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丹麦方面本月公布的最新消息,在南日德兰半岛一处田野中发掘出了维京时期的黄金饰品,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也最为珍贵的公元950年左右的维京时期的宝藏,做工精细,文物的总数量和艺术价值使此次发掘的意义极为深远。这一发现归功于3名丹麦业余考古爱好者,他们称其行动为“公民科学”,其践行的民间考古调查行动,获得了专业学者和考古学家的指导。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艺术版特编译刊发这批宝藏发现者的部分自述文字,读来极有趣味。
2017年7月18日,北京的丹麦文化中心的消息证实:丹麦出土了至今规模最大的维京黄金文物宝藏。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发现归功于由3位业余考古爱好者保罗(PoulNrgaardPedersen)、玛丽(MarieAagaardLarsen)和克里斯坦(KristenNedergaardDreie)。
右图中挂件上的金币为公元400年左右的罗马币,于500年后被维京人制成挂件。
此处遗址经历过三次较为重大考古发掘:
1911年,考古学家在这片原野发掘了总重约67克的金项链。
2016年7月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7件手镯,与之前出土的金项链同属一个系列,其装饰都为“耶灵”风。
2016年12月,于同一地点出土了大量金属制品,总重约1000克,其中包括7件镶有宝石的金吊饰和9件用金线装饰的黄金珠宝。
此外,在这里还发掘出了不少银制工艺品和一些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钱币。
3位业余考古爱好者之一克里斯坦(KristenNedergaardDreie)在一个金属探测仪爱好者论坛中讲述了自己的团队发现这批“维京人宝藏”的经历。
【发现者自述】来自北方的宝藏
“公民科学”深挖古冰岛史诗
2016年入夏的第一天,周三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格瑞姆(Gram)——这座地处日德兰半岛南部的丹麦小城。这一天看似普通,却似乎又不同寻常。
就在前一天我的队友保罗(PoulNrgaardPedersen)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海平面上有一艘华丽的维京战船,船帆被风鼓得啪啪作响。然后大船渐渐向他靠近,离得越近就变得越小,一直小到他能把它装进口袋里。
我的太太玛丽(MarieAagaardLarsen)是我们这个“彩虹力量”考古队里的第三位成员,她鼓励他去和我们的考古学家——索德斯科夫城堡的拉尔斯·格伦度阿夫(LarsGrundvad)讲一讲这个梦。
拉尔斯听了保罗的梦大吃一惊,因为它很像北欧神话里的一个故事。古冰岛《艾达》诗集里有一艘Skilaonir大船,它的一升起帆就能乘风破浪,又能够折起来放进口袋里,这件巧夺天工的神物是北欧神明所拥有的最好的战船。
而且,早在1911年,这里就有过一些发现。当时,一个农民在那附近犁完地后正要收拾钉耙,发现耙齿上勾着一条精美无比的维京黄金项链。项链两端各有一个龙头,后来经鉴定与最早的丹麦国王有关,这个时期的金银器风格被称为“耶灵”(Jelling)风格。
拉尔斯曾告诉我们,这条项链很可能原本配有一个坠子,有可能是一个雷神托尔的锤子或是一个十字架。
于是,我们开始梦想着找到那个项链坠。
也许我们这个考古队的队名注定了我们会找到宝藏——因为宝藏总在彩虹的尽头。(编者注:彩虹桥是北欧神话中通向瓦尔哈拉宫殿的通道。)原先,保罗和我都很受不了玛丽提议的这个队名,觉得太“gay气”了,可玛丽一向是说一不二的,结果到最后我们都妥协了。如今,我们也不觉得这名字有什么不好。
找到项链坠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定那条项链所属的年代。如果是雷神之锤,那么项链可能和“老王”高姆(GormdenGamle)有关;如果是十字架,则更可能是属于他的儿子“蓝牙王”哈拉尔一世(HaraldBlatand)的时代。“蓝牙王”哈拉尔一世统一了丹麦并引入了基督教,他是丹麦王国自公元958年诞生以来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在位达30年。
为什么会选这个新地点?我们自己也说不明白,只是在走近这片区域的时候,我们都感到莫名地蠢蠢欲动。这里的感觉和别处完全不同,有种令人紧张的气氛。
当妻子发现维京海盗的黄金的时候,丈夫在家里带放暑假的娃
2016年6月1日,玛丽和保罗带着XPDeus金属探测仪出发去遗址勘测,只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那天,正好轮到我在家看着儿子。
天气很热,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情绪。下午16时35分,我们在本地博物馆界的联络人拉尔斯收到了一条来自玛丽的短信。
玛丽:你赶紧带着啤酒过来,我简直在发抖……
拉尔斯:呃……好吧,有照片吗?
