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法》实施之疑难问题解答

一问:《关税法》实施后,对于原《关税条例》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首先,最直观地来说,《关税法》就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上升来的法律,相应地,《关税条例》保留下来的内容都变成了法律规定,如关于关税税率的适用、关于商品归类规则的适用、税则目录条文等,都成为了法律,这样就为海关依法征管提供了依据,也为进出口企业的依法向海关申报纳税、申报税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关税法》中的反规避关税措施的规定,凡进口货物涉及规避我国双反措施、保障措施、对待措施及报复性措施等的,纳税人未提供证明材料,或者提供了证明材料但经海关审核仍无法排除该货物原产于被采取规定措施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对该货物适用《关税法》第十九条所列两项税率中较高者;最后是关于税款确认,《关税法》规定,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三年内,海关有权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应纳税额进行确认。

二问:为了《关税法》的配套实施,海关总署发布了哪些规定?

答:近期以来,为实施《关税法》,海关总署发布的部门规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海关征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确定进出口货物计税价格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确定内销保税货物计税价格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有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0号(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所涉及法律文书格式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3号(关于明确税收征管有关问题的公告)。

三问:《关税法》确定了纳税人的概念而不是关税条例中纳税义务人的概念,请问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答:我觉得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关税法》的这一修改是与国内税法中的纳税人概念相一致,避免税法概念不一的问题,当然也避免了作为纳税人只有纳税义务而没有纳税权利的问题。除此以外,计税价格、申报纳税、申报税额等都采用了国内税法的概念。

四问:我想问,如何理解《关税法》中的“完成申报之日”,因为这涉及税款缴纳期限问题。

答:《关税法》没有使用“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而是用了“完成申报之日”,其意义在于更加明确《海关法》《关税法》申报纳税的意义。

关于完成申报,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3号,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于进口货物和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单一窗口报关单申报界面增加“申报税额”功能(已随附操作手册)。纳税人填写报关单申报项后,点击“申报”按钮,系统自动弹出“申报税额”页面。如该报关单不涉税,可直接点击“0税额申报”完成纳税申报;如该报关单涉税,可先点击“计税”,系统自动调用海关计税服务辅助计算税款并返填后,点击“确认申报”完成纳税申报。计税服务计算的税款仅供参考,纳税人如不认可计税服务的计税结果,可以自行修改税额后点击“确认申报”完成纳税申报。

五问:《关税法》所规定的三年税额确认,具体是什么内容?如果是2024年12月1日前缴纳税款或者放行的货物,海关是否适用《关税法》的三年税额确认?

六问:海关税额确认书在什么情况下出具、签发,企业对此有异议的,怎么办,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吗?

答:《关税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海关确认的应纳税额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申报的税额不一致的,海关应当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出具税额确认书。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额确认书载明的应纳税额,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税款或者办理退税手续。”据此,海关确认税额时,所确认的税额与申报的税额不一致时,都会出具税额确认书。企业对海关确认税额有异议的,可以根据《关税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应当依法先向上一级海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七问:如果海关通过确认应纳税额后,需要企业补税的,如何通知企业进行确认并补税?

答: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3号,自纳税人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三年内,海关依法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进行确认。海关确认的应纳税额与纳税人申报的税额不一致的,将通过单一窗口发送税额确认书,纳税人可以在“单一窗口——税款支付——货物贸易税费支付——通知与待办”栏目查看。纳税人应当按照税额确认书载明的应纳税额,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税款或者办理退税手续。

八问:缴纳税款之日或者货物放行之日有什么不同,在立法上有何考量,为什么要这么规定?

答:这么规定的目的在于确定基准日,便于确定补缴税款或者办理退税的税额。货物放行之日好理解,是指进出口货物由海关依法办结手续后的放行日期,一般指向通关状态进出口货物,而缴纳税款之日一般指后续监管状态之进出口货物,如保税货物、减免税货物、暂时进境货物、留购的租赁进口货物等。

九问:关于税款缴纳和滞纳金,《关税法》与《关税条例》有何不同?

答:根据《关税条例》第三十七条,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纳税义务人未按期缴纳税款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而《关税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自完成申报之日起十五日内缴纳税款;符合海关规定条件并提供担保的,可以于次月第五个工作日结束前汇总缴纳税款。因不可抗力或者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不能按期缴纳的,经向海关申请并提供担保,可以延期缴纳,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在前款规定的纳税期限内缴纳税款的,自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十问:在补征与追征上的期限与适用条件上,《关税法》与《关税条例》有何不同,企业如何应对掌握?

答:《关税法》已取消了补征与追征的区别,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海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应纳税额进行确认,其适用期限是“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三年内”,纳税人收到税额确认书后,就应当按照海关要求补缴税款,这里不以纳税人“违反规定”为前提。而《关税条例》规定了补征税1年、追征税3年,且只有在“违反规定”的前提下才适用追征3年的规定。

十一问:你好,我司有一票化工产品进口涉及反倾销税,因提供不了原产地证,海关说是国别不详,因为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关税法》,所以对我司适用了反倾销税的最高税率加上普通税率,请问这一做法是否合法吗?

