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提亮铜冶炼行业发展成色中国商务新闻网

有色金属工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碳达峰的关键。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国内最大的铜冶炼基地,拥有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阳新弘盛铜业有限公司“一老一新”两家冶炼企业,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实际,不仅推动老冶炼厂的节能环保改造,还在集成铜冶炼行业绿色智造前沿技术的基础上,打造了覆盖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工厂——阳新弘盛铜业。

中色大冶将智能工厂与绿色环保技术有机融合,构建了集环保指标收集、监测、预警、决策、修正于一体的穿透式环保保证体系,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理,从源头实现本质环保。目前,弘盛铜业智能工厂已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评估,实现了生产运营数字化、业务管理可视化、价值挖掘持续化,并于2023年入选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

以创新科技推动产能绿色转型

中色大冶开发了“澳斯麦特熔炼—PS转炉吹炼”绿色高效新工艺,建设运行的“一键摇炉”转炉智能生产系统是全国首例实现转炉远程集控的示范项目,实现了炉体倾转、送风、供氧、开关等联动控制和熔炼、吹炼、制酸全流程数据互通,以及转炉使用红外测温、终点判断和集散控制。

公司通过搭建“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数字化集中管控平台,实现熔炼主控、转炉智能行车操控、硫酸中控等系统的一体化操作控制和对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推动铜冶炼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厂劳动定员从1900人减少到1000人。

科技赋能新装备筑牢绿色安全屏障,公司通过采用具有反应全自热、能耗低、烟气少等特点的“双闪工艺”、非衡态制酸、离子液脱硫、超滤+反渗透水处理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新装备实施改造升级,提升清洁生产能力。在节能方面,公司采用低温位余热回收技术等节能低碳技术,余热发电量1.5亿度以上,年节约用煤3200吨和电能6000万千瓦时;实现吨铜消耗198.68千克标准煤/吨,优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行业标杆值和GB25323-2023的一级能耗限额值。在减排方面,公司实现废气废水和污染物稳定超低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实现脱硫除尘效率99.9%以上、涉重废水“零排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98%以上。

循环利用持续创造绿色增值,公司将冶炼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制备制酸,每年可生产浓度98%的工业硫酸150万吨,创造绿色增值4.5亿元;将电解工序产生的3200吨阳极泥在公司内部协同处置,回收各类稀贵金属,创造绿色增值35亿元;外售120万吨铜尾砂作为生产建材原料,实现绿色效益1亿元;开展绿电交易,预计全年交易量2000万千瓦时;取消码头至厂区汽车短倒作业,建设4千米的皮带廊,实现封闭运输,在环保的同时每年可创造绿色效益3000万元。

以创新平台打造绿色智能标杆工厂

公司开创性建设全球首座铜冶炼智能工厂,以工业互联网平台+私有云为底座,以工艺数模和仿真平台为云脑、以九网融合为支撑,智慧赋能数据采集和分析决策,为实现绿色持续化、作业标准化、操控一体化、价值可视化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赋能实现价值挖掘,公司基于定制开发的云计算处理平台和工业调度优化系统,对每秒产生的10亿条数据形成4300余个分析主题集,覆盖128个应用场景;基于数字孪生平台,进行实时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基于智能决策分析系统,进行环保监测点位监控和反馈,实现生产节奏实时调整纠偏,在有效预警的同时确保超低排放。

通过智能管控、数字赋能等新装备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2023年公司粗铜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460吨/人·年,比行业先进水平提升60%以上。

以创新思维探索绿色贸易路径

结合绿色工厂申报,中色大冶积极开展供应链体系尽职调查,编制绿色贸易指南;加快推进伦敦金属交易所品牌注册,降低绿色壁垒对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公司两间工厂的进出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进口额256亿元,同比增长65%;2024年进口额预计达338亿元,增长32%。

THE END
1.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大冶有色公司2021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业务遍布80多个国家,拥有境外铜矿山项目数量全国第一,位居“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第18位,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化经营成果最丰硕的企业之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加热浸出厂、非洲规模最大的堆浸系统和非洲第一座数字化矿山。https://jyb.cjlu.edu.cn/campus/view/id/346393
2.盛某某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民事一审民事判决原告盛某某与被告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21年2月22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盛某某和被告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姜某某、张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盛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65145元。事实和理由: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verdict?id=91a1c953201552000120
3.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色大冶)系中国有色集团旗下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产能规模占据集团公司半壁江山,单体企业在国内铜行业中也位居前列。中色大冶始创于1953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铜工业基地,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打造了集采矿、冶炼、化工、加工、科研、环保、建筑、制造、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完善产业https://www.whzsrc.com/whzsrc/job/enterUserInfo?id=2794
4.「大冶有色是中国500强吗」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0强行业工资: 有色金属 / 铜业 / 采矿 / 硫酸 / 余热发电 / 稀有金属 / 铜管 / 钼 / 硫酸镍 / 硫酸铁 / 铜杆 / 贵金属 / 磷肥 / 铝型材 / 铜材 / 冶金 / 铟 / 铝杆 / 冶金工程 / 冶炼 / 矿山工程 / 白银 / 期货交易 / 省份排名: 有色金属 / 铜业 / 采矿 / 硫酸 / 余热发电 / 稀有https://m.jobui.com/company/9146171/rank/
5.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2021年8月26日至9月26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集团)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1年12月13日,督察组向中国有色集团反馈督察意见,并将督察发现的3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移交中国有色集团,其中涉及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大https://www.mee.gov.cn/ywgz/zysthjbhdc/dcjl/202302/t20230220_1016787.shtml
6.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河北奥威鑫鑫矿业公司饶绮麟、杨菊、谭春华、张士海、陈伟、郎平振、刘国富、陈金中、张锋、董书革、谭玉莲、徐尚成、石建国、赵国杰、刘景江、王建军、尚建刚2021033纤维状超细特种镍粉制备新方法中南大学、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张传福、李清湘、邬建辉、王国华、黎昌俊、刘荣义、湛菁、戴曦、郑顺德、王涌淦https://www.docin.com/p-2642026603.html
7.含重金属废水直排长江!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批评大冶有色:不作为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进行督察发现,大冶有色下属丰山铜矿尾矿库缺乏相关处理设施,截洪沟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大量尾矿废水直排长江,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只监测不处理,入江尾矿废水一年达279万立方米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03803
8.铜业十大品牌排行榜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名牌产品,国内最大的再生铜加工利用企业之一,中国优秀民营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品牌,浙江省领先企业,资信AAA级企业。 10 大冶有色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得票数:299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系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位于有着3000多年的青铜文化传承https://mip.chinapp.com/paihang/tongye
9.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镓硒碲分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展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铋锗分会 中国金属网 安泰科金属报价网 安泰科金属信息英文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 2005-202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镓硒碲分会保留所有权利。京ICP备0603456http://chinagallium.org/
10.WTO宣布印尼镍出口禁令违规金融部门打出房地产领域“组合拳伟明环保公告,与青美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金高科技绿色制造园区。 日本有色金属生产商维持产量指标 日本有色金属生产商对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财年的产量预估与上年同期持平,只是因工厂定期维护而出现一些微幅变动。住友金属矿业计划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生产22.4万吨电解铜,使2022-23年的https://api.chinascrap.com/topic/topic_view?key=17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