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1:重整河山待后生"+pindao+"

房地产新政的推出、央行再度收紧流动性、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让A股2010年很不“给力”,沪综指首日开盘3289.75点,12月31日收盘2808.08点,年度跌幅达14.31%,在全球股票指数涨幅排名中列倒数第三,仅略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继续收缩流动性、房地产行业面临进一步调控、扩容速度加快给大盘带上了“紧箍咒”。另一方面,A股市场19倍左右的市盈率也封杀了大盘大幅下跌的空间。多空交织表明2011年A股市场将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宏观篇·

政策前紧后松,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红周刊》记者侯斐

上半年股指表现要看CPI脸色

12月25日圣诞节,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29日,央行两年来首次提高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除此之外,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和货币政策委员会分别在不同场合强调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可谓一环紧扣一环,管理层对抗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谓“没有最突出,只有更突出”。如果说2010年底开始“向泡沫宣战”(见本刊2010年50期年终特稿),那么,从本周的局势来看,泡沫之战已经打响,2011上半年将迎来一番激战!

加息、调“两率”——子弹已飞出

平安证券认为,未来1~2个季度内再加息1~2次的可能性较大,但加息的节奏才是未来影响市场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早加+小幅度”将对市场影响偏有利。申银万国证券认为,政策出台的密集区将主要集中在2011年一季度,不过,相比加息、调存准等措施对股市的影响,一些行政性的措施,如限制银行信贷额度、强制的价格干预等措施对股市的影响更大。申万认为,“一季度紧缩风险显著”,对一季度的股指构成压力。他们预计到2011年二季度以后,通胀压力和房价压力都将有所减小,届时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的必要性会下降,从而进入政策的观察期,由此带动股市的企稳回升。

安信证券也比较看好股指二季度的表现,他们认为,如果CPI的高点在一季度到达,那么二季度的宏观图景可能是高增长、低通胀,工业增长明显恢复(因为节能限产对工业的影响在2011年春节后将会大幅削弱),并且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已经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也将在“两会”之后密集出台,这样的宏观情景对市场总体而言是比较有利的。

政策何时见效?——让子弹飞一会儿

如果CPI出现反复高涨,届时“控通胀”仍然占据着三项任务(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头把交椅,那么,经济政策将迟迟不能将重心转为调节构、促增长的方向上来,反而要继续在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对抗通胀、收缩信贷;在这种紧缩的环境中,新兴产业的投资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即使出台一些产业政策,可能短期内也会停留在纸面上。安信证券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投资者就需要谨慎对待二季度的市场趋势了。

我们再探讨未来影响CPI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食品价格。众所周知,食品占CPI比重最大。从本轮通货膨胀的过程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库存增长(见图1)所引发的,在供给方面并不存在特别大的缺口。从目前政府对控通胀的决心和货币政策的收紧力度来看,这种通胀预期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库存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应该在2011年有所减弱。

而从价格上涨的两类主要食品——猪肉和蔬菜价格的历史走势来看,中信证券认为,春节过后这两类食品的价格很可能出现回落。因此,预计在2011年春节过后,食品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其次,我们来看看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个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另一个就是美元汇率贬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项指标均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已越走越稳,因此,美元在2011年继续贬值的可能性不大。而全球经济的变化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或将保持平稳。

综合分析而言,各大机构预计2011年通货膨胀将在可控范围内,全年CPI可能在3.8%左右,上半年可能达到4%甚至以上,但在政策的调控下,下半年将有所回落。不过,政策何时出台、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很可能根据CPI的变化而相机抉择。综合多家券商的观点,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加息一次的可能性较大,存款准备金率没有所谓的调整上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果CPI在一季度到达高点,同时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逐渐消除,那么二季度股指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如果二季度CPI再次高企,市场运行态势将不甚乐观。

三驾马车等量齐观,健康增长才是王道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趋向平衡,不再出现2009年那样的“畸形发育”了(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2.3%,消费的贡献率为52.5%,而出口的贡献率则为-44.8%)。中信证券预计,2011年消费将继续领跑经济,劳动报酬比重上升提升居民消费2~3个百分点;投资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扩大出口,而是转向内需驱动——高铁、保障房、西部开发“三花齐放”;出口也由过去一直的“顺差第一”转向福利优先,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同时,经济增长也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国民福利,提倡更加健康的增长,正如中信证券对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所言,“踏上有福利增长之路”。

