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菌体产生外毒素入血而致病,可引起菌血症,甚至脓毒症的是
A.霍乱弧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鼠疫杆菌
D.破伤风梭菌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产外毒素的致病菌感染,如霍乱弧菌、白喉棒状杆菌和破伤风梭菌等感染,一般仅在黏膜或局部寄生,毒素入血而致病,不引起菌血症;而鼠疫杆菌感染,则可引起菌血症,甚至脓毒症。
52.常用于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试验不包括
A.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
B.检测立克次体的外-斐试验
C.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显微凝集试验
D.补体结合试验
E.青霉素皮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常用于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有:直接凝集试验(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检测立克次体的外-斐试验,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显微凝集试验等);补体结合试验(检测Q热柯克斯体等抗体);中和试验(诊断链球菌性风湿热的抗“O”试验等)和ELISA。ELISA具有技术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检测大量标本、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微生物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53.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1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或唾液
B.尿液
C.血或骨髓
D.粪便
E.肠引流液
【答案解析】伤寒沙门菌侵入机体,经10~14天的潜伏期后,出现一次菌血症,即相当于临床前驱期。继而细菌在肝、脾、肾和胆囊等器官内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引起二次菌血症,即相当于发病早期。其后,细菌定位于胆囊、肠壁、淋巴组织及肾组织,在发病的2~3周从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细菌。发病1~3周骨髓中可查到细菌。因此,伤寒患者于发病1周内,采集血或骨髓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至发病后2~3周,则采集粪便或尿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所以,正确答案为C。
54.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体是
A.炭疽杆菌
B.产气荚膜杆菌
C.A族链球菌
D.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专性厌氧,有荚膜,无鞭毛。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似,引起气性坏疽、食物中毒等。
55.能形成芽胞的细菌为
A.军团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炭疽杆菌
D.大肠杆菌
E.布氏杆菌
【答案解析】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粗大的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且直径不大于菌体,呈竹节样排列的长链。
56.嗜肺军团菌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与患者接触
B.消化道途径
C.经呼吸道吸入染菌的气溶胶
D.经烧伤创面感染
E.医源性交叉感染
57.可代替立克次体为抗原进行外斐反应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痢疾杆菌
C.变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百日咳鲍特菌
【答案解析】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O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反应叫外斐反应,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病的辅助诊断。
58.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复制方式增殖
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答案解析】病毒是一种体积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必须寄生在活的和敏感的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59.下列检测病毒感染的方法中,不是检查病毒抗体的试验方法是
A.直接免疫荧光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C.血凝试验
D.中和试验
E.血凝抑制试验
【答案解析】血凝试验亦称红细胞凝集试验,是利用某些正黏病毒科(如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和副黏病毒科(如麻疹病毒等)病毒在组织细胞培养液(如鸡胚尿囊液等)中,能使鸡或豚鼠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借以判断培养液中是否有某类病毒存在。在病毒的血清学试验中,直接免疫荧光、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均是检查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既可应用包被的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又可应用已知标记的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60.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B.为元包膜RNA病毒,分为I、Ⅱ、Ⅲ型
C.ELISA检测各型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
D.主要感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E.口服减毒活疫苗可进行预防
【答案解析】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61.参与TD-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
C.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
D.巨噬细胞和B细胞
E.巨噬细胞和T细胞
【答案解析】TD-Ag引起机体的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要T细胞的参与,而初始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提呈抗原才能活化。因此,本题选择C。需要注意的是,当机体发生在再次应答时或者某些条件下,B细胞本身也可以发挥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而不需要其他细胞的参与。
62.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脏
E.粘膜淋巴组织
【答案解析】淋巴结和脾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63.B细胞表面出现哪一种smIg是成熟标志之一
A.IgG1
B.IgG2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膜结合型IgD(mIgD)是BCR的重要组成成分,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mIgD。
64.IgM
A.是在胃肠道局部大量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B.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C.能够穿过胎盘屏障
D.介导ADCC作用
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答案解析】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而再次免疫应答中由于发生Ig的类别转换,因此主要产生IgG类抗体。膜表面IgM也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选项A是IgA的功能;选项C、D是IgG的功能,选项E是IgE的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B。
65.攻膜复合物是
A.C3
B.C3bBb
C.C5b67
D.C5b6789n
E.C4b2b
【答案解析】C5转化酶(C3bBb3b或C4b2a3b)将C5裂解为C5a、C5b,C5b在液相中与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嵌入细胞膜疏水脂质层中,进而与C8、若干C9分子聚合,形成C5b6789n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导致细胞崩解。
66.以下哪种不是黏附分子家族
A.整合素家族
B.选择素家族
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D.钙黏蛋白家族
E.钙调蛋白家族
【答案解析】黏附分子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选择素、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钙黏蛋白等5个家族或五类。
67.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潜伏期长
B.大约需要15天才可检测到抗体产生
C.用大量抗原刺激才可诱导
D.比一次体液免疫应答弱
E.主要产生IgG抗体
68.Th1细胞分泌
A.IFN-γ
B.IL-4
C.IL-5
D.IL-6
E.IL-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Th1细胞是一种辅助细胞免疫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主要分泌IL-12和IFN-γ等促进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IL-4、IL-5、IL-6和IL-10均为TH2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体液免疫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所以,本题选择A。
69.胚胎期形成免疫耐受的原因是
A.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B.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C.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D.从母体获得了IgG类抗体
E.从母体获得了IgA类抗体
70.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过敏性鼻炎
B.新生儿溶血
C.Arthus反应
D.接触性皮炎
