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成本推动型通胀的传递是一种最直接和直观的传导方式。主要受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如石油、矿石、有色金属、粮食、大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输入价格直接上涨,从而引起国内以这些基础商品为原材料的生产产品成本上升而提高其产品价格,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需求推动型通胀传导

1.国外商品价格上涨直接传导对本国商品需求的增长。2.国外商品价格上涨,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导致本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增加。

(三)对外贸易顺差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受对外贸易出现大量顺差影响,使本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大量的外汇储备将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大大增加,从而引起流动性过剩的投资增加,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

第二部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CPI传导的实证剖析

石油作为工业社会的基础性燃料与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我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内CPI的传导影响明显。

一、直接传导剖析

原油价格波动对CPI的直接传导:原油价格——成品油(汽油、柴油)价格——交通运输、燃料产品和服务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一)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联动

图1浙江省汽柴油零售价与国际原油的关系

(单位:元/升、美元/桶)

(注:2008年12月19日前,浙江省成品油零售价格管理实行三个价区分别作价,图表中为杭州市区价格,零售价格均包含清洁剂0.05元/升加价;2008年12月19日起实行全省统一的最高零售价格,0.05元/升的清净剂加价取消。)

根据CPI计算原理测算,汽柴油价格和浙江省CPI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07%和0.002%,也就是说,汽油、柴油价格同比上涨10个百分点,分别直接拉动全省CPI上涨0.07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

图2浙江省民用液化石油气零售价格与国际原油的关系

(单位:%)

二、间接影响剖析

间接传导路径:原油价格——石油化工产品原料价格——塑料、橡胶、化纤等行业产品价格——国民经济各类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一)服装(衣着材料)

目前服装行业的产品除了全棉、全毛面料以外,大部分以棉和涤纶等合成面料为主,其中涤纶等占的比例在七成左右,而涤纶纤维等合成纤维都是从石油、石化产品中提取的。其次,服装行业原材料中的辅料,如服装上搭配的线、纽扣、拉链、衣架、染料等等,也都是与石油制品密不可分。因此,原油价格上涨拉动化纤原料乙二醇、PTA、PTMEG、MDI等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纺织产业链的影响明显。

图3国内乙二醇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单位:元/吨、美元/桶)

从图3中综合来看,2008年以前有段时期,国内化纤原料价格与WIT原油价格走势整体出现不一致现象,主要原因是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美元大幅贬值,冲抵了一部分原油涨价因素。但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国际原油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原油价格对化纤行业造成的成本增加影响更为直观。

(二)个人用品(清洁用品)与家庭日用杂品(洗涤用品)

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洗涤产品洗洁精和洗衣粉为例,这两大类洗涤用品的原料均来自石油衍生物,主要原料为表面活性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石油提炼的烷基苯磺酸盐(LAS)。

图4WTI原油价格与国内LAS(烷基苯磺酸盐)价格的关系

(单位:元/吨、%)

图5国内LAS(烷基苯磺酸盐)价格与浙江省CPI洗涤用品价格的关系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国内LAS价格走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三)建筑装修材料(涂料、粘胶、玻璃)

建筑装修材料中有很多产品的原材料都处于石油产业链中,玻璃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是重油,通常占玻璃成本的30%左右,重油价格直接与原油价格联动,另外夹层玻璃中还用到PVB膜,也是石油化工产品;油漆涂料的主要原材料亚洲芳烃、TDI、MDI、甲乙酮等涂料溶剂是石油炼化的产物;粘胶所需的原材料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的副产品。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建筑装修材料生产所需要的各类原材料出厂价格。

图6国内TDI价格与浙江省CPI油漆价格的关系

图7国际燃料油(180)价格与浙江省CPI玻璃价格的关系

(单位:美元/吨、%)

三、结论:原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0.0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石油,石油产业链中的各类产品分布于各个领域。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以及对国际原油依存度的逐年增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已经从方方面面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具体从构成CPI的八大类来看,交通和通信类受到的直接影响较大,而原油价格上涨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也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因此在CPI中占比重最大的食品类价格,也同样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图8WTI原油价格与浙江省CPI的关系

(单位:美元/桶、%)

其中y表示浙江省月度CPI;x表示WTI原油月度平均价格同比涨跌幅度。从回归方程看,两者的回归系数为0.0509,表明WTI原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拉动浙江省CPI上涨0.05个百分点。

