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仓位,先提三个和仓位要统一起来看的要素:成本价、盈亏百分比、盈亏绝对值!咱们先简单说下这三个要素的内核,然后再讲仓位的实际控制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我能够保持高仓位,甚至加杠杆的去操做股票的时候,必然是我盈利百分比较大,或者亏损绝对值很小的时候,因为这时,只有系统性的风暴级灾难才有可能让我的仓出现了亏损,出现了跑不出去导致心态不稳;当我的亏损百分比较大,或者盈利绝对值巨大时,我就会选择轻仓操作。没看懂这两句话没关系,一点一点来,当你理解了之后就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仓控了。
先看第一个条件,成本价。成本价并不等于入场价,入场价的高低决定了日后操作的便利性问题,对成本价影响巨大,所以入场价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大家能叫出名字的股票大佬对于入场价都是吹毛求疵到极致的,这个道理貌似大家都懂,好东西越便宜买到越划算。但很多时候东西好不好我们并不完全知道,而哪种算便宜好像也没有任何的对比可循。我们自身如果去花最大的功夫在研究东西好坏上,可能事倍功半,不算明智之举。而要去寻找那种极度廉价也好像很难遇到,甚至遇到未必是好事。那最直白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投石问路,边走边看。当你觉得的好股,股价运行到你觉得便宜时,你的入场价就产生了。
所以入场价决定了你后续能够计算的盈亏比,而你的盈亏百分比可以通过你变化了的入场价来做出真实的成本价格来改变。在这两点上,我们追寻的要领只有一个,就是成本价足够低廉,能承受的盈亏百分比要尽量的高。所以当你的入场价很低的时候不见得是最好的,因为这时的成本价会上升(加仓),而盈亏百分比也会走下降趋势。所以最好的事情是成本价下移,而盈亏百分比不断扩大,就是不要贪图一嘴就能吃成胖子!而这才是仓位控制的核心,很多人追求入场价就成为了成本价,那就等于完全看不到了盈亏绝对值。
这个怎么说呢?1W资金的入场价成为成本价的可能性一定高于1000W资金的入场价成为成本价。这个无论换谁都一样,换哪个股也都一样,巴菲特50入场的比亚迪照样跌到了30块,巴菲特也还止损平过仓的(后面回到了50之后又再次大举介入),段永平1块买的网易照样还跌到了6毛,但段永平仍旧坚持买入并摊低了成本。所有人买股票都是奔盈利去的,所以买的仓位直接决定日后盈亏的绝对值,这一点很重要。股票既是概率论,同时也是博弈论。盈亏的绝对值决定了你会在这个股票上赚多少或亏多少,1W的资金让你翻三倍也才3W,你赚了3W走,填补这3W亏空的自然一抓一把。但如果是1000W,那只要10%就达到了100W的盈利,你赚走了100W,而填补这100W亏空的可能需要好几个散户输光。所以市场对于大股东套现都非常痛恨,那意味着总得有无数人来买单。所以,如果你需要的盈亏绝对值很大,那你就必须考虑是用百分比来实现还是用成本价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大佬股神们都是用百分比来实现,因为他们可能有独到的眼光和专业的团队,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有用最低的成本价能够实现。
就好比前段的国庆暴涨,仅仅一个多月后的11月,就有无数的股票翻番了。如果你的入场价是从5月开始的,持续的进场不但让你的成本价降低,同时也让你的投入资金增大,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隐形盈亏绝对值不断的放大了。当9月底开始暴涨后,你的盈亏百分比可能只达到了60%附近,但盈利绝对值肯定会让你满意。
所以谈论仓控,你必须知道这三要素,缺一不可。那具体怎么使用配合这三要素做出合理的仓控呢?下一篇咱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