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11月30日)
【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运用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从各媒体信源数据抓取最近24小时财经新闻、事件、话题传播热度排行。
1、央行:允许外资深度参与国内资管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11月28日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他表示,从需求侧看,要全面促进消费,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障人民生活是重要的着眼点。可通过金融开放,加强国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规则与国际的对接,允许外资深度参与国内资管市场,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渠道。
2、多家银行暂停个人账户贵金属新开户
最近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黄金、白银等价格大幅下滑。11月27日,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招行、平安等六家银行先后宣布近日暂停个人贵金属业务新客户开立账户,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
对于此次暂停新开账户的原因,各家银行均表示,近期,受全球疫情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国际国内贵金属价格持续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作出这一调整。
3、银保监会:坚决打击金融“伪创新”行为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11月28日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要处理好加强监管与支持创新的关系。始终将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三个有利于”原则,作为衡量金融创新合理性的基本标准,坚决打击偏离实体经济需求、危害金融稳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伪创新”“乱创新”行为。
4、工信部:目前芯片制造等行业出现盲目投资
5、证监会: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
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得下”“退得稳”。提高我国退市机制的适应性,也要通过重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同时,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
6、新三板转板细则征求意见
7、徽商银行承接包商银行业务
11月27日,徽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已与包商银行、包商银行接管组及存款保险基金订立收购承接协议,向包商银行收购承接目标业务、目标资产、目标负债及目标人员,收购价格约为177.35亿元。
8、五省区市首次集采药价最高降83.54%
记者11月28日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五省区市日前组成采购联盟,在重庆市开展第一批常用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共中选15个品种、187个品规,药品最高降价幅度达83.54%。
9、中钢协:今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11月28日介绍,从生产形势来看,1至10月份铁、钢材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产业整体形势较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测算今年粗钢产量可突破10亿吨,较去年增长幅度大概为5%。今年钢铁企业整体效益同比下降,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4.1%,同比下降,低于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
10、美国“黑五”在线消费额创历史新高
11月24日的“黑五”,开启了圣诞新年节日销售旺季。受“黑五”业绩鼓励,科尔、梅西百货、潘尼百货等零售类股票24日上午开始反弹。
美国奥多比分析公司追踪了今年“黑五”期间美国100家最大零售网站80%的在线消费,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在24小时内的网络购物达到创纪录的50.3亿美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9%。同时,移动终端购物金额也创下14亿美元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