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的定义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色金属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7.02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竞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企业纷纷上马ERP项目,希望借助ERP加速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改造、组织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基于制造业起家的ERP软件在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关于如何解决有色金属多金属计价的问题尚无成熟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特色,提出了一种基于ERP系统的多金属计价解决方案。

有色金属矿产多为多金属伴生,企业在对外采购和销售的过程中,对某一金属矿产的价值计算都是以该矿产所含的各种贵金属(以下称有价金属元素)的含量(含量无法直观看见和计量,可以通过测量品位根据实物数量计算出来)作为结算的依据,例如:铜精矿的结算以铜精矿含铜、含金、含银的量为结算依据,统一以当天交易网公布的结算价结算。

同时,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以某一金属矿产的各有价金属元素的含量作为成本归集的根本,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原料、辅料、燃料、人力等费用分摊到有价金属元素中,而不是单一金属矿产的实物量中。例如选矿厂在浮选铜精矿的时候,将材料和人工等费用分摊到铜精矿含铜、含金、含银中,而不是归集到铜精矿中。相似的,冶炼厂炼造粗铜将费用分摊到粗铜含铜、含金、含银中,电解车间电解铜将费用分摊到电解铜含铜、含金、含银中。

针对这一核算方式,ERP系统方案的设计既要考虑如何满足有色金属企业对有色金属的实物量进行控制,又要考虑满足其对有色金属所含各种伴生有价金属元素的控制。而在一般的ERP系统中,金属物料实物量与其所含有价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分别独立存在的数据,如何设计一种数据关联处理机制,让两者在物料出入库、生产投入与产出、采购和销售的财务结算等过程中实现物流的统一和财务结算的拆分,将是整个方案的关键。而这种数据关联处理机制的建立是以一套适合有色金属行业的物料编码体系作为前提的。

首先来看一种最普遍的ERP物料编码方式,根据品位来编码(如钢铁、煤炭行业)。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就是以下情况(以铜精矿为例):

铜精矿含铜5.92%101001

铜精矿含铜5.81%101002

铜精矿含铜6.10%101003

……

铜精矿含铜X.XX%101×××

现实中铜精矿含铜品位将会是保留到小数点后4~6位,那么只要品位变化,则意味着要产生新编码,那么这样的编码体系维护量极大,而且编码冗余,重复使用率低。请注意,以上是根据单一品位来编码,如果还要考虑含金、含银等情况,那么编码量则会趋向无穷。所以,这样的编码方式并不适用于有色金属行业。

综上所述,我们在设计有价金属元素编码体系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沿用一编码对应一物料的编码方式。比如用6位数进行编码,我们作了以下的设计,采用实物及其有价元素一起编码的方法,如下:

铜精矿:101001

铜精矿含铜:101002

铜精矿含金:101003

铜精矿含银:101004

铜精矿含X:101×××

这样,对于铜精矿来说,金、银等贵金属元素参与价值计算,参与编码;而锌、硫、砷、钴等含量低、价值不高的元素不参与价值计算,不进行编码。同时,在此编码基础上,通过不同的品位来区分不同的物料批次,比如:

铜精矿A101001

(品位:含铜5.92%、含金0.03%、含银0.30%)

铜精矿B101001

(品位:含铜5.81%、含金0.02%、含银0.20%)

铜精矿X101001

(品味:含铜×.××%、含金0.××%、含银0.××%)

可见,通过“简单编码+品位”的方式,可以区分同一物料的不同批次,编码量少,重复使用率高,而且可以运用到不同的有价金属物料,比如粗铜、电解铜等。因此,该编码方式可以满足有色金属行业的特色需求。

基于以上的编码体系,在系统内设定以下业务处理逻辑:

可拆分物料拆分出来的虚拟物料(铜精矿含铜、铜精矿含金、铜精矿含银)也需要在物料定义界面注上特殊标识作特殊处理,既管理库存数量(可拆分物料的某一有价金属元素的含量),又管理库存值(单位成本非0),即视为有价库存商品。

在采购入库的过程中,可拆分物料作为父物料,系统记录实物量(净重),记录品位(质检结果),在进入库存时按照品位拆分成若干子物料,系统计算各有价金属元素的实物量(子物料实物量=父物料净重×品位),并将父物料的价值按照当日金属价格分摊到各有价金属元素上(子物料价值=子物料实物量×子物料价格)。在库存内,父物料实物量增加,子物料实物量和价值量都增加。

在销售出库的过程中,处理方式与入库相反,系统内父物料实物量减少,子物料实物量和价值量都减少。

在库存转移的过程中,子物料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移库随父物料实物量的移库而发生。

在生产投料的过程中,系统内父物料(原料)实物量减少,子物料(原料)实物量和价值量减少。

在完工入库的过程中,父物料(产品)实物量增多,子物料(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都增多。

拆分过程如下:

铜精矿实物量=铜含量+金含量+银含量+……

铜含量=铜精矿实物量×含铜品位

金含量=铜精矿实物量×含金品位

银含量=铜精矿实物量×含银品位

铜精矿价值=铜价值+金价值+银价值+……

铜价值=铜含量×当日铜价格

金价值=金含量×当日金价格

银价值=银含量×当日银价格

以上方案设计模拟了从原料采购入库、投入生产、产品完工入库到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只需要关心实物量的流转和品位的录入,其中有价金属元素的流转和拆分都是通过实物的流转触发由系统自动完成,因此简化了操作过程,其实用性得到保证。

[关键词]熵权法;TOPSIS方法;DSR模型;中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4.019

1我国有色金属和铝工业发展概况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2%,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2%增加到2.0%[1]。201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主要产品产量达到3135万吨,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消费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作为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之一的铝工业,近10年来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品产量迅速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从2001年和2004年起,我国原铝产量、消费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且呈稳步增长态势。我国铝的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15%逐渐增加到2010年的40%,我国铝工业总量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认为,应当冷静看待这一成就。在我们成为铝工业第一大国的同时,世界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里,大部分有色金属价格操纵在几家寡头手里,大部分利润留在少数跨国企业,大部分技术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大国、铝工业大国,但我国却不是强国[2-3],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能源、环境的代价,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才逐渐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2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英国是最早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基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分析和考虑,2002年,英国有色金属联盟(NonFerrousAlliance,NFA)在贸易工业部的资助下,完成了英国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4]。该套指标是在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的基本框架下,重点从行业的经济地位、社会作用、环境影响等方面,分列多个关键问题,筛选出系列指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行监测与评价[5]。

我国对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并不多。但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行业,曾建立了一套指标[6],用以反映和评价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DSR”模型,参考英国有色金属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构筑的梯阶层次体系,其中目标层由准则层加以反映,准则层由领域层加以反映,领域层由指标层加以反映。这套指标体系包括:

1个目标层(A):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个准则层(B):发展能力、发展协调性;

6个领域层(C):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协调、能源协调、环境协调;

29个指标(D):从业人员、工人实物采矿量、……、(电解铝)大修渣排放。

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见表1。

3评价对象的选取

本文对“十一五”期间历年的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即选取的评价样本为I={i1,i2,i3,i4,i5}={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评价指标为J={j11,j12,j21,…,j65}={从业人员,工人实物采矿量,营业利润率,……、(电解铝)大修渣排放}。

4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选用熵权——TOPSIS模型作为评价工具,用熵权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TOPSIS分析法来评价发展能力。

