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此次上证50指数成分股调整方案来看,有5只个股被调出,其中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两家券商。随着此次调整在6月9日收市后生效,上证50指数成分股里的券商股只剩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而在2017年6月末,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尚有10只券商股。
上证50指数选样的两大参照指标为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成交金额,并据此进行综合排名。过去一年,券商板块整体表现低迷,以至于在综合排名中不占优势。虽然调出会影响被动资金的配置,但从中长期来看,个股的表现与是否调出的关联度并不高。
上证50将剩两只券商股
5月26日,中证指数公司在官网公布了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重要市场指数的指数样本定期调整结果。
从5月26日公布的上证50指数成分股调整方案来看,有5只个股被调出,其中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两家券商。此次调整将于2023年6月9日收市后生效。
目前上证50成分股中共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4家券商。从上述方案来看,此次调整生效后,上证50指数成分股里的券商股只剩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一度有多达10只券商股(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兴证券、中国银河),占比20%。在之后的半年指数样本定期调整中,虽然券商股有调入也有调出,但总体处于净调出的状态。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6年间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券商股的数量大幅减少了80%。
据《上证50指数编制方案》,上证50指数选样的两大参照指标为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成交金额,并据此进行综合排名。而过去一年,券商板块整体表现依然相对低迷,以至于在综合排名中不占优势。
个股表现没有必然关联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26只指数型产品跟踪上证50指数,产品合计规模达到861.7亿元,境外产品5只,产品合计规模5.14亿元;境内产品21只,其中ETF及联接基金12只,合计规模610.17亿元,单只ETF产品最大规模达到582.97亿元。
虽然成分股从指数调出会影响上述被动资金的配置,但从中长期来看,个股的表现与是否被调出指数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以中国中铁为例,2020年6月15日该股被调出上证50指数,当日收盘价为4.5元(前复权),而上周五的收盘价为7.31元,3年间上涨近60%。根据上证50指数最新成分股调整方案,2023年6月9日收市后中国中铁又将被重新调入指数。
此外,2018年12月曾有4只券商股一起被调出上证50指数,彼时股票质押风险暴露曾引发市场对券商资产质量的担忧。进入2019年后,随着A股市场重拾升势,走出阴霾的券商板块再度扛起牛市大旗。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在上证50指数样本的历次调整中也不乏精准避雷的案例,2018年6月,ST康美(原康美药业)被调出上证50指数,进而避开了该股随后的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