十二问:你好,我学习到关税法中有关税税额确认的规定,请问这个确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项目?

答:《关税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三年内,海关有权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应纳税额进行确认。”《海关征税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海关可以依申请或者依职权,对进出口货物的计税价格、商品归类和原产地依法进行确定。”因此,海关对于税额确认的内容包括计税价格、商品归类和原产地,以及组成计税价格、商品归类和原产地的各个构成要素。

十三问:关于税款征收、滞纳金的征收与强制,《关税法》实施后还有哪些变化?

十四问:我公司因为包税走私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现在海关缉私行政处罚追缴等值价款1500多万,但是公司无力缴纳,请问这是否属于《关税法》限制出境的范围?

答:《关税法》所规定的限制出境措施只限于“纳税人未缴清税款、滞纳金且未向海关提供担保”的情形,如果是未履行海关行政处罚决定的款项,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出境措施。

十五问:你好,《关税法》实施后,企业如果要获得缴税凭证的话,如何操作?

答:《海关征税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选择电子支付方式或者银行柜台支付方式缴纳税款。”第二十二条规定:“银行收讫税款日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清税款之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在缴清税款、滞纳金后自行打印缴纳凭证。”同时,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3号,自2024年12月1日起,纳税人使用银行端查询缴税和银行柜台支付方式缴纳税款的,均可自行下载并打印《海关专用缴款书》。

十六问:请问《关税法》对于纳税争议解决途径有新的规定吗?企业对于海关补税有异议,能否选择向法院起诉?

答:纳税争议提起的解决途径没有改变,都是先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关税法》第六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担保人对海关确定纳税人、商品归类、货物原产地、纳税地点、计征方式、计税价格、适用税率或者汇率,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税款,确认应纳税额、补缴税款、退还税款以及加收滞纳金等征税事项有异议的,应当依法先向上一级海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THE END
1.黄金免税最新政策,影响与展望及未来趋势分析3、金融市场稳定: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其免税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黄金市场,提高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4、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免税政策可能引发行业内竞争格局的变化,企业可能需要通过优化服务、降低手续费等方式以吸引客户,这将对整个行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https://www.qyedutechnology.com/post/42813.html
2.优行·资讯出境游行李通关攻略贵金属纪念品 参照金、银及其制品出入境规定管理。 02、买买买会被税吗? 根据海关规定,旅客行李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自用”是指旅客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 https://www.ubtrip.com/aboutus/news-detail?id=255
3.哪种金属元素属于贵金属矿产?对结束吸附的吸附器进行置换、均压降后开始逆放,逆放步骤排出的逆放气压力高的部分先进入经逆放气缓冲罐1(V-1103),缓冲减压后送入半产品气混合罐(V-1104),当压力降至~( )后,逆放气直接进入半产品气混合罐(V-1104)。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83453a5c4c48cba576549806f9be1f.html
4.日本拟将外国游客消费免税系统中排除贵金属有报道称,日本财政部将从对外国游客的消费税免除系统中剔除黄金、铂金和其它未经加工的贵金属。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日本后买入这些免税的贵金属,然后再出售获利。日本财政部的这一行动正是针对这样的行为。 目前由于免税系统,外国游客在日本如果买入100万日元的贵金属,那么将免去8万日元的消费税,而这8万日元的消费https://tax.rednet.cn/m/c/2015/12/04/3856037.htm
5.企业所得税计算题1其中:免税收入=10+ H; q( |8 W' h4 x7 P! C 一般项目环保项目 3、2008年各项扣除2 x G' _( d, J" c7 { (1)成本:一般项目4500环保项目500合计5000--打造国内最具品味的财税论坛`' t/ g) k1 m! F+ r (2)销售税金及附加: 一般项目200环保项目50合计250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4563_86849166.html
6.黄金免税最新政策解读与分析带货本次黄金免税政策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首先是黄金交易环节的税收优惠,其次是黄金投资相关税种的减免,最后是黄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与政策引导,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降低黄金投资成本,增强市场活力,推动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要点详解 (一)黄金交易环节的税收优惠 http://www.jdzhang.com/post/37958.html
7.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管理二司关于检发金融非货物期货,是指商品期货、贵金属期货以外的期货,如外汇期货等。 摘自“注释” ②条例第五条第五)项所称外汇、有价证券、期贷买卖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的外汇、有价证券、期货买卖业务。 条例第五条第(五)项所称期贷,是指非货物期货。 http://www.110.com/fagui/law_263606.html
8.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发行量受贵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需要 1.4.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属于银行和政府的负债,又称为债务货币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9.利用日本免税制度逃税现象横行,苹果被追缴130亿日元消费税造成这一局面的背景是日本的独特制度。日本当前的免税制度始于1952年对贵金属等征收物品税的年代。1989年引入的消费税又继续沿袭。 日本政府在2012年以后提出入境消费的政策,把免税对象扩大到药品和化妆品等。日本的制度是在购买时免税,这样方便了游客,但容易遭到滥用。一位国税官员表示,“日本的免税机制是基于性善论https://36kr.com/p/20617442514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