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材料领域国家级实验室盘点!

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由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部分组成。

根据《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25年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作为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试点单位,是以原“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组建,2001年6月28日正式挂牌运行,并于2004年5月12日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实验室建设验收。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卢柯院士,理事长叶恒强院士。

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主要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结构分析与表征、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材料性能评价与使役行为等,同时开展材料发展战略和基础数据研究等。现设有非平衡金属材料、材料疲劳与断裂、固体原子像、高性能陶瓷材料、先进炭材料、磁性材料与磁学、环境功能材料、工程合金、材料加工模拟、催化材料和功能薄膜与界面11个研究部,1个公共技术服务部以及材料发展战略研究、材料基础数据和材料失效分析3个中心。

实验室在材料科学前沿研究方面,瞄准国际材料科学前沿重大科学难题,开展持续、系统研究。在纳米孪晶、梯度纳米材料、小角晶界纳米层片结构、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科研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持续引领该学科方向发展。特别是基于一系列原始创新并面向装备制造业需求,自主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对材料表层组织进行纳米化处理和优化,可以实现关键钢铁材料及器件性能和使役寿命的显著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目前该技术已在上海宝钢、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业化及示范应用,仅在宝钢即实现500万元/年的经济效益。此外,实验室还在铁电材料畴壁结构、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碳材料控制与制备、磁性纳米胶囊制备与磁性等方向上取得了系列代表国家最高水平、有显著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确定了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主要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于2004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海内外专家的论证。实验室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实现了五大一级学科之间大跨度的整合。

实验室现设有7个研究部和1个公共技术部,具体是原子分子科学研究部、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USTC-KTH联合中心、集成影像中心及应用科学研究中心。凝聚了一支以具备多学科背景的杰出人才为学科带头人、以优秀青年人才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和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支撑队伍。160余位研究人员中,包括11位院士,6位中组部千人计划,1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6位百人计划入选者,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依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和中科院化学所。在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中科院化学所分室)、分子反应动力学(中科院化学所分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基础上整合组建。

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科学或分子科学的大部分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物质结构与转化研究;(2)材料化学研究;(3)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4)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5)生命化学研究;(6)能源与环境研究。在建设初期设立九个研究部:(1)物质结构与分子动态学研究部;(2)合成与组装化学研究部;(3)无机与稀土化学研究部;(4)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部;(5)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部;(6)化学生物学研究部;(7)有机固体研究部;(8)分析与环境分子科学研究部;(9)能源与绿色化学研究部。

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将帅的摇篮。实验室继续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截至2016年底正在运行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材料科学领域21个,占总数的8.3%。

材料领域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6年底正在运行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177个,材料科学领域43个,占总数的24.3%。

THE END
1.江西铜业申请铁钼基催化剂专利,高效制备高结晶度和高纯度单壁碳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钼基催化剂及其制法与在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应用。所述铁钼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易分解催化剂前驱体、硫助剂输入等离子体电弧装置,之后在氢气和等离子体电弧的作用下,制得硫修饰的铁钼基催化剂;其中,所述易分解催化剂前驱体包括金属茂合物。本发明利用了等离子体快速裂解碳https://m.163.com/dy/article/JIG7KKT10519QIKK.html
2.贵金属材料学贵金属材料加工手册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金属材料学 作者:杨朝聪 ISBN:9787551705677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 金属材料学 作者:文九巴 ISBN:978711134229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1 金属材料学 作者:伍玉娇 ISBN:978730119296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 非金属材料学 作者: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13dde906de3a38c75a7ba51fa7fa6e9c
3.《贵金属珠宝饰品材料学》(宁远涛)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贵金属珠宝饰品材料学》,作者:宁远涛,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最新《贵金属珠宝饰品材料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贵金属珠宝饰品材料学》,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55033.html
4.贵金属首饰材料中,化学稳定最差的金属为()材料: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引发了网友的广泛争议,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赞成者以为:“大学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汉语对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意义不是很大,还不如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将大学汉语改为选修课无须大惊小怪。”“即使是上了四年大学汉语课,也不一定能学到https://www.shuashuati.com/ti/c67d09e92d714279ae447fb49cae4e1a.html
5.“2002年稀贵金属纳米材料和低维材料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15 郑爱国;王笃金;徐怡庄;赵莹;张秀芹;周勇;吴瑾光;徐端夫;电解质溶液中银胶体系的紫外光谱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周满;低维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年 2 庞桂桂;多角体病毒诱导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SZ200301002.htm
6.宰世峰1.新能源材料:电解槽、燃料电池用非贵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2.材料计算:新能源材料的设计与模拟 学习工作访学经历 2011.09-2015.06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本科 2015.09-2021.06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硕博连读) 2021.08-至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https://clxy.lntu.edu.cn/info/1148/4647.htm
7.关于开考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专升本)产品设计专业(专升本)的4.首饰金属材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贵金属的概念、种类及特征、各种贵金属合金的特征、贵金属的无损鉴定和有损鉴定方法以及目前国家对首饰行业贵金属的命名及规定等内容,为今后从事贵金属材料鉴定、珠宝首饰加工制作、营销、评估等工作打下基础。 https://www.bjeea.cn/html/selfstudy/xxfbt/2023/0720/84124.html
8.科学网—经典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物理化学贵金属纳米粒子合成及动力学调控 贵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金属(铂、钯、铑、钌、铱、锇)等8种金属元素。贵金属纳米粒子除了具备体相贵金属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之外,还被赋予了纳米材料的一系列特殊性质,在催化、能源、光学、电子、传感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79378.html
9.长春工程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宝石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宝石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宝石鉴定学、钻石与钻石分级、宝石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与制造、珠宝市场营销、珠宝首饰评估学、贵金属首饰及其检测、贵金属材料与工艺、首饰佩戴与保养、宝石的合成与优化处理、宝石专业英语、人工宝石优化处理、玉雕工艺、企业会计、CAhttps://m.bangboer.net/zy/show6001.html
10.Carbontech2021在这里,看见碳时代!新型催化炭材料技术支撑的贵金属减量化与替代 李瑛,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杭州佳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介孔碳材料的设计合成 李伟,复旦大学教授 参考议题:泡沫炭的制备与应用 李凯,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与储能应用 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1468.html
11.化工新型材料杂志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2017年第02期环糊精聚合物作为一类集聚环糊精单体的高分子聚合体,除具有环糊精单体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外,又兼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的理化性能,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功能性材料。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在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 关键词:贵金属纳米材料 无酶 葡萄https://www.youfabiao.com/hgxxcl/201702/
12.伦铜跌至近一个月最低,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近日,我所收到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的相关申请材料。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贵金属注册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一、同意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永兴贵研资源有限公司生产的“贵研”牌金锭在我所注册,执行标准价。二、自公告之日起,上述产品可用于我所黄金期货合约的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8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