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地质:50种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图片及介绍

千枚岩:(Phyllite)是一种区域变质岩,形成于中低级别的变质作用条件下。其特征在于薄层状或片状的矿物结构,这些结构通常是由于原始泥质、粉砂质或火山灰质沉积岩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重新结晶和定向排列所形成。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主要包括云母、绿泥石、石英和长石等,这些细小颗粒紧密交织,使得岩石表面呈现出明显的千枚状裂面,易于沿层面分裂。颜色多样,从浅灰到深绿不等,取决于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千枚岩在构造中常与片岩相伴生,广泛分布于褶皱带和造山带中,是研究古地理环境和地质历史的重要材料之一。

2.大理岩

大理岩(marble):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源自石灰岩或白云岩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转化而成。其特点为粒状或致密的结构,以及通常呈现的条带状纹理,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白色、灰色、粉色、绿色乃至黑色等,其中以纯白最为著名。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有时还含有白云石、石墨、粘土矿物等杂质,给予其独特的颜色和花纹。因其美观耐用,大理岩被广泛用于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及家具制造等领域,自古以来就是高档建筑材料的代表,诸如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雕塑等,都是大理岩应用的典范。大理岩的形成和分布,对研究地壳变动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3

板岩

板岩(slate):是原岩在低至中等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主要由泥质、粉砂质或火山灰质岩石经过地质作用转化而来。其典型特征为细粒度、均匀且具强烈倾向性,可轻易沿着岩石的层面(即板理)分裂,形成薄而平的板状结构。板岩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灰色、绿色、黑色等,颜色差异主要源于所含的杂质矿物,如铁、镁的氧化物。板岩质地坚硬、耐腐蚀、不易风化,是优质的屋顶瓦片、建筑外墙、室内装饰及道路铺设材料。此外,板岩还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历史上也被用作书写材料。板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分布,对理解地质构造演化、古地理环境及矿产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4

斜长角闪岩

斜长角闪岩(Amphibolite):属于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形成于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原岩多为基性火成岩或富含铁镁的沉积岩。其特征在于含有大量的斜长石和角闪石矿物,这两种矿物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其典型的粒状或鳞片状结构。岩石颜色一般为灰、绿或褐色,取决于角闪石的种类和含量。斜长角闪岩的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解理性和韧性,常见片麻状构造,显示出清晰的变质变形痕迹。在地质学上,斜长角闪岩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古大陆碰撞带或深埋变质带的存在,对于研究地壳深部过程、板块构造演化以及区域变质作用序列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它不仅是地质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探索深部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的宝贵线索。

5

榴辉岩

榴辉岩(eclogite)是一种高压变质岩,形成于地球深部的高压环境中,特别是在地壳深俯冲带。其特征在于富含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两种矿物,这两种矿物的大量出现反映了极端的变质条件。岩石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绿色或褐色,视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具体种类而异。榴辉岩的结构紧密,常见粒状或鳞片状构造,显示了强烈的矿物定向排列,这是深部变质和塑性变形的结果。因其特殊的形成环境,榴辉岩对揭示板块边缘的深俯冲过程、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大陆地壳演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它们如同地质记录中的“深海信使”,帮助科学家们揭开地球深部秘密,同时也是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寻找宝石级石榴石的宝贵对象。

6

片岩

片岩(schist):是一种常见的区域变质岩,形成于中等到高压、低到中温的变质条件下,原岩多为泥质、粉砂质或火山沉积岩。其特征在于明显的片状或鳞片状矿物结构,如云母、绿泥石、等片状矿物平行排列,给予岩石独特的层理构造,称为片理。相较于板岩,片岩经历了更深度的变质作用,矿物重结晶使得颗粒较粗,可以用肉眼辨认,但仍保持原岩的基本化学成分。片岩颜色多样,取决于其矿物成分,常见的有灰色、绿色、褐色等,并且经常用于建筑、道路铺设及景观设计中,是连接地球深部过程与地表景观的重要纽带。