4.1熵权法的原理

熵权法(entropymethod)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7]。

根据信息论的定义,在一个信息通道中第i个信号出现的频率为Pi,则这个信号传输的信息量:

Ii=-lnPi(1)

如果这个信息通道中有n个信号,其出现频率分别为:P1,P2,…,Pm,则这n个信号的平均信息量,即熵为:

4.2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利用熵的概念,计算指标权重的步骤[8]如下:

(1)数据的特征比重变换;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3)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4)确定权重。

4.3TOPSIS法的原理

TOPSIS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由Wang和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9-10]。运用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的原理是:通过测度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向量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来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评价对象越接近理想解同时又越远离负理想解,则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得分越高。所谓理想解是评价对象的最佳值,即标准化指标值的最大值;所谓负理想解是评价对象的最劣值,即标准化指标值的最小值。

利用TOPSIS确定评价得分,对样本数量和数据的分布特征没有任何限制,相对于传统的用于评价问题的多元统计方法来说具有分析原理直观,计算简便,对样本量要求不大等特点。

4.4TOPSIS法评价的步骤

(1)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2)构造加权标准化矩阵;

(3)确定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4)确定正负理想值距离;

(5)计算贴近度,根据贴近度做出评价。

5数据获取及处理

特殊数据处理:

根据熵权法确定权重的公式,所有原始数据须满足:Xij≥0。但指标D23(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09年的数据为-2.9%,因此,需对D23指标修正。令:Xi=Xi+2.9,并用Xi作为原始数据,与其他原始数据一并处理和运算。

6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6.1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上述方法和步骤,首先计算D1指标层的两个指标D11、D12对于领域层C1的比重。

6.2用TOPSIS法进行评价

(1)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评价指标中,D4j~D6j均为极小值型数据,D1j~D3j(D26除外)为极大值型数据。资产负债率D26是一个理想值型指标,国际上一般公认资产负债率为60%时对企业发展最有利。因此,本文选取理想值为60%。对该指标的处理方法是:先计算出D26每一个原始数据与理想值60%之间的距离,再对该指标数据采用极小值法处理,得该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

本文使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无量纲化数据Xij*。极值法处理数据的公式为:

对极大值型指标:Xij*=(Xij-mj)/(Mj-mj)

对极小值型指标:Xij*=(Mj-Xij)/(Mj-mj)

其中:Mj=max{Xij}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mj=min{Xij}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

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所有数据均在[0,1]区间中,且其指标性质均为极大值型指标。

(2)构造加权标准化矩阵

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赋予权重,形成加权标准化矩阵,即:Vij=Wj*Xij*(3)

(3)确定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对于极大值型(效益型)指标:

理想解:Vj+=max(Xij*);负理想解:Vj-=min(Xij*)

对于极小值型(成本型)指标:

理想解:Vj+=min(Xij*);负理想解:Vj-=max(Xij*)

(4)确定距离

确定被评价对象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一般采用多维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来表示,通用公式为:

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

其中,Vij,Xj+,Xj-分别为加权后的无量纲化数据及其中的理想解、负理想解。

(5)计算贴近度

并以此作为判断被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依据。

(6)对目标进行评价

依据计算出的贴近度,对目标层进行评价,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为: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

7结论

(1)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DSR”模型,确定了包含1个目标层(A)、2个准则层(B)、6个领域层(C)和29个指标(D)的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2)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6个领域层: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协调、能源协调、环境协调中,占权重较大的指标分别是:工人实物采矿量(0.985)、营业收入增长率(0.752)、铝材+铝盘条产量(0.275)、铝矿剥采比(0.285)、露采出矿综合能耗(0.884)、电解铝冶炼渣排放(0.412)。

(3)6个领域层: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协调、能源协调、环境协调,占各自准则层的权重分别是:0.463、0.270、0.267、0.248、0.467、0.285。

(4)2个准则层:发展能力、发展协调性,占目标层的权重分别是:0.390、0.610。

(5)用TOPSIS方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对象2006-2010年历年的综合得分分别是:0.206、0.269、0.475、0.637、0.819;因此,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按优劣程度排序为: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华俊.2010年有色工业实现解决增长[N].2011-02-12.

[2]肖亚庆.中国铝工业技术发展[N].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宋书巧,周永章.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际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5]吴初国.英国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指标[J].国土资源情报,2007(8):19-22.

[6]王华俊.建立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矿业,2008,17(1):46-48.

[7]匡海波,陈树文.基于熵权TOPSIS的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与实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157-162.

[8]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广西;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因子分析;调整优化

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能有效的促成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并能进一步促使区域经济的增长,当一个区域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时,就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便能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的全面建设,广西的工业体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制糖、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汽车、制药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这些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但是,广西工业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却也制约了广西经济的更快发展,因此,对工业经济体系进行优化,已然成为广西的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广西目前的工业结构特点

广西目前的工业结构总体来看呈现出工业结构渐趋合理,但却存在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层次的低等特征。

1、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由《广西统计年鉴2015》我们可以得到,广西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2005年为39.7%,2014年则为29.2%;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60.3%上升为2014年的70.8%。这个结果看来,广西工业发展趋重工业化,符合产业升级的特点,广西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2、产业结构失衡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社会供求的平衡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种相对性指的是社会需求要满足异性的比例,否则就表现为一部分产品供大于求,而另一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广西生产的大多数产品并没有对全国的供求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除了机制糖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两者的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0%和12.07%。因此,如果广西的工业产品不能再档次、质量和成本进行调整改进,那么广西的大多数产品可能就是供大于求中的那部分了。

3、产业结构低端

广西工业产业结构比较低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其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的是初级产开采加工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较小、规模较小。广西的先行产业尚不明朗,至于那些高新技术产业能否成为先行产业仍需考验,在《广西统计年鉴2015》中可以得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和固定资产分别为522.4亿元和68.9亿元,而利润只有6113万元,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产品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选取合适的指标是指可以结合实际的数据资料,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根据指标设计的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出广西工业产业指标体系。结合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所选取的指标有:科技活动人员数(X1)、科技经费支出总额(X2)、企业单位数(X3)、工业总产值(X4)、工业增加值(X5)、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X6)、流动资产平均余额(X7)、利润总额(X8)、利税总额(X9)、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X10)、全员劳动生产率(X11)、工业增加值率(X12)、主营业务收入(X13)。

2、因子分析法

根据因子分析法,本文首先对2014年广西工业行业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已得到的标准化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包,分别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因子分析初始解、方差极大法做因子旋转、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

(1)主成分特征值和其贡献率

通过spss做KMO和Bartlett的检验的输出结果可以得到,KMO的值为0.762,巴特莱特球形检验得出的显著性概率Sig=O.000

由表1可以看出,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达到90.439%。这说明在这3个主成分变量中能够提取到所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即这3个变量能可以充分反映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

(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一般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层次关系不太清晰,使用较多的是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然后再从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更具合理性。经过spss处理,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包括科技活动人员数(X1)和科技经费支出总额(X2),定义为技术进步因子(F1),用于反映了广西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第二主因子包括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X10)、全员劳动生产率(X11)和工业增加值率(X12),定义为经济效益因子(F2),可反映了广西工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总体情况;第三主因子是由企业单位数(X3)、工业总产值(X4)、工业增加值(X5)、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X6)、流动资产平均余额(X7)、利润总额(X8)、利税总额(X9)和主营业务收入(X13)构成的,可定义为产业规模因子(F3),用于反映了广西工业产业经济规模的总体情况。