拉尔斯:见鬼,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玛丽:不是,百分百纯金
拉尔斯:哦,我的天……我现在没法过来,我一个人在带孩子。我们明天见面好吗?你们真是太棒了!祝贺你们!
20分钟后,又有两个手镯被挖出来,其中一个是王室专用的耶灵装饰风格。我们找到了一个与丹麦民族最早的国王有关的黄金宝藏。
可口的啤酒,加上酒瓶上“GoldBeer”的金字标牌,这是拉尔斯曾经许诺给他的先遣部队的特别犒赏。他原本说为了庆祝第一件考古发现的金器啤酒管够,结果他食言了,因为我们会把他喝破产。
我们非常幸运,在此后为期12天的发掘中,又找到了另外几件黄金手镯。我们全都感受到了掘出黄金的战栗,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身体和灵魂一样。
发掘间隙的文物安全,由玉米守护
到当年6月底,庄稼已经长得太高,没法用探测仪进行勘察了。我们只好暂停探索,让玉米为我们守护着地里可能还有的东西。
仅仅不到两个礼拜里,展览就接待了比平时一个月还要多的参观者。真是疯狂,发现黄金手镯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我们只得暂且搁置了勘察的初衷:搜寻更多维京文明遗存,为维京人在本地区的活动提供有力证据。
我这台Garmine-trex的航迹仪一直很让我恼火,电池总是用得飞快。我还试过各种类似的智能手机软件,可手机一旦打开卫星定位也不能比航迹仪多用几分钟。我还尝试了XPDéus金属探测仪的几种不同应用,后来证实GaryBlackwell的一款叫HOT的应用效果不错。接下来我们又探索了好几块地,但没什么收获。只有在搜寻区域靠近之前那处遗址时,才找到几件维京银器和铜器。这些器物看起来像是钱币或首饰的碎片。
我们把这一大片都分块逐个搜寻了一遍,直到玛丽在约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小块黄金原石(有可能是金银匠工坊的遗存)。这真是出人意料,难道说玛丽发现了一个为维京国王打造首饰的金银匠工坊?这样一来,我们最初认为那些手镯是国王赠给维京贵族的礼物的假设,有可能被一个更大胆的设想推翻:如果这些手镯就是在这里打造的呢?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可能比我们原本推想的要更大!
雷神之锤
没过多久,我们的思考被沉重的农用机械低沉的隆隆声给打断了。收获的时节到了!
在我们勘察的这片遗址上,博物馆划定了一块约40×20米见方的禁区,专业的考古学家们将这片区域预留出来,等到12月他们有空的时候来进行正式发掘。不过我们还是有权在此外的周边区域进行探索。
我们充满着期待,可惜一开始几天都没有任何收获。到了10月30日,当我正用Gary的HOT软件扫描时,我在发掘禁区的边缘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克里斯坦发现的“雷神之锤”
我们过去常常梦想着发现这个项链坠的情景(是它在2016年春天激励我们开始了一次次搜寻),如今它就躺在我的手心里。它不仅指引我们找到了6个维京金手镯,更印证了这片遗址的重要性。我们坚信当考古队的液压挖掘机到来的那天,这片土地中会冒出更多的宝藏。不过,我们还要为此等待漫长的5个星期。
“我听到了,这是黄金的声音!”