四、个案分析——原油价格波动下纺织企业的艰难抉择

绍兴作为传统的纺织大市,主要纺织品产量位居浙江乃至全国前列。自2010年以来,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PTA、腈纶、涤纶等化纤原料价格先后出现异常上涨,且上涨幅度已超出了一般纺织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尤以下游企业为甚。

图9国内PTA价格与WTI原油价格的关系

2.棉花价格受替代效应影响与原油价格存在间接影响

(1)近代棉纤维在纺织纤维中占比大幅下降。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01,2007)报告,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新世纪的前7年,棉纤维占纺织纤维的比例从72.7%下降到40.0%,降幅32.7个百分点。

(2)棉花、短纤和长丝作为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生产原料,具备相互替代性。2010年下半年,由于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中下游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企业便转向更多地采用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且性能相近的化纤短纤作为替代,主要是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从而带动作为棉花主要替代品的短纤市场需求的增长。

棉花价格的上升直接带动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的价格上升,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化纤短纤价格的上涨,从而联动棉花价格上涨。纵观近几年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的市场走势,均呈现随棉花涨跌而有规律的变化(见图10)。

图10国内棉花价格与WTI原油价格的关系

(单位:元/吨、美元/桶).

(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是1999年国家决定放开棉花购销价格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酝酿建立,于2002年6月正式发布,英文简称“CCIndex”,“328”为棉花等级。)

(二)纺织企业面对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举步维艰

1.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纺织业主要原料来自化纤业,乙二醇、聚酯切片、涤纶聚酯、锦纶都直接受油价的影响,这些原料的价格几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动的,油价上涨,石油产品的原材料购进成本必然跟着上升。尽管产品出厂价有所回升,但上涨幅度远远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高进低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纺织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面对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提价是企业无奈的选择。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企业员工加薪、人民币升值、加息收贷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压力下,纺织服装企业面对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提价只是无奈的选择。资料显示:2011年1-6月份,绍兴市绢纺丝出厂价格上涨31.66%,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出厂价格上涨28.55%,影响面巾、浴巾及其他棉、化纤制品出厂价格均上涨14.67%,棉、化纤针织品及编织品出厂价格上涨8.16%,纺织服装制造业产品上涨6.08%。

第三部分国际市场金属、矿石价格波动对CPI的传导

国际有色金属、贵金属、铁矿石价格的变动主要受全球经济发展阶段性影响。尤其是2004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伴随着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属、矿石价格也开始出现持续攀升。随后,伴随2008年三季度末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出现大幅波动。随着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国际有色金属等价格再次上涨。

一、我国大宗原材料商品整体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城镇化和新兴工业化的推进,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使得近年我国对大宗原材料商品的进口需求不断扩大。

(一)铁矿石进口量连年增加

(二)铜、镍、铅对外依存度均超50%

由于需求持续旺盛、投资高速增长,我国对铜、镍、铅等商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铜对外依存度高达80%,镍为70%,铅和铝矾土都超过了50%。

二、国际市场金属、矿石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我国进口价格总水平一路走高

(一)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价格连年上涨

从近5年主要进口商品看,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铁矿砂及其精矿、未锻造的铝及铝材价格涨幅较大。

(二)铁矿石价格涨幅远大于钢材价格涨幅

国际铁矿石价格在2003年之前的二十年,受需求稳定影响,价格低稳。2004年后,随着“中国特需”进入铁矿石领域,国际铁矿石价格连年暴涨。但由于全球70%的铁矿石贸易由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所掌控,中国需求与垄断定价成为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反观同期CRU的全球钢材价格指数,2000年1月份只有90,2008年8月份曾触及292.8的最高位,目前已经回落至150。相比较而言,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大于钢材价格的涨幅。

进入2010年,国际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量趋于涨跌互现相对稳定状态,但进口价格无一例外地继续出现大幅上涨。进口铁矿砂6.2亿吨,同比下降1.4%,进口平均价格为128美元/吨,上涨60.6%,由于进口铁矿砂涨价,我国钢铁行业为此多支出近300亿美元。2010年,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429万吨,进口量与2009年同期持平,进口额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4%,进口平均价格为7626美元/吨,上涨44.4%;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95.5万吨,同比下降58.8%,进口额为39.3亿美元,同比下降26.5%,进口平均价格为4109美元/吨,上涨78.4%。

三、国际有色金属、矿石价格波动对浙江CPI的传导

基础产品一般处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上游,其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直接的、长久的推动作用。

