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熔点最低的几种金属拉伸模量2.4GPa体积模量2.5GPa总体特性【中文名称】铷【汉语拼音】ru【英文名称】rubidium源于拉丁文ruidus(深红色)【CAS号】7440-17-7【EINECS】231-126-6【元素符号】Rb【原子序数】37【族-系列】IA碱金属【密度】1.532克/立方厘米【莫氏硬度】0.3【性状】【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0.01ppm(ppm是浓度单位,1ppm表示1单位溶剂中含有百万分之一单位的溶质)【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0.03ppm【地壳中含量】90ppm(0.009%)【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0.12ppm【电子层
2、】K-L-M-N-0原子属性【相对原子质量】85.4678【原子半径】235(265)pm【共价半径】211pm【范德华半径】244pm【价电子排布】Kr5s1【价电子在每能级排布】2,8,18,8,1【核电荷数】37【氧化态】主要有Rb-1(在液氨中),Rb+1【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物理属性【物质状态】固态【熔点】312.46K(38.89C)【沸点】961K(688C)【摩尔体积】55.76立方厘米/摩尔【汽化热】72.216kJ/mol【熔化热】2.192kJ/mol【蒸气压】1.56X10A-4帕(312.6K)
3、【声速】1300m/s(293.15K)【电负性】0.82(鲍林标度)【比热】363J/(kgK)【电导率】7.79X10A6/(米欧姆)【热导率】58.2W/(mK)【第一电离能】403.0kJ/mol【第二电离能】2633kJ/mol【第三电离能】3860kJ/mol【第四电离能】5080kJ/mol【第五电离能】6850kJ/mol【第六电离能】8140kJ/mol【第七电离能】9570kJ/mol【第八电离能】13120kJ/mol【第九电离能】14500kJ/mol【第十电离能】26740kJ/mol化学参数氧化物离解能(Do):3.6(e
4、V)元素电离能(Ei):4.18(eV)主要吸收线及其主要参数:入(nm)fWFS*CLR-S780.00.802.0A-A0.51.0794.80.402.0A-A1.02.0420.20.7A-A10120421.60.7A-A235k波长f:振子强度W:单色器光谱通带A-A(空气乙炔焰)S*:元素的特征浓度(1%吸收灵敏度)CL:元素的检测极限R-S:同一元素主要吸收线间的相对灵敏度F:火焰类型金属铷晶胞参数:a=558.5pmb=558.5pmc=558.5pma=903=90Y=902铷的性质介于其上方的钾与下方的铯之间,性质极为活泼,
5、在空气中即立即失去金属光泽,被氧气剧烈地氧化,并能引起铷自燃。遇水反应非常剧烈,甚至接触到-100c以下的冰块也会发生爆炸。Top3镓熔点29.76摄氏度中文名密度原子序数315原子量69.725共价半径125皮米5离子半径82皮米I5】第一电离能578.8kJ/mol5电负性1.651875Top2铯熔点28.40C物理性质铯位于第六周期的碱金属(IA)是所有元素中最低的),具有延展性。属遇湿易燃和自燃物品。使用时应小心。族,是带金黄色的碱金属,非常柔软(它的莫氏硬度金属铯是没有放射性的,但是金属铯属于危险化学品,5密度熔点28.40C(83.1T),接近室温5沸
6、点678.4C1天然存在的铯133是一种稳定同位素,而其他铯同位素则属于放射性。化学性质同位素Cs-137:24小时后,铯-37可被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4铯-137可作为丫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丫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52011年3月29日,在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浓度均在10-5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由于铯-137能释放丫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