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硬质合金刀具占比最大
近年在下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刀具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38亿元,同比增长5.12%。
从细分类型来看,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PCBN刀具、金刚石刀具是较为重要的类型。2023年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280.3亿元,占比52.1%;高速钢刀具105.6亿元,占比19.6%;陶瓷刀具50.5亿元,占比9.4%;PCBN刀具14.84亿元,占比2.8%;金刚石刀具34.92亿元,占比6.5%。这一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凭借其综合性能优,适用性广,成为了主流产品,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市场上主要刀具类型优缺点对比情况
三、刀具下游应用场景广泛,汽车产业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刀具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刀具是实现机床切削功能的核心部件,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精度和效率,是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基础零件等工业“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工业化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战略性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模具、轨交、3C等领域的各类型材料加工。
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汽车产业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传统汽车与摩托车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达到20.83%;就算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达到了6.64%。其次为通用机械和机床,占比分别为14.08%、12.39%。
四、刀具产品升级,产品和技术逐渐向高端市场跃升
切削加工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整个制造加工中的应用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刀具属于机械加工中的耗材,在生产中,刀具属于消耗品,制造业企业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费用采购刀具。因此刀具技术在汽车行业、模具行业、通用机械、工程机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据统计,高效先进刀具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使生产成本降低10%-15%。目前,各国将现代高效刀具视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即认为“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是生产力,不是消耗品”。
在此背景下,国内多家数控刀具企业都在应对高端化发展以及高端竞争加剧的变化趋势,株洲钻石、厦门金鹭、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刀具品牌企业,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纷纷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刀具厂商扩产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华锐精密
IPO: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建设项目
3000万片硬质合金数控刀片、500万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和200万支硬质合金整体刀具产能
可转债: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
50万件精密数控刀体产品产能;140万支高效钻削刀具产能
欧科亿
IPO:年产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
实现年产数控刀片4,000万片,打造高端数控刀片智能制造基地
定增:数控刀具产业园项目
实现年产1,000吨高性能棒材、300万支整体硬质合金刀具、20万套数控刀具、500万片金属陶瓷刀片及10吨金属陶瓷锯齿的生产能力
鼎泰高科
IPO:精密刀具类产品扩产项目
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可实现年产18000万只铣刀类产品、600万只PCB特刀类产品、180万只数控刀具类产品的能力
沃尔德
惠州募投项目
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方面,2023年年产能约200万支,同时惠州募投项目继续加大生产设备投入,预计将增加产能约100万支。
厦门钨业
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扩产项目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具有年产整体刀具产品200万件、可转位刀片3,000万件、超硬刀具170万件的生产能力
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应用越来越广,对刀片的需求迅速增长,头部国产刀具厂商也正在积极提出扩产计划。
国内数控刀片厂商产能预期
五、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按照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市场策略等差异,目前国内刀具市场参与品牌分为三类,分别是欧美企业、日韩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其中欧美、日韩占据着高端市场,而本土刀具企业大多在中低端领域。
国内刀具市场参与品牌分为三类
国产替代空间仍较大。硬质合金刀具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期固定资产、研发投入量大。数控刀具扩产项目单线投资额多在1亿-2亿元,仅设备投资额约占总投资额的60%,设备资金投入加大,属于重资产公司。我国刀具精加工环节的磨床、涂层设备、刀具检测包装等许多生产设备仍需依赖从欧美日韩等国家进口。例如2021年华锐精密主要生产设备中,进口设备原值占总设备原值比例高达75%。
2023年主要产品进出口金额
此外自2021年以来,我国刀具出口额不断增长。尤其是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额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出口额233.6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0.77%;硬质合金刀片的出口额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约30%以上,与进口额(37.24亿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一数据也可见,目前海外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总体来看,海外刀具市场空间巨大,是国内企业中长期维度重点发展方向。但是海外市场的开拓需要结合品牌影响力、渠道开拓等多方面因素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海外市场开拓进展不及预期将对刀具企业中长期成长空间造成影响。(WW)
根据数据,2015-2022年全球工控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830亿美元左右增长至230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4%。
从进出口来看,我国色选机也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进口规模远小于出口规模,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色选机进口量始终很小,不超过90台,且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达到27台,同比下降3.57%;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由2018年的4898台上升至2023年的9848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9%。
2019-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15.31万台提升至31.6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6%。销售规模自2019年的5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7%。
近年来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112亿元。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52%。预计,2024年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近年来,我国空气源热泵市场均以内销为主,销售额占比常年处于70%以上,2023年达到79.5%。同时其内销额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246.6亿元,同比增长18.73%。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为1410万千瓦,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6671万千瓦,同比增长19.9%。2023年我国风电叶片市场规模约为442亿元,较上年增长19.14%,预计到2025年我国风电叶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62亿元。
从下游应用需求来看,汽车是目前我国数控机床主要最大应用领域,需求占比达到40%;其次是航空航天领域,占比为17%;第三是模具领域,占比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