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选对眼镜,堪比换脸。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不能否认,眼镜作为我们的最外层装扮,在某些场景下可能具有比服装更强烈的气质体现。因此,选对眼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选择眼镜,「快消」品牌可能是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选择,你可以在任意大型商场找到许多品牌的连锁眼镜店,选择中意的框型,甚至还能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完成配镜工作。近年,还有一种类型的眼镜也慢慢被更多人了解、选择,你可能也听说过它,就是「手工眼镜」。虽然手工眼镜「看起来」具有比「快消」品牌眼镜更好的设计与质感,但是面对动辄几千元的售价,又没有太多深入了解的渠道,不少人对于手工眼镜还停留在价格层面的「偏见」。
抛开价格不谈,对于仅仅是「看起来」更好的设计与质感,并不能成为我们购买手工眼镜的理由,许多人依然会问:手工眼镜真的值这个价吗?
彼时,由于刚刚进入眼镜行业,眼镜出品的质量距离行业水平尚有差距,靖江市生产的眼镜也被认为是「三流产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增永五左卫门建立了行会制度,允许正式的眼镜匠人自由建立门户,创办品牌,眼镜制造业也因此在靖江市慢慢发展起来,也因此才有了如今如此多的日本手工眼镜品牌。
眼镜行业发展至今,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3大风格:日式、美式、德/欧式。
日式风格,主要是以日本福井县靖江市生产为主的日本本土品牌,特点有主打精致的日式雕花等设计元素,如松田(Matsuda)、万年龟(KameMannen)等。
德/欧式风格,以Lindberg、MarcusT等品牌为主,设计风格相对「现代化」,以高级材料和精密制造工艺为主,同时强调佩戴的舒适性。
美式风格,多以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式镜框为原型进行再造,保留粗犷风格的同时加入复杂的手工艺技术和具有玩味性的细节,如TVR(TrueVintageRevival)、JuliusTart、Effector等。
当然,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存在优秀的眼镜品牌,比如意大利的Tavat、中国香港的RIGARDS等等,它们虽然同样风格强烈,但是个人认为均能归类于上述风格体系中,部分品牌甚至难以明确具体的风格体系。
以上仅是我作为个人通过接触不同品牌不同框型之后,结合品牌自身定位总结的风格体系。如果你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一起讨论。
由于不同品牌眼镜在用料、设计、工艺方面差异性较大,评判标准无法一以概之,我会结合具体品牌的具体产品,同时选取通用性和独特性的设计之处,带你了解手工眼镜好在哪里。
先说结论,手工眼镜不是单纯地通过手工代替机器制作眼镜,这样作品本身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之所以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手工匠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坚持依然以手制作眼镜,为的是将古法制镜技术传承下来。优秀的手工眼镜,在设计方面存在机器无法制造出来的细节和工艺,能够解决机器不能解决的材料、制作流程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手工眼镜能够经久不衰,在工业化技术不断上升的如今,还能继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请注意,这不意味着手工眼镜都是好的眼镜,或者说物有所值;市面上依然有假借「手工」名义推销产品、或者无意义地使用手工技术制作眼镜的产品存在,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品牌或者一款产品,只有多了解品牌的历史、文化,多接触产品,以及多和从业人士交流。
用料(材料)想必是大部分人能够最直观理解产品价值所在的因素了,眼镜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会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材料,结合具体的品牌/框型,说明它们在用料方面有哪些过人之处。