(3)因子得分

运用回归法,经过spss分析处理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下表所示:

根据函数(1)(2)(3)可以分别计算出广西自治区38个工业产业的F1得分、F2得分和F3得分,再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出广西38个工业产业的综合得分(F),即F=(55.962×Fl+24.154×F2+10.323×F3)/90.439。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仅列部分):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广西工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主要受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等三大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最大。

(2)很多工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38个产业中只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9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3)多数工业产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其中只有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5个产业的投入产出较高。

(4)大部分工业产业的经济规模较小。其中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5个产业的经济规模较大。

2、建议

(1)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结构的高度化。由前面分析我们知道作为广西传统产业的农副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想这些传统产业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就需要利用高新技术推动这些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

(3)制定出适合不同产业的改造方案。比如加快淘汰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为例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并推动实现产能的绿色增长;对于以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为例的行业经济效率好,但规模不大的行业,应加快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2.广西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5-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肖丽,瞿理铜.工业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选择与定位:以湖南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97.

[4]王辰.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与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J].经济学家,1995(3):115-122.

[5]胡建绩,张锦.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4):38-43.

[6]郑小青,龚新蜀.乌鲁木齐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市场论坛,2010(4):52-53.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维持;策略

物质原料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提,企业储存大量的物料能够保证生产加工活动的顺利开展。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普遍的物质原料,正广泛运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电力业等多个领域,为产品加工、制造、改良等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金属材料类别涉及到不同类别,掌握材料工艺性能可指导实际生产加工中合理地应用。

1金属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①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这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其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常见的黑色金属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等。我国地下金属矿物资源存储量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黑色金属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主要运用于钢材产品的制造,如:钢架、钢管等,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②有色金属。相对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存储量较少,常用于一些特殊产品的加工制造。材料工程学对有色金属的定义: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对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制造,成品质量的要求相当严格。如:市场上流通的黄金、铂金首饰等,均属于有色金属的范畴,此类金属材料成本高,适用于高档次产品的生产。

③特种金属材料。这类金属是世界上存储量极少的稀有金属,通常不应用于普通产品的加工制造。目前,特种技术材料包括:结构金属材料、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特种金属材料多数运用于科技研究工作,由高精密试验仪器抽取少量用于物理、化学等性质的试验。一些极其稀少的特种金属,也可运用于军事武器的研制分析,如:军事导弹等。

2金属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不同金属产品对原材料性能的要求不一,这就需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灵活地控制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如图1所示,这样能够为材料质量控制提供了选择的空间。简言之,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称为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切削性。反映用切削工具(例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为了满足产品外形尺寸的标准要求,金属材料加工时均要通过适当的切削,从外形上保证金属成品的精度。如:机械制造行业中,选定毛坯料之后,生产人员要根据零配件图纸上标出的尺寸,对金属毛坯进行车、铣、刨等多项工艺流程,必要时还需特殊的加工修补,这样才能保证金属成品与设计图纸一致。

②可锻性。借助力学作用对金属材料实施加工处理,这是冶金、机械等行业生产的常用方式。根据材料可锻性这一工艺特性,可选择不同程度的冲击压力,以防施压过度而损坏金属性能。可锻性是反映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过程中成型的难易程度,例如: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塑性的高低(表现为塑性变形抗力的大小),允许热压力加工的温度范围大小,热胀冷缩特性以及机械性能有关的临界变形的界限、导热性能等。

③可铸性。浇铸工艺在金属材料制造中的也是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现在高温条件下把金属材料熔化,将金属水浇注于设定好的制造模具中,待其充分冷却之后拆开模具便可成形。可铸性反映金属材料熔化浇铸成为铸件的难易程度,表现为熔化状态时的流动性、吸气性、氧化性。熔点,铸件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致密性,以及冷缩率等。实际生产中,厂家可格局可铸性判断产品加工质量的好坏。

④可焊性。金属材料使用范围日趋广泛,除了单一金属配件产品外,成套金属材质的设备功能更多,主要运用于建筑、机械、供电等工程。金属材料工艺性能里涉及到了可焊性,这种工艺性能使得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金属能够焊接组合。反映金属材料在局部快速加热,使结合部位迅速熔化或半熔化(需加压),最终让材料之间形成相对完整的结合,组件成多功能的金属结构体,这一特性表现为熔点、熔化时的吸气性、氧化性、导热性等。

3综合维持材料工艺性能的措施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构成,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原料,及时供应金属材料有助于产品加工活动的持续性。新时期金属产品销售市场受到了国外企业的冲击,本土加工的成品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国内待加工企业的经济收益减少。尽管我国在工业科技上不如发达国家,但只要确保金属材料具备良好的工艺性能,便可保证成品质量与客户要求一致。因此,企业应结合相应的材料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持措施。

①切削方面。上述提到,金属材料可详细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种金属三大类,不用材料之间的使用具有差异性,但其在工艺性能上又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企业选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应先重点考虑选用哪一种材料,综合对比切削难度、质量高低、成本投入等因素,选定合适材料后才能进行切削性能的维持。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切削处理,可选择合适的气割工艺,如图2所示,这种在特殊温度条件下的切割,能够有效维持材料的切削性能。

③锻造方面。锻造是根据金属材料性质实施的一种力学加工方案,维持材料锻造方面的工艺性能,应当控制好锻造时施加的压力荷载,防止过载冲击损坏金属产品的完整性。机械制造与加工中,常用冲压模具制造各种零配件,其本质上是利用压力荷载冲压制造的工艺方案,这对于冲力荷载大小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冲压模具在压力机上固定好之后,将金属材料放置于工作台平面,完成定位校准才能正式冲压生产,位置偏移或冲压过载损坏零件。

4结语

物质材料是人们完成各种生产实践的基本条件,工程材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生产型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掌握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能够更好地分配物质原料,减少金属成品加工的浪费率,带动生产收益水平的增长。

[1]黄礼平,汪建林,周德耀,等.54422高强度、高韧性、高淬透性钛合金[J].机械工程材料,2010,(15):17-19.

[2]齐世禄.控制与减小热处理变形的措施[J].模具工业,2011,(13):12-14.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产业内蒙古经济贡献

一、资源型产业内涵的界定

二、内蒙古矿产资源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工业经济增长带动的,工业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区域上的呼-包-鄂增长极和产业上的能源增长极。从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看,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占77.9%,其中能源一个产业占37%;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和仅占15%,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并且许多盟市经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度依赖,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逐步出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各区域产业结构相似、产能过剩等特征。

(一)矿产资源型产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受国际及国内大的市场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打破了以往从事矿产资源产业生产的企业连年面临亏损的局面。2005―2010年间,成为工业部门增长势头最快的行业。2008年国际及国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于矿产资源型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整顿,使得矿产资源型产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09年矿产资源产业增长速度为20.1%,出现了均低于轻工业(21.8%)和重工业(24.7%)的增长速度。但是整体上矿产资源型产业的还是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如图1所示。

(二)以矿产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向单一化

(三)内蒙古矿产资源型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

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许多盟市蕴藏着较为相似的自然资源。因此,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各个盟市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同构化的现象。同时,依托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区域集中趋势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如鄂尔多斯、乌海、乌斯太、霍林郭勒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带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些地区在原煤、铁矿石等产业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的情况。

三、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率分析

经济贡献率,是指在计划期内,某经济成分的产出占总体经济(GDP)的比重。结合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类型,本文主要选取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等行业,将其界定为经济型的、量化的、直接的、当期的贡献。其主要表现为产值对计算公式如下:

矿产资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型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范畴,对于各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改革,为了能更好的保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石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资源,美国一直以来就想控制在自己手中,与伊拉克发生的数次战争实质是一场资源争夺战。在国际市场上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供给和需求大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象,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对资源的需求也随着各国汽车工业、化工工业和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增加,矿产资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是在同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对于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些矿产资源还是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由于资源的开采带来的资源财富的利用不合理,一些地区也曾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借助于矿产资源优势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博茨瓦纳、智利、阿曼);一些福利国家通过出口资源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和社会福利增加(挪威)。所以,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对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很重要,有效的规避机制可以避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1]赵连荣,胡剑,安雯.浅析资源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6).