7

片麻岩

片麻岩(gneiss):是一种高级区域变质岩,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壳深部环境,主要由长英质岩石或中基性火成岩经强变质作用转化而来。其特征为显着的片麻状构造,即岩石中长石、石英等粒状矿物与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交错排列,形成粗大的条带或眼球状构造。颜色多样,通常为灰、粉红、浅绿或棕色,取决于其矿物成分。片麻岩质地坚硬、结构致密,抗风化能力强,常见于古老山脉的核心地带。在地质研究中,片麻岩不仅是探究大地构造演化、古地壳深变过程的关键证据,也是追溯岩石圈发展历史、分析古地理环境的重要资料。此外,片麻岩因其美观和耐久性,也被用作建筑材料和雕刻石材。

8

矽卡岩

9

糜棱岩

糜棱岩(Mylonite):是动力变质岩的一种,形成于强剪切应力和中高温环境下,常见于深大断裂或韧性剪切带中。它由原岩(如花岗岩)经历强烈破碎、研磨和重结晶作用转化而成,特点是岩石颗粒细小且均匀,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展现出流状或眼球状构造。基质主要由微粒的石英和云母类矿物构成,坚硬致密,而碎斑则多为长石等硬矿物。糜棱岩的低强度和高渗透性可能影响岩体稳定性,但其特有的构造特征对研究地质构造、古应力场及岩石变形机制极为重要,同时也是探索断层带中矿产资源的线索。

10

绿泥石片岩

绿泥石片(chloriteschist)岩属于区域变质岩,形成于相对温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富含铁镁的原岩如中基性火山岩、凝灰岩及泥质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来。其特征在于显眼的绿色,主要由绿泥石与其他矿物如绿帘石、石英、阳起石构成,呈现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和典型的片状或千枚状构造。岩石表面光泽,触感滑腻,质地较软易碎。绿泥石片岩层状产出,与上下岩层界限明显,局部可夹大理岩或与其他变质岩共生。在地质上,它指示了特定的变质环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如药材(青礞石)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地质构造演化和古代地质过程。

11

石英岩

石英岩(quartzite)是一种主要由石英(含量超过85%)构成的变质岩,源于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历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如区域变质或热接触变质。它呈现出硬度高、吸水率低的特点,颜色多样,常见有白、灰、黄、粉红等色调。石英岩的结构细密至粗晶不等,有时带有云母、赤铁矿或针铁矿等其他矿物。其物理性质稳定,折射率为1.544~1.533,耐磨且耐高温,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耐火材料等领域。尽管质地坚硬,石英岩却较脆,抗弯强度不高,某些类型可能具有较高辐射水平。全球分布广泛,对地质研究及经济活动均有重要价值。

12

蛇纹岩

13

角闪岩

角闪岩(amphibolite)是一种常见的区域变质岩,主要由角闪石族矿物和长石组成,偶尔包含石英、云母等其他矿物。它形成于中高压的变质环境中,原岩多为基性火山岩或泥质沉积岩。角闪岩外观多样,颜色从灰、绿至黑不等,具有中等到细粒的粒状或片麻状构造。其硬度适中、韧性良好,是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标志,用于指示古地质时期的变质作用条件和原岩类型。在构造地质学中,角闪岩带常与造山带关联,反映板块碰撞及地壳深埋变形的历史。此外,特定类型的角闪岩还富含贵重金属,如铜、锌矿床的围岩,对矿产勘探具有经济意义。总之,角闪岩不仅是地球深部过程的记录者,也是探索地质历史和矿产资源的宝贵线索。

