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山铜矿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镇罗镇以北照壁山的峰峦之中。据考证,该遗址是我国西北最古老的铜矿遗址。
照壁山的古铜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能就已开采,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开采和冶炼,在西夏、元代亦持续开采冶炼,在我国西北地区极为少见,为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青铜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该遗址由古矿洞、居住遗址和冶炼遗址三部分组成。在方圆约1公里的范围内有古铜矿27座,部分矿洞已受到后期人工开采的破坏,大部分洞口已被山洪堆积物封闭,洞口附近都留有大量的铜矿渣堆积。经初步调查,矿洞入口有竖井式、斜坡式、平行坑道式三种。
在遗址表面,除发现汉代陶器残片及宋元瓷器残片外,还曾在矿洞内出土过白釉斜壁碗、瓷灯、汉代博山陶炉、钱币及其他陶器。这处于1987年发现的古铜矿遗址,在我国古铜矿的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6年5月,照壁山铜矿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照壁山)
如今照壁山却受到严重破坏:
2021年4月1日,新华社《内参》《新华网》《经济参考报》《网易》《腾讯》等各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分别以《宁夏一座山都快被挖“丢”了……》等标题作出了揭露性报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热议和公众的极大愤怒。
2021年3月6日,最高领导在内蒙代表团明确指示:“这个账迟早是要算的!”
2021年4月25日,最高领导在广西桂林市指出:“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
(照壁山后面,大片山体已不知所踪)
曹广江不仅挖掉了一座矿山,还毁掉了一座历史名山-宁夏中卫照壁山,让这座在当地充满人文情感的文物保护单位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为躲避执法,这里挖矿和拉矿都选择在晚上进行。夜幕降临,大型挖掘机便开始工作,大块的铁矿石被掀起来,一辆接一辆的大型货车将铁矿石运走。
由于过量采挖,沙丘上深壑纵横,在黄河流域留下一道又一道无法愈合的创口
2008年时,图中标注区域,已经开始小范围开采,区域内劈山而开的公路交错蜿蜒。
2009年时,图中标注区域,局部山体已经被开采形成巨大横切面。
2016年时,开采区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山体已出现洞坑。
2021年时,大片的山体已经被开采丢失,地表裸露,满目疮痍。
(图片出自经济参考报)
宁夏曹广江及四大金刚在该地区进行超采盗采,长达10年之久,盗采超采达近百亿元,在当地生态极其脆弱的背景下,给宁夏和内蒙生态保护造成不可恢复的严重破坏。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程子龙跟踪调查2个月之久,为了准确掌握事实真相,经宁夏坤测测绘有限公司对盗采土方量进行测绘、经宁夏启之源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测绘盗采准确位置,与卫星图像部门核实挖山成像图像资料,以确凿的,充分的事实进行公开曝光,同时为有关查案部门收集了证据。
(卫星图)
(两份测绘报告)
按照测绘公司测绘结果如下:
一、整体盗采超采汇总近100亿元
宁夏坤测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就该项目区内土方量现场测量、测算,整体挖矿规模16794624.33立方米;铁矿石12,814,864.48立方米,每立方米按照4吨换算为:铁矿石51,259,457.92吨,综合最低市场价格每吨按照200元计算为10,251,891,584元,近100亿元;
二、在宁夏境内盗采超采情况:
(一)小证大量盗采超采问题。
中卫市北山4矿区(采矿证:C6400002010022130055553,发证日期;2018-12-02截止日期:2021-12-02;矿区面积60.5292平方公里,采矿规模每年6万吨,属于铁矿)4区块采矿量为:3,765,648.03立方米,每立方米按照4吨铁矿石计算为:15,062,592吨。金额近:30亿元。
曹广江盗采矿山资源的现场工地远远偏离了采矿许可证所限定的范围。记者与一家测绘公司一起对照壁山上的7个采矿点进行了选址测量,勘测定界技术报告显示,“开挖块区与原坐标区域严重不相符”“现开挖面积离原矿区坐标点距离为一里多路程(540多米)。”这表明,曹广江盗采矿山资源的范围远远偏离了采矿许可证所指定的范围。自然资源部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中的地图,也证实了采矿许可证的范围不在采矿许可证所限定的范围。记者报道的照壁山挖丢了就是这个片区。
中卫市北山1区块,属于照壁山文物保护区,铁矿(采矿证:C6400002010022130055552,发证日期;2017-12-02截止日期:2019-12-02;矿区面积16.0648平方公里,采矿规模每年2万吨)采矿量3,044,972.48立方,按照每立方4吨为12,179,889.92吨。金额近:24亿元。特别要注意的是:经勘查对比,开挖块区与原坐标开挖区域严重不相符,原坐标范围Y1-Y6的面积为191867.00平方米(合287.80亩),现开挖面积离原矿区坐标点距离为540米。
三、在内蒙古境内盗采情况:
记者根据测绘公司现场测绘结果查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佐旗腾格里道玉济敖包铁矿(探矿证:T15120080302004899,发证日期;2016-03-10截止日期:2018-03-09,申请复坑日期2020年10月22日,批准单位内蒙阿拉善腾格里工业园管理单位;矿区勘察面积13.7平方公里,属于铁矿)采矿量为:5,994,243.97立方米,每立方米按照4吨铁矿石计算为:23,976,975.88吨,盗采金额近:47亿元。
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佐旗腾格里道玉济敖包铁矿1号矿区采矿量:此次测量其破坏土地面积为47212.2平方米,土方量为100279.74立方米。
2、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佐旗腾格里道玉济敖包铁矿2号矿区采矿量:此次测量其破坏土地面积为509398.2平方米,土方量为1959600.06立方米。
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佐旗腾格里道玉济敖包铁矿3号矿区采矿量:此次测量其破坏土地面积为1119663.1平方米,土方量为3934364.17立方米。
四、新华社批评报道后,一些责任人不思悔改,反而一味的掩盖,打着恢复旗号,掩盖事实真相。
《宁夏一座山都快被挖“丢”了……》曝光后,一些主管部门不是在依规查处严惩等方面查问题、追责任,而是一味的掩盖,竟然动用执法大队寻找记者、测绘公司及参与调查线索的举报人等,进行调查恐吓、威胁,反其道而行之。
对近百亿元的特大盗采超采案件,有人竟然糊弄上级领导和中卫市群众,说媒体报道80%是虚假的,不用理睬,但至今没有向媒体或社会各界提出异议,公开结果。
为了落实最高领导的守土有责,保护生态环境的指示,恳请上级领导对新华社报道《宁夏一座山都快被挖“丢”了……》进行调查处理!
查处盗采超采公有资源、破坏生态的特大违规案件,防止进一步将盗采超采公有资源、破坏生态,让违规分子及背后之人受到应有的惩处。
——本稿件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