[2]徐建中,徐晗.资源型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4).

关键词:研磨;分散;金属矿山;比能量;研磨介质

1引言

笔者从事德国公司卧式砂磨机销售业务数十余年,且已曾受邀在国内大专院校工研院中科院及国内外企业针对“新一代高效率纳米研磨的现况及发展”主题演讲,并已规划过数百个案子,在国内已销售数百厂实绩。其主要应用领域可以1998年为区分点。1998年以前,企业界所面临的问题为如何提高分散研磨效率以降低劳力成本,如染料涂料油墨等产业。而1998年以后,产业技术瓶颈则为如何得到微细化(纳米化)材料及如何将纳米化材料分散到最终产品里,如光电业TFTLCDJetink电子磁性材料医药生物制药和细胞破碎氧化物食品等行业。

最近十几年来卧式砂磨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冶金、矿业、非金属矿物材料、化工、陶瓷和新材料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超细卧式砂磨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超细湿法粉碎设备,随着卧式砂磨机设备的超大型化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卧式砂磨机将在金属矿山再磨或细磨作业中得到普遍应用。

不论是传统产业提升研磨效率求快或是高科技产业纳米化材料求细需求,对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来说,耐高温、耐强酸、耐磨、无污染控制都同样重要。所以细快大、更少污染已成为新一代分散研磨技术最重要的课题。

2纳米级分散研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随着3C产品之轻、薄、短小化及纳米材料应用白热化,如何将超微细研磨技术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作及分散研磨已成为当下重要课题。一般想得到纳米粉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化学方法,由下而上之制造方法(bottomup),如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sol-gel)。另一种方法则为物理方法,将粉体粒子由大变小(topdown),如机械球磨法、化学法、物理法等。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化学法或由下而上之纳米粉体制造方法被学术界研究且已有丰硕的成果,可以得到数纳米级粉体。唯其制造成本有时相当高,且不易放大,同时所得到粒径分布亦较大。所以到目前为止,企业界仍主要以物理机械研磨方法得到纳米级粉体。物理方法较易得到粒径分布较小的纳米级粉体,同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参数容易控制,将研发实验机台所得参数放大到量产机台。只是物理方法目前只能研磨到30nm,但已能满足业界需求。

(2)干法研磨和湿法研磨

对纳米粉体制造厂而言,一般希望以干法研磨方法来得到最终粉体。但若以机械研磨方式研磨粉体,在研磨过程中,粉体温度将因大量能量导入而急速上升,且当颗粒微细化后,如何避免防爆等问题产生也是研磨机难以掌控的因素。所以一般而言,干法研磨的粒径只能研磨到5~8μm。如果要得到5μm以下粒径,建议必须使用湿法式研磨。

所谓湿法研磨即先将纳米粉体与适当溶剂混和调制成适当材料。为了避免研磨过程中发生粉体凝聚现象,需加入适当分散剂或助剂充当助磨剂。若需制备纳米级粉体,则需选择适当的溶剂助剂过滤方法及干燥方法。

(3)研磨和分散

研磨是利用剪切力摩擦力或冲力将粉体由大颗粒研磨成小颗粒。分散是使纳米粉体被其所添加溶剂助剂分散剂、树脂等包覆住,以便达到颗粒完全分离润湿分布均匀及稳定的目的。在纳米粉体分散或研磨时,因为粉体尺度处于由大变小的过程中,范德瓦尔力及布朗运动现象逐渐明显。所以,选择适当助剂以避免粉体再次凝聚,利用研磨机来控制研磨浆料温度以降低或避免布朗运动影响,将是纳米级粉体研磨及分散的关键技术。

3有色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粉体的分散研磨原理

湿法研磨方式是得到纳米级粉体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图1和图2分别是砂磨机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图。图3是砂磨机动态转子置于其内的超大过流面积分离器。

结合图1、图2和图3来看,马达利用齿轮箱传动搅拌转子,利用动力使锆球运动产生剪切力,浆料通过泵的推力到达研磨室,移动过程中因与磨球有相对运动而产生剪切力,进而产生分散研磨效果。浆料粒径小于研磨室内分离磨球与浆料之动态大流量分离器滤网间隙大小时,浆料将被离心力挤出至出料桶槽以便得到分散研磨效果。上述过程为研磨1个周期,若尚未达到粒径要求,则可以重复上述动作,称为循环研磨,直到粒径达到要求为止。

上述流程可用有色金属矿选矿、研磨、分选流程图(见图4)表示。浆料粒径未达要求,将回送至研磨室继续研磨,直到符合要求。

4研磨操作流程及技术控制

图5和图6分别是传统立式搅拌磨与超大型卧式砂磨机的研磨操控流程图。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砂磨机的结构与研磨方式。研磨操作流程及相应的技术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浆料前处理及预搅拌

本系统能否成功达到研磨或分散目的,主要在于研磨介质(即锆球)大小及材质的选择。以笔者经验,所选择磨球需为1.0~1.8mm。同时,为了让小磨球能够在研磨过程中不受浆料X轴方向移动的推力影响,而堵在滤网附近,导致研磨室因压力太高而停机,其搅拌转子线速度需超过16m/s。同时,浆料粘度控制在1000cps以下,以便让磨球运动不受浆料粘度影响。同时,浆料的固含量也需控制在65%以下,以防止研磨过程中因粉体比表面积增加而导致粘度上升,无法继续使用小磨球。同时,为避免1.0mm以下的磨球从动态分离器流出研磨室或卡在滤网上,滤网间隙需调整到0.8mm左右。

前处理或预搅拌时,需依下列原则准备研磨前的浆料,整理如下:

1)先决定所欲研磨的浆料最后粒径需求。

2)将浆料粘度固含量研磨前细度、最终要求细度做准备,并满足预定需求。

3)预搅拌或前处理系统搅拌转子转速需为高线速度设计。建议线速度为10~23m/s以避免产生浆料沉淀或不均匀问题。

(2)超大型卧式砂磨机

为了同时保证研磨高效化和研磨机的正常运转,所需控制原则及参数如下:

1)依照所需粒径要求选择适当的磨球。例如,若需达到超细粉体要求且避免磨球损耗,需选择钇稳氧化锆磨球,莫氏硬度越大越好,磨球需为规则球形,没有孔隙,大小为1.2~1.8mm。磨球的选择会显著影响研磨所欲达到的粒径尺度。

