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编都告诉大家,购买翡翠等贵重珠宝的时候,一定要做鉴定,看证书,毕竟再有经验的行家里手,也比不上科学检测来得专业可靠,但是不是说只要有证书,就一定可靠呢?
答案是,不一定。
央视就曾报道,有位女士看中了一只翡翠手镯,有种有色,看起来挺漂亮,还有一份声称是国家首饰质监检查中心的鉴定证书,于是就放心地买了。
▲伪造的鉴定证书
但殊不知,这份鉴定报告却是商家伪造的。
可见,有证书很重要,但证书的真假更重要。为了避免被坑,大家不仅要看到证书,更要学会看懂证书。
1、国内都有哪些珠宝鉴定机构?
目前,国内珠宝鉴定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学院级、以及协会(或市场)级等五大类别。
01、国家级
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依法建立的国家级珠宝玉石质检机构。
02、省级
是所在各省地质局/国土资源部下属,或是经各个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省级珠宝鉴定权威机构。
03、地区级
是经过所在省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质量审查认可的,由所在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设立的法定检验机构。
04、学院级
一般是拥有地质系宝石鉴定实验室的高等院校,在其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珠宝首饰检测鉴定机构。
05、协会级
是以协会或个人作为独立法人的珠宝首饰检测鉴定机构,且经过资质认证的实验室。
2、证书上看什么,可以防止被骗?
01、有效且必备的资质认证标识
一份权威的鉴定证书上,一定会有以下这些资质认证标识,常见的有四种:
·CMA: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是国家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其标识下一定要有一串数字编号(如果出现英文字母,可以认定是伪造的)。
·CAL: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
·CNAS:是国家级实验室认可标志。
·ILAS:是国际互认标志,通常会与CNAS一同出现。
这些标识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在证书上,但CMA认证是必须要有的,这是证明检测机构合法的门槛。而如果同时出现其他几个标识,说明可靠度更高。
02、证书上的颜色、鉴定结果
首先颜色上,真的证书上绝对不会出现“天然色”,而是会明确标注出具体颜色。
▲假证书
其次在“鉴定结果”一览也不会标明“天然”二字,如果是非天然的,一定会明确标出“处理”或“合成”字样。
03、证书上的实物拍摄图及“重量”
还有一种“套证”现象,就是先将真的珠宝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拿到一份真的鉴定证书,然后再用假货顶替。因此在拿到实物后,不妨将它与证书上的照片进行比对。
除了外观以外,还可以从重量入手。在购买前,对珠宝进行现场称重,通过小数点后两位来核实珠宝的重量。
对于翡翠宝石类,如果允差大于0.03克,就要提高警惕了。对于金银等贵金属首饰,500克以下的,允差不能大于0.01克。
04、证书上的“签名”一览
正规证书上会有鉴定/检测人和审核人的姓名,两者一个都不能少,而且绝大多数鉴定机构都是手写签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签名以外,国家强制要求,其他鉴定项目必须由机器打印,因此如果遇到手工填写的证书,就算不是假的也至少是没有价值的。
05、看证书上的“检测依据”
证书上的“检验依据”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是国家标准号,大部分人看不懂往往会忽略掉,而一些不法商家会在这上面做手脚,比如多加或删减字母。
大家只需要记住以下这几个字母+数字的标准组合,拿到证书时可以一一对照检查:GB/T16552、GB/T16553、GB/T18043、GB11877。
06、看证书上的钢印
有一种很常见的伪造手段,是将正规检测机构的证书扫描后,将照片替换。但是,证书上的钢印比较难伪造,所以很多假证书上盖的是红色印章而不是钢印。
而正规证书上一定是钢印,且印记会比较深,一目了然。
07、看证书背面
此外,现在一些机构出具的证书上会附上二维码,方便大家通过手机验真伪。但造假的手段也在升级,会对证书上的网址和二维码同时造假。
▲伪造网址
▲真实网址
因此建议大家自行通过网络搜索,找到鉴定机构的官方网站,然后输入鉴定证书编号查询真假,而不是直接输入证书上的网址或扫描二维码。
最后,如果还是对证书不放心,还可以亲自将珠宝送去专业鉴定中心进行复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