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几种样本采样方法,为方便显示,案例中的样本单位和批次单位相同,为“公斤”,实际应用中的抽样的单位要一般要小于批次单位,如采用“克”。
如果检验批采用了质量计划,每个工序中的每个检验特性都采用了采样过程,在计算样本大小时,SAP首先使用采样过程(Samplingprocedures)来对每一个检验指标进行样本大小的计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检验批进行样本大小计算。该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将会做详细说明。
当仅采用质量检验计划,调用采样过程(Samplingprocedures)来进行样本计算是最常用的方式,如表5-1所示,一个检验批的检验计划,有两个工序,每个特性的样本和控制标识如表,其计算过程如下。
表5-1检验批特性的样本大小列表
工序
特性
使用了采样过程?
附加检验
破坏性检验
计算出的针对该特性的样本大小
0010
是
否
3kg
0020
5kg
0030
2kg
1kg
检验批样本
计算过程(检验批有检验计划,无附加检验特性,无破坏性检验特性):
1.检查是否使用采样过程:检验批被分配检验计划,检验计划有工序0010和工序0020,每个工序中有不同的特性,所有特性都使用同一个采样过程ZSFIX701,如图5-1所示,采样过程的样本大小为1个单位(如果检验计划中的一些特性使用了采样过程,一般来说需要将其他所有特性也设定使用采样过程,保证评估方式的一致性,否则可能会有样本量无法计算,而返回全部批量作为检验量的问题)。
2.逐一对特性进行样本量计算:对于使用采样过程的检验特性,按采样过程的样本数量分别进行计算,得出要检测该检验特性时所需要的样本大小。如图5-2,5-3所示,设定检验计划中0010和0020的工序的特性的基本样本数量。如0010工序的0020特征采样过程的单位数量(1)乘以基本样本数量(5)就是检验该特性所需的检验数量5.00kg。
3.根据各特性的样本量和控制标识符,确定检验批的样本大小:SAP的样本并不是将所有的特性的样本量累加而得样本大小,因为当没有设定如破坏性检验等标识时,SAP认为检验这些特性的样本是可以重用的,所以SAP系统会检查每个特征的样本量,并使用所有检验特性中最大的单个特性所需的检验数量数量为检验批的样本数量。在这个例子中,如图5-4所示,最大数量的样本为工序0010的特征0020的5kg,得到检验批的样本大小为5kg。
图5-1修改采样过程(QDV2)
图5-2设定检验计划中0010工序的特性的基本样本数量(QP02)
图5-3设定检验计划中0020工序的特性的基本样本数量(QP02)
图5-4手工建立检验批次(QA01)
......
在实际的某些行业中,如普通化工,对于大宗的产品,即使样本消耗掉了,一般也不会设定破坏性检验,因为实际化验样本数量一般都较小,不会管控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当然,不同的行业,如某些电子产品,贵金属,生物化学,或者制药等精细化学等行业会考虑的比较细致。
如图5-15所示,总结一下普通样本计算的过程:
1.检查是否使用采样过程。
2.逐一对特性进行样本量计算,找到最大的样本数量作为批次样本数量基础,最大的样本数量为工序0010的特征0030的5kg。
3.对于附加样本,附加样本为工序0010的0030特性和工序0020的0020特性,共有附加样本4kg。
4.检验批的样本数量=各工序中最大的非附加样本的检验特性的样本数量(该值可以是破坏性检验的样本数量)+所有附加样本的特性的样本数量。
=5kg+2kg+2kg=9kg。(当然,有可能发生检验批实际检验数量小于采样数量的情况,如只检验收货5kg,而按计划采样要求为9kg,检验批数量小于采样数量,此时,系统将会以检验批数量大小5kg做为检验数量大小。另外,如某些检验指标为单个值输入singlevalue,也会将自动设定singlevalue的输入行数,如9行,到实际的检验批数量,如5行。)
图5-15按检验计划进行样本计算的过程
SAP好书系列-《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