2)依据磨球大小及浆料粘度,适当调整搅拌转子转速。一般冶金、矿业、非金属矿物材料、化工、陶瓷和新材料超细粉体研磨,转速需达13.5~23m/s以上。

3)控制研磨浆料温度。一般浆料研磨温度需控制在90℃以下。对浆料温度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转子转速磨球充填率研磨桶热交换面积大小冷却水条件及流量。

4)依据磨球大小选择适当动态分离系统间隙。一般间隙为磨球直径的1/2~1/3。

5)调整进料泵的转速。在研磨桶允许压力范围内,进料泵的转速越大越好,一般选择HP工业级软管泵。

6)记录研磨机所需消耗的电能。

7)取样时,记录每个样品的比能量值,并于分析该粒径大小后,探索出比能量与平均粒径关系,以利将来放大试验用。

8)达到所需比能量值时即可停机。此时,按预定要求应该已达到所需研磨分散的平均粒径。

(3)循环桶

一般要得到超细粉体,均需利用卧式砂磨机研磨数次,为了节省人力及利于自动化无人化操作,可使用循环式操作模式用于纳米级粉体研磨。

决定平均粒径(D50)之方法,若浆料配方固定,研磨机操作条件亦固定,平均粒径将决定于比能量值。比能量E值定义如下:

E=(P-P0)/mCm(1)

其中,E-比能量,单位为kWh/t

P-消耗电力,单位为kW

P0-无效的消耗电力,尚未加入磨球时,启动研磨机消耗电力,单位为kW

m-流量,单位为t/hr

Cm-固成分,单位为%

由上可知,比能量指每吨粉体单位小时所消耗的电力。

如图7所示,以研磨碳酸钙为例,通过改变研磨机搅拌转子的速度(12~18.5m/s)和流量,以X轴为比能量,Y轴为平均粒径作图。由图7可以得知,在允许范围内,不论流量或搅拌轴速度如何改变,只要比能量值固定,其研磨所得平均粒径都能得到控制。所以,只要控制相同的比能量值,即可得到相同的平均粒径值。

(4)磨球大小对研磨结果的影响

如图8所示,不同磨球大小将影响所需的比能量值。当使用1.0~1.4mm磨球研磨碳酸钙时,需320kWh/t,才可达到D80小于2μm的粒径。但当比能量E值达到96kWh/t后,改用0.6~0.8mm磨球继续研磨,则只需要比能量180kWh/t,即可达到相同D80小于2μm的粒径。若浆料起始粒径可以先处理的更小,例如20μm以下,则可以改用0.2~0.6mm磨球研磨,则达到D80小于2μm粒径所需的比能量值将再度缩小。由此得知,磨球越小,则研磨效果越好,所需比能量值越小。

(5)展望市场,设备超大型是必经之路

在金属矿山中,部分铁矿需磨至400目通过95%或更高才能单体解离,精矿品位通过65%,需要大处理量、窄粒径的超细搅拌球磨机。金银矿、钼矿、铜矿、镍矿、铅锌矿也需要磨至400目通过90%或更高才能单体解离,需要具有细磨和擦洗作用的大型搅拌球磨机。

由于造纸行业发展迅速,将带动CaCO3需求量增长,势必带动大型现代化造纸钙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现在如太阳纸业集团高旭公司、晨呜纸业集团、岳阳林纸集团纷纷建立大型造纸钙卫星生产基地,至少年产5~10万t/a以上。中铝拟向西芒杜铁矿投资22亿美元。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t铜冶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批复。驰宏锌锗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呼伦贝尔公司”)14万t锌/年、6万t铅/年冶炼项目实际投资超出计划14.2305亿元。为进一步保障项目建设资金的连续性,呼伦贝尔公司拟将总投资由原来的33.9874亿增加到48.2179亿元。国有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筹资至多人民币17.9亿元(合2.92亿美元),部分所筹资金将用于在广东省建立的一个稀土工厂。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再次对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矿产提起重视。高岭土、膨润土、云母等非金属矿业也将向大型化、现代化生产发展,例如国内的中国高岭土公司、广西北海高岭土公司、广东茂名高岭土公司和山西金洋高岭土公司等也将步入大型化、自动化大生产。

工业矿物粉体的制备,价格相对低廉,因此需要处理量大的加工设备。研制产品粒度细且分布均匀、处理量大的大型超细搅拌磨机是工业矿物粉体深加工的当务之急。在能源工业中,例如,煤直接液化项目中催化剂制备技术,就需要大型超细搅拌磨机制备亚微米级黄铁矿油浆。

因此,非金属行业、金属行业亦或能源行业,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实用、能耗低且价格适中的大处理量、窄粒径的超细超大型卧式砂磨机。

我国许多矿山工业生产铁精矿都使用普通卧式球磨机磨矿,因普通卧式球磨机磨矿效率低,产品粒度达不到要求,矿物没有达到单体解离,所以铁品位只能在53%~55%之间。超大型卧式砂磨机是金银矿、钼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铁矿再磨或细磨最具有发展前景、能量利用率高、产品粒度细的一种细磨设备。另外,由于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黄金矿、有色金属矿、金属矿和磁性材料等工业生产中。

柿竹园有色金属矿铁精矿磨多年来都是采用卧式球磨机,磨矿粒度一直都是43μm占到60%,铁品位在53%~55%之间,磨矿细度达不到,铁精矿品位不能提高。所以换用派勒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是唯一选择。

5派勒新一代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结构

若想有效完成纳米级粉体的分散研磨,大流量小磨球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新一代纳米级研磨机构造需能满足“大流量小磨球”设计原则。

以图9和图10为例,图9是派勒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PHE10000L现场案例示意图,图10是其研磨盘和转子。

新型超耐磨、耐高温、耐酸碱材质研磨盘和转子

结合图9来看,研磨室桶体直径较大,且产能较高时,可称得上较好的砂磨机。因可以降低浆料残余量以方便设备清洗。如图10所示,分离机构(即专利动态大流量分离器)间隙根据不同磨球大小可任意调整,不需卸下磨球及打开研磨机即可完成。同时,滤网面积越大则研磨机所能使用流量将越大,更能满足“大流量小磨球”原则,滤网间隙需为磨球大小1/2~1/3。

研磨桶需有大面积热夹套层设计,以利于将热量带走并控制良好研磨浆料温度。研磨桶内,所有与浆料接触部分材质需慎重选择以避免金属离子析出等污染问题产生。

图11是派勒PHE10000L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整体外观图,该砂磨机主要用于金银矿、钼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铁矿、硫酸法钛白粉、GCC高岭土等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业领域的超细研磨。

通过与长沙矿冶研究院、中金岭南、驰宏锌锗等公司的技术交流合作,即将开展对派勒PHE10000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在金银矿再磨中的应用工作。金被黄铁矿包裹,以显微金、次显微金或固熔体存在的含金矿石,是难溶浸提金的一类金矿石。

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在边磨边浸过程中,磨矿介质与矿料之间强烈的剥磨作用,破坏了物料颗粒表面的扩散界面层,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提高了浸出率。已在与福建紫金矿业殷份公司、安徽省锕陵朝山金矿、山东乳山金矿等黄金企业讨论合作。

6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大流量小磨球”为纳米级粉体研磨主要依循原则。若欲满足细快更少污染"的纳米级粉体研磨要求,需具备下列条件:

(1)先认清研磨材料的特性要求。

(2)根据材料特性要求匹配适宜的研磨机。

(3)搭配适当配套设备,如冰水机压缩空气机、预搅拌机及移动物料桶等。

(4)找到适合产品的助剂。

(5)与上下游有完善的沟通,以便调整最佳配方与研磨条件,提高纳米粉体相容性。

超大型卧式超细砂磨机已在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应用超过180多台,对金属矿山、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旺.超细粉碎设备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东.有色金属硫化矿选矿技术现状及进展探研[J].四川有色

金属,2007.

