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纪念币『真伪鉴别』通用基础方法
针对这些情况,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些适用于大众鉴别贵金属纪念币真伪的技巧及基础知识。
贵金属纪念币的基本特征
我国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中国人民银行限量发行的人民币。自1979年我国发行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以来已有40余年。贵金属纪念币的基本特征如下:
币面特定内容元素
币面刊有国号、年号和面额。其中,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纪年,面额一般以阿拉伯数字加“元”的形式表明国家法定货币属性。除早期发行的部分贵金属纪念币外,自2000年开始,我国发行的所有贵金属纪念币币面均同时刊有国号、年号、面额。
正背币面明确区分
贵金属纪念币含有国名的一面为正面,一般含有面额的一面为背面。因贵金属纪念币展示时,常常将含有面额的特定主题面朝上,部分集藏者常常把正背面搞错。
特别提示!
购买近20年来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要注意:应首先查看产品是否刊有国号、年号、面额,若产品缺少其中一项,可直接认定为假币。制造贵金属纪念币假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部分制假者为了逃避伪造货币罪,也为了混淆集藏者的认知,故意在产品表面不同时标注国号、年号、面额,例如只标注“500”,但不标注“元”,或臆造主题图案,使产品图文不完全对应真币图文。
2019年实施的最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对假币进行了定义:“假币是指不由国家(地区)货币当局发行,仿照货币外观或者物理化学特性,足以使公众误辨并可能行使货币职能的媒介。”按照上述定义,不含“元”或臆造主题图案等类似贵金属纪念币,足以使公众误辨的产品,即使其无对应的真币,也可判定为假币。
贵金属纪念币的图文识别
在每个项目的贵金属纪念币正式发行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公布发行公告,内容包括纪念币的正背面图文、重量、形状、成色等信息。
重点来了!
如果您有一枚“裸币”,如何快速鉴别真伪?
因每年发行的纪念币项目数量、种类较多,当您只有“裸币”时,仅根据产品的图案可能无法准确确认其属于哪个项目的贵金属纪念币,查询项目发行公告又存在困难。此时较为便捷的查询方法是:
2.点击网页上部“图样库”
3.根据产品年号按年份查询贵金属纪念币信息
我国自1982年发行第一套熊猫贵金属纪念币以来,所有熊猫贵金属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均为天坛祈年殿,若该项目产品的正面图案为国徽,则此产品可直接鉴别为假币。
贵金属纪念币的规格、材质识别
对产品规格、材质的识别,也是大众鉴别贵金属纪念币真伪的重要抓手。
中国金币网查询
除熊猫贵金属纪念币外,近年来,我国发行的其他项目贵金属纪念币一般不再在币面标注重量、成色,集藏者可按照图文识别的方法,通过中国金币网查询各项目贵金属纪念币的重量、成色、规格等信息。
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近年来,我国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材质均为成色99.9%的金、银、铂,除少量假币使用成色99.9%的真金、真银材质外,大部分假币材质为铜合金(表面镀金/镀银)。贵金属纪念币无损成色检验一般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该设备可非破坏性地定性/定量分析金属材质。集藏者确认成色时,需注意只有配备贵金属分析程序的XRF才能定量检测金银成色。使用其他分析程序检测贵金属只能定性材质,其显示的检测结果与真实成色有出入。建议集藏者委托有资质(使用GB/T18043标准进行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成色。
自行检测重量、尺寸数据
贵金属纪念币的工艺识别
国内贵金属纪念币造币工艺主要包括喷砂/喷珠、镜面、隐形图文、缩微图文、彩色移印/喷绘等。目前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一般同时含有喷砂、镜面两种工艺。喷砂/喷珠工艺是用数量不同的砂粒(或珠粒,也有用激光的)将模具选定的图文或平面喷射成磨砂面,使压印出的纪念币表面形成砂感和明暗不同的亚光效果。镜面工艺是通过对模具图文面和坯饼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压印出的纪念币表面形成光亮效果。
近年来发现的部分假币中出现了正面浮雕图案接近真币的情况,但仔细辨别的话,其工艺效果与真币还是有较大区别的。真币币面喷砂呈现出非常均匀、细腻且层次丰富的效果,部分激光喷砂放大后可观察到网格状,而假币喷砂效果粗糙。此外,真币镜面平整反光如镜,而假币镜面常出现凹坑凸点。
维权反假擦亮眼睛
贵金属纪念币本身价值高,造假者不惜铤而走险,造假水平也从粗制滥造向高仿发展。贵金属纪念币真伪鉴别需要从多方因素综合入手,今天仅着重介绍适用于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真伪鉴别的通用基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