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纸巾薄一点、电器少元件……部分品牌“电商专供”套路深
新华社杭州6月17日电(记者张璇)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售价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售价是实体店的一半?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千元?
杭州市民薛女士向记者反映,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一箱心相印的纸巾,促销价格比超市价格便宜15元左右,结果买到手后发现,纸张比超市买的薄,而且形状也小一些,当她与店家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我家都是电商装”。
此前,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有猫腻。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标称美的C21-RH2133S多功能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据国内资深电商维权专家姚建芳介绍,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几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电商专供”商品虽为统一品牌方生产,并非假货,但也存在服务短缺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里的“货”不仅仅指商品质量,也包括商品售价中包含的服务价值。
不过,并不是所有“电商专供”都有问题,例如,记者看到如今很多食品厂商与一些较大的电商平台合作,推出“联名款”“定制款”,“电商专供”也成为一些品牌的营销方式。
那么,部分消费者在未见明确标示的情况下,购买到了“低价劣质”的“电商专供”商品,商家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平台应该履行怎样的责任?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电商专供”不应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电商专供”商品同样应该是具有商品使用性能的合格产品。
陈音江表示,如果“电商专供”商品与线下同型号商品存在差异,尤其是存在减配或少量问题,经营者要事先明确告知消费者,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他建议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要仔细看清楚商品的配置、数量等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