E.支气管哮喘
【答案解析】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新生儿溶血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属于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Arthus反应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71.某疾病的自身抗原是髓磷脂碱性蛋白(MPB),自身反应性T细胞起主要作用,利用MPB可以制备动物的模型,该疾病是
A.SLE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糖尿病
D.多发性硬化症
E.桥本甲状腺炎
【答案解析】多发性硬化症(MS)乃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及去髓鞘疾病。脑脊髓液中有免疫球蛋白(IgG)升高,电泳测试出现OCB。CD4+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免疫损害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MS的组织损伤及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直接针对髓鞘抗原的免疫反应所致,认为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72.属于肿瘤的免疫防治是
A.肿瘤的免疫预防
B.被动输注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
C.细胞因子治疗
D.活化B细胞免疫治疗
E.肿瘤治疗性疫苗
【答案解析】肿瘤的免疫防治包括:肿瘤的免疫预防、肿瘤的免疫治疗,其中肿瘤的免疫治疗包括:被动输注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关键点免疫抑制剂对肿瘤的辅助治疗、细胞因子治疗、活化T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治疗性疫苗。
73.检测IgG含量常用的简单方法是
A.间接血凝
B.单向免疫扩散
C.ELISA
D.对流电泳
E.火箭电泳
74.《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答案解析】我国中医学就是在其阶段发展起来的。有一些中医著作中提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正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反映。
7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E.悲哀
【答案解析】感时:即感伤国事。这句是说,因感伤国事,只悦目鲜花反而泪洒花枝。
恨别:深恨与家人的离别。这句是说,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鸟鸣反而感到心惊。
两句诗都是描述自己的心情,没有侧重周围的环境。
76.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不包括哪个阶段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豁朗阶段
D.验证阶段
E.验算阶段
【答案解析】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77.人格形成的标志是
A.自我意识的确立
B.社会化程度
C.社会角色认同
D.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
E.自我意识确立和社会角色认同
【答案解析】人格形成的关键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
78.以下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意义的是
A.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B.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C.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D.心理健康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E.一般而言,心理不健康者的学习状态优于心理健康者
【答案解析】心理健康的意义包括: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79.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应激的原因
B.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
C.心理应激是包括输入(原因)、中介、反应、应对的动态过程
D.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解除焦虑
E.反应则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
【答案解析】拉扎卢斯认为心理应激是人对外界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威胁和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目前,学界普遍使用心理应激这一概念,并将心理应激定义为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环境刺激是对人有威胁和挑战性的社会、心理或生物刺激物,反应则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现代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心理应激是包括输入(原因)、中介、反应、应对的动态过程。
80.关于心理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又叫心理测验
B.是对个体的心理品质水平作出全面的鉴定
C.是一种测量工具,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D.一般采用标准化数量化原则
E.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答案解析】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不等同,心理测验是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C、D、E是对心理测验的描述。
81.效度反映心理测量结果的
A.一致性
B.可靠性
C.真实性
D.代表性
E.客观性
【答案解析】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82.心理咨询的基本手段不包括
A.宣泄
B.领悟
C.帮助选择和决定
D.强化自我控制
E.增强自信心
【答案解析】心理咨询的基本手段包括: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
83.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答案解析】医患关系模式要以病人的人格特征和疾病的性质为原则来建立,随着病情变化,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可以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84.一年轻人在打羽毛球时自己的球拍把额头碰破了一块皮,到某医院就医。接诊医生查看后。问明患者属公费医疗,于是开出了CT检查单。查后结果为阴性。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医生诊断水平不高
B.医生对高新技术手段过度迷信
C.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的负面影响
D.生物医学模式对医生的负面影响
E.医院管理不到位
【答案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单位、个别人员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医患之间看成单纯的商品供应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关系或单纯的契约关系,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85.关于“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了历史上最优良的医德传统
B.总结了革命根据地医疗卫生实践的经验
C.反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特点
D.对患者的权利给以尊重和保护
E.更好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答案解析】D选项是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特点,所以选D。“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继承了、历史上最优良的医德传统,总结了革命根据地医疗卫生实践的经验,反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特点。
86.关于道德权利,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权利都是法律权利
B.道德权利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
C.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的后盾
D.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对应的
E.道德权利是尽道德义务的前提
【答案解析】所谓道德权利,就是道德主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正当权力和利益。道德义务就是道德主体依据道德对他人、群体和社会应当负有的使命和责任。在法律上,权利与义务是严格对应的,没有无须履行义务的纯粹权利,也没有不享有权利的纯粹义务。而在道德领域,权利与义务之间不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道德义务的履行并非必然地以道德权利的享有为前提。同时,道德权利和义务与法律权利和义务不仅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而且实现的形式也不完全相同。
87.抢救危重患者的工作的特殊性表现不包括
A.病情变化急骤,带有突发性
B.病情严重,救治难度大
C.病情复杂,工作量大
D.家属焦躁情绪易发,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E.情况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答案解析】"家属焦躁情绪易发,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并不是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的特殊性,是一个普遍问题。
88.手术治疗中一般病人知情权不包括
A.有权自主选择
B.有同意的合法权利
C.有明确决定的理解力
D.有家属代为决定的权利
E.有做出决定的认知力
【答案解析】错误的原因:只有特殊情况下,家属才能代为决定的权利,患者自己能够决定的前提下,不能由家属代为决定。
89.对患有不治之症且濒临死亡而又极度痛苦的病人,停止采用人工干预方式抢救而缩短病人痛苦的死亡过程,称为
A.医师助死
B.积极安乐死
C.消极安乐死
D.自愿安乐死
E.非自愿安乐死
【答案解析】被动安乐死:又叫消极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应病人或家属请求,不再给予积极治疗,而仅仅给予减轻痛苦的适当维持治疗,任其自行死亡。二者都必须应病人或家属的请求,区别在于医务人员采取的措施。