·大势篇·

黄金坑还是熊市的开始

◎《红周刊》记者马曼然

2010年末的中国股市与冬天一样寒冷,大盘破位暴跌。调整是否给行情留够了空间?私募和券商普遍对2011年的行情充满希望,当然也有不同观点。

宏观政策不明朗成为空方理由

近期券商纷纷发布了2011年投资策略报告,2600~3800点是大多数券商给出的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与众多券商集体看好行情不同的是,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雷鸣预测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大约在2200点到3200点,呈W形震荡走势。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也是少数谨慎派,目前他的仓位只有10%左右,“目前的下跌还不算是坑,券商普遍预计2011年的低点在2600点,我估计可能要跌破。”

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是空方的主要理由。雷鸣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复苏初期的中性宏观政策,对股市伤害偏大。主要原因是中性宏观政策往往紧货币宽财政,紧缩流动性直接制约股市估值,宽财政对股市正面影响不明显。2011年宏观政策是紧货币、宽财政,紧货币控通胀,宽财政引导投资。若如此,股市就受制于流动性紧缩,失去整体牛市的基础,个别行业受宽财政的引导而出现局部牛市行情。

童第轶也表示:“许多人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大好,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失效了。但反过来想,也许上证指数这种表现反映了经济中更实质性的东西,也许2011年的通胀威胁超过大家的预期。”对于2011年的行情,童第轶认为,如果信贷还是不乐观,融资还是这么高,上市公司业绩还是有疑虑的话,他的投资依然会保持谨慎,除非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整体走强,他才会大幅提高仓位水平。

的确,由于宏观的不确定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不确定,从而股市难现绝对的低估或高估。正如武当投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高开宇认为的那样,“宏观现在根本看不清楚,当然有很多技术手段去监测,但是每一种手段都是‘盲人摸象’”。

“物美价廉”奠定牛市基础

我们再看一下多方代表对未来行情的看法,低估值是多方的主要理由。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整体的市盈率(TTM)估值为18.8倍左右,市净率估值为2.83倍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从风格指数的估值来看,目前成分股的市盈率(TTM)仅为15倍左右,接近历史底部区域。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认为,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将在20%~25%之间,从经济运行的周期来讲,2011年中国经济将由2009年的靠外力推动回升转化为靠自身内在推动的回升,应该更扎实。“2009年中国经济回升带动股市大涨,2011年A股也有随经济回升会‘涨过头’的可能,高点会突破3800点”。

广东斯达克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黎仕禹更是语出惊人:未来两三年内,上证指数将创出6000点的新高。“按照中国股市历史运行规律来算,大致4年一个轮回。从2007年见顶后算4年,也就是2011年应该是大牛市的启动点,届时我们会看到经济情况与一些宏观政策可能会出现改变。2012~2013年是真正的大牛市。短期来说,通过资金流向分析可以发现,目前蓝筹股有明显的大机构进行建仓,一季度震荡上行的概率较大”。

2010年的私募冠军、世通资产董事长常士杉预测,2011年仍旧是一个震荡市,底部在2600点左右。据了解,常士杉目前正在慢慢加大对金融地产板块的配置,他认为,金融地产板块的估值已到底部,政策也到了底部。

与常士杉一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也表示看好金融地产。他认为,银行股现在个位数的市盈率实在是太低了。“银行是垄断行业,这几年业绩一直增长很好,凭什么说2011年银行业就不增长了?加息对银行影响有限,非对称加息影响也可控,因为银行有风险转嫁能力,地产股2010年的业绩都会非常好,而且许多公司都把2011年的钱提前收回了,等于是完成了2011年的业绩。况且,政府也不希望房价暴跌,而是希望房价涨慢点,以后还要有大量的安居房、公租房要由地产公司建设”。