14

煤,这一古老的化石燃料,源自远古植物遗骸在缺氧条件下经压实、脱水、碳化形成的有机岩石。根据煤化程度和特性,煤被细致分类以便于科学利用:褐煤:最年轻的煤,含水率高,热值低,颜色从黄褐到黑褐不等,主要用于发电和居民供暖。烟煤:广泛使用的煤种,根据粘结性和结焦性进一步细分,如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等,广泛应用于炼焦、发电及工业燃料。无烟煤:高煤化程度,固定碳含量高,燃烧时少烟或无烟,适用于高质量的燃烧需求和化工原料。煤的分类不仅基于其物理属性(如光泽、硬度、密度)和化学组成(碳、氢、氧、硫等元素比例),还包括工艺性质如粘结性、结焦性、发热量等,这些性质决定了煤的工业用途和经济价值。从能源供应到化工原料,煤在工业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15

硬石膏

硬石膏(anhydrite),化学式CaSO·HO,是一种半水合硫酸钙矿物,属于石膏家族的一员,但相比普通石膏(二水石膏,CaSO·2HO)含水量较低,因而硬度更大、密度更高,表现出更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硬石膏通常形成于中低温热液作用或沉积作用过程中,常与石灰岩、黏土岩共生,在地质历史中的蒸发岩沉积盆地中较为常见。其质地细腻、颜色多样,从白色、灰色到浅黄色不等,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陶瓷、造纸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在建筑行业中,硬石膏作为模型制作、石膏板和装饰材料的重要原料;医药上,则用于制作石膏绷带等医疗用品。硬石膏的开发利用不仅依赖于其自然储量,还需考虑开采技术及环保要求,以确保可持续利用。

16

岩屑砂岩

17

油母页岩

18

油页岩

19

石英砂岩

20

赤铁矿

赤铁矿是一种常见的铁氧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O,呈现红棕色至钢灰色,具有金属至半金属光泽。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中。赤铁矿常以晶体、粒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形式存在,硬度为5-6,比重约为4.9-5.3。赤铁矿在地质历史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不仅是提取铁金属的主要原料,也是地球化学循环和古环境指示剂。其红色色泽使得赤铁矿成为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颜料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价值。此外,赤铁矿还是地表风化和沉积作用的产物,对研究古气候变迁、地壳氧化状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工业中,赤铁矿通过焙烧还原等工艺转化为铁,支撑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建设贡献巨大。

21

泥岩

泥岩是一种固结程度较低的沉积岩,主要由极细粒的黏土矿物和微小颗粒(小于0.0625毫米)组成,经压实和轻微的化学胶结作用形成。其颜色多样,取决于所含杂质,常见有灰、红、黄、黑等色,红色常因含铁矿物而致。泥岩质地较软,遇水易软化,层理不显,与页岩相似但更易碎。按成分可细分为钙质泥岩、铁质泥岩、硅质泥岩等,各具特色。在地质历史中,泥岩记录了古环境信息,对研究古气候、古生态及油气储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重要的覆盖层,对农业土壤保持和工程稳定性评估有所影响。

22

鲕状灰岩

鲕状灰岩是一种特殊的沉积碳酸盐岩,其特征在于由微小的、球形或椭圆形的碳酸盐颗粒(鲕粒)聚集而成,形似鱼卵,故名“鲕状”。这些鲕粒通常由核心开始,中心可为化石碎片、鲕石或其它矿物质颗粒,经层层环绕沉淀的碳酸钙沉积包裹,形成同心层结构。沉积环境多见于温暖浅海、海湾等动荡水域,波浪或水流的扰动促进碳酸盐的沉淀与鲕粒的滚动增长。鲕状灰岩不仅记录了古海洋环境条件,还对研究古地理、古生态及地层对比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美学外观,鲕状灰岩也被用作建筑材料或收藏品。

23

砾岩

砾岩是由直径大于2毫米的圆状或次圆状的岩石碎屑(砾石)经压实和胶结而成的沉积岩。这些砾石源自原岩的物理风化和侵蚀,随后通过水流、冰川或风力等自然力量搬运至沉积场所。砾岩根据砾石大小可分为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和细砾岩,颜色和成分多样,取决于源区岩石类型。砾岩结构通常显示明显的层理和交错层,有时伴有砾石的定向排列,反映出沉积时的水流方向或冰川运动路径。作为重要的地质记录,砾岩提供了古地理环境、古水流方向及地壳运动等信息,对石油地质、工程建设和理解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4