(一)国际基础金属价格与浙江省PPI、CPI运行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将2005年-2010年国际铁矿石、主要基础金属价格与浙江省PPI、CPI及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走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铜、铝等金属价格与PPI、CPI彼此间联动的紧密度较强,铁矿石价格的紧密度相对较弱,这与国际市场铁矿石寡头垄断,利用中国需求强行提价密不可分。

图112005-2010年铁矿石、金属价格变动幅度与浙江省PPI、CPI对比

(二)国际铁矿石对浙江省价格总水平影响的分析

铁矿石作为钢材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涨必将通过产业链传导到下游行业,因此浙江MPI、PPI受其影响相对较大。但其对CPI的影响较弱,由于CPI构成中受铁矿石价格影响较大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与通讯以及居住类价格,前两者所占权重较小,居住类权重虽高,不过其价格并不包括房地产价格在内。而且伴随价格传导速度和效应的减弱,国际铁矿石价格对浙江CPI的影响度减弱。

(三)金属输入性通胀对浙江省价格总水平影响的特点

1.影响范围逐步扩散

2.影响效应逐步显现

国际金属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经历了“从无到有、渐次显现”的过程。在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2005年之前,国际金属价格总体呈低位、平稳态势,变化很小,金属输入型通胀几乎不存在。2005年后,国际金属价格变动对国内的影响开始在有色金属领域中显现,不过此时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还不能全面引发国内三大价格指数的变动。至2008年时,包括黑金属在内的国际金属价格变化对国内的影响日渐凸现,2008年后,从铜、铝、锌到铁矿石,国际主要金属品价格波动对浙江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影响已相当明显,这表现在2009年后国际金属价格的波动均会引发浙江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甚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向波动。

回归方程式:y=1.7667+0.01571x

其中y表示浙江省年度CPI;x表示国际铜价年度涨幅从回归方程看,两者的回归系数为0.01571,表明国际铜价每上涨1个百分点,拉动浙江省CPI上涨0.01571个百分点。

第四部分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的传导

近年来,受全球自然灾害及充沛流动性影响,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和高位震荡,很大程度上波及我国食品价格的上涨。

一、国际油脂价格波动左右国内油脂价格走向

(一)我国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2002年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之后,国外成本较低且出油率高的转基因大豆如潮水般涌入中国,2004年国内大豆产业遭受重创,并形成“南美人种大豆,中国人买大豆,美国人卖大豆并决定价格”的格局,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到2009年,全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5463万吨,而国内大豆产量只能满足1500万吨左右,约4000万吨的消费依赖进口,近三年全国大豆进口量一直以10%-20%的速度增长,榨油用量成为我国大豆需求的最主要增长点。

由于大豆是油脂压榨的主要原材料,结合我国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的现状,国际大豆价格波动一方面左右着国际油脂价格,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国内油脂类价格的运行。从图12可以看出,国内油脂价格的波动与国际油脂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在国际油脂价格达到最高值的2008年上半年,浙江油脂价格也创历史新高;当2010年下半年起国际油脂价格出现五年来的第二轮上涨,浙江油脂价格也逐月攀升。

图12国际国内油脂价格指数波动曲线

回归方程式:y=0.4163x+63.912

从回归方程看,两者的回归系数为0.4163,表明国际油脂价格指数平均每上涨1个百分点,浙江油脂类价格就平均上涨0.42个百分点,国际油脂价格变动对国内油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相当大。

二、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从长期趋势看存在一致性

在国内外粮食市场日益交融的条件下,国内粮价走势与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国际粮价的变动对国内粮食市场必然会带来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粮价的上涨。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政府以完全放开大豆价格为代价,保护了国内主要口粮(小麦、水稻、玉米)不受农业发达国家的冲击,目前这些品种的自给率在95%以上,使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相对平稳走势。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另外,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中政府调控成分较大,政府主要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收储和拍卖机制以及粮食外贸政策等来实现对粮价的调控。在2007-2008年及2010年至今的两轮国际粮价大涨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时,我国粮价基本保持稳中趋升的运行态势,没有出现粮价的大幅波动。但从长期趋势看,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还是存在趋势一致性,2006年—2010年,浙江省粮食价格累计上涨36.8%,这期间国际谷物价格指数上涨120.4%(见图13)。

图13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指数波动曲线

三、国内猪肉价格基本不受国际市场肉价影响

我国是人口大国,猪肉产销量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大,加上全球各主要猪肉进口国设置了较高的进口壁垒,以及我国对猪肉进口的严格限制,决定了我国猪肉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对独立性,国内猪价基本不受国际猪价影响。从2006-2010年的价格走势看国际肉类价格波动与浙江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波动完全不一致。在我国,供需矛盾扩大和成本上升是推动猪价趋势性上涨的主要动因,在没有国家干预及重大疫情的情况下,猪肉运行周期仍遵循“蛛网理论”,一般2-3年完成一个完整周期的运行。2008年2月和2010年12月,全省猪肉价格分别比2005年末上涨97.3%和65.4%。