仅靠估值低不构成上涨的理由

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预测,2011年即不是熊市也不是震荡市,是一个结构性牛市。大盘蓝筹股只有跌出来的反弹机会,新兴产业才有持续性机会。“大盘蓝筹股目前惟一的优势就是估值低,但估值低不能构成上涨的理由,只是上涨的概率还在。2010年10月份那次蓝筹股的上涨是因为大家认为国内流动性超预期、货币宽松。而且蓝筹压抑多时,已经被低估了很久,加之加息还没有到来。这几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了10月份的上涨行情。如今,通胀形势严峻,政策也开始加息,蓝筹的优势已经没有了,下一波行情还要酝酿几个月。”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历次对后市的把握都较为准确,他认为,从A-H股溢价指数来看,目前处于100以下,历史数据显示,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历史上有两次跌至100点左右,分别是2005年6~7月以及2008年8~9月,而这两个阶段均是A股历史上的底部区域。“2011年市场震荡上行的概率较大。市场总体的运行格局将呈现2009年起步、2010年调整、2011年震荡上行的态势”。

另外,李大霄认为,大型IPO的洪峰可能已经过去。“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大部分优质资产已经逐渐实现上市,未来IPO将更多集中在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出发点的中小企业上,银行再融资高潮基本结束,预计2011年融资规模较2010年略有下降。另一方面,虽然国有股大规模减持的行动还没展开,但起码解禁的洪峰在2010年已经结束。这也许是2011年的一个有利条件”。

·热点篇·

寻宝2011:哪些板块能“让股价飞”?

◎《红周刊》记者张锐睿

虽然在2010年,A股市场在全球所有资本市场的涨幅排名中位居倒数第三,但就单个板块的表现而言,依然亮点不断。无论是成飞集成引领的“锂电池行情”,还是包钢稀土推动的“稀土永磁”概念,在2010年里都曾波澜壮阔了一把,而在2011年,哪些板块还能“让股价飞”?

资产整合篇:

央企整体上市方兴未艾

2010年岁末,关于央企整合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出台。

最近几日,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加速的消息也在资本市场传开。据悉,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是将一汽夏利、一汽轿车等资产一并装入新设立的一汽股份,以A+H股的形式整体上市。

中化国际大股东中化股份的整体上市进程也一直在推动中。2009年6月由中化集团与中远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中化股份,其中中化集团持有98%的股份。依据重组改制方案,中化集团将其拥有权益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股份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化股份。至2010年6月,中化股份改制后正式运作已满一年,中化股份董事长刘德树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中化股份运作满一年之后将力促整体上市。

2010年12月,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整体上市是央企目前的改革方向,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实现上市公司拥有完整的业务链,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季晓南透露,截至2010年7月30日,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的已有24家,预计到2011年底,上市央企中将有40家企业整体实现上市。

军工整合进入高峰期

兵器工业集团整合目标的确定性仅次于中航工业,从整合进度来看,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个子集团重组完毕,股权关系得到进一步梳理。冯福章认为在未来一年内,存在资产注入可能的是光电股份、北方股份和徐工机械三个公司。其中光电股份有可能成为优质导弹控制类资产的上市平台;北方股份的大股东北方重工有可能借其实现整体上市;徐工机械和兵器集团合作后,未来有望承接兵器集团北奔重汽等优质资产。

新兴产业篇:

物联网突出重围

在被明确作为新一代信息战略性产业之后,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有望在近期出台。这也被看做是最近一周物联网板块逆市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方证券分析师周军认为,物联网在典型领域的应用将推动其标准化等关键议题的逐步解决,考虑到各国从战略上的重视,物联网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新能源“核”以解忧

“十二五”规划建议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核电是其中重点。新的核电规划草案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大幅调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随着中国大力建设核电站,必将使整个核电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安信证券分析师张龙认为,目前阶段受益最明显的、上市公司最集中的主要是核电设备公司。

核电设备按产品分为主设备、铸锻件、阀门、通风系统、控制系统及其它零配件。在核岛主设备领域,东方电气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市场份额45%,在常规岛市场方面,东方电气占有率达到70%。目前东方电气核电在手订单约400亿,根据我国目前在建和拟建核电站规划,预计于2013~2015年将出现一波核电竣工高峰期,因此核电设备将从2011年开始进入交货高峰期。东北证券分析师周思立预计,东方电气2010年核电收入将达到40亿元以上,2011年核电收入超过100亿元。公司核电毛利率2010年三季度为14.32%,2011有望年达到18%。