[3]JDPease.MFYoung.DCurry,NWJohnson.Improving

FinesRecoverybyGrindingFiner[J].MetPlant,2004

[4]MFYoung,JDPease,NWJohnson,PDMunro.Developments

inMillingPracticeattheLead/zincConcentratorofMountIsa

MinesLimitedfrom1990[J].AusIMMSixthMillOperators

Conference,1997.

[5]Trahar.TheInfluenceofPulpPotentialinSulphideFlotation,

PrinciplesofMineralFlotation,TheWarkSymposium[J].AusIMM,

1984.

[6]MHourn,DHalbe.TheNENATECHProcess:ResultsonFrieda

RiverCopperGoldConcentrate[J].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fRandol,1999.

[7]MGao,KRWeller,KR.ReviewofAlternativeTechnologiesFor

FineGrinding[J].AMIRAProject,1993.

[8]Juhasz,Opoczky.MechanicalActivationofMineralsbyGrinding

[J].EllisHorwoodLimited,1990.

作者简介:雷立猛(1978年~),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粉体分散、研磨技术及应用。

PuhlerWetGrindingNanoPowderofPuhlerNanoGrindingTechCommunion

LEILi-meng1,2,3

(1.PuhlerMachinery&EquipmentCo.,Ltd.,Guangzhou511495;2.ChangshaResearchInstituteofMiningandMetallurgy,Changsha410012;3.LingnanDanxiaSmelter,Shaoguan512322)

关键词河北省矿产资源;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生产前沿面理论;动态分析

行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特定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机制作用下,生产资源在产业内部合理分配程度。据科内尔德短缺与滞存同时存在的原理,行业微观组成部分――企业可通过积极进行瞬时调节和长期调节达到生产要素最佳组合,进而实现企业或行业内部生产资源有效配置。研究企业或行业的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显化企业或行业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发现企业或行业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出对策,实现行业内部的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节约生产资源,提高企业或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率。

河北省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高,万元产值耗矿量高达6.64t。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99%的一次能源,87%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都取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已成为支撑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显化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发现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优化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期促进河北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1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其均值动态分析

1.1样本行业及其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1.2投入资源的配置效率测度方法

根据以上四个效率测度函数,我们可以得出投入资源的规模效率、投入资源可处置度、投入纯技术效率和投入综合效率。投入综合效率是某特定行业相对于其他样本行业的整体效率,其值由各行业投入规模效率、投入可处置度、投入纯技术效率的乘积得出,因此综合效率的值实际受前三个分解效率的影响。规模效率是某一生产点与其规模有效点比较,规模经济性的发挥程度;投入可处置度是与要素的自由处置状态相比存在要素拥挤现象时生产效率的发挥程度;投入纯技术效率则反映了企业或行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相对于其他样本行业的水平。

1.3样本行业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参数测度及其均值动态走势

2样本行业投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

2.1宏观政策影响分析

与上述原理相同,2005年之所以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综合效率再次发生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政策层面原因可能是伴随河北省一号项目――曹妃甸工程的开工建设和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提出(将冶金工业和石化产业建设成为省支柱产业),河北省开始新一轮的矿产资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潮。项目的投资收益在短期内并未显现,所以引发了2003-2005年矿产资源行业投入效率下降。

2.2中观行业效率结构影响分析

2.2.1a类行业效率结构分析[FL)]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a类行业的典型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之所以会在2000年和2005年发生变化,从效率结构上来看,主要是由于该行业的投入规模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该行业属于国家基础设施行业,其规模经济性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由于其价格政策刚性的原因,该行业在1997-2000年虽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同时其利润的增加相对其它产业却较慢,出现了相对的不规模经济性,所以出现规模效率的下降。随后的上升则是因为相反的原因。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投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之所以会在2000年和2005年发生变化,从效率结构上,1997-2000综合效率的变化,是因为投入资源的可处置度的下降。分析其投入产出数据,该行业2000年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分别比1997年增加17.69亿元和47.51亿元,但同时其销售成本却增加了88亿元,可见该行业随着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销售成本急剧提高,形成伴随生产规模扩大的生产成本的拥挤现象。2003-2005年综合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投入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该行业尽管在此期间,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入继续迅速增加,但其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进,销售成本的迅速增加和利润总额的迅速下降,与其他行业相比,该行业通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的潜力还很大。其他五个行业出现效率波动的制约因素也主要是在于以上三个分解效率的变动,其变化原因分析类似。

2.2.2b类行业效率结构分析[FL)]

3提高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

3.1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度,提高开采冶炼技术,加强区际间联系,进而使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实现规模经济

将表2和表3的效率分解数值综合来看,行业的规模效率是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综合效率的第一制约要素。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度可以从广度上进一步挖掘河北省矿产资源潜力,加大资源可得性。而针对河北省乃至我国贫矿多、富矿少的严峻现实,提高开采冶炼技术可以使原来不能开发的矿山变为有用资源,从而在深度上挖掘河北省矿产资源潜力。此外,还可以加强区际间联系,充分利用好周边省份的矿产资源。如山西、内蒙的煤、铝、稀士、石膏等;辽宁、山东的金刚石等;甚至可从国外引进铜、钾盐等急缺矿产品,以增加河北省矿产资源可得性,实现矿产资源行业的规模经济。

3.2注重资本结构的合理化及要素搭配,进而提高投入资源的可处置度

综合表2和表3中的效率分解数据可发现,在综合效率的分解三要素中,可处置度对综合效率的影响紧跟规模效率的影响排在第二位,说明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近年来在资本投入迅速增加的同时,没有处理好资本的结构和资本的高效使用等问题,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拥挤现象,进而影响了综合效率的波动趋势。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生产资源的拥挤现象,提高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经济效率的重要步骤。

3.3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刺激高新技术的应用

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在保持资本投入不变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提高行业的纯技术效率,提升行业综合效率。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在2005年的纯技术效率严重制约了行业的综合效率,说明该三个行业在生产技术上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3.4[JP3]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要有计划性,不能搞“突击工程”[JP]

在b类企业的分析中,该类型行业正是因为2005年突然注入了大量资本,从而引发了规模不经济,低处置度等问题,使原本平稳的行业经济效率发生了大的跌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就充分说明,企业投资要保证连续性和计划性,这样企业才能实现不同投入资源的比例合理控制和确保生产技术的可行性,进而确保行业经济效率,最终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缓解国内资源形式的严峻局面和实现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孙魏.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生产前沿面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SunWei.EfficiencyofProductionResourceAllocation:ProductionFrontierTheoryandApplication[M].Beijing:SocialScienceLiteraturePress,2000:6.]

[2]徐琼.区域技术效率论[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7.[XuQiong.RegionalTechnicalEfficiency[M].Beijing: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2005:7.]