回归方程式:Y=0.1193X+88.05

图14国际食品价格指数与浙江CPI波动曲线

第五部分充沛的流动性助推CPI上扬

本次通胀与世界范围内的充沛流动性存在密切关系,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并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扬。

一、货币供应量变动对CPI的传导

图15浙江CPI与M1波动时滞曲线

二、国际游资对我国流动性的冲击

(一)国际游资的概念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内外币的利差吸引国际游资的流入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内外币的利差影响,境外的各种投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资金量呈现加速上升的势头。2005年后至2007年末约有5200亿美元的流入,近年数额更呈快速增长态势。由于国际游资赌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与此同时,国际游资涌入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迫使人民币加速升值,进而吸引更多国际游资进入,货币供给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压力更大。

(三)国际游资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1975亿美元,同比大增30.3%,甚至有专家说,热钱规模已超过外汇,社会上关于热钱的说法很多,但热钱数额大,增长快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稳定升值预期不会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顺差未来不会大幅下滑,同时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所占比例的提高,使得今后一段时期,新增外汇将继续保持增长,我国依然是国际热钱流入的热土。

三、国际游资的危害

(一)造成汇率的单边升值

我国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的单边升值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蒸发,也对我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重大打击,利润空间大幅缩水,国内的外贸企业在汇率不断上升中挣扎徘徊。只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还在,热钱就会大量涌入。我国采取渐进升值的方式,但是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导致热钱的大量涌入,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的恶性循环。

(二)造成严重的市场泡沫

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缺陷,而经济又发展很快时,国际热钱就会认为有利可图,大量涌入,在房市、股市中不断兴风作浪,造成房市、股市异常繁荣的假象,这种繁荣就是泡沫。一旦热钱在收获暴利后出逃了,市场的资金大量缺失,会造成投资者信心下降,甚至是市场崩溃,经济长期不振。

(三)加剧本国通胀压力

第六部分有效控制输入型通胀的建议

伴随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加快,输入型通胀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在日趋加强。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尽快适应并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是我们应面对的课题。

一、加强我国粮食、能源类产品的总体发展规划

(一)坚持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机制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稳粮价即稳人心。建立粮食战略储备,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总规划,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构建多元的国家储备体系

加强对重要能源、资源类产品市场价格、供求量和库存变化的有效全面监测。以能源、物资等储备代替单一的外汇储备,构建多元的国家储备体系,以防止价格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提高我国抗输入型通胀的能力。

(三)增强重要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我国对铁矿石需求占世界的60%以上,钢材需求占50%左右,铜和铝的需求接近40%。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理应成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而非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尽快增强我国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采购的谈判砝码,从战略高度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逐步形成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定价权。

二、加强资源类价格改革步伐,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一)及时推出资源类价格改革方向

首先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走向市场化。其次是让资源产品价值全面体现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平衡的保护等成本,使其价格合理回归。其三是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的统筹兼顾。

(二)以优化投资结构为契机,减缓对大宗资源类产品的旺盛需求力

从源头上遏止对国际市场原油、矿石等大宗资源类商品需求的过猛上升,扭转长期来以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结构,注重节能减排、生态工程、医疗教育和公共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审时度势地调整投资结构,引导资本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投入。

三、完善我国的货币汇率制度

(一)完善货币汇率制度,避免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是热钱进入我国的直接诱因,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汇率制度,增加浮动性和灵活性,避免人民币长期一边倒的升值预期。

(二)提高人民币直接贸易的吸引力

本轮输入型通胀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美元贬值引发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针对美元贬值输入的通胀,在国际贸易中,增加人民币结算对其他区域国家的优惠出口税率政策,增加人民币直接贸易的吸引力,通过人民币对外升值增加进口采购和对内发行宽松货币,去应对输入性通胀带来的损失,平衡老百姓原有储蓄损失,增加消费和采购能力。

四、加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连续性

(一)提高我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连续性能力

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趋势,区域政治动荡更加剧世界经济波动概率,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如何提高我国宏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前瞻性和连续性能力,已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我国抵抗输入型通胀的一枚重棋。在保持投资需求平稳和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同时,才能真正实现熨平价格周期波动的目的。