而高华证券认为,核电大型铸锻件制造业相对于核电成套设备的准入门槛更高、产业集中度更高、议价能力更强,因此其产品毛利率水平更好、转移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更强。中国一重是国产核电大型铸锻件制造业的引领者,从行业未来增长中受益更大。二重重装进入核电领域较晚,生产能力较一重落后,但是其亦在积极投入加紧研发并增加产能。

高端装备海陆空并进

201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进入高强度取证试飞阶段,大飞机研制也取得关键突破,位于干支线飞机产业链的航空动力、西飞国际等公司必将受益其中,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也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持。

根据中海油高层的透露,“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的产能,同时将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建成投产,带动总投资约2500亿~3000亿元。海洋工程行业未来有望得到国家包括税收、金融等方面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海油工程、中集集团等企业在2011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周期性行业篇:

铜、金牛市延续小金属值得期待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2011年的走势,各券商分析师都表示乐观。中金公司分析师蔡宏宇认为目前基本金属供需基本面将随海外复苏进一步好转,同时美元虽将企稳但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支持基本金属价格。根据蔡宏宇的判断,一月基本金属股上行概率较大,而春节后则需警惕调控加码和欧债危机的风险,下半年需根据调控效果和海外复苏情况再进行判断。

对于基本金属板块的投资机会,铜与黄金成为了券商的首推。东方证券分析师张镭认为,在目前全球铜供需基本面依然紧张,铜市场供应集中度仍相当高的情况下,生产商为维持高毛利率,来自成本的持续上涨,将推动铜价持续上涨。目前LME铜价已创新高,未来3~6个月LME铜价有望上冲10000~11000美元,江西铜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等公司将受益铜价的上涨。

尽管2010年国际黄金价格一路上涨,蔡宏宇认为2011年黄金的结构性趋势仍将继续。海外宽松政策将持续,充裕的流动性和弱势美元将利好黄金价格,通胀威胁依然存在,黄金抗通胀的特性也将继续得到青睐,而欧债危机风险可能继续扩散,经济不确定性将支撑金价。