板材应该是眼镜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了。从风格上来说,板材眼镜的尺寸、框型、色彩等比一般金属镜架选择更多,对于个人风格的辅助作用最为强烈;同时由于板材眼镜框型较大,能够容纳度数较高的镜片,适用人群也更广泛;从质感上来说,板材也是能够让大多数人更加直观感受到不同镜架「好坏」的材料。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板材眼镜,使用的是叫做「醋酸纤维」的材料。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醋酸纤维是一种棉花提取物,眼镜中的板材实际上是天然材料,由超过80%的棉花纤维混合木浆制成。醋酸纤维板材具有不易燃烧、质地轻、硬度高等优点;得益于优质的选材与优秀的加工技法,好的板材在光泽度方面也非常出众,我们第一眼评价一款眼镜的好坏,也是通过镜架表面的光泽度进行判断。
严格来说,赛璐珞也是一种板料。赛璐珞是一种合成树脂,由于质感类似,早期被作为象牙材料的替代品,也曾被用于制作乒乓球等。显而易见,能够用于代替象牙的赛璐珞具有比板材更加出众的光泽度,通透性也非常优秀,赛璐珞制成的眼镜在不同光线下甚至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与质感表现。不仅如此,赛璐珞在具有板材硬度高、光泽度强的同时,日本产赛璐珞还具有很高的韧性,不像板材「一掰就断」。因此,许多眼镜爱好者都对赛璐珞制成的镜架趋之若鹜。
关于赛璐珞还有一个趣闻。由于赛璐珞「反工业化」的缺点,除了手工眼镜和钢笔以外已经很少有产品在使用这一材料,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也在之前推动了其它材料的乒乓球研发和生产。当时,部分人质疑国际乒联的这一举措并不完全是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还是为了通过更换材料之后降低乒乓球的球速,降低中国乒乓球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的优势。当然,对于这类无从考究的「野史」,听听就好。
说回眼镜。近年,由于赛璐珞制品的市场需求渐渐提升,有温州商人于2003年在国内成立赛璐珞公司,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再之后,不少日本品牌也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开始向中国公司下单购买赛璐珞材料。
但是,不少日本手工眼镜品牌包括TVR在内,一直坚持使用日本古法制作的老式上等赛璐珞板料,目前日本境内可能只有一家工坊在坚持使用古法制作赛璐珞材料,老式板料的库存目前已经消耗完毕,也让这类赛璐珞镜架变得尤为「珍贵」,价值进一步提升,成为不少爱好者争抢的目标。
说完了常见的板料,再来说说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钛。钛是一种稀有金属,其在自然界中存在分散、提取也有一定难度。因此钛制品相较一般金属制品成本更高,也常被用于作为品牌的宣传重点。钛金属具有高强度、抗腐蚀、抗过敏、超轻量等优点,作为眼镜制品经久耐用的同时,能够带来极佳的佩戴舒适感。
我们在眼镜产品中最经常见到的钛金属应该是纯钛。纯钛的硬度较软,不适合直接制成镜架日常使用,因此常与碳、铁等致密金属混合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纯钛镜架的钛金属含量一般在98%以上。
由于纯钛缺乏弹性,要求相对更高的品牌会使用β钛制作眼镜。β钛是一种钛合金,保留纯钛特性的同时具有弹性,成本更高,售价自然也更高。不过,市面上有一些镜架会使用钛合金废料制作产品,也美其名曰「β钛」,因此你可能会看到部分镜架打着「β钛」的名义,价格却比品牌镜架便宜不少。
再说记忆钛。记忆钛指50%的钛和50%的镍混合制成的镍钛合金。镍钛合金在0℃以下表现为记忆特性,可以用于塑造镜架形状;0-40℃表现为高弹性,可以任意弯折不易损坏。由于镍钛合金的成本一般在β钛的十倍以上,多为中高端品牌在使用此类材料。
以丹麦眼镜品牌Lindberg为例。Lindberg虽然没有在官网详细说明使用的钛金属类型,不过其产品选用的是抗弯折性极强的钛金属材料,部分镜架在经过人为坐压之后依然可以恢复原状,不易损坏。Lindberg所用钛金属材料的一大特性就是具有如同「碎石」般的纹理,这类钛金属的等级达到了航空领域标准,成本非常高,这自然也是Lindberg镜架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上述材料是我们在选购眼镜时最长接触的材料,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镜架本身的质感、价值体现,眼镜行业还有非常多其它材料的运用。
