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催化核心英文名称catalyticcore定义酶分子中能直接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特定区域。对于不需辅因子的酶来说,它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氨基酸残基,这些残基一级结构相距甚远,但三级结构上相互靠近;对于需辅因子的酶来说,辅因子或者其某一部分结构,往往就是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应用学科生物
中文名称催化部位英文名称catalyticsite定义指酶分子上直接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一般由几个催化基团组成。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中文名称催化亚基英文名称catalyticsubunit定义在别构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亚基,具有酶促活性,但不与效应物结合。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X-Cube是一款台式的连续流动化学反应系统,适用于高效,快速,安全的催化剂筛选,也可以进行加气反应及条件优化反应筛选。X-Cube利用获奖产品H-Cube?的优良技术,将反应底物和气体反应物有效地进行混合后在能够高达200℃及150bar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连续流动反应。拥有高效率的微流动反
参与翻译生化反应的有多种酶,但其核心生化反应主要由两类酶参与:催化腺苷化反应和tRNA装载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肽键合成的核糖体核酶。下面将进一步探讨这两种酶的结构生物学基础,以及它们确保反应准确发生的校正机制。氨酰-tRNA合成酶氨酰-tRNA合成酶有四个结构域和三个活性位点。由于每种tRN
大核酶催化的反应有剪切反应、剪接反应和转肽反应。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核糖核酸酶P。与其他核酶不同的是,核糖核酸酶P使用水分子作为亲核基团,并且,核糖核酸酶P既含有RNA,又含有蛋白质。核糖核酸P的催化机制是依赖于2个Mg2+的双金属催化,1个Mg2+激活充当亲核试剂的羟基,使这个羟基
光为催化剂的有机反应
光化学反应仪,光催化反应器,紫外光化学反应仪,可见光光化学反应仪,高压汞灯光化学反应仪,长弧氙灯光化学反应仪,强制循环光催化反应器,微量模拟型光化学反应仪。以至后来又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中科院老师的指导,特开发出来一种制造新能源的系统设备,TOPTION新型的光解水制氢系统,它针对光解水制氢、
固体催化是化学工业的基石,也是实现能源转化、环境净化和清洁合成的核心技术。创制先进催化材料是开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之门的金钥匙。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忠奎,带领“先进催化材料”研究组,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的资
PSI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700,周围有LHCI,P700激发态的电子原初受体是叶绿体a分子A0,次级受体A1为2个叶醌分子,再将电子传递给一个含4Fe-4S中心的铁硫蛋白(FeSx),最后电子供给含2Fe-2S中心的铁氧还蛋白(Fd),最后在FdNADP还原酶(FNR)的催化下,将NAD
普遍性1、酶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即可逆反应)2、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3、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4、在反应前后,酶没有质和量的改变,且微量的酶便可发挥巨大的催化作用。特殊性但是酶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殊性。在酶促反应中
在纳米和原子水平上研究酸碱催化是多相催化领域颇具挑战性的课题,其难点在于既要考虑活性中心的几何结构和位置,也要考虑活性位点的酸碱强度。日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王峰研究员团队在多相酸碱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其结果
日前,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石油催化裂化用关键稀土催化材料”课题在洛阳顺利通过验收。课题开发了固相离子交换制备稀土镧改性Y型分子筛技术,形成了年产1000吨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能力,稀土利用率从75.0%提高到97.2%。与目前使用的催化剂相比,新型稀土分子筛催化剂在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502组群)包信和院士、傅强研究员团队在反应诱导催化剂表界面结构动态演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逆水气变换反应产物H2O和CO先后主导氮化钼催化剂的表面活化,导致其表面重构为活性更高的氧化钼和碳化钼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催化活性,促进了表面碳化,催化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是能源转换和存储中的重要环节,在催化的d-带中心理论的指引下,目前的电催化剂设计与制备正从贵金属向过渡金属基材料的方向发展以降低能源转换的成本。通常主族金属元素由于本身非局域化的外层电子导致其缺乏合适的半满轨道进行多电子催化而被认为活性较差,因而基于主族s区金属制备的材
当今工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催化氧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VOCs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由于其能耗低、二次污染小、可以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VOCs进行有效治理,且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团队推出全新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1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简称,纳米能源所)重大原创成果发布会上,纳米能源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该成果利用材料间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引起的电子转移,作为
聚丙烯是废弃塑料的常见组分之一。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资源回收需求的日趋显著,开发废旧塑料回收是减少塑料污染及获取化工原料资源的两得策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University)BertM.Weckhuysen教授课题组近日在《德国应化》上发表了一种利用炼油厂的废弃催化剂催化热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张涛院士、乔波涛研究员等与太阳能科学利用研究中心(1600组)李仁贵研究员等合作,在单原子光热催化乙炔半加氢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通过控制单原子与纳米粒子间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的发生条件,实现包覆纳米粒子的同时暴露单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672148、21472125)等资助下,上海师范大学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宝国课题组受L-苏氨酸醛缩酶(L-threoninealdolase)催化甘氨酸与醛之间的羟醛缩合(aldolreaction)的启发,提出和实现了以羰基化合物(醛或酮)
记者在“烟气脱硝产业与技术论坛”上获悉,由中电投远达环保牵头的课题――“催化剂关键原材料制备技术及基于原材料的配方研究”已完成研发任务,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钛钨粉制备工艺和国产催化剂配方,实现了催化剂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可节约成本30%左右。此次“烟气脱硝产业与技术论坛”由国内
催化加氢脱硫剂是采用具有加氢功能的物质作为活性组分浸渍到Al2O3或者Al2O3/SiO2载体上构成加氢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主要有WNi、MoNi、MoCo、MoCoNi、WmoNi、WmoNiCo等,有时掺入少量P、B、F等助剂。催化加氢法脱除CS2是在300~400℃使用CO-MO/Al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逐年递增。目前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随着机动车数量和燃煤发电需求的上升而迅速增加。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由氮氧化物导致的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对人类健康以及自然环境均造成了很大破坏。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氮氧化物列为减排重点,2011年又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与金属催化剂的区别:1、主要催化活性组分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主要催化活性组分是金属氧化物。金属催化剂的主要催化活性组分是金属。2、作用及应用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型机理的催化反应;主族元素的氧化物多数用于酸碱型机理的催化反应(见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氧化、脱氢、加氢
制备负载型高分散的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和含钌的双金属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吡啶及其衍生物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5%钌炭催化剂对吡啶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高于5%钯炭和5%铂炭,在100度,3.0Mpa,1小时和钌/吡啶摩尔比2.5/1000的条件下,5%钌炭催化吡啶加氢的转化率大于99.9
单原子催化剂已经正式发展近十年,其工作重点也慢慢从最初的制备/表征拓展至机理性研究。目前,金属单原子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和反应机理尚且还在初步探索阶段。构建合理的催化反应构-效关系对设计高性能单原子催化剂至关重要。金属-载体电子相互作用(EMSI)提供了一种通过金属和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调节负载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