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坦言,目前结余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十分单一,绝大多数存银行、买国债,收益率非常低。下一步将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增强基金支付能力。事实上,社保基金近几年来也在股市投资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收益205.57亿元,收益率6.73%,远远跑赢CPI。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社保基金入股市,不论从规模上还是步伐上,都有望再上一新的台阶。
12月23日晚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一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审议通过”的讲话,让纠结了7年之久的“养老金并轨“成为板上定钉的事情,同时也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长江证券认为,后续养老金运用、基础养老与商业养老嵌套将成为改革核心,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打开资金腾挪的空间。华泰证券则认为一旦养老金双轨制取消,公职人员退休后的福利水平将趋于社会均等化,较大的心理预期落差会刺激这类人购买商业养老险的需求。
此外,多家券商分析指出,养老金并轨不过是日益加快的老龄化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华安证券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至106万亿元,这将会吸引巨量的资本进入。银河证券和民生证券均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未来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有望出台,医疗、保健品等多个具有养老题材的行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1、国债投资
国债投资,属于稳定级别非常高的投资方式,一般3年期品种的国债,大致收益在5%左右,比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要高一个百分点。国债的特点是稳定,缺点是收益不高,仅比银行同期限的存款利息高一点,适合最大程度的追求投资稳定的人群,以及抗风险能力若或无抗风险能力的人群。如即将退休的或已退休的老人。
2、基金投资
国内基金的品种比较多,购买也比较方便,但大多是收益偏低,在4%-7%左右。不过,假如投资海外基金,则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香港,可以购买几千种海外基金,可能收益也灵活很多。
3、固定收益类理财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近一两年非常火爆的“普惠金融”投资工具,特点是投资门槛不高、稳定性好。以一款现今比较流行的产品为例,10万元起投,年收益率10%,即10万投入,一年本息收益共11万。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比起0.35%的活期、2.75%的一年期定存的储蓄利息收益,显然还是非常的划算。总体来看,这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比较适合广大公务员家庭、工薪阶层、中产家庭用来做中短期的理财资金配置。
4、贵金属投资
贵金属投资有保值的功能,不过专家提醒投资者,金饰品跟标准化金条不一样,金饰品有加工的过程,所以并非一种方便与相互交易的商品,会给后续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黄金的价格在人民币235一克左右,1178美元/盎司附近,与去年同期相比,属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
5、股票投资
6、信托计划
信托也是一种固定收益的投资产品,且兑付安全。信托的平均收益在7%-12%左右。不过通常来说,信托投资的资金门槛要求较高,起步在50万-100万左右,这可能令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当然,家庭有充足“余粮”的可考虑低风险、也具备较高收益的信托投资。