[3]韩松等.几种技术效率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4).[HanSong.TheComparativeStudyofSeveralTechnicalEfficiencyCalculationMethods[J].ChinaSoftScience,2004,(4).]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泡沫度内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股市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性已经为广大的经济学家所认同,特别是1997年由股市泡沫所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如今仍然让人们心有余悸。而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也出现过一轮不小的泡沫。国内多位学者针对我国股市二十多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各种模型和方法证明了我国股市存在着泡沫,具体泡沫有多大,虽不尽相同却也有揭示了同一个趋势――近两年我国股市的泡沫有降低的趋势。

2007年5月30日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前,沪深股市大盘指数一路上扬;而本年度的股市则伴随着政府对于房地产的各项政策而急剧回落,但是最近的股指表现却出乎大家的意料。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到当前时期,市场上积攒的大量资本,在投资渠道较少的状态下,大部分的资金流到了股市上?具体对我国股市有什么影响?会加剧我国股票的泡沫吗?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并定义了股市泡沫及股市泡沫度的含义,提出了股市泡沫度的计量方法。第三部分描述了样本处理和模型的详细推导过程。第四部分对房市宏观调控前后的股市泡沫度进行了显著性假设检验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总结。若泡沫进一步加大,那么,资金流向了股市。反之,则流向了实业领域。并尽力提出有益于监管的措施。

二、文献综述及泡沫度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对股市泡沫的定义及计量仍然没有明确的、一致性的认识。本文将股市泡沫定义为股票在流通过程中其总市值超过或低于内在价值的部分,将泡沫除以股价定义为泡沫度(设R为泡沫度)。

在国内,潘国陵(2000)采用方差界等方法检验了股市泡沫的存在性。不难看出,其研究的共同特点都是给予纯价格序列的统计检验,对经济系统的基本面考虑太少,由此也暴露了其中很明显的缺陷,检验结果对股市泡沫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对股价未来走势也没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导致了该方法和研究的结果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而且,这些研究只是提供了判断泡沫有无的方法,并没有将其量化,操作性不强。鉴于此,一些学者开始对股市泡沫大小度量进行研究。潘国陵(2000)用过去每股税后利润作为未来红利的基础,计算我国股票市场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与实际价格比较,测算股市泡沫。[2]吴世农(2002)在假设我国股市不派息的情况下,运用CAPM计算股票市场的内在价值,然后测算股市泡沫大小。[3]刘燥松(2005)运用剩余价值的有限期限F-O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的内在价值,然后与实际价格作比较,测算出股市泡沫的大小。毛有碧(2007),改进了F-O模型,使之更有实际价值,改进后的模型不受公司是否发放股利条件的限制,同时,借助蒙特卡罗模拟法,通过模拟分布到处股票价格对数的真实分布,从而得到不同大小泡沫破灭的概率,进而区分股市泡沫性质。

三、模型的设定与计算

股市泡沫的存在一定就是一件坏事吗?适度的泡沫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泡沫就存在破裂的危机,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冯祈善(2005)用长期债券年利息率的倒数作为市盈率上涨的上限,实业领域的平均收益率的倒数作为市盈率的底限,低于或高于临界值都表明股市的不正常。

所谓剩余收益是指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将总收益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后所留下的收益。设是第t期企业的每股剩余收益;是第t期的无风险利率,假设它是常量;是第(t-1)期企业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时刻(t-1)到时刻t期间内企业的会计每股收益,为每股红利分配,则有剩余收益关系式。所以,剩余收益实质就企业综合收益减去资金成本,是企业创造的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这里可以将剩余收益简化为每股收益减去每股红利分配。

所以,企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看成现在时刻的每股净资产加上未来各期的剩余收益。即:

本文以历史平均每股剩余作为其未来各期的每股净剩余。预测期为5年。本文选取有色金属板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每股收益减去每股股利之后的每股剩余,并以其市值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每股净剩余来代表该板块的每股净剩余。

另外,假设股票的内在价值在一个季度内保持不变,为了比较房地产调控对股市泡的影响,故选取2009年11月到2010年4月的数据与2010年5月至今的日数据进行比较。这里假设股票的内在价值在每一季度内不变。从而可以评价股市泡沫度是否增大。

从数据的特征看,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假设服从正态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泡沫的存在是允许的,但是,超过一定程度的泡沫将会存在泡沫破裂危险,以至于给经济造成冲击。本文假设泡沫度低于平均值即认为其实安全的,设泡沫度为x,,则,设a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即,假设在95%的置信度下泡沫不会破裂时,所能允许的超过均值的相对最大泡沫度为VAR,则,其中为95%置信度下的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四、实证检验

回归结果如下:

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C6770.2831321.9845.1213040.0000

X-55.0399413.09723-4.202410.0001

F-statistic17.66025Prob(F-statistic)0.000084

五、结论

[1]陆红:国外股市泡沫理论综述[J].商业时代,2006年29期

关键词:实际承运人识别责任性质责任范围责任分担

海上货物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使运输合同下的各方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实践中,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和实际从事运输合同下全部或部分货物运输的人不相同的情形时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当货物发生灭损后,就可能使相对处于劣势的货方利益得不到保障。提单持有人往往不能找到真正的承运人或找到时却早已超过了一年的索赔时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从《汉堡规则》开始到我国的《海商法》都制定了关于承运人身份识别的实际承运人制度,方便货方尽快确定能主张自己权益的对象。

一、实际承运人的识别

根据我国《海商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实际承运人应该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他必须是接受承运人委托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委托”和《合同法》中的“委托”不同。因为根据《合同法》对委托的定义,委托应解释为与承运人签订了委托合同。然而在实践中,双方的委托关系通常是通过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或者租约体现出来的,并且实际承运人还可能以承运人的独立身份出现,所以并不严格符合《合同法》中对“委托”的定义。第二,他必须是实际从事货物运输或部分运输的人。也就是说,实际承运人必须是实际履行货物运输的人,没有实际履行货物运输的中间人(例如转租人)并非为实际承运人。根据以上两个必备条件,可以得出:

1.在班轮运输下

如果运营的班轮为班轮公司所有,那么将不存在识别实际承运人的问题;如果运营的班轮是班轮公司通过定期租船租得的,那么班轮公司为承运人,出租人为实际承运人。

2.航次租船下

(1)承租人为货主时:出租人因签发自己的提单而成为承运人,虽然双方权利义务依据的是租船合同,但对于第三方收货人而言,出租人为货物的承运人,此时并无实际承运人的存在;(2)承租人非货主时,提单由谁签发变得至关重要:当提单以承租人的名义签发时,承租人为承运人,出租人为实际承运人;当出租人签发提单时,出租人为承运人,实际承运人不存在;(3)船舶经转租或多次转租时:如果提单由最初的出租人签发,该出租人为承运人,实际承运人不存在;如果提单以最终承租人的名义签发,该承租人为承运人,最初的出租人为实际承运人;如果提单是以最终承租人上家的名义签发的,该最终承租人的上家为承运人,最初出租人为实际承运人。

3.定期租船下

4.光船租船下

光船租船下的实际承运人识别比较简单。如果提单是以光船承租人名义签发,则光船承租人是承运人,也是实际承运人。光船租船是财产租赁性质的合同,不同于运输合同和租用合同,所以光船承租人又称准船东,具有与船舶所有人几近相同的地位。

