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刘伯承元帅病重,生命垂危之际,他的妻子汪荣华急电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向一位老朋友发出请求:“请赵开义迅速来京。”
是什么样的情谊,让这位老友在刘伯承的最后时刻被紧急召唤?这场最后的告别,又藏着怎样的故事?
电报召唤
1986年冬天,赵开义正担任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副经理。
一天,他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一名职员匆匆递来一封急电。
他展开电报,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发电人是汪荣华,刘伯承的妻子。电报内容简短有力:
“
刘伯承病重,速来北京
。”
赵开义心中一沉,隐约意识到这是老首长最后的召唤。
他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紧急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赵开义心中波澜起伏,回忆起几十年前,他和刘伯承并肩作战的岁月。
自1933年参加革命以来,他始终跟随刘伯承左右。
战火中,刘伯承不仅是他的“师长”,更像亲人一般关照着他。
那时,他并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刘伯承悉心教导,带他学习读书写字,甚至还亲自为他请婚假。彼此间的情谊,早已深深扎根在赵开义的心里。
当时的赵开义尽管年岁已长,但身体还算硬朗。妻子见他神情凝重,轻声说道:
“这是你必须要去的,他在等你。”
赵开义轻轻点头,没有多说话,立刻登上了火车,奔向北京。
他坐在硬座上,望着窗外飞驰的风景,内心不断回想起他与刘伯承之间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赵开义知道,这次相见也许是与师长的最后告别。
赵开义与刘伯承的情谊,可以追溯到1939年抗日战争的高峰期。
当时,刘伯承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常年奋战在抗日战场,而他的妻子汪荣华在山西生下了儿子刘太行。
彼时,敌人的“扫荡”威胁着根据地的安全,刘伯承与汪荣华决意将年幼的刘太行护送至延安。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刘伯承思索再三,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赵开义。
赵开义不仅身手敏捷,而且可靠,刘伯承深信他一定能完成这项重任。
赵开义接下任务后,立即带着小太行上路
。年仅两岁的孩子无法行走,赵开义便用布兜将孩子背在背上。
一路上,他步履坚定,不顾敌人可能出现的威胁,小心翼翼地穿过枪林弹雨。
为了不让孩子感到害怕,他不断轻声哼唱,安抚孩子。
路途艰辛,赵开义常常一日只吃一顿干粮。
夜晚寒冷刺骨,他却将自己的棉衣脱下,盖在小太行身上。
孩子哭闹时,他不厌其烦地哄着,甚至背着孩子上厕所,以确保他始终在自己视线之内。
经历了半个月的艰难跋涉,赵开义终于将小太行安全送到延安。
这个任务不仅让刘伯承感激不尽,更让赵开义在心底与刘伯承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四十年后再见已是诀别
1986年,赵开义赶到北京后,立即直奔301医院。
他一路心情沉重,内心早已做好准备,但当他亲眼见到病床上的刘伯承,心中依然充满痛楚。
病床上的刘伯承已完全不复往日的风采,身体虚弱,双目失明,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赵开义见到汪荣华,忍不住流下泪来。
四十年未见,他们都已白发苍苍,脸上沟壑纵横,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汪荣华握住他的手,轻轻说道:
“我们已经四十多年没见了,老赵,你来了。”
赵开义的眼眶顿时湿润,握紧汪荣华的手道:
“是啊,多少年了,我一直惦记着师长。”
在汪荣华的带领下,赵开义缓步进入刘伯承的病房。他轻轻俯身,低声唤道:
“师长,赵开义来看您了。”
刘伯承虽然无法睁眼,但嘴角微微颤动,似乎感知到赵开义的到来。赵开义眼眶湿润,哽咽着说不出话。他想起当年战火中的师长,忍不住掉下泪来。
他深知,这一刻的诀别,将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在病房中短暂相见后,赵开义便被请出病房,以让刘伯承休息。
走出病房,他靠在墙上,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与刘伯承并肩作战的岁月。
那时的刘伯承指挥若定、意志坚定,是全军上下敬佩的
“军神”
。想到曾经的战友如今病重,赵开义心中充满悲痛。
他默默回忆起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艰难岁月,从长征到抗日,再到解放战争,他们一路走来,胜负难测,但兄弟情谊始终如一。
赵开义望向病房内,眼神中满是依依不舍。
曾几何时,他和刘伯承一同策马疾驰,转战南北,而如今,他只能站在病房外,静静守候。
他忍住泪水,决定在最后一程好好陪伴这位老战友。
赵开义告诉自己,这就是最后的告别,他必须坚强,不能让老首长看到自己的脆弱。
赵开义的遗憾与感恩
汪荣华见赵开义情绪低落,便上前安慰。
他们二人一边聊着过去,一边回忆起赵开义在延安的日子。
汪荣华感慨地说:
“多亏了你,刘太行才有今天。”
赵开义点头,但神情中带有几分遗憾。
回想起当年护送小刘太行到延安时的艰险历程,赵开义心里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遗憾,
因为那张他和刘太行在延安的合影由于战乱失去了。
汪荣华讲述着刘伯承近些年的生活情况,赵开义认真倾听,心中涌起深深的敬意。
汪荣华告诉他,刘伯承虽然身患重病,但始终关心国家大事,惦记着老战友们的生活。
赵开义听着,眼神中充满了感恩与怀念。
他深知,自己一生能够遇到刘伯承这样一位首长,既是幸运也是缘分。
第二天,赵开义再次来到医院。
汪荣华带他进入病房。刘伯承依然卧病在床,神情憔悴。赵开义轻轻握住刘伯承的手,低声说道:“师长,我来看您了。”
刘伯承微微睁开眼睛,似乎努力想要回应,但终究没有力气。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在向老战友致意。
站在刘伯承身旁,赵开义眼中泪光闪动。
他深知,这恐怕是他们最后的相见。
病床上的刘伯承像是感受到了赵开义的依依不舍,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向老友告别。
赵开义轻轻鞠躬,目送着这位老战友走向人生的终点。
结尾
离开医院时,赵开义心头沉甸甸的。他知道,他们的故事已然结束,而他将继续带着刘伯承的教诲和精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