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干货给大家带来了世界地理概况(点击查看),很多小伙伴说希望再出一期中国地理的知识汇总,你们提的要求,67一定满足!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中国自然地理知识概况(上)”!想要下篇的小伙伴也一定不要错过明天的干货推荐哦,67在这等着你~
小编乱入
\
01
知识演进关系图
02
我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领土跨近50个纬度、62个经度,这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有利于同海外各国交往等。
③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
2.领土四至点
3.相对位置
(1)濒临的海洋
①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内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②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2)陆界和邻国
①我国的陆上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②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知识拓展】我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和镇(乡)三级行政区划制度。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多的是海南省;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截至2010年);少数民族数最多的是云南省。
(3)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
(4)歌谣记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简称:
东北三省纬度高,自北向南黑吉辽;
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七省连上海,三江(江苏、江西、浙江)鲁皖闽台岛;
中南五省和一区,两广(广东、广西)两湖豫和琼;
西北三省又两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西南三省二市区,川云贵渝藏势高;
香港澳门回祖国,轮廓位置要记好。
4.我国主要的地理界线
(1)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
(2)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3)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4)地形区分界线
(5)气候界线
(6)水文分界线
(7)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少。
(8)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9)长城是地理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理分界线
(10)四大海域的分界线
03
我国的地形地势
1.地势
(1)特点
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2)地势的意义及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2.地形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崎岖部分,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影响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平原可发展种植业;高原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不利于大规模商品化生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耕地资源不足;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落后。
(3)主要山脉
①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
②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③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④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⑤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⑥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⑦山脉形成省界
(4)主要地形区
①四大高原
②四大盆地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04
我国的自然资源
1.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2.水资源
(1)概况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分布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例如,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资源的浪费等。
3.土地资源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2)特点
①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分布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乱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
(5)对策
①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措施: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等。
4.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的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
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④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现象频发,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2)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
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①煤:我国是世界上产煤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煤大多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重要的煤田有:
②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著名的油田有:
③天然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主要的天然气田有:陕北靖边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庆气田;塔里木的轮台(西气东输起点);柴达木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四川的泸州、自贡、威远、江油、达州和重庆的涪陵、万州等地(四川盆地环形输气管道);南海的崖城气田(向香港输气)、东海的平湖气田(向上海输气)和春晓气田。
(3)我国金属矿的分布
①铁矿: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以河北、辽宁、四川最多。著名的铁矿有:
②有色金属矿: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稀土、锡、钨、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矿山有:
(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①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应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②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并造成浪费,应依法护矿,综合利用,并研究利用替代性新材料。
5.海洋资源
(1)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
①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
②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
③寒暖流交汇,营养盐类丰富。
(2)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一年有两次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
形成最大渔场的原因: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②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该海域,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③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3)我国主要盐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另外,我国还有布袋盐场(台湾西部)和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等。
长芦盐场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为:
①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
②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雨季短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4)我国近海石油丰富
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分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