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1、业绩向上:“量价齐升”净利劲增
5月4日,中国有色矿业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季报显示,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有色矿业继续交出一份净利大增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0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
从季报表现来看,中国有色矿业2021年一季度盈利大增主要得益于该公司旗下铜钴产品的“量价齐升”。
从产量来看,中国有色矿业一季度主营产品的产量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季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产能完成情况(占全年比例)集中在27%~28%之间,最低为25%,最高达39%,显示出产能得到强劲释放。
期内该公司累计生产阴极铜3.43万吨,同比增长16%;累计生产粗铜及阴极铜合计9.97万吨(含代加工),同比增长6%。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产设备清理降低了作业率和负荷率,期内谦比希铜冶炼产量同比减少了4%,影响铜产量增长,二季度恢复正常作业后,预计铜产量还将大幅提升。期内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476吨,同比增长684%;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和硫酸分别为0.68万吨、25.96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68%、9%。
除了产能的释放,持续上升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产品价格也推升中国有色矿业盈利提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铜钴需求增长强劲。以电动车需求为例,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激增160%,直接带动铜需求猛增。与此同时,自2013年以来,全球铜矿产量增长缓慢,年均增速不到2%,远低于其他大多数有色金属品类,供应增长的缓慢也带动了铜价水涨船高。
图1:铜、钴价格自2020年低点以来涨幅
截至4月29日,自2020年3月低点以来,铜价已上涨了110%,钴价格则自2020年1月低点以来上涨了140%,均创下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历史新高。
看点2、储量向上:业绩释放仍在路上
除了铜钴资源的“量价齐升”,中国有色矿业对矿产的持续开发、挖潜,新建项目的顺利投产达标以及铜钴矿自给率的不断提升,也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色矿业是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聚焦于铜钴资源的开发和冶炼业务。该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央企。同时,该公司也是国内非洲铜钴开发先驱,首家投资于赞比亚铜产业,并成为首支登陆港股市场的非洲概念股。
截至2021年底,中国有色矿业坐拥铜资源量589.87万吨、储量184.13万吨;钴资源量18.27万吨、储量5.60万吨。当前自有矿总产能达17.5万吨,2021年自有矿产铜13.1万吨,计划2022年增至16万吨,主要来自2020年三季度投产的谦比希东南矿和2021年9月投产的刚波夫主矿两大新增矿山的达产达标。
此外,该公司在建卢安夏罗恩延长部露天矿项目设计规模年产100万铜矿,年产阴极铜2万吨,当前正在进行基建剥离工作,投产后公司自有矿总产能将接近20万吨。
从上述矿产资源的布局投产情况中可以看到,近两年来,该公司铜钴资源的储量及自给率持续提升,为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随着铜钴矿产能的持续释放,后续公司业绩仍将得到有力支撑。
近期,该公司仍在通过并购进一步加大公司业务的拓展。4月29日,中国有色矿业发布公告,该公司附属公司中色华鑫湿法与刚果当地企业吉卡明就矿石加工订立中色华鑫湿法矿石加工协议。根据协议,中色华鑫湿法向吉卡明提供矿石加工服务,后者相应支付加工费,预计该项交易年度收入将达到7560万美元。
看点3、增长加速:铜矿巨头高速成长
如果说,今年3月份入选港股通以及恒生指数成分股,是市场对中国有色矿业2021年全年业绩和股价表现的肯定,那么,刚刚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则是对这支新晋成分股“成色”的验证。结合一季报来看,笔者认为,自2021年以来,这家铜矿巨头凭借远超同类平均水平的成长速率,或已进入了加速增长的通道。
如果以主要财务指标来衡量,中国有色矿业表现如下: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中国有色矿业表现远超同类平均,其2018、2019、2020、2021近4年ROE分别为:17.26%、14.03%、11.76%、26.91%;平均为17.41%。历年均超过港股和A股同类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10的大型矿业公司)平均值。港股同类分别为:12.46%、4.87%、7.20%、21.02%;平均为11.39%。A股同类分别为:13.03%、0.68%、5.96%、20.21%;平均为9.97%。
从成长能力来看,中国有色矿业显示出强劲增长,其近1年、近3年、近5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5.95%、25.41%、25.29%,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5.78%、34.66%、97.67%;总资产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85%、13.70%、11.38%。
从营运能力来看,中国有色矿业近3年持续提升,2019年~2021年,该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88、3.28、3.90;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4、1.73、2.11;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35、1.52、2.37;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6、0.76、1.05。
公司基本面的持续向上,也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反馈,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更是持续领涨。
图2:中国有色矿业近年来股价走势
截至4月29日,中国有色矿业近半年涨幅同类(按市值排名前10的大型矿业公司,下同)排名第1;今年以来涨幅30.97%,同类排名第2;近1个月、近3个月涨幅亦位居第2。同期涨幅不仅远超港股同类平均,也超过A股涨幅最高的同类个股。今年以来,港股同类平均涨幅仅为3.16%,A股涨幅最高的个股为14.12%。
如果按纳入后的恒指成分股涨幅排名,中国有色矿业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稳居前5;在新纳入的成分股中,位居第3。
看点4、估值洼地:矿业龙头升值在即
目前,该公司动态估值(PE-TTM)仅为5.45倍,相比之下,港股同类估值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9.45倍、18.84倍;A股则分别为18.19倍、37.91倍。这一估值也远低于美股市场上同类估值,后者估值中位数为8.70倍,平均数为15.87倍(数据来自wind,截至4月29日,下同)。
相比港股、A股和美股市场全部矿业股估值,中国有色矿业估值也属于绝对低估。目前港股全部矿业股估值中位数为6.33倍,平均数为21.38倍;A股估值中位数为22.32倍,平均数为55.09倍;美股中位数为12.70倍,平均数为64.38倍。
如果对照A股上市的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公司,作为港股矿业龙头股的中国有色矿业也仍然估值偏低。目前,紫金矿业为15.11倍,江西铜业则为9.76倍。事实上,相比A股矿业龙头股,中国有色矿业无论在基本面还是成长性方面丝毫不逊色,在铜矿储量方面甚至更优。
自4月下旬以来,南向资金对该股持续净买入,目前港股通机构持股比例已提升至4.02%,而3月份这支股票才刚刚纳入港股通。
图3:中国有色矿业港股通持股情况
民生证券认为,中国有色矿业是大型的铜钴生产商,资源禀赋优秀,拥有稀缺的成长性铜钴标的。公司铜产量未来规划增长明显,且集团后续或将境外金属资源资产注入公司,加上纳入港股通股票名单,估值重塑在即。该券商预计,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4.97亿美元,PE仅4倍,与A股、H股同业公司相比显著低估。
看点5、板块回调,行情并未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节后随着港股市场有色板块的回调,也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对有色板块行情结束的担忧。
确实,伴随着美联储强势开启加息步伐,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呈现上涨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需求端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不明朗,消费者信心下滑,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进入5月份以来,市场注意力越来越多从短期地缘冲突转向对全球需求走软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有色板块为代表的周期品种行情是否还能延续?
笔者认为,或许不必过于担忧。原因在于:
其一,支撑铜价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铜价震荡主要受到货币政策扰动,而在历史上每一轮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中,铜价均表现为上涨。中信证券认为,经历了货币超发-成本上升,2022年需求的回暖将成为铜价酝酿上行动能的核心要素,铜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品种,在稳增长和新经济的拉动下,价格向上突破前高将带动板块强劲反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