比如,Lindberg「水牛角系列」采用的是来自印度印度、越南、非洲以及南部和中部美洲地区的高品质天然水牛角,此种水牛角不仅具有比上述板料更好的质感表现,由于天然材料的特性,每一副镜架都有独一无二的色彩和纹路。同时,为了履行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企业责任,Lindberg采购的水牛角均来自合法渠道的驯养动物。
此外,像是Lindberg的Precious系列以及部分品牌还会使用高品质的K金、白金、钻石等材料,此类产品的价格由于材料本身的高价值以及加工难度变得不菲,已经脱离了日常使用的讨论范围,不作进一步展开。
对了,还想再说一下「玳瑁」。多数人选购眼镜时应该都会看到「玳瑁色」的选项,其实,玳瑁是一种海龟的名称,也是全世界唯一能够消化玻璃的海龟品种。玳瑁的贝壳上有着美丽的花纹,因此常被用于制作首饰、雕塑等。
不过,由于玳瑁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出台法律禁止捕杀玳瑁,现在应该也没有品牌使用玳瑁材料制作眼镜了。你在选购眼镜时看到的玳瑁色款式,都是仿照玳瑁的颜色、花纹制作的板材、赛璐珞等材料制成的「替代品」,这也是为什么这款颜色被称为「玳瑁」的原因。
接下来,我会以具体品牌的通用性设计、具体框型的设计细节为例,解释手工眼镜的成本所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设计。由于镜架框型、设计的差异性、跨度较大,无法从通用性的角度给出客观判断标准,如果你有其它希望了解的品牌和框型,建议可以通过品牌官网、以及与本地配镜师傅交流的方式进行了了解与判断。
首先,还是以TVR为例。TVR的框型均以20世纪30-50年代的Vintage框型为原型,结合现代化的设计细节打造。比如镜腿与镜框之间使用老式七枚「蝶番」连接,这项技术需要眼镜职人手工安装铰链进行装配,耗时较长。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镜腿开合的顺滑程度,并增强其耐用性。
此外,TVR的大部分框型使用了MiterCut工法,通过人工操作机器切割的方式使框面与镜腿接合处呈现45度斜切角、镜框佩戴在脸部会呈现90度角。对于部分脸型来说,这样做可以增强镜框的佩戴舒适度。
TVR的镜腿末端还设计了防滑条,能够减缓由于汗渍、油渍等原因造成眼镜下滑。
Lindberg的镜腿除了可以定制选择长度以外,还采用了可调节系统,配镜师能够根据你的脸型轻松调整镜腿的佩戴位置,保证镜架佩戴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除了镜腿,鼻托的设计学问也不少。先举2个日常的例子:
眼镜常见的鼻托无外乎板材中常用的固定式鼻托,这类鼻托佩戴感偏硬,且难以根据佩戴者脸型灵活调整角度,好处是不易变形以及损坏。另外还有常见的活动型鼻托,这类鼻托常以硅胶、钛金属等亲肤材料制作,可以根据脸型调整佩戴角度,提升舒适性。
近年「一山」式的鼻托也常见于眼镜设计,这类鼻托不需要过多调整,且能够贴合鼻型,非常适合亚洲人普遍比较扁平的鼻型。万年龟的部分框型就使用了「一山」式鼻托,品牌多以钛推出小框型产品,能够在多方位提升佩戴舒适度。同时,作为早期镜架产品使用的鼻桥设计,「一山」式鼻托对于框型的气质、细节方面都增添了不少玩味性。
除了以上设计细节方面的考究,还有不少品牌的产品本身设计风格就十分独特,水准也非常高,接下来我会展示几款品牌的产品作为示例,不做展开。
主打不对称设计风格的丸山正宏(MAHIROMARUYAMA):
风格独特且「硬核」的中国香港手工眼镜品牌RIGARDS,获得过多个设计奖项:
仅由主理人Nacky与妻子合力与日本在地手作的Nackymade,各种设计细节玩味性十足,也提供了灵活的款式组合方案:
上文提到TVR使用的板料,TVR眼镜的质感除了来自于板料本身的优秀特性之外,与其制作工法也不无关系。TVR在为板料上色时使用的是老式的湿式成型工法,在固体成型的过程中加入颜色,这样能够使颜色在板材中如水彩般自然晕开,拥有丰富的层次感。此外,TVR的师傅在制镜前会多次将镜框浸泡在丙酮里,一方面可以让表面更加平滑、有光泽,另一方面也能让鼻托、镜片沟槽等不易通过手工抛光的地方也能获得处理,工序方面较为繁复,也能确保出品的质量。
Lindberg方面,以水牛角镜架为例。与市面上的水牛角镜架不同,Lindberg采用的是将多层牛角复合压制的方式制成,能够提升镜架的强度与稳定性,由于水牛角材料的特殊性,Lindberg还需要经过繁复的工艺控制镜架内的水分等,不然容易造成牛角开裂。
对了,部分眼镜还有「无框」产品可供选择。顾名思义,无框产品没有镜框,镜腿直接嵌入镜片,选配时你可以自定义镜片的尺寸,实现足够灵活的自定义选项。这类产品一般对于装配师傅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镜片碎裂。
相较于一般眼镜产品,品牌眼镜针对每一种框型,都会提供多种颜色、多个尺寸供你选择。尤其是当你好不容易找到一款满意的镜架,却感觉上脸小了或大了的时候,找不到同框型更合适尺寸的产品会是一件多么懊恼的事情。
