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行业代码,比如确定营业执照的业务范围,并确定其中有无需要前置审批的项目(许可经营项目)。或者单位的负责人财务人等可以正确地进行财务和税务的表格填报和统计核算。那么今天一起来看看怎么填写单位行业代码?
划分行业的原则: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确定单位行业归属的原则:按照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当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时,则按照该经济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当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则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
我国目前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所以要准确的填写所属单位行业代码,需要依次确定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即可。
国家标准GB/T4794的最新有效版本:
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本标准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若干门类、96个大类,其中又继续细分为若干中类和小类。
此标准总计150余页,更详细、具体的内容还是见标准吧。
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本项分两部分填写: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活动性质填写主要业务活动名称。
第二部分:行业代码,填报单位免填。由所在地统计机构根据各单位填写的主要业务活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的活动性质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行业分类,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如林业,汽车业,银行业等。行业分类可以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职业有以下分类。
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99版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和21个小类,减少547个职业。
1.第一大类为“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2.第二大类为“专业技术人员”。
3.第三大类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第四大类为“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5.第五大类为“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
6.第六大类名称修订为“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7.第七大类为军人。
8.第八大类为不便分类的其他职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