砂岩

砂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主要由粒径介于0.0625毫米至2毫米之间的碎屑颗粒(主要是石英、长石等)通过自然沉积和后期固化过程形成。依据粒度,砂岩可细分为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颜色多样,受原岩成分及含有的铁、锰等杂质影响,常见有灰、红、黄等色。砂岩结构多见层理,部分样品中含化石或生物遗迹,为古环境和古生物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其硬度适中、耐候性好,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及储层研究,尤其在油气勘探中作为重要储集层。砂岩的分布和特性对理解地壳演化、古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25

凝灰岩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主要由小于2毫米的火山灰颗粒经压实和胶结而成,有时包含少量较大火山碎屑。它形成于火山爆发过程中,当火山喷发出的炽热气体将岩石、矿物粉碎并携带至空中,冷却后坠落堆积并固结。凝灰岩呈灰白色,但也可见浅灰、粉红、绿色等,取决于所含矿物质成分。其质地松散至密实不等,多孔隙,透水性强。在地质历史记录中,凝灰岩层厚层出现标志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时期,对研究古火山作用、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预警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此外,因其良好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凝灰岩在地下水蓄存、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建筑材料领域也有一定应用。

26

结晶灰岩

结晶灰岩,又称大理岩化灰岩,是一种通过区域变质作用由原始灰岩重结晶形成的变质岩。在这个过程中,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重新排列生长,形成大而明显的晶体,常见有方解石晶体结构。颜色多样,从白色、灰色到粉红、绿色等,取决于杂质矿物如铁、镁的含量。结晶灰岩具有较好的光泽和纹理,硬度及密度较原石灰岩增加,物理性质更加稳定。它不仅是地质年代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标志,而且因其美观和耐用特性,常被用作高档建筑材料和雕刻材料,如雕塑、建筑内饰及台面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27

豹皮灰岩

豹皮灰岩,以其独特的外观得名,是一种具显著斑点状结构的石灰岩。这种特殊的岩石因含有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褐色或暗色斑点和条带在灰白色或浅色基质中,形似豹纹而著称。这些暗色成分主要是泥质、有机质或铁锰氧化物等细粒夹杂物,它们在沉积过程中与碳酸钙共同沉积并被后来的成岩作用固定下来。豹皮灰岩多形成于动荡的浅海环境,沉积速率与供应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频率有关。它不仅是古地理环境研究的标志,还因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常用于装饰石材和收藏。这种岩石的存在为探讨古代海洋生态、沉积环境变迁及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28

安山岩

安山岩(andesite)是一种中性火山岩,广泛分布于地球的火山地区,由中温条件下快速冷却的熔岩流或碎屑沉积固结而成。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伴有少量的石英、黑云母及一些辅助矿物。颜色多样,从灰、灰褐至红棕色不等,取决于所含铁氧化物的多少。安山岩的结构多为斑状或隐晶质,有时可见气孔和流动构造,记录了熔岩流动的痕迹。其硬度适中,耐候性较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常用于道路建设、装饰石材等。在地质学上,安山岩的分布与研究对于理解板块构造、火山活动模式及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价值,是连接深部地幔活动与地表景观的桥梁。

29

橄榄岩

橄榄岩(peridotite)属于超基性火成岩,主要由橄榄石(镁铁硅酸盐)和辉石组成,有时含少量石榴子石等矿物。这种岩石形成于地球深部,常见于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侵入或喷出到地表冷却结晶而成。颜色多为暗绿色至黑色,结构细粒至粗粒不等,具有典型橄榄绿色条痕。橄榄岩在地质学中极为重要,它们不仅对了解地幔的成分和过程至关重要,还通过蛇纹石化等变质作用影响地球的碳循环和生态系统。在地表分布有限,主要见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及某些地幔岩露出地带,是研究板块构造理论、地壳演化不可或缺的岩石类型。

