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3.30山东
01
产生背景
02
中间业务含义
中间业务一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中间业务和广义的中间业务。
狭义中间业务的开展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为基础,接受客户的委托,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信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风险低的特点。在实践中常表现为以下特点:表外性、多样性和风险差异性。
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即广义的中间业务。
狭义中间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
联系
都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
具有基本相同的收入形态
在外延上具有交叉性
区别
属性不同
任何时候都不列入
资产负债表
形成或有资产
或者是或有负债
范围不同
业务范围广
业务范围较窄,但有
扩展的潜力
风险程度不同
不动用自己的资金;风险较小
风险较大(巴林银行的倒闭)
监管程度不同
适用备案制
适用审批制
03
中间业务基本性质与特征
中间业务的开展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为基础,接受客户的委托,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信息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风险低的特点。在实践中常表现为以下特点:
表外性
多样性
风险差异性
04
中间业务种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具体种类划分如下:
1)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区别,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
(1)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狭义)
(2)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2)根据人行定义,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功能和形式角度,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2)银行卡业务
(3)代理类中间业务
(4)担保类中间业务:承兑、备用信用证、保函等
(5)承诺类中间业务: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等。
(6)交易类中间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等。
(7)基金托管业务
(8)咨询顾问类业务
(9)其它类中间业务:保管箱等。
3)从产品定价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按照风险大小和是否含有期权期货性质将中间业务分为3大类。:
(1)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代理收付、委托、保管、咨询等;
(2)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代客交易、支付结算、银行卡等;
(3)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产品、不可撤销承诺、备用信用证及保函等担保类。
05
中间业务介绍
本文主要从银行经营管理需求角度分类介绍各类中间业务。
1)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
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代理收付、委托、保管、咨询等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此类中间业务真正体现了中间业务的最基本性质,即中介、代理或居间业务,风险低、成本低、收入稳定、安全。
一是支付结算类,二是信用卡业务。
a)代理类中间业务
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是典型的中间业务。包括:
l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如代政策性银行管理贷款项目。
l代理人行收付业务:财政性存款、代理国债的发行与还本付息等;
l代理商行业务:代其他商行托收票据等;
l代理收付款项:水电费等;
l代理证券业务:
l代理保险业务:
l代理保付(保理、或代理清收债权债务)
l代理其他业务
b)基金类中间业务
基金管理:负责具体投资和日常管理。我国只允许商行设立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和债券基金。
基金托管: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保管所托管基金的全部资产,并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款项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为投资人开设独立的银行帐户、负责帐户管理、收取托管费等。
基金代销:代基金管理人销售基金、收取销售佣金和服务费。
c)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
咨询顾问类业务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转让、出售信息,提供企业并购、财务顾问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评估型咨询(投资项目、企业信用等的评估)、中介型咨询(资信调查)、综合型咨询业务(管理、并购、资产证券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d)保管类中间业务
保管类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设施(如保管箱、保管库)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保管各种贵金属、珠宝古玩字画、有价证券、契约文件、保密档案资料、设计图纸等,并收取一定手续费。
保管箱收费分租金与保证金。租金按年计收,保证金通常在申请租箱时一次性交付,主要用于扣除逾期租金及银行凿箱费用。
2)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
不含有期权风险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此类中间业务时承担一定的会影响到银行当期损益的风险,但银行和客户所承担的义务是对称的,客户不拥有单独决定是否履行合同的权利。
代客交易、支付结算、银行卡等金融服务中间业务属此类。
a)交易类中间业务
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合适的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
包括代客债券买卖、外汇买卖、结售汇、金融衍生品买卖,以取得汇差收入或手续费收入的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还可以介入黄金、房地产买卖业务。
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不仅可以获得差价或手续费收入,还可以吸收到保证金存款。
b)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结算支付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通过结算工具、结算方式来开展此类业务。
c)银行卡业务
普通银行卡业务。
3)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
含期权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此类中间业务时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会形成银行潜在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且银行应承诺购买方的要求,保证将来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履行承诺。
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或有债权/债务,银行应在售出承诺时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它包括金融衍生产品、不可撤销承诺、备用信用证及保函等担保类业务。
a)担保类中间业务(或有负债)
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开具保函不运用资金,但一经开出就形成银行的或有负债。银行在提供担保时除了违约风险外,还有汇率风险、效益风险、文字风险及政治风险等。是一种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巴塞尔协议》将信用转换系数定为100%)。
b)承诺类中间业务(或有资产)
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可撤销承诺是附有客户在取得借款前必须履行的特定条款,在银行承诺期内,客户如果没有履行条款,则银行可撤消该项承诺。如透支。
不可撤销承诺是银行不经客户允许不得随意取消的借款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信贷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等。
名词解释:
票据发行便利是银行作出的一项中期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当借款人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票据筹集资金时,银行承诺购买发行者未能出售的票据或承担提供备用信贷的责任。
银行代理安排发行期限为3~6个月的欧洲短期票据,可以循环再发行,票据发行便利承诺期限为5~7年。票据面额都比较大,大多为50万$。票据发行更利有承包和无承包。
c)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它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
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银行利用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银行潜在利率、汇率风险,帮助客户提高预期收益率。
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或金融指标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基于自己的比较利益,对各自的现金流量进行交换,一般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交叉互换。
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支付给卖方一笔权利金,获得一种权利,可于期权的存续期内或到期日当天,以执行价格与期权卖方进行约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的交易。
4)租赁类中间业务
租赁是指以收取租金为条件让渡物件使用权的经济行为,即由财产所有者(出租人)按契约规定,将财产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使用,出租人对财产始终保有所有权,承租人根据契约按期缴纳一定租金给出租人的经济行为。
现代租赁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信用交易方式,发源于美国。
按照租赁的性质基本上可分为融资性租赁业务和经营性租赁业务两大类:
1、融资性租赁
是由商业银行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并按协议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1)特点:
①长期性租赁;
②完全收回的租赁;成本、利息、利润、手续费等。
③严格的契约关系;
④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保险和纳税方面的工作由承租人负责;
⑤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和减免纳税的优惠
(2)种类
①直接租赁;②转租赁;③回租租赁(或售后回租);④杠杆性租赁
2、经营性租赁
(1)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技术设备更新周转较快、服务性较强或利用率较低的通用型机械设备的租赁。如电子计算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
(2)特点:
①短期租赁;②非全部收回的租赁;③服务性强;④可中途解约。
3、租赁业务的作用与局限性
(1)作用
1)设备制造厂商:为其产品的加速销售,提供并扩大了市场。
2)出租人:
①始终保持对设备的所有权,这为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②租赁期满,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与利息,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③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和投资减税的优惠;
④为银行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找到了新的资金运用方式。
3)对承租人所得到的实惠就更多了
①承租人不必提供担保品或保证人;
②有利于加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③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或管理水平,改变“占有”观念,树立“使用”观念;
④承租人对租用的设备支付固定的租赁费,不受国际上通货膨胀和银行利率变动的影响;
⑤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和投资减税的优惠。
(4)局限性
①世界各国都对租赁业务的范围加以一定的限制
②对出租人来说要承担货币贬值的损失及承担人中途停止租贷的风险。
③对承租人来说,租金比银行放款的利息要高,提高了产品成本;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不能对它进行技术改造,以扩大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