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变形的三个阶段:弹性塑性及强度,你了解多少?二手钢材资讯资讯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金属材料中常见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16所示。

1)应力和应变

工程中常用的是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其定义可表示如下:

其中lf为最终标距长度;

lo——原始标距长度。

拉伸过程中真实应力σtrue和真实应变εtrue的值如下:

2)弹性极限与弹性模量

从图1.16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图中e点以下的直线段代表材料的弹性变形阶段。在此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如下:

式中,E为弹性模量(通常称杨氏模量或正弹性模量,反映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原子间距离增大,原子间相互作用减弱,因而E值下降。

公式(1-7)称为胡克定律,该定律指出,当材料处于弹性状态时,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在单向剪切的简单条件下,类似的关系也成立,即

其中,τ为剪应力;

γ——剪应变;

C′——剪切弹性模量。

当采用工程应力应变时,与式(1-7)和式(1-8)类似的关系仍然成立,只是弹性模量略有变化。习惯上分别用E和G来表示,E与G的关系为

式中,ν为泊松比,表示纵向变形与横向变形之比。

弹性极限(σe):原则上,σe值应为载荷撤除后应变值恢复为零时的最大应力值。但弹性极限值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因此其高低取决于测量精度。通常取残余应变为0.005%~0.03%时的应力值作为弹性极限。

弹性能:它是衡量材料在弹性载荷条件下能够吸收的能量的量度。当载荷移除时,这种能量可以完全释放并消失。它随应力或应变而变化,在上述单向拉伸的简单情况下很容易计算。

设试样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施加力P后伸长量为dL,则变形功dW=PdL,应力σ=P/A,应变dε=dL/L,试样体积V=A·L,经换算可得dW=σVdL/L。假设试样体积接近于一个常数钢材的弹性模量,则单位体积的能量可由此计算得出

它恰好等于图1.16中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因此,结合公式(1-7),我们得到

如果施加工程应力和应变,则公式(1-10)可以写成

可以看出,单位体积的弹性应变能始终等于弹性模量与弹性应变平方乘积的一半。

如果机械设计要求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有较大的能量吸收能力(如弹簧等),则最适合的材料应该具有极高的弹性极限和较低的弹性模量。

3)屈服极限

屈服极限是不可逆塑性变形开始时的应力。由于塑性变形开始时的应力值与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有关,应变计的精度越高,测得的σs值越低。为了确定一个既便于测量又合理的标准,在公称应力-应变曲线上产生0.2%残余应变时的应力值定义为材料的屈服极限,记为σ0.2。

屈服极限表示材料抵抗小量塑性变形的能力,表明在此应力作用下,晶体中大量位错开始移动、增殖。当应力值超过屈服极限时,由于位错密度增加而产生加工硬化,导致进一步塑性变形所需的流动应力继续增加。

4)强度极限

当应力值超过屈服极限时,试样长度沿整个标距均匀增加,即应变值不再增加,而因加工硬化现象而不断流动的应力值也继续上升。当应力值达到图1.16中的b点时,即外加载荷达到最大值时,试样标距内开始出现“颈缩”,即试样的塑性伸长不再是均匀的而是局部集中在颈缩区域。此时的最大公称应力值为

叫材料的强度极限,抗拉强度的物理意义是表征材料在拉伸条件下抵抗最大均匀变形的能力和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的应力值,也是设计和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之一。

当应力值达到强度极限时,公称应力值有所下降,但试件塑性变形过程仍在继续。但主要集中在颈缩区,然后在k点处断裂。从拉伸试件曲线还可以看出,试件的断裂荷载不是Pb,而是Pk,称为断裂荷载。如果将断裂荷载Pk除以试件断裂时的横截面积Ak,则此应力称为断裂强度,用σk表示,可利用公式(1-13)计算

断裂强度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但对于塑性材料来说,其工程意义不大,因为发生颈缩后,试件所承受的外力不但不会增大,反而会减小。

断后伸长率和断后截面收缩率断后伸长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定义为

式中,Fo为试件原始横截面积;

Lo——试样原始长度;

Lk——试样断裂处的标距长度;

Fk为试件断裂处的横截面积。

6)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特点是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表示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现象。它能更准确地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质。曲线的陡峭程度(屈服点以上)反映了材料加工硬化程度的强弱。因此,此曲线可用公式(1-16)表示:

式中,k为配筋系数;

n——应变硬化指数,随材料不同而变化。但当试样颈缩后,应力与应变又近似为线性。

应变硬化系数n的大小反映了材料抵抗进一步塑性变形的能力。在极端情况下,当n=1时,表示材料处于理想弹性状态;当n=0时,表示材料处于理想塑性状态。对于一般材料,n值在0~1之间。n值高,表示在同样的应变值(加工变形量)下,材料强度增加得更快。在纯金属中,面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应变硬化速度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大;而合金的应变硬化速度又高于纯金属。这与这些金属中位错的性质及位错增殖情况有关。

所谓硬度,就是材料抵抗较硬物体压入的能力。常用压痕的深度或压痕单位表面积上的荷载值作为硬度值的指标。常用的硬度检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等。硬度试验相对于拉伸试验的一大优点是不需要破坏试样(特别是压痕很小的维氏硬度试验),对试样的要求也没有拉伸试验那么严格;其次,与拉伸试验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硬度试验是在压应力下进行的,这更有利于材料的塑性变形。因此,对于脆性较大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只能通过硬度测定来评价其性能,而其他试验方法(如拉伸、弯曲等)则无能为力。另外,对于塑性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而言,其硬度值与强度极限、屈服极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硬度测量对其他强度性能指标进行半定量估计,这在实际生产中非常有用。

