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观察外汇管理视角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注重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优先对高风险的机构、业务和工作事项开展重点审计,并提出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的方法措施。使用历史经验数据建立风险模型,以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为主体、风险评估为导向,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单独、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合理调配审计资源。

(二)风险确认标准

三是历史数据风险评估原则。充分利用近年来外汇局内部控制检查通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检查通报等内容,对外汇局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和对比,对各层次的业务指标进行评估运算,识别高危风险点。

(三)对基层外汇管理风险防控的现实意义

风险等级评估和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近年来外汇局内外部各类审计发现问题来构建基础数据,根据业务的发生频次和实际通报的问题汇总,对所有业务进行风险识别、赋值、评估,确定每项业务的固有风险和实际风险。对每项业务而言,其固有风险是不变的,汇总值是一个定量。实际风险将根据风险识别评级标准,按年度、地区和风险点分项识别。完成风险识别后,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每项业务风险发生概率和不同地区风险发生概率进行风险评估。

(一)风险识别

在风险识别中,固有风险是依据业务发生频次和审计发现次数,每项业务可能产生的最大风险值;实际风险是依据业务发生频次和审计发现次数,每项业务每年审计时产生的实际风险值。在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时,业务发生频次越小,风险评级越高;审计发现问题次数越多,风险评级越高。具体评级标准见表1。

通过对问题的汇总整理归类,梳理出外汇综合管理、行政许可及业务办理、经常项目监管、资本项目监管、国际收支监管、案件移交、外汇检查部门监管、外汇科技、内外部监督情况九大类45个风险点。

(二)风险评估

1.单项业务实际风险发生概率。计算公式为:单项业务实际风险之和/单项业务固有风险之和。

2.每年全业务实际风险发生概率。计算公式为:全业务实际风险之和/全业务固有风险之和。

根据近三年来内部控制检查的历史数据,我们测算所有业务的固有风险,详见表2。

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实际风险值分别为29.5、26、24,风险发生概率分别为23.41%、22.22%、20.24%。从这三年风险发生概率递减的评估结果来看,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按照“一个标准抓管理、一把尺子量业务”的工作要求,在全辖推广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降低了内部控制建设风险。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风险发生概率分别为100%、75%、50%,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业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近三年来,平均风险发生概率为38.47%。排名前11的风险点累计风险发生概率为23.87%,见表3。

3.按地区计算全业务风险发生概率。计算公式为:该地区全业务实际风险之和/全业务固有风险之和。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地区全业务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分布见图1。

结果分析:通过测算地区风险发生概率,平均风险发生概率为5.31%。其中,风险发生较大的三个地区平均风险值均高于平均值。风险原因分析:A和C是全省业务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业务数量多导致风险发生概率增大。同时,这两个地区目前设置两个外汇业务职能科室,职能科室之间内部衔接不够通畅,可能是导致风险概率增大的原因之一。B由于近年来人员变动频繁,导致业务衔接不畅,部分员工风险意识不强,对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审计成果应用

构建屡查屡犯问题数据库。外汇局将外部审计结果(人民银行各级内部审计部门、党委巡视部门)和内部审计结果(各级外汇局各类内部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建立了数据库。规定凡是已在其他检查中通报出的问题,今后内部审计中再次发现,将按照屡查屡犯处理。

对风险水平较高的下级单位开展审计“回头看”。外汇局将对风险较高的下级单位进行“回头看”检查,突出对高风险地区的重点监控。

启示与思考

(一)应用“剩余风险法”评估外汇领域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金融风险,内部审计不可避免要对外汇领域的金融风险进行评估。目前,各机构的风险评级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CAMELS”评价法和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为代表的“正向评分法”。该方法通过参考一系列指标,逐项对被评估机构进行评分,再经过加权计算得到最终“得分”。另一类是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为代表的“剩余风险法”。剩余风险就是没有被控制住的风险,对组织实现目标存在潜在的重要影响。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控制有效性。一般认为,对于一个特定的固有风险,如果控制效果越好,对应的剩余风险就越低。

“剩余风险法”较“正向评分法”存在两方面优势。一是操作更为方便。“正向评分法”需要对所有机构逐一进行打分,且对每家机构所有指标逐项评分、加权计算,而“剩余风险法”可以只对日常发生风险事件的机构进行风险记录,再对存在风险事项的机构评估其控制风险能力,不必对所有机构和指标进行评分,操作较“正向评分法”更为简便。二是更适合于评估未来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剩余风险法”得出的是机构当前剩余风险水平,较“正向评分法”得出的机构当前风险水平更具前瞻性,更适合开展审计评估。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中已使用“剩余风险法”对外汇风险进行评估,外汇局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其加以利用和改造,应用“剩余风险法”开展外汇领域金融风险审计评估。

(二)重视风险导向审计的全局性,实现审计增值作用

(三)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探索

首先,风险导向审计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点设置是否科学,更新是否及时,因此要时刻紧盯最新的外汇政策更新风险点。其次,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视角和丰富的现代审计理论实务知识,更要有发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的逻辑思维和数理统计能力。因此,要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四)结合评估结果,调整审计策略

原标题:《审计观察|外汇管理视角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

THE END
1.外汇储备增加原因2.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建立或购买企业,并控制其经营管理。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外汇资金流入,提高国家的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外国债务偿还:一些国家可能有外国债务需要偿还,当外国债务到期时,需要用外汇进行偿还。http://www.jn025.com/wh/3489.html
2.简述外汇市场的作用简述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简述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 简述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相关试卷 00077《金融市场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10) 00077《金融市场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04) 00077《金融市场学》全真模拟卷(一) 00077《金融市场学》全真模拟卷(二) 00077《金融市场学》全真模拟卷(三) 00077《金融市场学》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60394144.html
3.简述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主要作用。参考答案: 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主要作用是储备管理和汇率管理。政府的中央银行或直接拥有,或代理财政经营本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汇率急剧波动时,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控制本国货币的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也经常通过参与市场交易进行干预,在外汇过多时买入或在外汇短缺时抛出。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88be7f3cab7d42428d080af0ad1cd4e3.html
4.外汇交易与实务外汇交易市场尝试做市商4)外汇投机者 利用外汇交易期望谋求高利润的投机者。 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交易者,它参与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或投机,而是为了调控国家外汇储备结构和调整汇率 三.外汇市场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各国购买力转移 2)有利于国际间债券、债务的清算和提供国际间资金融通。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387959/article/details/127153115
5.国际经济法网二、述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业务范围和作用。(20分) 三、比较1924年海牙规则与1978年汉堡规则的异同,并说明我国海商法对二者的采用。 (25分) 四、试论我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与1988年暂行条例的区别,兼论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 协定第八条义务的意义。(30分)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17.htm
6.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有哪些社会管理功能: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期货经纪人充当着“中间人”角色,通过各种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成交机会,从而达到维护商品市场正常秩序和稳定价格的目的。促进生产贸易的能力: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促进生产交易一体化的作用。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价交易,使供求双方的https://www.cmegroup.cn/knowledge/12639.htm
7.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试题一览!速看A.外汇储备B.基础货币C.法定存款准备D.超额存款准备 5.在影响我国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D) A.国外资产B.央行对政府债权 C.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D.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6.美联储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A.货币供应增长率B.联邦基金利率C.再贴现率D.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美国联邦基https://m.gaodun.com/mf/144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