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银纪念币所含的贵金属的价值,贵金属种类的不同,成分、克重等都会影响其原值的大小。
面额
是指金银币面上标示的货币价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面额是金银纪念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象征性符号,它并不等同于贵金属自身的价值。
发售价格
是指金银纪念币发售时的价格。金银纪念币的发售价格是根据金银原料的成本价格、加工费、经营管理费用、项目题材、发行量、工艺技术、市场状况、历史价格情况及国际价格标准而制定的。
也就是说,金银纪念币的面额与其自身贵金属属性价值是不等同的。
纪念币面额的演变历史
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诞生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自诞生起就标注面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是中国现代第一套纪念金币,该套纪念币包括1/2盎司金币4枚,其背面均标有400元的面额。自中国第一套现代纪念金币诞生后,除1982年首次发行的熊猫金币没有标注面额外,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上均标有面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
1979年至2001年,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面额标注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成熟的过程。
面额标注标准与原则
1.综合考虑金银纪念币面额的象征性、国际金价、汇率和法偿义务等因素确定面额。
2.同种规格(指纪念币的重量,下同)下,按贵金属的稀缺性,即金、银、铜的顺序面额递减;同年份、同材质的贵金属纪念币按规格面额递减。
1982熊猫金币
3.熊猫币参照国际上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即以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1盎司金币标注面额50美元为基础值,再按当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比值(约为1∶2)算出1盎司金币面额为100元人民币,其他规格的金币面额按照量比例增减。银币则以5美元作为1盎司面额的基础值。如熊猫币1盎司金币面额为100元,1盎司银币面额为10元。以此为标准,其他规格依次类推,如1/4盎司熊猫金币标注面额25元,1/10盎司金币标注面额10元。
面额标注中的特例
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面额的标注是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完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小插曲”和特殊片段。从规格和面额对应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系列、同一规格的纪念币在不同年份标注不同面额。
如1981年发行的8克鸡年金币标注250元,15克银币标注30元;而1982年发行的8克狗年金币标注200元,15克银币标注20元;1983年发行的8克猪年金币标注150元,15克银币标注10元。
2.同一年份、同一题材、同一规格的纪念币标注不同的面额。
如1980年发行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古代摔跤银币和古代射艺银币,两者均为20克银币,但前者标注面额为20元,后者标注却为15元。
3.不同题材、不同规格的纪念币标注相同的面额。
如1985年发行的联合国妇女10年纪念银币规格为1/2盎司,面额标注10元,同年发行的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银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银币规格为1盎司,而面额也标注10元。
4.在较大规格纪念币上所标注的面额比小规格纪念币的面额小。
这种情况例子较多,如1984年生肖鼠年银币15克面额标注为10元,同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1组)4枚银币规格为22克,面额标注为5元。
面额标识法理依据
自2001年起,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面额实施新的面额标准。
《人民币管理条例》的颁布促进了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进一步规范。从2001年起,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开始实行新的面额标准。1盎司金币面额基准为500元人民币,1盎司银币面额为10元,其他规格按照比例增减,具体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