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种解释,但绝对不是简单的理解成说:「以前卖海外,现在卖国内」,这种想法太low了,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我觉得说的挺好,而且简单易懂:简单说,就是通过转移支付和技术创新来创造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
概括来说,本质是4大环节、5大要素的循环,引申出6大投资方向
二,为什么要内循环?
实际从懂王上台之后,就会发现整个世界的逆全球化趋势愈发严重,所以内循环是摆脱原先经济依赖于外向型的重要举措。
此外从ROE杜邦拆解看,“内循环”通过要素市场改革、扩大国内市场改善企业的周转率和利润率水平,进一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稳增长”,符合「碳中和」的大方向。
三,如何进行内循环?
第一,“劳动力内循环”平衡公平与效率;
第二,“土地内循环”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第三,“资本内循环”调优产业投资结构;
第四,“技术内循环”构建新型发展增长极;
第五,“数据内循环”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四,各细分受益行业
1.机器人:成长与周期的交织,新周期有望到来
工业自动化的总需求是大周期与小周期的嵌套,其大周期的核心逻辑是降本增效、机器换人,符合国家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但也要受到以制造业投资为核心的波动影响,因此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兼具成长性和周期性两大属性。而机器人业务我在《工业之母》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机器等四大业务是工业基础产业。
机器人行业龙头:埃斯顿、埃夫特、绿的谐波
2.半导体:大陆半导体国产替代大风起,迎穿越周期成长新机遇
2019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从本土自给率以及全球市占率这两大指标来看,目前现状距离国内制定的2025年自给率70%以及国内半导体产业具备全球的竞争力这两大目标依然具备较大的差距。
半导体行业还处于投资阶段,所以半导体设备依旧是最受益的,此外封装行业具备全球话语权,更为受益。
那么问题来了,3月4月,下一步该如何选股呢?
2月开始带大家布局的兴化股份(002109)涨幅119%,和金牛化工(600722)涨幅136%,到现在都已经实现了翻倍!
本人在股市已经10多年了,总结了一套筛选涨停股的方法,每天早上10点我朋友圈会准时解析三只潜力牛股。
四月通过300多份研报,筛选出一只年度大妖,预计涨幅260%!。该股目前已被游姿机构重仓,处于震荡上行趋势,庄家控盘程度极高,近期受大盘调整后,技术上弧形底部,主力控盘不错。尾盘大资金介入明显,这波大资金,极大概率成为牛年翻倍股,很大机会要打造“比亚迪”同样的妖股龙头!目前正是低吸键仓最好时机!接下来吃一次大肉,早点跟上,早点回血。
想跟上节奏的朋友,来公众号:解套风向标回复“跟上”即可。
3.计算机:“内循环”助推计算机行业发力
1)企业云服务
2020年的疫情使得SaaS行业发展进一步提速。零售、办公、教育、医疗等活动的线上化程度在短期内显著加强,催生出大量需求,而这些需求的快速满足则依赖各类SaaS应用的推出。
2)车载智能
今年以来,智能化HMI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坚定看好HMI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的行业机会。主要产品包括:大屏中控、液晶仪表、HUD、电子后视镜、车载语音识别和交互等。
3)IDC建设
投资端的重点仍是“两新一重”,“两新”之一是新基建,服务器是构建新基建的基础单元。受益于云计算、运营商投资及新基建的驱动,服务器当前面临较好的增长态势。
4)信息安全
2019年围绕《网络安全法》,2019政策要求更为严格,行业进入加速期:据IDC数据,2019年中国IT硬件、软件安全规模大致为297.2亿元。其中IT硬件市场规模为30.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亿元),同比增9.34%。IT软件市场规模为约为81.2亿元,同比增长24.66%。
5)金融IT
金融IT领域一直以来依靠内部循环,参与者(金融机构)以国内金融机构为主。近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IT领域均有加大投入的趋势
6)医疗IT
4.汽车:构建“国内大循环”,我国汽车产业链或加速自主可控
日韩经验表明,具有自主掌控力的完整的零部件供应链有助于自主品牌车企做大做强,同时自主车企的发展为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支持,整车厂与零部件厂的“互助”模式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补益共同促进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5.建材:“两新一重”有效扩大内需,建材行业实现投资内循环
投资是“内循环”的重要方向,“新基建+旧改+传统基建”是政策在投资领域的主要导向,如专项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主要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去年为1.9万个)、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这些措施将起到稳投资、补短板、扩内需的作用,增加各类建筑材料需求,建材行业能够实现“投资内循环”。
二是需求下半年有弹性、有韧性的地产竣工链,如:北新建材、兔宝宝、蒙娜丽莎。
三是景气度已经中线见底的玻纤,如:长海股份、中国巨石。
四是行业格局好的早周期成长品如:东方雨虹、垒知集团。
6.商贸零售:百货、电商等承接消费回流,化妆品国货崛起
“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下,承接国内居民消费的渠道、品牌均能受益。其中地方零售龙头进军免税,承接海外消费回流最受瞩目。此外,电商无疑是零售市场中最具成长性的赛道,网购约贡献社零的半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我国日化行业品牌集中度下降,本土品牌份额提升,新群体、新营销、新渠道带动化妆品国货崛起。
7.医药:阶段性供需失衡及国产替代机会
化学发光领域,进口产品市场份额较高,国产产品完全具备进口替代条件;其次高端原料药方面,疫情影响海外供应,中国产能优势明显。还有医药外包领域也很有看点。另外在耗材领域有很强的替代需求,这部分可以看我之前整理的细分领域内的替代情况。
8.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有望打开需求增量空间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将考验材料体系、电芯工艺、pack设计等多层面创新能力,未来竞争态势将逐步由过去的跑马圈地过程中的“遭遇战”,转变为短兵相接、点对点突破的“巷战”,满足车企多维度需求。
9.有色金属:经济内循环,军工及半导体新材料受益
军工领域内的主要材料包括对钛合金、高温合金、特种钢、碳纤维等领域的需求,另外半导体领域内的功率半导体也是很重要的原材料,这些都有望迎来国产化高潮。
10.休闲服务:内循环提振内需,海南离岛免税引领千亿海外消费回流
旅游零售(免税)渠道作为中国居民购买中高端消费品的重要渠道,具备需求市场空间大、原有供给结构体系下国内有效供给不足的特点。中长期来看,中国免税行业在全球免税产业和全球奢侈品和高端化妆品品类分销行业的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将持续提升。
11.非银:资本市场与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落地,投融资体系开启新一轮内循环
新经济型实业企业亟需通过资本市场资源引导实现突破发展,资本市场投资人亦对优质资产标的需求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