上述案例中,法院最终认定万通公司为实际承运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万通公司所处的地位相当于一个光船租船的承租人。虽然并没有关于“万盛”轮被万通公司光船租赁的合同,但是船舶事实上是由该公司管理并由其来配备船员的,甚至连提单也是由该公司签发。综合各事实情况最终使法院推翻先前的判决。

关键词金属工件;热处理;退火

所谓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固态的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相应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以相应的方式进行冷却,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生产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热处理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性能潜力,改善了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是保证零件质量、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工艺。

我们将金属的热处理工艺分为表面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两大类,然后根据热处理不同的加热的温度、介质和冷却方式,将表面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类。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同一种金属进行热处理,就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组织及性能。铁碳合金的常规热处理可分为正火、退火、回火和淬火四种基本工艺。

钢的退火工艺种类很多,根据钢的成分不同、原始状态不同及使用目的不同,我们将退火分为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完全退火、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等。

退火有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即退火温度(也称最高的加热温度),例如碳素钢是以铁碳合金相图为基础来选择相应的退火温度。

1扩散退火(又称均匀化退火)

加热温度:一般在钢的熔点以下100℃~200℃;

冷却方法:随炉冷却至500℃~350℃后出炉空冷。

2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Ac3以上30℃~50℃;

冷却方法:保温完成后,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500℃左右后出炉空冷。

完全退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加工后零件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等。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的铸件、锻件、焊接件等。

3等温退火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c3以上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Ac1以上10℃~20℃

冷却方法:随炉(开炉门)较快的冷却到珠光体温度区间的某一温度,(关炉门)保持等温(2h~3h)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型组织,然后出炉空冷。

4球化退火

加热温度:Ac1以上20℃~30℃,如图示;

冷却方法:以不大于50℃/h的速度随炉冷却。

球化退火的目的是降低工件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其塑性、韧性,为淬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球化退火主要应用于共析、过共析钢及合金钢的锻件、轧件等。

5去应力退火

加热温度:Ac1以下100℃~200℃(一般取500℃~650℃);

冷却方法:随炉冷却至200℃后出炉空冷。

去应力退火是为了去除工件由于塑性形变加工、焊接等造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零件中存在内应力十分有害,会使零件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的精度。因此,形变加工、机械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后的工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来消除去应力。

6再结晶退火

金属经过冷变形加工后,其晶粒被冷加工所挤碎、压扁或拉长,我们通过加热使其达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再经保温后按某一方式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再结晶退火。

加热温度:再结晶温度以上100℃~200℃;

冷却方法:随炉冷却至某一温度,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再结晶退火目的是通过加热使变形的晶粒原子活化然后重新结晶成均匀的晶粒,从而消除组织残余应力,降低工件硬度和强度,提高其塑性,以便于进一步冷加工。

7不完全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Ac1与Accm或Ac1与Ac3之间某一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不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Ac1与Accm或Ac1与Ac3之间某一温度;

冷却方法:随炉冷却至某一温度后出炉空冷。

不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比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低,是将工件加热到半奥氏体化进行退火,可以应用于过共析钢和亚共析钢,目的是消除工件中残余的内应力,降低珠光体组织的硬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

由上述几种常见退火方式可知,退火的目的在于:1)细化晶体的晶粒,均匀工件内部组织,减小成分偏析,为以后的热处理工艺做好组织上的准备;2)消除工件内部残余的内应力,以防工件内应力过大而开裂或变形;3)降低工件的硬度,提高其塑性,以便于以后的冷变形加工和切削加工。

[1]《有色金属及其热处理》编辑组[M].有色金属及其热处理.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THE END
1.了解金属有机配合物中金属键的定义Acros试剂中国官网Acros官网了解金属有机配合物中金属键的定义 金畔生物有合成磷脂、拓扑绝缘体,石墨炔(graphyne)多肽、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胆固醇修饰产品,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超分子、静电纺丝纤维膜、光引发剂、光刻胶、近红外荧光染料、MAX相陶瓷,活性荧光染料、发光材料、光电材料、石墨烯、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http://www.dnabct.com/archives/57679.html
2.金属的定义是什么全国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按照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与非https://www.1633.com/ask/92693.html
3.金属的定义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地球上https://iask.sina.com.cn/jx/sh/6hbxeAd8ohR.html
4.金属的定义是什么?–960化工网问答这些金属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具有光泽而不透明的固体(除汞外),与上述的金属定义相符合,它们与非金属https://m.chem960.com/ask/q-d6827051392e4ba6a57c2e493c8735e2
5.贵金属的定义是什么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大多数拥有美丽的色泽,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相当大,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引起化学反应。 贵金属首饰要主包括各种发饰、首饰、耳饰、颈饰、手饰、足饰、服饰等。贵金属投资分为实物投资和电子盘交易投资。 其中实物投资是指投资人在对贵https://www.acc5.com/wenda/question_79331.html
6.金属现货专栏金属品种价格行情资讯金投现货金投网现货频道提供金属现货,金属现货投资,金属现货交易,金属制品,废旧金属相关金属现货交易信息资讯。金投现货网向广大现货投资者介绍农副产品、能源化工、金属钢材、现货衍生品等现货相关交易信息。https://xianhuo.cngold.org/metal/
7.精密金属的定义精密金属指的是具备极高精准度,且符合严谨规格的金属件。不少应用于高科技产品的金属件 — 无论是外观件还是内部零件 — 都需要达到微米级的准确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科技生活产品必须同时满足功能和美观两大标准,对精密金属的需求亦因此日益上升。 prev https://www.luenfunggroup.com/cn/what-cn
8.金属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应用金属材料的定义 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http://www.lifeng88.com/articleinfo/detail_5_10_7842.html
9.金属腐蚀的定义是什么?受理单位账户销户业务时,系统检查该账户有未回签账单,则联动打开20159单位销户前账单核对声明交易,柜员应扫描客户盖预留印鉴或公章确认的纸质单位销户前账单核对声明,提交后将账户所有未回签的账单置为( )状态。https://www.shuashuati.com/ti/ed40df28bbee4bb6945b9360fe9921f1.html
10.化学有色金属是如何定义的?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定义: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3d0a489e9c675316610de52b2dadbe7.html
11.金属烟热的定义金属烟热的定义:金属烟热是急性职业病,是吸入金屑加热过程释放出的大量新生成的金屑氧化物粒子引起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表现为流感佯发热,有发冷、发热以及呼吸系统症状。以典型性骤起体温升高和血液白细胞数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https://www.med66.com/neikexue/hm1609197089.shtml
12.贱金属贱金属指“铁、钢、铜、镍、铝、铅、锌、锡、钨、牧等易氧化,易腐蚀的金属,或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金属。 中文名 贱金属 汉语拼音 jiàn jīn shǔ] 外文名 Base Metal 税则 铁、钢、铜、镍、铝、铅 目 录 1基本内容 2编辑本段化学定义 3编辑本段通俗定义 https://baike.sogou.com/v56794834.htm
13.金属粉末的定义分类及用途金属粉末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金属粉末可分为物理法粉末和化学法粉末。物理法粉末是通过物理机械手段将金属制备成粉末,如电解法、机械粉碎法等。化学法粉末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化合物制备成粉末,再进行还原、热分解等操作制备成金属粉末http://www.lxtester.cn/newsdetail/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