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蛋白粕期货行情回顾及分析:
(一)豆粕:南北美供应和棕榈油均利空,豆粕美豆重回低位
最新要点:印尼B40政策或分阶段实施利空马棕、美豆油、美豆
国际产量方面,本周21日市场传言印尼2025年第一季度实施B35,第二季度实施B37,7月以后实施B40,虽然符合其现行B35分阶段实施的经验,但网上仍查不到原始的官方公告,建议投资者明辨真伪。回顾更早前,11月8日USDA报告试图筑底,超预期下调了新季美豆单产从53.1至51.7蒲式耳/英亩;12日Trump新班子LeeZelding上任或政策上利空明年美国生物柴油消费量;15日中国将UCO出口退税从13%下调至9%,对美豆油等具体影响幅度未有定论。
美国大豆本周出口的装船和销售进度均较快,对华进度也不错,累计数值不低于往年,详见下文。南美大豆播种方面,CONAB称巴西播种最新进度73.8%,布宜诺斯交易所称阿根廷播种进度最新35.8%,都处于往年中等偏快水平,且短期两周内预报仍有降水。
值得注意是现有传言称Trump若重启贸易战,对华商品加征关税将高达40%;但现没有任何证据能实质支撑此类观点。
美豆仍受种植成本支撑,2024年美豆和巴西大豆种植理论成本扣除补贴约[900,1000]美分/蒲。美豆价格低成本高已经使机构猜测明年面积缩减,据此当前国内豆油2505-2509价差在+300左右,或许是受到棕榈油等其他因素,当前价差或许不合理地偏高。
(二)菜籽粕:ICE菜籽美豆油马棕油联动,菜籽现货仍充足
最新菜籽系要点:商务部称将重视加入CPTPP或缓和中加关系
11月21日商务部回答记者提问,称将重视加入CPTPP,而CPTPP执行委员会将于11月27日和28日在轮值主席加拿大登场。
国内港口的进口菜籽和菜油均较为充足。再考虑四季度水产养殖淡季,菜粕用量较少,当下可以推测Rm2501合约不会有现货短缺,但RM2505到期供给还需看后面中加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
行情回顾
豆菜粕类本周行情(11.15-11.23):外盘方面,美豆01合约收于984.75,涨幅-0.33%;美豆粕01合约收于292.3,涨幅0.79%;ICE油菜籽01合约收于592.2加元/吨,涨幅-8.43%(幅度接近美豆油01)。国内方面,豆粕2505最新价2786,涨幅-4.03%;菜籽粕2505最新价2382,涨幅-6.51%。
二
豆粕市场概况
2.1国际供需情况:美豆出口装船销售进度良好,周中马棕带跌美豆油
USDA出口周报显示:截至11月14日当周,出口方面,24/25美豆周度出口净销186.06万吨略高于市场预期,累计销售3158吨,同比增幅缩至259万吨,进度63.59%,其中对中国周度净销119.7万吨,累计销售1473万吨,同比降幅缩至136万吨。装船方面,2024/25年度美豆累计出口装船约1739万吨,同比增幅12%。美豆累计对中国装船1053万吨,去年同期1088万吨。
南美旧作大豆出口淡季,Anec上调11月巴西大豆出口至280万吨(前周281万),而10月大豆出口458万吨。
南美两国播种进度当前大致持平历史均值。CONAB称截至11月17日,巴西大豆播种率为73.84%,上周为66.1%,去年同期为65.41%。布交所称,截止11月20日阿根廷24/25年度大豆播种已播35.8%,前周20.1%,去同34.8%,五年均28.6%。产区天气继续保持良好,WorldWeatherInc在11月18日预报显示,未来1W阿根廷中部、巴西圣保罗州和帕拉纳州北部或少雨,其余区域或将获降雨惠及。
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公布新月报:美国2024年10月豆油库存为10.69亿磅,市场预期为10.9亿磅,9月份数据为10.66亿磅;2024年10月大豆压榨量为1.99959亿蒲式耳,市场预期为1.96843亿蒲式耳,9月份数据为1.7732亿蒲式耳,2023年10月数据为1.89774亿蒲式耳。
2.2国内供需情况:港口大豆仍然充足,榨利偏高有助豆粕供应
10月下旬至今是美国装船发货至我国的季节性高峰,墨西哥湾至中国沿海航期平均35日,即12月或到港量大增。
11月20日中国海关数据公布今年最新数据,2024年10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541,434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28,253吨。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809万吨,同比提高56%,创下四年同期最高值。10份从巴西进口553万吨大豆。10月份从阿根廷进口136吨大豆。2024年前10个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8993.6万吨,同比增长11.2%。巴西为头号供应国,数量为6780万吨,同比提高13.6%: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为1510万吨,同比降低13%。
需求方面,预计保持平稳。四季度生猪存栏量预计逐渐回升,预计饲料总体需求量大体与禽畜养殖存栏保持一致。
三
菜籽粕市场概况
3.1国际油菜籽供需状况:本周马棕油驱动,ICE菜籽美豆油跟随下跌
国际油菜籽本周新消息:1、ICE加菜籽期货22日收盘于592.2加元/吨,跌穿前期平台,自21日印尼B40政策扰动消息以来与马棕油、美豆油涨跌联动;2.中国商务部称将重视加入CPTPP,此或为中加贸易关系缓和的信号。
11月21日,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加入CPTPP工作,将积极推动加入CPTPP。CPTPP执行委员会将于11月27日和28日在轮值主席加拿大登场。
加拿大收割完成,加农业部11月报告没有调整产量。9月报告将单产从2.12吨每公顷上调至2.15,出口预期从6900千吨上调至7500。10月报告各项数据维持9月值不变。
加拿大油籽加工商协会(COPA)发布的油籽压榨数据显示,2024年09月,加拿大油菜籽压榨量为933065.0吨,环比升9.7%;菜籽油产量为394851.0吨,环比升8.72%;菜籽粕产量为544428.0吨,环比升10.2%。加拿大油籽压榨作物年度为8月次年7月。