30

斑状花岗岩

31

正长岩

正长岩(syenite)是一种中性深成侵入岩,形成于地壳深处,后经地质作用上升至地表或近地表。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通常超过50%),伴生矿物包括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及少量石英或碱性暗色矿物。颜色多为浅灰、粉红或肉红色,取决于正长石的种类和含量。正长岩的结构通常为半自形粒状,颗粒间界线模糊,反映出缓慢冷却过程。其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常形成巨大的岩基或岩株,对周围岩石产生接触变质作用。在地质学上,正长岩不仅是研究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和岩石圈演化的窗口,也是寻找稀有金属矿床(如铌、钽)的指示标志。因其美观且耐久的特性,正长岩也被用作建筑材料,尤其是粉红色的品种,在建筑装饰和雕塑中尤为受欢迎。综上所述,正长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是自然资源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32

橄榄石

橄榄石(olivine)是一种常见的镁铁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Fe)SiO,是上地幔中最丰富的矿物之一。它通常呈现橄榄绿色,色泽源自其铁含量,纯镁端成员称为贵橄榄石,近乎无色。橄榄石在地球科学中占据核心地位,不仅作为地幔岩石的主要构成,还频繁出现在陨石中,为研究太阳系早期条件提供线索。橄榄石可在火成岩如玄武岩和橄榄岩中找到,亦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其晶体形态多样,常见为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在珠宝界,透明度高、颜色鲜艳的橄榄石被切割成宝石,尤其是橄榄石的“黄昏之石”变种备受珍视。橄榄石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地质年代学和高压实验中的重要标尺,帮助科学家理解地球深部的物理与化学过程,以及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的动态。

33

流纹岩

34

玄武岩

玄武岩(basalt)是一种基性火山岩,广泛分布于地球的洋壳及大陆裂谷地带。其形成于炽热的岩浆迅速冷却凝固过程,常见于火山喷发或海底溢流环境。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质地细密至中粒,颜色多样,以黑色、深灰色最为典型,但也可见棕色、绿色,这主要取决于所含矿物成分和冷却速度。玄武岩具有独特的气孔构造和柱状节理,气孔是岩浆快速冷却时气体逸出留下的空洞,而柱状节理则是岩浆冷却收缩过程中的裂隙,形成了规则的六边形或五边形柱状体,如巨人之路等地质奇观即由此形成。这些特征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地质学家研究岩浆活动、板块构造的重要线索。玄武岩因其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建设、铁路道碴及作为水泥原料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天然资源之一。同时,玄武岩也是研究地球早期历史、行星地质以及生命起源等领域的重要样本。

35

浮岩

浮岩(Pumice),正式名称为玄武质浮岩或浮石,是一种轻质、多孔的火山岩,主要由玻璃质物质和少量矿物晶体组成。它形成于火山爆发时,熔岩与水接触迅速冷却,其中溶解的气体快速逸出,形成泡沫状结构。浮岩的密度远低于水,因此可以漂浮于水面,也因此得名。这种岩石通常呈灰白或浅灰色,质地疏松多孔,形似海绵,易于切割和雕刻,广泛用于园艺、建筑装饰、轻质混凝土及绝缘材料。浮岩内部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保存,对土壤改良和植物根系发展有益,是园艺爱好者青睐的自然材料。

36

珍珠岩

珍珠岩(perlite)是一种火山喷发产生的玻璃质岩浆在急速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多孔矿物,主要成分为硅铝酸钠。其独特之处在于含有大量微小封闭气泡,形似珍珠,故得名珍珠岩。这种轻质、多孔的结构赋予了珍珠岩极佳的隔热、隔音及吸水性能。加工处理后的珍珠岩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作为轻质混凝土骨料、保温砂浆、防火材料及土壤调节剂等,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率和植物栽培的排水透气性。此外,珍珠岩过滤介质、猫砂和美容磨砂产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珍珠岩资源分布虽广,但大规模商业开采主要集中于拥有丰富火山岩资源的地区。通过高温膨胀处理,珍珠岩颗粒体积可膨胀至原有体积的20倍左右,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性应用价值,是现代工农业和环保领域不可或缺的天然材料。