布氏硬度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试验方法,如图1.17(a)所示。在力P的作用下,将直径为D的钢球压入被测物体。布氏硬度值是荷重P除以压痕的球形面积(直径d),以HB表示。

洛氏硬度法:如图1.17(b)所示。所用压头为金刚石圆锥,有时也用小钢球。洛氏硬度值为压痕深度(h)的倒数。洛氏硬度常用三种标度。试验所用压头为金刚石圆锥时,载荷为P=1500N时,硬度以HRC表示。采用金刚石圆锥时,载荷为P=600N时,硬度以HRA表示。采用钢球作压头时,载荷为P=1000N时,硬度以HRB表示。

图1.17硬度试验示意图

维氏硬度()法:如图1.17(c)所示,其压头为金刚石四面体,测得压痕对角线(d)后,方锥压痕表面积除以荷载P所得的值即为硬度,以HV表示。由于材料在压痕头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因此材料的硬度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理想塑性材料(即无加工硬化的材料),一般存在下列关系:

THE END
1.金属材料基本知识对于每种晶胞来说,这种面越多,晶体变形越容易,表现出来的金属塑性越好。因为密排六方晶胞的变形面较多,面心立方晶胞次之,体心立方晶胞最少,故具有体心立方晶胞结构的金属强度最高,面心晶胞次之,密排六方晶胞则最低。 众所周知,工程上应用的金属材料并没有呈现各向异性的性能。这是因为实际的金属材料通常并不http://www.hbgdzb.com/gj/673.html
2.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复习提纲G =GS-GL<0;只有当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Tm 时,固态金属的自由能才低于液态金属的自由能,液态 金属才能自发地转变为固态金属,因此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1)金属的本性,金属不同,过冷度大小不同;2)金属的纯度,金属的纯度越高, 过冷度越大;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075546
3.材料的硬度与延展性的关系.docx材料的硬度与延展性的关系刚度、强度和硬度都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弹性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形。塑性变形——当外力去掉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形。刚度——金属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硬度——金属材料抵抗https://www.taodocs.com/p-207027596.html
4.求助金属材料硬度和塑性之间的关系金属其他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上做了压缩性能的测试,我想询问下热处理后材料的硬度和抗压强度,和塑性的关系?https://muchong.com/t-2079584-1-authorid-498729
5.强度硬度脆性韧性塑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一致性,强度高的其硬度也高;一般来说,同种材料根据热处理工艺不同,性能会有差别,其强度高时塑性会降低,是互补的关系;脆性和塑性是相反的概念;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韧性是个能量的概念,代表性的指标有冲击功、断裂韧性,只有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比较好时,其韧性就很好. 解析看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a9d586b74a71c56a8389b675dfcadb2.html
6.纳米人虽然国内外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系列尺寸导致的金属强化的研究,但是金属强度与尺寸的关系并不清晰,不同科研团队之间的研究结果甚至有相互矛盾的现象。人们对于其中的增强机制,并未十分了然。 其主要原因在于: 1)难以得到高质量的超细晶粒金属样品用于传统的拉伸或硬度测试; http://m.nanoer.net/main/view?id=24432
7.材料的拉伸性能与硬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吗?织构有的时候也有影响 什么叫拉伸性能。 同种材料,一般来说,硬度与其抗拉强度成正比,具体近似换算关系参见ISO 18265-2004 的附录A.2。 硬度和拉-拉疲劳性能的关系大概是疲劳极限=1.6HB,这是个经验近似公式。 金属材料,强度越高,硬度越高 由于材料强度高,内部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强,原子之间越紧密,从而体现为https://www.clxwj.com/info/1862/
8.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等架设箱梁时,箱梁落梁应先落在千斤顶上,再对支座下座板与支承垫石之间,锚栓孔内进行(),待浆体填实并达到强度后,方可落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银行代保管业务,下列各项中适于密封保管的是() A. 股票 B. 债券 C. 契约 D. 银行存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关于运动的背景,说法不正确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dcb29549c2c74acca813972bf8ef881f.html?fm=bdbds0ed01304ac13e91aecb3e0da1b61f362
9.材料的硬度和延伸率成正比关系吗?材料的硬度和延伸率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力学性能指标,硬度代表了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延伸率是塑性指标,反映材料变形能力。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两者之间是否http://www.tinius-kuli.com/jishu/faq/1139.html
10.强度硬度刚度弹性塑性延性韧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断裂、过度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它表达一种程度值,常用达到某种不利状态时,所需要的力或能量的值来表示,不同的程度对应不同的值。常用的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 【2】硬度 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反应材料抗磨损能力。一般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https://zhuanlan.zhihu.com/p/679954573
11.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物理意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它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抗疲劳等。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金属在化学介质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的叫弹性http://www.huanbaolu.com/m/news/414.html
12.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塑性有什么关系?解析 答: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塑性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物理性能。硬度高的材料,其抗变形能力强,但相应的塑性较差,即不易发生塑性变形。相反,塑性高的材料,其抗变形能力较弱,但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在机械加工中,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硬度和塑性。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5735354455551123&fr=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