回顾过去,总结如下:【5月】USDA在5月11日凌晨公布了新市场年度的第一个月度报告,预期了2024/25年度全球油菜籽的总产量为8834万吨,保守地认为与旧年度全球菜籽总产量基本一致。加拿大农业部5月份报告,2024/25年度的新作油菜花播种面积、单产预估和总产量都与4月报告一致;但是将该年度总出口量从7700千吨下调至6900千吨。【5月末】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预计2024年欧盟油菜籽产量将达到1940万吨,比前一年减少40.6万吨,远比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期乐观,后者在4月份估计欧盟油菜籽产量为1880万吨。然而《油世界》、欧洲谷物协会都预期减产超100万吨。【6月】主要数据与5月维持一致。【7月】上调种植面积,单产维持2.12不变,出口量预估值小幅上调100千吨。【8月】8月USDA报告将全球菜籽产量从7月的8788万吨上调至8883万吨。8月20日加拿大农业部将菜籽市场年度出口量从6月690万吨上调至750万吨。
3.2国内油菜籽供需状况:库存充足但菜豆价差偏高,政策升水仍存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24三季度统计出炉,今年菜粕消费季节性规律也是比较典型的;其中,二季度消费量大于历年平均,而三季度消费量小于历年平均,但依然是年内高峰。四季度后天气变冷、水产上市存栏减少,菜粕将进入淡季。
关于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供需矛盾推演:(1)若中加“贸易政策风波”走向恶化,相互落地实施贸易限制政策,从10月、11月高到港和目前国内的菜籽高库存,能确定不2501近月合约没有供给风险,实质短缺只会反应在2505合约上。(2)若中加后续“贸易政策风波”走向缓和,则豆菜粕价差、豆菜油价差会重回正常国际贸易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因为今年加拿大产量大于去年,刨除小部分欧洲进口的增量后,我国从加拿大进口的体量依旧会充足,因此当前偏低的豆菜粕价差一定会反弹,具体高度还需视进口大豆的供需而定。
当前豆菜粕2505比2501更低,期货盘面上远月利逻辑更明显。这大体上与目前的“进口菜籽近期供应充足、远期或有预期短缺”是相吻合的,交易上能把握的空间不。
四
事件回顾
2、【中央一号文件】2024年2月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迎来进一步的落地文件,农业农村部在2月20日发布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相应。其中提到,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压实责任稳面积。将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份,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筛选挖掘大豆、玉米等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建设国家畜禽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推进育种创新攻关。深入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选育推广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3、【国产转基因大豆】(1)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73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有26家企业获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涉及家上市公司。(2)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需通过品种审定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
3月1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其中,27个转基因玉米和3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涉及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丰乐种业等家上市公司。这是继2023年末首批51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后,第二批通过初审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需通过品种审定,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首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发放,第二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初审,进一步推进了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使生物育种行业的发展再提速。
4、【GMO证书】关于GMO证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2017年10月有最新修订,修改后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将强化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就是农业部的审批职能,原有的审批流程或不同程度延长。跨国企业要向中国出口大豆,必须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11月份到港的大豆,数已申请好转基因证书,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但12月的情况就难以预测,不少船只因证书审批流程长而延误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