37

花岗岩

38

辉绿岩

39

辉长岩

40

闪长岩

41

孔雀石

孔雀石(malachite),又称石绿,是一种次生铜矿石,化学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以其鲜艳的绿色和独特的纹理著称,常呈现出翠绿或蓝绿色,并伴有条带或同心环带结构,犹如孔雀羽毛般绚烂,因而得名。它通常在铜矿床的氧化带形成,与蓝铜矿、赤铜矿等共存。孔雀石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历史上还被用作颜料、装饰品及珠宝材料,尤其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备受青睐。其质地相对柔软,莫氏硬度仅为3.5至4,易于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和首饰。此外,孔雀石也是寻找铜矿的指示矿物,对于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尽管其工业用途有所减少,但作为收藏品和艺术品仍深受人们喜爱,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文化传统的完美结合。

42

闪长玢岩

闪长玢岩(dioriticporphyrite)是一种中性火山岩或浅成岩,属于闪长岩系列的斑状变种。它形成于岩浆快速冷却条件下,因此矿物晶体成长不充分,形成斑晶镶嵌在细粒或隐晶质基质中的特征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和一种或多种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构成,基质则由更细小的同类矿物颗粒密集交织。闪长玢岩的颜色多样,通常为灰、灰绿或浅褐色,受暗色矿物含量和种类的影响。与深成岩闪长岩相比,闪长玢岩的结晶程度较低,结构更为细密。它常见于火山颈、岩脉或火山喷发的边角位置,对研究火山活动、岩浆快速冷却过程以及地壳快速侵入事件具有重要价值。闪长玢岩虽不如闪长岩那样广泛用于建筑,但在地质科研、教学标本及特定地区的建筑装饰中仍有其应用。

43

黑曜岩

黑曜岩(obsidian),一种火山成因的玻璃质岩石,由火山爆发时熔融的岩浆急速冷却凝固形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有少量的杂质如氧化铁、氧化铝等,赋予了黑曜岩从深黑到灰色乃至棕色的丰富色泽。其典型特征是呈玻璃光泽,不透明,且表面常见有细小的气泡和流动纹路,反映了岩浆快速冷却时的动态过程。黑曜岩硬度较高,约为5.5至6,质地脆,易沿解理面破裂成锐利的碎片,古代人类曾将其作为刀刃、箭簇等工具。现代,黑曜岩除了作为收藏品和饰品受到欢迎外,还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被用于制作研磨材料、宝石抛光以及一些特殊的工业用途。在地质学上,黑曜岩的分布和特征对于研究古火山活动、岩浆快速冷却过程及环境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44

斜长石

斜长石(plagioclase)是一类重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存在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它属于长石矿物家族,化学通式为Na(AlSi3O8)-Ca(Al2Si2O8),代表了钠长石和钙长石之间的固溶系列,因此根据钠、钙含量的不同,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等。

斜长石晶体常呈板状或短柱状,具有良好的两组解理,能够沿着特定方向裂成光滑的平面。颜色多样,从无色、白色到灰、绿、粉红不等,受杂质元素影响。其硬度为6-6.5,相对密度约为2.6-2.7,耐高温、耐腐蚀,是岩石中的骨架矿物之一。