2016年12月5日,我们8点不到就到了东边的停车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升起,照亮了我们赶去遗址的道路。空气清凉而纯净,真是个美好的早晨。我的心砰砰直跳,兴奋得不行。我不敢想象未来三天将会发生什么。玛丽和保罗的状态也和我一样。“彩虹力量考古队”对我们这个团队来说无疑是个古怪的名字,但夏天发现的6个手镯证明了我们实力。我们离发掘区越来越近,能看到一台巨大的挖掘机和一个不停跑来跑去的人影。很快,拉尔斯和他的考古学家队伍也就位了。他们和我们一样很紧张。一场冒险就这么开始了!
拉尔斯下令开挖,巨大的柴油机车把地面震得发颤,发掘工作开始了。一只机械巨铲挖掉了约5厘米厚的表层土。我们的探测仪都等不及要启动了。一位考古学家跑过来让我们尽量远离铲车,戴上头盔,因为马上就要开始忙起来了。
拉尔斯这就叫我们开工,很快的,我们就像是被手中的探测仪拉着进了发掘工地。
在精神层面,我把自己调节到“最高专注度”模式,至于手中的探测仪,我把它调到了更新版GMP模式。平整过后的土地很干净没有什么矿物杂质。我把土壤干扰因素降低,调高了仪器敏感度,就开始扫描地面。突然,仪器发出一阵鸣响,指针指向了39。
我叫到:“我就知道要挖这里!我认得这声音,这是黄金的声音!”
我们刚挖到手镯那会儿,很多人问我金属探测仪在探测到黄金的时候,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在信号传导指针的读数又是多少。事实上,我那时并不知道,由于全部注意力都在找到的东西上,我根本没去留意这样的技术细节。到了找到锤形项链坠那次,我注意到指针在39和40之间摆动,然后我测定了音频,是大约195~196赫兹,也就是第二个八度音中Sol的音高。Sol就是黄金的声音!
非同凡响的探测仪把我们和传说中能工巧匠联系在了一起
早在当年7月的时候,我们想象不出我们的发现会具有如此大的冲击力。而现在所有人都晕陶陶的,取得这么重大的发现,大家就像被雷劈了一样。
在这次发掘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宝珠、挂坠、金锭、手镯、断裂的手环碎片,以及最后的这件蔚为奇观的圆型胸针,上面吊着四条金链子,各坠着一个三角形的吊坠,和德国希登塞宝藏中的一件文物非常相似。这件胸饰是这批宝藏中的关键发现物,根据它能判定整个遗迹的年代。这批发现被媒体大肆报道,和我们在夏天的默默无闻形成了鲜明对照。
专业团队吸纳民间行动
真正专业的考古学家团队完全认可并吸纳了我们这个小队伍,我们要感谢他们为此而作的努力和他们的专业精神,不仅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更加了解这批宝藏,更因为他们让这段维京人统治时期的历史遗迹重见天日。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我们不仅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还有幸同前来考察遗迹的国家博物馆专家们面对面交流,这让我们倍感自豪。
发掘工作的第3天,天气开始变了,毛毛细雨淋湿了遗迹的泥土,我们的发现也逐渐变少。于是我们来到挖掘出来的泥土堆成的小丘,对这批宝藏进行最后的扫尾勘测,之后这片遗迹就要回填。
这次金属探测仪再次以它轻巧的身姿证明了它是一个优秀的考古工具,灵活、高效,适宜任何地形。在泥土堆上搜寻是件很累人的活儿,我们把探棒摘掉,只用前端的探盘进行扫描,这样干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这最后一天结束,我们全都累坏了。活儿都干完了,这次发掘也终于告一段落。当我们坐在拖拉机牵引着的拖车回家时,整片田野已经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拖车里坐满了人,大家脸上都写着欣喜与满足,因为我们都知道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这样毕生难忘的经历。
在这片遗迹中发现的维京宝藏包括:
230多件首饰和钱币
银器100多克
金器1.4公斤
1条黄金项链(重62克),1911年出土
7只黄金手镯
9颗黄金珠饰
5枚黄金吊坠,饰有多种次等宝石(玛瑙、紫水晶、白水晶等),雕刻精美,其中一枚所镶嵌的宝石缺失。
4枚黄金雕花吊坠
1大片金项链厚残片
7块零散的手镯残片
1件精美的黄金胸饰,有凸起纹饰,坠有三颗金珠,连接着4条金链,每条金链一端各有一个三角形凸纹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