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在乌俄战争的冲击下,引爆国际油价飙破每桶130美元的天价,也使得全球再度深陷高通膨危机,这也推升了黄金价格再次突破1盎司2,000美元。
金本位是一种将国家货币与黄金价值挂钩的货币体系,行使金本位的国家同意以固定的货币转换为黄金,固定买卖黄金的价格为该货币的价值。
182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使用金本位的国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量英镑兑换黄金的要求,英国当时透过国际贸易大量换入黄金作为储备,时至今日,伦敦仍然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最多的城市。
1871年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跟随英国采取金本位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开始形成。到1900年大多数的国家都设定了国家货币兑换黄金的比率,美国在已发展国家中算是最后加入的一批,当时,每盎司黄金约可换到20.67美元。
1934年,美国政府将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0.67美元调整为每盎司35美元,直到1971-1973年石油危机完全放弃金本位。
1973年开始,全球主要已开发国家改行浮动汇率制度,且在1973年5月时,美国再次引导美元贬值至每盎司黄金42.22美元,而通常美元与黄金走势会呈相反趋势,故美元贬值黄金即会受到市场追捧,故1973年5月当时黄金价格大幅飙涨至每盎司100美元。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危机,因投行雷曼兄弟在次贷风暴下宣布破产,而当时联準会为了挽救美国经济,除了宣布降息至零利率以外,更史上首次推出量化宽鬆(QE)政策,这助长黄金价格大涨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大关。
美联储的接近0利率政策及先后两次的量化宽鬆(QE)政策是起到了金价创新当时新高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欧洲的债务问题也影响了当时金价的飙升。
2011年8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明确表态至2013年中期将维持低利率。由于为首次明言期限,所以冲击很大,黄金被争相竞购。伦敦市场(决定实物价格)飙升至每盎司1869美元,伦敦金现货价、纽约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飙升至每盎司1925美元,从绝对值来看这是黄金的历史最高价。
2019年年末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推动金价持续上涨,并且在2020年年中时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导致金价飙升至当时最高价每盎司2,075美元。
除此之外,2020年美元整体疲软,处于弱势。全球央行的降息潮与扩大量化宽鬆政策也明显推动了黄金进一步上涨。
2022年,俄罗斯派兵入侵进入乌克兰,美国与欧洲各国相继推出严格的经济制裁措施,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军事关系紧张的状态下,使得市场避险需求激增,金价再次高速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大关。
影响贵金属价格变动之主要因素包括:
当国际政经情势不稳时,市场资金将会从风险资产流出,移向避险性资产,而黄金传统上就被视为是市场安全的资金避风港,故因此市场资金容易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流向黄金做为避险。
当通货膨胀过于严重时,股票,债券或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大幅减弱时,投资者就会倾向将部份资金转入黄金,以便维持整体资产的价值。
由于黄金本身属于不孳息之商品,因此当全球主要央行利率升息时,如美国央行联準会(Fed)进入升息循环,那么就容易引导市场资金进入债券等固定收益商品移动,故金价容易相对疲弱。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可能影响金价,因各国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促使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沖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而在上述四大因素中,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即为通膨与利率,而据费雪方程式(Fisherequation)描述,通膨与利率之间的差值,即等于实质利率。
货币的价值非一成不变。花钱购物或者享受服务时,如果货币升值,那么可以省钱,这称为通货紧缩。相反,如果货币贬值,购买同样的商品时必须花费更多的钱,这称为通货膨胀。如今美元的价值比1980年要低,算上通货膨胀率,1980年的850相当于现在的2200美元。从黄金与美元的关系来看,1980年1月的850美元的金价其实更高昂。
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黄金投资的新课本》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