9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伦理要求不包括
A.履行义务,参加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积极主动的开展健康教育
B.积极参加有利于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支持性环境的创建和卫生保健体系的建立
C.深入农村、社区,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渗透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
D.不断完善自我,以科学态度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E.依法开展卫生监督和管理,从源头控制职业性损害,对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答案解析】E选项属于职业性损害防控的伦理要求。
91.关于人体试验的知情同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研人员将有关信息告知受试者
B.受试者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
C.受试者具有自主能力
D.受试者自由决定同意
E.受试者的同意表示不可更改
【答案解析】同意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有权接受或拒绝某项治疗方案及措施。比较理想的知情同意还强调:患者或者其家属有权随时收回、终止和要求改变其承诺;关系重大的知情同意应遵循特定程序,即签写书面协议、备案待查,必要时还需经过公证。
92.在我国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下列各项中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伦理原则的是
A.一名供精者给5名以上的妇女受孕
B.给单身妇女实施人工授精
C.实施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D.对供精者实施商品化
E.由医务人员做主对剩余的胚胎进行处理
【答案解析】卫生部规定的我国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有:知情同意原则、维护供受双方和后代利益的原则、互盲和保密的原则、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严防商品化的原则和伦理委员会审查原则。其中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得实施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不得对单身妇女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其中严防商品化原则规定,严禁精、卵和胚胎的买卖,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后剩余的胚胎,由胚胎所有者决定如何处理,但严禁买卖。故C选项符合题干要求。
93.下列乙类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是
A.流行性出血热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肺炭疽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布氏杆菌病
【答案解析】除甲类传染病外,《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9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
A.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
C.停业、停工、停课
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E.宣布疫区
【答案解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95.调查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则是
A.严谨细致、严厉追责
B.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C.及时准确、维护稳定
D.客观公正、依法办事
E.诚实守信、以人为本
【答案解析】《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9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的监督职责,不包括
A.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
B.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査
C.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
D.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E.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答案解析】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行使下列卫生监督职责:①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②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査,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③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④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97.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张某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
B.2003年在某地发生的井喷硫化氢事件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某工厂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E.某医院的放射源丢失事件
【答案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属性:影响的是公众的健康,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
98.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具备以下条件,除了
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C.具有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E.必须是市级以上有关部门所属单位设立的实验室
99.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政府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C.宣传教育,行为干预
D.行为干预,关怀救助
E.统一协调,综合防治
【答案解析】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100.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
A.近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
B.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C.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D.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
E.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答案解析】《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101.要判断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
A.PPD试验呈阳性反应
B.痰中找到结核杆菌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X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
E.有发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答案解析】痰中找到结核杆菌不仅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而且痰菌阳性还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即具有传染性。
102.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解析】二尖瓣狭窄时,血流在心脏舒张期时流经狭窄的瓣膜口产生涡旋,由此产生的振动。
A.1周
B.2~3周
C.4~5周
D.6~7周
E.8~9周
【答案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起病2~3周后,由于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此时腹痛、高热、出现上腹肿块和中毒症状。
104.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机制是
A.激活磷脂酶A
B.抑制前弹性蛋白酶
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D.促进胃泌素合成
E.抑制脂肪酶
【答案解析】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105.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是
A.AFP
B.CEA
C.CA19-9
D.CA125
E.AKP
【答案解析】血清癌胚抗原(CEA)60%结肠癌患者高于正常,主要用于手术效果的判断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106.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
A.膈下脓肿
B.急性肝坏死
C.急性胃肠穿孔
D.肝癌
E.肺气肿
【答案解析】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重,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急性消化道穿孔时,会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导致肝浊音界消失。
107.关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尿频、夜尿增多为早期症状
B.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C.对肾功能无影响
D.尿不尽、残余尿增多
E.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
【答案解析】前列腺增生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这是由于前列腺增生所造成的膀胱内高压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影响到输尿管、肾脏,引起这两个器官的积水,并最终使肾功能受到破坏,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