(二)加强金融监管,严控非法资金流入

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异常资金流动报告机制。各种金融监察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做到各种数据与信息共享,加强对流入市场资金的监控,发现异常资金应马上报告并采取措施,降低热钱在市场上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鲍尔(BallR.J.)、项婷婷.通货膨胀与货币理论.华夏出版社.2009

[2]吴庆.见证通胀:动荡世界中的中国利益.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3]董直庆、蔡玉程、谢加贞.CPI和PPI周期协动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

注:WTI即WestTexasIntermediate(CrudeOil),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是北美地区较为通用的一类原油。由于美国在全球的军事以及经济能力,目前WTI原油已经成为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

THE END
1.贵金属市场,涨跌现状与未来展望家用电器刀妹在家用电器发布了:贵金属市场,涨跌现状与未来展望,摘要:贵金属市场呈现涨跌波动,当前市场状况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同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贵金属市场有望https://m.haomengjk.com/post/4047.html
2.有色金属:新时代的产业变革驱动力一、有色金属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 有色金属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先,它们在许多重要的产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交通、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色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次,有色金属的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例如,某些关键有色金属https://blog.csdn.net/JiYan_blue/article/details/144205689
3.金价与白银价格的波动及影响因素解析水产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贵金属的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将围绕金价与白银价格的概述、影响因素、二者关系以及投资策略建议等方面展开阐述。 金价与白银价格概述 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金属市场的两大主要投资品种,其价格通常以每盎司为单位计量,金价因其稀缺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而长期保持http://news.tgdzx.cn/post/10597.html
4.中邮证券:关注贵金属稀土铝铜等领域的投资机会铜价降息11月4日,中邮证券研报指出,1)贵金属:长期来看,美国赤字率提升、地缘政治扰动叠加美国供应链近岸化导致央行购金逻辑不改,降息节奏或随着美就业情况的转弱而加速,黄金行情有望在2024年四季度继续维持。2)稀土:缅甸内乱影响出口,稀土供需预期改善。此外临近美国大选,稀土等优势战略小金属重要性将提升。3)铝:环保管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5HJG870534A4SC.html
5.有色金属行情正热,我们准备了一份铂金市场投资前景报告2020国际铂族金属科技创新及发展峰会将在江苏苏州举行,共同探讨在当前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铂族金属在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最新应用。 铂金既是一种工业金属,也是一种贵金属,比黄金稀有30倍,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工具。目前,铂金的特点是供应受限而需求平稳,但https://36kr.com/p/984793304783489
6.贵金属分析(精选8篇)篇1:贵金属分析 金属一般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是铁、锰、铬及其合金。有色金属一般指铜、铝、锌等除黑色金属之外的所有金属。其中金、银、铂金除了用于工业制造外,还可作为日常装饰用,更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贵金属质押融资业务已经在部分银行展开。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8wxh0s8.html
7.美元指数贵金属关系 影响因素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期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样本选取1989年1月2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COMEX铜期货收盘价(连续)、LME铜期货收盘价、LME铝期货收盘价、LME铅期货收盘价、LME锌期货收盘价及美元指数。 一、 最大样本情况 样本为上述范围所有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从1989年至201https://baike.sogou.com/v65188.htm
8.有色金属行业的基本情况介绍金投原油网有色金属行业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有色金属中,如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饰品,铜、铝、锡等也是大宗商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陌生是因为有色金属作为一种原材料而非终端消费品,部分投资者对于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定价模式、价格变动原因等都不太熟悉。本篇,我们将通过介绍有色金属行http://energy.cngold.org/c/2022-08-11/c8244974.html
9.权威金属资讯门户上海金属网-权威金属资讯门户-铜,铝,铅,锌,镍,稀贵金属,小金属,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网,大宗商品https://www.shmet.com/
10.2024年有色金属的发展前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年版),有色金属行业是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全球经济形势、下游产业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对高性能、轻量化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激增,如锂、钴、镍等在电动汽车电池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16/YouSeJinShuDeFaZhanQianJing.html
1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中期投资策略报告铜矿开发品位趋势性下降供需不匹配是有色金属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有色金属价格的“商品属性”主要受供需以及库存影 响,通过供需平衡和商品价格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当供需产生连续缺口时,商品价格容易出现大幅上涨行情。 优质资源减少,全球金属禀赋呈下降趋势。随着开发进行,埋藏浅的优质矿产逐渐被开发殆尽,不得不向 更深处寻找资源,同时全https://m.vzkoo.com/read/20230515e12cff64734aee0cd41d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