45

石英

石英(quartz),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广泛分布于多种岩石中,包括花岗岩、砂岩及变质岩。它以无色透明形式最为人熟知,但也可能出现乳白、紫、烟灰甚至黑色,这主要取决于所含杂质元素。石英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硬度达到7莫氏硬度,仅低于钻石、刚玉等少数矿物,不易被刮伤,耐高温、耐腐蚀。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其在电子、光学、建筑、化工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应用。例如,纯净的石英晶体振荡频率稳定,是制造精密计时器和电子设备的基础元件;石英砂则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此外,石英的美丽形态和颜色也使其成为宝石家族的一员,紫水晶、黄水晶、烟晶等均为石英的变种,广受珠宝业和收藏家的喜爱。石英的存在与变化,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是人类科技进步和审美追求的见证。

46

褐铁矿

褐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水氧化铁(nFe2O3·mH2O),是针铁矿、水针铁矿及其不同结晶水状态的氧化铁混合体,常含泥质物质。颜色呈黄褐至褐黑色,硬度低,密度变化大,多以肾状、结核状等形式出现。其含铁量一般在37%至55%之间,有时含磷较高。

褐铁矿并非单一矿物,而是多种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如纤铁矿、赤铁矿及石英、粘土等的混合体,可形成葡萄状、块状、土状或黄铁矿假象的形态。它是氧化条件下铁矿物常见的次生产物,常见于硫化矿床氧化带,构成所谓的“铁帽”。

褐铁矿虽铁含量不高,但仍具有工业价值,可用于炼铁及作为颜料。其在地质上是研究古地理环境和地壳氧化条件的标志,对理解矿床形成及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7

黑云母

黑云母(biotite),属于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是云母家族中的一员。其特征在于黑色或暗褐色的板状晶体,具有良好的解理性和延展性,可分裂成弹性薄片。黑云母富含铁镁元素,故颜色较深,是许多岩石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常见于片麻岩、片岩及某些火成岩如花岗岩中。在岩石学中,黑云母不仅是识别岩石类型的关键矿物,其成分变化还能反映岩石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它对岩石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增加岩石的体积稳定性及抗风化能力。此外,黑云母还是地壳深部地质过程研究的指示矿物,能够提供古地磁、岩石变形等信息。

碳酸岩(carbonatite)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火成岩,其特征在于含有超过50%的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与常见的硅酸盐岩浆岩显著不同。它们形成于地球深部岩浆部分熔融或含碳硅酸盐岩浆分异过程,通常与上地幔源区活动有关。火成碳酸岩的化学成分特殊,表现为富集CaO、CO而贫SiO及AlO,常伴有稀土和稀有元素,显示出复杂的矿物组合。依据矿物成分,火成碳酸岩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钙质碳酸岩、镁质碳酸岩等。这些岩石的颜色多为浅色调,包括灰白、浅棕、黄棕色等,结构上可见从细粒至粗粒不等,有时含有原生岩浆矿物的特征。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和成分,火成碳酸岩对研究地球内部碳循环、岩浆作用机制以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具有极高科学价值。

49.二辉橄榄岩

50.硅质岩

硅质岩(siliceousrock)是一种富含二氧化硅(SiO2)的沉积岩,SiO2含量通常超过70%,最高可达99%。不同于由陆源碎屑沉积形成的石英砂岩,硅质岩主要通过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在海洋或湖泊环境中沉淀形成,如硅藻土、海绵岩等生物成因类型,以及燧石岩、碧玉岩等化学成因类型。碧玉岩常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而燧石岩多见于地台稳定区,与碳酸盐岩等共生。硅质岩硬度大、密度高、抗风化,颜色多样,取决于所含杂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揭示了古地理环境和地壳演化信息,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结语: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矿物岩石世界探索之旅中,我们已经漫步于50种独特而奇妙的自然杰作之间,每一幅图片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地球漫长历史和复杂地质活动的缩影。从火成岩的热情奔放、沉积岩的层层累积到变质岩的深刻变革,每一块岩石、每一粒矿物都在诉说着地球母亲的故事。感谢吉林大学标本陈列馆的珍贵资料,以及地矿课堂的精心拍摄,让这些遥远而深邃的自然秘密得以近距离展现。文字虽由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整理,力求精确,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任何知识都需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期待着更多学者和爱好者的反馈与贡献。愿这些岩石和矿物的介绍激发起每个人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引导我们继续在地球科学的浩瀚星空中航行,寻找更多的未知与奇迹。在未来的探索道路上,愿我们怀揣敬畏之心,持续学习,尊重自然,共同守护这份地球赋予我们的宝贵遗产。