THE END
1.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黄金或震荡上行,关注工业金属需求华龙证券近日发布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黄金或震荡上行,关注工业金属需求回暖。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2024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业绩表现分化,贵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业绩回暖明显,能源金属仍在筑底中。表现在股价走势上,贵金属、工业金属表现较好,有色行业整体上半年跑赢大盘,三季度有所回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JHO2405567I2C.html
2.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预测至2024年的趋势展望关于我们摘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在2024年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因素及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随着经济稳步复苏,有色金属需求增长,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市场波动不可避免,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态、政策调整及市场供需变化,以准确把握有色金属价格走势。 https://guangxi.idojoy.com.cn/post/20182.html
3.2024年金属行业2025年度策略:重估战略矿,掘金顺周期政策转向宽松——经济顺周期:2025年预计中、美货币财政共振宽松,经济顺周期利好上游工业金属价格。 库存周期——主动补库:有色金属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和营收累计同比增速趋势性向上,主动补库存阶段,行业景气度提升。特朗普交易——以“我”为主:特朗普上台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出口链有压力情况下,内需政策或发力,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052d1141daaa9c6b2b6c031f85.html
4.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迎来上行开启,铜价易涨难跌,铝消费持续拉动,黄有色金属行业将于2024年迎来上行开启,底部已经确立。尽管该行业年初至今下跌8%,跑输大盘,但贵金属和铜铝等强周期品种均录得正收益。目前,金属周期品种基本面仍处于周期底部区域。全球制造业 快讯正文 有色金属行业将于2024年迎来上行开启,底部已经确立。尽管该行业年初至今下跌8%,跑输大盘,但贵金属和铜铝等强周https://stock.hexun.com/2023-12-19/211459298.html
5.他山之石——仁桥资产2023年反思与2024年展望4、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投资机会,现在还继续看好吗?未来会怎样配置? 这两年在贵金属上有投资,但是贵金属这一块减了很多,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是,今年整体上判断,如果不发生地缘政治事件,美国应该还是偏通缩的状态。因为黄金是跟美国的实际利率挂钩的,金价整体上今年是有压力的。直说今年金价我们是看不清楚的。在这种https://www.gelonghui.com/p/690887
6.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俄罗斯金属是LME仓库的重要货源,本次欧美制裁俄罗斯金属将导致短期集中交仓,使库存大幅上升;交仓结束后,由于俄金属无法流通,海外交易所很容易出现库存短缺。 海证期货有色及新能源金属研究员樊丙婷表示,美英对俄金属制裁对各品种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截至今年3月28日,俄罗斯生产的铜、铝、镍在LME注册仓单中占比分别https://www.laohu8.com/stock/CME
7.有色金属产品(精选十篇)全国的有色金属矿山, 几乎没有单一金属矿体, 而是以一种或两种金属为主的多金属伴生矿体。虽然不同有色冶炼企业对于同一种有色产品的冶炼方法往往不同, 但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 一般生产工序较多, 生产周期较长, 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在产品和半成品。而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及合同的约定, 受托加工业务包括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u42gqc.html
8.趋势投资心得范文6篇(全文)需要指出的是, 2013年银监会关于银行禁售私募基金产品的批文主要针对银行柜台销售理财产品行为, 而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服务于高净值个人家族的私人银行, 投资人风险意识较为成熟, “误导消费者购买”的概率较小。有理由相信在经过一轮整治后,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销售流程将更加规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olpjy8t.html
9.牛喜熊喜牛熊皆喜——2023年投资总结暨2024年展望但实际上沪深300指数除了1月份大涨了7.37%,6月份上涨了1.16%,7月份上涨了4.48%外,其他9个月份均是下跌的,特别是8月份以来,沪深300指数连跌5个月,在沪深300指数19年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甚至在2008年,2018年这两个历史上最大的熊市年也未曾发生过,好在年末的最后3天,市场出现了强烈的反弹,也算是给很多投资者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88081
10.CRU预计2035年铜供应缺口达约670万吨”上海金属网我们从BenchmarkTC预期来看,安泰科铜业会议上预期2025年铜矿Benchmark在20-30美元之间,上述预期意味着明年的铜矿Benchmark将会创出新的历史新低。从TC视角来看,铜矿市场进入到短缺周期中,从2024年,甚至未来的2025-2026年都是严短缺。详见! 过去30年里的第三轮铜矿项目集中投产期已结束(2021-2023年) 五矿有色金属股份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93687.html
11.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结论】铅市场将出现短缺;铝、锌的需求增加将减少相应的供应过剩量;镍将出现严重短缺。 简要结论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下行业飞速发展,建议进入。 *为10月份数据,包括有色金属采选。 2003年11月LME基本有色金属库存量单位:吨 名称 10月 11月 月环比±△% 铜 519300 466900 铝 1371050 1395700 铅 150450 https://doc.mbalib.com/view/d489381fac31361326ed16c3784299a5.html
12.有色金属会有一大波行情上周五市场资金进行了明显的高低切换。一些涨幅三五倍的个股纷纷大幅下跌,处于市场相对低位的有色金属明显放量上涨。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它,是否意味着市场资金进攻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在下周一市场的涨跌将会来确认。 下周有很多大事要发生,都会影响我们a股市场的涨跌和市场资金选择的方向。资金抱团的地方一定会有趋势性行情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3/19/12885938_1138401322.shtml
13.2022年第三季度股票市场调查:市场波动将持续RussellInvestments管理人对中国经济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未来疫情相关封锁将减少,财政刺激将增多,这会促进消费和工业活动的回暖。这为资源板块的持仓提供了支撑,管理人预期该板块将会有优于其他板块的表现。 面向未来的金属主题增强 开采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材料的资源类公司继续受到管理人的青睐。一些管理人逐渐增持该主题股https://russellinvestments.com/cn/blog/october-2022-equity-market-outlook
14.恐慌性抛压叠加美股走熊铜铝等金属承压调整周四,由于新冠疫情升级为全球大流行,全球市场恐慌性抛压加剧,叠加美股暴跌进入技术型熊市压力,国内股市及大宗商品全面承压,有色金属板块也难以幸免。 截至收盘,铜期货Cu2005收报43600元/吨,下跌2.47%,沪铝期货Al2005暂报12870元/吨,下跌0.69%。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双向波动显著较大,投资者风险偏好在恐慌情绪与政策预期中https://mip.cngold.org/futures/xw690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