Lindberg还提供个性化刻字服务,你可以将想要的文字刻在钛制镜腿上,让这幅眼镜真正成为你专属的眼镜。
对于用料部分,我选取了日常较为常见的几种材料,向你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制作工法、优劣评判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制作工艺,由于手工眼镜品牌众多、款式繁复,无法一一介绍,只能通过我入手过以及足够了解的方面,带你感受一副手工眼镜从制作到出品的不易。
对于手工制镜和工业化生产而言,我们没必要踩一捧一,也没有必要通过材料本身的价格、优点贬低其它产品。选购眼镜是一件极为私人化的事情,关乎需求与喜爱,无关乎金钱与对错。
看了这么多内容,不少人应该也有不少疑问,接下来我会针对我接触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从我的角度和经验出发进行解释,希望能够在你选购眼镜时帮助到你。
有一句俗话:圆脸选方镜,方脸选圆镜。如果你实在拿不准该选哪种框型,一般而言按照这个标准选择不太容易出错。
当然,镜架的设计远不止方形和圆形可以选择,还有梨形(Panto)、多边形甚至是不规则形状,我的建议还是一定要去眼镜店实镜佩戴后进行决定。如果你想配的品牌或款式只能通过线上购买,可以认准框型之后,前往线下门店选择框型接近的镜架佩戴参考效果。
再给出非常个人的一点建议。我认为梨形框(Panto)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圆形框和方形框的部分特点,包容性较强,拿不准的时候梨形框可能是不容易出错的一种选择。
如果你想选购一款金属细框甚至是无框眼镜,我的建议是不要选择框型尺寸过大(>48mm)的镜框,而且要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选择越小的框型。此类眼镜的气质偏向「斯文」属性,框型过大反而容易造成相反效果。
这是一件极其私人化的事情,我无法替你决定。不过,购买之前,一定要对品牌、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切勿跟风购买。
还有一点建议,不要盲目购买「明星同款」。比如早年经常看到有乔布斯的拥趸盲目配入同款镜架LunorClassicRound框型;这副框型偏窄,属于比较版准的欧洲版型,实际上不适合大部分亚洲头型佩戴,可能需要经过有经验的师傅调整镜片参数、打孔位置等才适合正常佩戴,导致不少人通过代购等途径盲目购买随之后悔。
我一直不推荐身边的朋友去连锁眼镜店配镜,这些眼镜产品一般质感较差、质量也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连锁眼镜店内的工作人员配镜水平也参差不齐。早年为了贪图小便宜,我就拿过一款价格不低的镜架前往某大型连锁眼镜店选配镜片,结果因为镜架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配镜师傅的不了解,造成了无法修复的痕迹。
如果非要推荐的话,Jins可能是我认为唯一可以考虑的选择。从定价来看,这个价位的产品没有太多设计和工艺方面的细节可以讨论,Jins就我观察而言设计水平相较同价位品牌更为「在线」,近年更是与HumanMade的主理人Nigo合作、以及与宝可梦等大型IP联名推出产品等等,有更多设计方面的亮点与故事性。
均价500元左右的国产眼镜品牌,产品风格以美式居多,框型也多以上世纪经典框型为原型打造,风格强烈,且与国内多家服饰品牌进行联名,品质得到肯定。
虽然我个人没有lookinside的镜架,但是在早期通过社交网络得知品牌之后,曾于线下接触过实物,也推荐过他人购买。产品方面个人认为在此价位无法要求太多工艺和设计方面的细节,但是对比同价位「快消」品牌有着更好/经典的设计、不输的用料和做工,不买可以先收藏。
不过,对于以上2款以及其它独立小众品牌而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能线上配镜应该也算缺点,尤其眼镜属于定制性产品。所以建议各位谨慎选购,多去实体店试戴、查看效果,再进行购买决策。
这应该也是多数人依然想问的问题。手工眼镜的售价偏高,即使有了上述用料、设计、工艺方面的客观标准进行「背书」,我相信依然有不少人对于手工眼镜是否物有所值这件事抱有疑虑。对于这一点,我无法给你准确的答案,告诉你值或者不值,这也不是某个品牌、某款产品能够决定整个行业的事。此外,价格/价值本身就由品牌、市场、用户多方面决定,手工眼镜百年的存在历史必然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日益增长需求的工业化制镜方法也必然是大势所趋。
希望讲究的你,也能找到一副适合自己的好眼镜。
题图来自Lindberg,本文部分配图来自各品牌官方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