶金、机械、建筑、交通、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军工、航天、科技、各个工业领域。
中国是产钨大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储量国。根据USGS的报告,全球钨储量310万金属吨,其中国内储量为190万金属吨,占全球储量的61%,是世界最大储量国。世界前十大钨矿山中,中国占了一半。国内来看,湖南和江西两地储量最为丰富,分别全国的占27%和26%。2016年,全球生产钨精矿8.64万金属吨,其中中国生产7.1万吨金属量,占全球总量的81%。
钨的应用
钨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金属加工、机械、电子、矿业、重型制造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达到总消费量的85%;军事、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应用占15%,其中钨在工业上的主要用途为生产硬质合金材料和钨铁。
有色钨产业链
钨产业链:钨产业从原矿开采直至最终应用产品的产业链分三个阶段,上游的钨矿开采、中游冶炼、下游深加工。
钨产业利润链
钨产业利润链是一个典型的“微笑曲线”产业链,即钨产品的利润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现象。上游钨精矿的毛利率可以达到40%,而中间冶炼产品APT、钨粉和碳化钨粉的毛利率在15%~30%之间,下游产品硬质合金的毛利率为40%左右。
上游资源端利润弹性最大,整个产业链在价格下行周期中,上游利润影响最大,中游产业链可保证不亏,但上游矿山端存在亏损的可能,反之亦然。矿山利润和品味、开采条件等成本因素关系密切,伴生矿成本可低至2万元/吨,原生矿可达10万元/吨以上。
国外的高端粉末产品和高端应用产品利润非常高,可达到50%以上,目前国内夏钨、株硬等积极开发高端硬质合金产品,已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钨行业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据中国钨协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主要钨矿山企业钨精矿产量同比增长8.44%,增幅比上半年同期扩大3.8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主要钨企业冶炼加工产品产量稳步恢复,其中钨粉、碳化钨、偏钨酸铵、硬质合金和钨条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6%、6.39%、5.04%、5.15%和24.01%,增幅比上半年均有所扩大,其中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同比增长12.04%,增幅高于硬质合金6.89个百分点;仲钨酸铵、氧化钨、粗钨丝、钨材、钨合金、钨电极、钨坩埚和钨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0.87%、2.45%、17.42%、0.11%、5.97%、5.06%、8.85%和2.01%,降幅较上半年明显收窄,钨行业生产形势继续向好。
受疫情影响,钨市场价格低位震荡,随着国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加速复苏,尤其基建投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拉动国内钨市场需求逐步回升,促进市场价格总体趋稳缓慢回升。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的逐渐形成,国内市场活力、消费潜力和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尤其基建投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拉动钨行业经济趋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