THE END
1.科学网—[趣闻,科普,图片]自然金黄金原矿石:gold ore 图1黄金原矿石 01 ec2c4d01-8f73-457f-8c0b-dfddaf5097aa.jpg https://img201.yun300.cn/repository/image/ec2c4d01-8f73-457f-8c0b-dfddaf5097aa.jpg?tenantId=133405&viewType=1&k=1719305069000 https://www.bjjinyang.net/news/261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62832.html
2.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通用13篇)2、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 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4℃ B.-8℃ C.8℃ D. 18℃. 3、某粗心的护士用体温计测得某病人的体温是38.8℃,仅用酒精擦拭后就给38℃和正常人测体温,则两次的体温计示数分别为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y8bxz75.html
3.100t含80%的赤铁矿石能冶炼出纯铁多少吨?(所需原子量:Fe56,O【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崭新时代,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论文《传统人事部门,再见!》的发表就就是重要标志。该论文发表的时间就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c0ac3ecaf654f08b6aef29afd8db0c0.html?fm=bd6a3b34983a4303810f53c2298c3eb2f9
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年,第41卷,第01期NO2作为交通运输和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排放产物,通常也被视为一种评估人为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因此,开展城市NO2分布与排放研究对于城市大气污染管控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和2月期间,基于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对衡水市区开展了4次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衡水市区环城路上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VCD)的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96385
5.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6篇(全文)A.250cm B.200cm C.150cm D.100cm 30.甲、乙两实心矿石质量相等,V甲:V乙=1:5,若将甲切去1/4,将乙切去2/3,则剩下的两块矿石密度之比为() A.ρ甲: ρ乙=5:1 B.ρ甲: ρ乙=2:5 C.ρ甲: ρ乙=1:2 D.ρ甲: ρ乙=3:8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7ib2860.html
6.西部矿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一种常见的锂化合物,分子式为LiOH,行业内一般指单水 氢氧化锂 指 氢氧化锂,主要应用于润滑剂、净化剂、催化剂等行业 从卤水或矿石中提取的初级锂产品,是生产其他锂系列产品 锂盐 指 的基础原材料,通常指氢氧化锂、碳酸锂和氯化锂三种 指自然形成的含盐酸盐或硫酸盐等物质的溶液。卤水富含 卤水 指 钠、镁、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70100000001_10.shtml
7.等离子弧焊等离子弧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非转移弧",电弧在钨极与喷嘴之间燃烧,主要用於等离子喷镀或加热非导电材料。 另一种是"转移弧",电弧由辅助电极高频引弧后,电弧燃烧在钨极与工件之间,用於焊接。形成焊缝的方式有熔透式和穿孔式两种。前一种形式的等离子弧只熔透母材,形成焊接熔池,多用於0.8~3毫米厚的板材焊接https://baike.cdgtw.net/1520867.html
8.非标独立设计选型学习笔记汇总非标设计学习粉末冶金:有一种齿轮属于 精度:又高有低 刚度:脆 三大依据: 1、符合需求的性能 2、满足工艺要求——不麻烦,能做到 3、考虑成本优势——时间、工期、材料货期 材料的性能,加工也要有所了解 二、常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2.1【常见一般材料】 表示方式 https://blog.csdn.net/qq_48498309/article/details/140091066
9.100MHZ泛音晶体振荡器实验〓晶体管与集成〓以最常见的AT切为例,晶体内的水晶片切割后有主面和节面,泛音晶体和其对应频率的基频晶体(比如3次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7117&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